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分析:失业率再升 港青就业难怎破解?

热点搜索

中评分析:失业率再升 港青就业难怎破解?

林郑月娥在“湾区起跑线 青年创明天”起动仪式致辞时说,特区政府大力鼓励香港青年在大湾区投身创业或有兴趣的行业发展,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所长。 (图片来自政府新闻处)

  中评社香港3月3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特区政府日前公布最新失业率,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的失业率升至7%,创近17年新高。有团体公布港青对就业前景信心调查,近七成受访者对就业前景没有信心。在高企的失业率下,青年就业形势严峻,笔者认为,要破解香港青年就业难问题,应从短期和长期、外因和内因两组辩证关系出发进行思考。

  短期来看,控制疫情是当务之急,只有疫情受控,两地尽早通关,经济加快复苏步伐,众多中小企才能重获新生,为广大香港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香港疫情反覆,每日都有源头不明个案,疫苗虽开始陆续到港,但实现大部分市民在上半年接种疫苗的可能性很低。因此,香港“清零”还需多久?仍是一个未知数。笔者认为,特区政府在控制疫情、出台多项纾困措施的同时,可通过设立线上职业配对平台等支持,让年轻人在疫情之下能够获得更多职业资讯和就业机会,提振就业信心。

  长期而言,如何为香港青年提供更大的上升空间和更为优质的就业机会,则需要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一同进行思考并作出长远规划。众所周知,香港四个传统主要行业包括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及物流和专业及工商业支援服务,一直以来,由主要行业带动其他行业创造就业。但是,传统主要行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已经无法满足青年就业需要,亦存在向上流动难等问题。面对疫后世界格局新变化和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在巩固现有传统优势之余,香港需要更多新兴产业来开拓新的就业机会,需要更多新增长引擎来创造新的上升空间。例如在创新科技方面,特区政府目前在不断扩大“研究员计划”和“博士专才库”,就十分有助于增强香港科研能力和青年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

  破解港青就业难问题,除了短期和长期的纵向考量之外,还应在外因和内因两方面进行横向把握。

  外部因素方面,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应共同为年轻人创造出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有利的就业条件。例如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发表的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就指出,特区政府将向青年发展基金注资3亿元,资助十多个非政府机构推行青年创业计划,为近200名有意或已经创业的青年提供资助,以及向约4000名青年提供创业支援。疫情稳定后,香港民政事务局还会资助十多个非政府机构推行“青年创业计划”,预计批出约1亿元,为近200家青年初创企业提供资助及向约4000名青年提供服务。

  此外,鼓励年轻人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不仅有助于经济复苏,亦能使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特首林郑月娥日前出席“湾区起跑线 青年创明天”起动仪式致辞时就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要发展策略、作为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及生产总值高达1.7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将为香港带来无限机遇,特区政府会不遗余力推动大湾区发展,希望香港青年把握机会,为香港及自己谋求更好发展。此前特区政府出台的“大湾区就业计划”,就是一个正确方向,虽然所提供的职位数量有限,但能为年轻人提供新的思路。未来特区政府还可通过开设网络专页的方式,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大湾区新动态,包括大湾区内地城市对港澳青年的优惠政策、各城市就业情况等。

  在拥有良好就业环境和有利就业条件的同时,年轻人自身的内部因素对实现良好就业及发展也尤为重要。广大香港青年首先应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技能和竞争力,并保持不断充实自我的积极性;其次,应开阔视野,不将就业地域范围仅仅局限于香港,要看到在大湾区内,各行各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此外,还应拥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实事求是的择业心态。现在有很多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内就业、创业和生活,并且取得一定发展,他们所拥有的品质和思维,值得其他年轻人去学习和效仿。

  香港青年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大问题,当下因疫情影响而更为凸显。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从特区政府到企业,再到青年自身,都应在新形势下保持新思维,才能逐一突破这一大问题中存在的小问题,为香港青年的未来发展找到新出路。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4448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