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拱振喜:拜登上台后中东局势短期趋向缓和

热点搜索

拱振喜:拜登上台后中东局势短期趋向缓和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拱振喜(中评社 张爽摄)

与会嘉宾合影(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 张爽)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拱振喜在东方毅智库、中评智库主办的“拜登上台后的中美关系”思想者论坛上表示,拜登政府将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部分地调整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致力于恢复美国与伊朗、沙特、土耳其和埃及等国的平衡关系,更多地依靠外交和政治手段解决中东地区性问题,中东局势短期内趋向缓和。

  拱振喜表示,特朗普执政的四年,在推动巴以和解方面取得了部分成功,推动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实现关系正常化,签署了协议。苏丹现在同意同以色列建交,但是国内还有些问题,老百姓游行反对,还没有签署协议,有报道说一个月以后可能签署。与摩洛哥还在谈。总的来讲,特朗普政府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这是特朗普在外交上得分的方面。

  拱振喜说,对中东影响比较大的,就是特朗普对待伊朗核问题的态度,美国政府退出了伊核协议,之后就对伊朗恢复了制裁,后来又加剧了制裁,有一段时间实行了战争边缘的策略,还杀害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前最高指挥官苏莱曼尼,给伊朗造成了重大损失,有报道称,伊朗革命卫队在地区的影响力减少了40%。而对美国和沙特来说,消除了一个危险的对手。伊朗核专家最近被杀害,有报道称,此案与以色列有牵连。

  “特朗普采取的这些措施,使得海湾的局势在过去的一年中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沙特海湾研究中心主任在阿拉比亚电视台‘全景新闻节目’中说,是美国制造了海湾紧张局势。”

  拱振喜认为,拜登政府将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部分地调整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致力于恢复美国与伊朗、沙特、土耳其和埃及等国的平衡关系,更多地依靠外交和政治手段解决中东地区性问题,中东局势短期内趋向缓和。美国将在中东地区采取收缩战略,有从中东抽身的愿望,以便集中力量应对中国、俄国等大国的挑战,但是完全抽身很难。从长期看,中东局势发展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因为中东局势错综复杂,旧的矛盾相对缓和或者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且层出不穷。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1991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主导构建冷战后中东新秩序。但是,‘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伊拉克政权从此由逊尼派主导,转变为由什叶派主导,严重破坏了冷战后美国在中东建立的地区政治力量间的平衡。”拱振喜说,目前,中东地区形成了基本清晰的两大阵营:一方是以沙特为首,包括埃及以及除卡塔尔以外的海湾国家的逊尼派联盟,外加以色列,该阵营得到美国的支持;另一方则是以伊朗为首,包括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和胡塞武装等民兵的什叶派联盟,该阵营得到俄罗斯的支持。两大阵营形成对抗的局面和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态势,是当前中东地区诸多矛盾中的主要地区性矛盾。

  拱振喜认为,土耳其、卡塔尔和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兄弟会(简称穆兄会)介于两大阵营之间,成为第三种力量。土耳其和卡塔尔支持阿拉伯国家的穆兄会,并依靠该组织网络扩大其地区影响力,目前呈上升趋势。土耳其军队不仅占领叙利亚北部一些地区,而且出现在利比亚和阿塞拜疆。

  拱振喜表示,长远来说,在中东问题上,拜登政府在四年里能做一些事,但是做不了太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伊朗核问题。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逐步恢复对伊朗的制裁。作为回应,伊朗2019年5月起分阶段中止履行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美国总统拜登在竞选期间表示,如果伊朗遵守协议的条件,他将考虑美国重返伊核协议。

  如果伊朗获得了核能力,需要美国在中东地区解决的一些问题都会因此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拜登政府希望与伊朗就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进行谈判,有可能为伊朗提供一条可信的外交途径,寻求令有关各方满意的外交解决方案。伊朗方面强调,美国政府应该先解除制裁,消除伊朗与其他国家合作的障碍,这些问题解决了,伊朗将回到遵守伊核协议规定的轨道上来。伊核问题牵涉到沙特。拜登政府有可能致力于缓和伊朗与沙特的紧张关系。

  为了准备2021年6月的总统选举,伊朗将忙于处理自己的国内事务。而拜登政府首要任务是解决美国国内问题,特别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因此双方就伊朗核问题和一些地区性问题的谈判和达成共识需要较长的时间。在伊朗重新履行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义务的情况下,美国有可能重新加入这项协议。

  二、阿以和解进程。特朗普政府在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方面取得部分成功。阿联酋和巴林与以色列建交,实现关系正常化。苏丹同意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但没有签署协议。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和解是大趋势,拜登政府将继续推动阿以和解进程。

  三、巴以问题。特朗普政府推出“世纪协议”,由于该协议过于偏袒以色列,忽视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不能实现所期待的巴以和平。拜登政府将支持以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短期内很难看到在这方面取得进展的前景。拜登政府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难以取得历史性突破,但是,美国与巴勒斯坦的关系有可能好转,美国对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工程处的经费支持有可能恢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华盛顿办事处有可能重新开始工作。

  四、也门战争。2015年,沙特对也门采取军事行动,奥巴马政府当时就表示反对。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坚决主张对也门采取军事行动,结果这个仗打得不好。拜登说过美国将结束对沙特在也门领导的军事行动的支持。现在的情况是也门成为世界上人道主义状况最糟糕的地区,胡塞武装控制也门大部分地区。拜登政府有可能呼吁也门交战方通过谈判结束也门战争。据报道,拜登政府已暂时冻结对沙特和阿联酋的军售,并正在对这些交易进行审查。上届政府不久前对胡塞武装施加的制裁。

  反对上述军售的人士担心,沙特和阿联酋可能使用先进美制武器继续在也门的军事行动,很可能导致更多平民在战火中丧生。拱振喜说,中东地区的发展看似与中国的关联度不高,但其实中东地区发生的战争和动乱能够降低美国对中国的压力。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些问题。比如小布什在竞选总统时说,中美关系不是克林总统顿标榜的“战略合作关系”,而是“战略竞争关系”。后来“9·11”事件发生了,小布什发动了一场全球性的所谓反恐战争。实际上“9·11”事件改变了小布什政府对中国的政策方向。奥巴马时期发生了“阿拉伯之春”,后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广大的土地上建立了“哈里发国”,这两件大事又把美国拖住了。

  拱振喜指出,中东地区是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重点地区,是几十年来耗费美国经济、军事和外交资源最多的一个地区。纵观中东局势的发展,自以色列1948年建国以来,中东地区每隔大约十年的时间爆发一场有以色列或者美国参加的大规模战争。20世纪40年代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50年代第二次中东战争,60年代第三次中东战争,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80年代黎巴嫩战争,90年代海湾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2014年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战争。

  “我们应当研究中东地区每隔大约10年的时间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争这一规律性的现象。如果形成这一规律性的现象的主要因素在未来几年内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那么,有可能在2024年前后中东地区还将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争。如果这场战争真的爆发了,美国又陷入中东地区,这可能意味着又给中国一次机遇。”拱振喜说。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4414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