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港艺术家:培养文化认同从了解国家历史做起

热点搜索

港艺术家:培养文化认同从了解国家历史做起

  中评社香港3月10日电/香港文汇报报道,“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谐之魂。”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的这席话,道出了中华民族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中华文化正是每个中国人“根”之所在。香港文艺界人士同样对这句话感慨颇深,结合自身经历表示文化的认同感,需要通过彼此的交流、认识来达成,而香港的爱国文化和历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更需要各界大力投放资源支持,以更先进科技的手段打造教育平台,这同样也是为香港年轻人创造成功机会。
 
  吁内地文化机构助力香港 

  香港中国美术会执行委员会顾问林开发指出,一直以来两地文化存在显性差异,在文化层面,港人多多少少有些“亲西疏中”。“香港走过百年英国管治时期,长期受西方文化影响,另外就是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期间,香港要比内地更容易赚钱,反观当时内地尚未开发,造成香港人对‘港人’身份的优越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缺少了解欲望和自豪感。”
 
  他认为香港与内地在文化认知方面存在巨大落差,最根本原因是港人不理性地持续延伸“某一历史时期”的优越感,不再追求创新与进步,“不再开眼看世界”,以致缺乏正视自己的文化优越性,造成认同感相对比较弱。因此,他呼吁内地文化机构帮助香港去建立国家文化的认知体系,以互动的形式为港输入历史文化知识。
 
  他同时提出应从艺术入手加强港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方法上,他建议艺术界人士能够参考欧洲,“欧洲的作品中都用不同的形式的艺术展示自己的文化、经历过的革命和改革,去表达对自己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解读与认知。”他认为欧洲和中国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千百年的艺术史中,欧洲画家一直用作品去反映自己民族的历史课题、自己的文化,香港艺术家也应该学习,“不能一味西化,应该做属于自己民族的东西出来。”他指出艺术是一道文化的桥梁,认为香港与内地应该多举办交流会,打通两地的文脉,互相吸收彼此的元素,让作品更加丰富。“内地的发展实在太快,香港人应该一同成长与进步。”他说。
 
  文化共通汇聚民族力量 

  一新美术馆总监、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博物馆专家顾问杨春棠从事视觉艺术展览工作多年,他表示中国地方大、人口多,强调到中华民族是共同体的概念,“虽然每个地方有不同的方言和生活习惯,但我们是共同体,我们有一样的文化,都是用筷子、写汉字,有共同的文化才能有民族的力量,令国家人民团结,天下才得以太平。”大学主修中史及中国美术考古的他,多年来因博物馆馆藏的工作多次往返内地交流,他眼见内地博物馆发展进步快,深深体会到国家逐渐强大富裕起来的力量,“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景德镇,当时环境对比起香港还相对落后,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再次重返当地,不论是环境还是博物馆都有显着的进步,从中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有很深的文化基础,才能发展迅速。”
 
  文化是民族团结之根,这点杨春棠表示十分认同,但他坦言中华文化在香港仍然需要加强教育,“香港人对历史理解少,对文化更是不了解,因此必须多教育和宣传历史和文化。”他续道,了解文化为何如斯重要,“我们要认识各个中华文化后,才能选择传统,从而活化,活化传统能防止不被僵化,以新的角度去看旧传统,但认识文化的重点仍在于教育,文化的教育也能避免港人因不知道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而对文化有误解的情况。”
 
  香港美协副主席廖井梅则谈到,作为中国人,成长的过程中所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育都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因此,身为中国人的艺术工作者,其中华文化的精神一直静静地在她的血脉中流淌,也在岁月的变迁中成长。她强调,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是自信、积极向上的动力,“港人要增加民族认同感必须了解自己从哪里来,而我们的生活习俗全部是源自中华文化,因此很自然亦有认同感。比如我们的母语--中文,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我们的道德礼仪自然也就出自语言所建构的逻辑思维,因此民族身份的认同感是不可能被抹去的。”
 
  学习国家历史文化消除隔阂 

  联合出版集团副总裁、香港出版总会会长李家驹提出,涉反修例暴力事件被捕者约四成是学生,约八成是30岁以下人士,令人痛心和担心,青少年对国家认识以至认同不足,再度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他表示,随香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之际,各界应合力加强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国家历史与文化,对国家与民族由理性认知,进而产生感性认同。对国家具有文化认同,是彻底落实“一国两制”的关键,也是民族团结的深刻和长远根基。他说:“香港出版界一直关心青少年的国情教育。未来,出版界会继续透过出版中国题材,如语言、文化、民族、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包括以原创与引进内地优质图书方式,让读者有系统地、全面地认识国家历史与文化。书店会向读者推介优质的中国专题图书,并举办讲座或分享会。我们相信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将书籍作为加强年轻一代对国家文化认同的基础工程。”
 
  本地艺术家J. Woo,平日除了画画为生以外,还会开班教小朋友画油画和水彩画。从小就有水墨画和中国书法底蕴的她认为,认识中国传统的艺术,除了在西洋画学习上对她有帮助以外,还让她欣赏到流传已久的中国传统美学。她提到,学习书法的时候刚柔并济,落笔的坚定,这些技巧都一一呈现于她中、西风格的画作中,不但能够提升作品的质感,也在当中展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接触香港孩子的J.Woo觉得,香港的下一代对于内地的文化尚未有足够的认识。她举例,香港的孩子普遍没有真正去阅读中国名著的习惯,可是文化、文学以及艺术应该从小培养,也应该从教育开始做起,才可以令香港与内地之间消除隔阂,将文化完全接轨,并对于自己的身份有正确的认识和认同感。
 
  导演刘成汉很同意传统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的最深层次的认同,“所以在过去,香港中学取消中国历史为必修科和不重视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的教育,便大大削弱了年轻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他说。
 
  文化认同始于交流了解 

  著名小提琴家、香港弦乐团创办人及艺术总监姚表示,文化的认同感,需要通过彼此的交流、认识来达成。“从表演艺术来说,我觉得应该通过我们演奏的曲目,让我们的演奏者通过学习作品可以更多地认识中华文化认识国家的发展。因为每个时期的作品都代表那个时代的发展,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他们亲身体会。近几年我一直在做的是带领香港的青年艺术家及年轻孩子们到内地参加交流巡演演出,通过这些交流,他们就会对内地的文化、人文及习惯有深刻的理解,通过交流,加深他们对彼此文化的认识。”
 
  至于具体如何增进文化认同,姚提议,可以鼓励动员在港上市的内地优质公司,拨出资源参与香港的爱国文化教育工作。她说:“这里的资源包括资金、平台、科技等多个方面。内地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和壮大已经逐步影响世界,比如短视频网站抖音在美国年轻人中的风靡,充分说明技术进步和创意活泼,像文化艺术一样跨越地域,也潜移默化影响未来人类的思维和交流方式。这种已经超越传统媒体的概念,相信能为香港找到有效方法加强爱国宣传。另外这些平台本身也可以为香港年轻人提供梦想成真的机会。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是给人机会。爱国教育要起到效果,除了鼓励各界大力投放资源,运用先进手段和平台,真正为香港年轻人创造成功机会,寻找梦想成真的故事,才是重中之重。”
 
  欧银现为香港风华创艺书画联会担任艺术顾问,在她看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论琴棋书画,还是诗酒花茶,都蕴含古人的智慧和超群出众的至臻境界。她以自身经历为例,在担任联会艺术顾问期间,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书画家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也很好地在港普及中华文化。此外,欧银亦在去年6月创立众画坊,以培育优秀美术人才为己任,重在艺术书画方面,通过艺术的形式将中国书画艺术的精神和文化涵养推广至更深层面,并普及至年轻一代。“希望青少年能从中获益,领悟并传承其艺术及文化精髓,感受其中的真善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大湾区繁荣,两岸交流广泛。”她又提到,经历了社会事件和疫情,让港人感同身受深刻体会有国才有家,国家强大人民才会幸福。
 
  她认为,增强年轻一辈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感亦十分重要,建议青少年不妨走进内地,亲身了解当地深厚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从而更透彻全面地认识中国文化这蕴含五千年历史的灿烂瑰宝,从此深入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并打从心底为自己的中国人身份感到自豪。她亦强调,与回归前比较,香港与内地的文化连结更密切,她亦期待接下来的日子两地有更频繁而深度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以现实题材创作亲近中华文化 

  当代艺术家吴松对“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这句话有深刻感触,尤其是目睹香港经历了这两年时间,他一直在反思:“为何我在社会的动荡中愈发感受到自己是中国人,原因就是我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的知识积淀,我了解中国文字、绘画的艺术,那是中国人的精神之源;我懂历史,知道盛唐时期中国的强大,也知道晚清时期中国的疲弱,经历了挨打、割让领土、最后新中国成立中国人站起来了。”所以,现在的香港年轻一代,不了解中国文化与历史,就不会有“根”的认同,导致自我身份的认知模糊,又怎么能撑起香港的未来?用文化来凝聚人心,用文化来教育年轻人,对于香港,迫在眉睫。
 
  完成这个任务,文学、艺术两个界别首当其冲。他说:“香港多年来西方文化垄断艺术界,我自己就是画西画的,很清楚这个,但是看看内地的油画家,他们有很基础的写实训练,可以西方的艺术形式去讲自己的、属于中国人的文化。比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靳尚谊的少数民族画作《塔吉克新娘》,当代油画家画长江、黄河等,这些都是用艺术的形式去讲中国故事,让人透过看美术作品知晓作为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他认为,香港缺乏这种大主题的叙事创作,一方面是学校的基本功训练,不应局限于西方抽象绘画的宣讲,应该在本科培训的时候就介绍写实绘画的技术,多看中央美院的作品,让学生有这样的创作意识。
 
  另一方面,他呼吁美协、各种艺术团体组织多提出、组织一些和“中华文化、中国故事、中国历史”有关的主题绘画活动,不要纠结于迎合西方口味的市场,以“美学”作为创作的最终追求,多关注一些现实主义的创作,用艺术作为载体,在香港市民与青年间普及中国文化和精神,弥补文化认同的缺失。
 
  他同时建议康文署亦应提高此一方面的意识,在公共场地展出一些结合中华文化知识普及与历史教育的大型雕塑展、图片展,让市民在生活休憩时,不用成本也能接收到知识。“目前中环、海滨等公共区域,不是宣扬本土情怀就是放一些看不懂的抽象艺术雕塑,根本没有新意,香港人早已审美疲劳,和市民也不接轨,不妨开动脑筋,策划一些有社会及历史意义的专题展览,供市民免费观看,才是为公众服务。”
 
  艺术创作绝不可没有“根” 

  本地书法家华戈认为,文化认同之所以重要、之所以可称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因为中华文化正是人们的“根”之所在,而其价值更是不言而喻:“中华文化于几千年外族入侵的历程中,地位始终未有改变,且世代流传,足以证明它经得起考验。”华戈提及在自己教授书法的过程中,他始终向学生强调文化认同和传承正统的重要性:“学习书法,必须先跟随正统流派进行反覆的临摹练习,而后才可以开始追求个人风格。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认同,永远是第一位,写传统书法,决不可以没有‘根’。”
 
  他亦认为,学习中国传统书法就是建立文化认同的方式之一,学习者可以从逐字读帖中感受传统书法艺术架构、运笔的美感,在不断临摹中强化个人“字品”与人品的联结。华戈觉得“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含义,就是让书法学习者在一笔一画中追根溯源、培育正气,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亦可以抵御西方文化入侵带来的“离经叛道”。
 
  画家赵素仲则表示,中华文化有极深厚的根基,无论诗、词、绘画、书法都是深沉而厚重的。她正在创作关于中国饮食文化源流的作品,将中华文化到中国历史以及各族人民的饮食文化联系在一起,亦从中体会到几千年来,无论经历多少朝代变迁,岁月洗礼,中国各民族各地方的文化和饮食都是在互相尊重和互相欣赏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她说:“如果年轻一代不懂欣赏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不懂欣赏中华民放的自强不息精神,甚至抗拒、排斥,是没有了自己的根。没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也就是失去了作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保存,没有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也没有了作为中国人应有的品格和思想。”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4574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