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智库:港区代表委员纵论完善选举制度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港区代表委员纵论完善选举制度

  中评社香港4月11日电/今年以来,中央针对当前香港现状多次重申强调“爱国者治港”原则,并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以绝对高票通过了《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这是继制定实施港区国安法后,国家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和政治体制的又一重大举措。两会期间,中评社记者密集访问了近四十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围绕人大决定,就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完善香港选举制度、重构选委会职能、培养爱国管治人才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看法和意见。中评社北京记者站站长、中评智库研究员林艳将这些代表委员的主要观点综述归纳,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4月号以《论政爱国者治港:港区代表委员纵论完善选举制度》为题发表,文章内容如下:
  
  一、“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

  今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听取香港特首林郑月娥2020年度述职报告时指出,香港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再次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随后,全国政协副主席、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对“爱国者治港”的内涵以及爱国者标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在采访中,港区代表委员普遍表达了对“爱国者治港”的拥护和支持,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了各自理解。

  一是“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的初心。香港工会联合会荣誉会长林淑仪指出,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先生就强调,“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表示,香港回归祖国后,已经成为了国家管治体系的组成部分。由爱国者来管治香港,符合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香港)院长王贵国认为,在“一国两制”之内的人都是中国人,都有爱这个国家的义务,这是“爱国者治港”的初衷和来源。

  二是“爱国者治港”符合国际通例。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表示,没有一个国家的公民会不爱自己的祖国,也没有一个国家会让不爱甚至反对自己国家的人来治理。中科院院士、原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陈新滋表示,“爱国者治港”原则根本无需解释,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不鼓励国民的爱国精神。
  三是对爱国者的标准必须有清晰界定。金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吴良好认为,香港的治理者应当坚定拥护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拥护党和国家治理香港的“一国两制”方针,而不是空洞地说爱中华文化、爱名山大川,却不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认同“一国”是“两制”的前提。香港金银业贸易场永远名誉会长胡经昌认为,爱国者最重要的标准,是不能在国家安全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有任何模糊与妥协。香港总商会理事李大壮认为,对于香港而言,所谓“爱国者”,就是不会反中乱港的人。而对治港者来说,则要求更高,必须是“坚定的爱国者”。

  综上,“爱国者治港”不是今天才提出的新要求,而是制度设计之初即已确立的原则。经历了香港回归以来的种种曲折,其正确性、必要性和前瞻性更在实践中得到了深刻彰显。在香港“一国两制”实践新阶段,扭转长期以来“爱国者”和“爱国爱港”概念受到窄化、扭曲、打压乃至污名化的非正常局面,纠正香港社会对此“习非成是”的错误认识,对于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具有重要意义,业已成为香港各界爱国有识之士的普遍共识。

  二、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是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在两会上就人大决定作说明时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的选举制度机制存在明显的漏洞和缺陷,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消除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对此,代表委员们阐述了自己的认识。

  一是人大决定是制度层面的拨乱反正之举。香港警务处前任处长曾伟雄强调,爱国者治港原则需要制度化,不能只停留在原则和观念层面,更不能成为一个“口号”。金鹰控股主席、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会长陈仲尼认为,选举制度的改革和“爱国者治港”是相匹配的,“爱国者治港”是个政治原则或政治伦理,而修改选举办法就是将其落实到实施的层面。林淑仪指出,过去“爱国者治港”原则未在选举制度上得到充分体现,令有一些人只是通过选票就进入了治理层,没有经过是否为爱国者的资格审查,也没有受到相应监督。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指出,越来越多“港独”和本土激进分子利用现行选举制度当选立法会议员和区议员。选举制度的漏洞已成为滋生、助长反中乱港势力的土壤。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指出,单靠宣誓制度并不能够防止不爱国者进入治港团队,还需要从选举制度上进行源头修改。

  二是完善选举制度有利特区维护国家安全。香港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反中乱港分子进入管治机构后,不仅是反对某一项政策,而是瘫痪政府工作,阻挠政府施政,甚至要求外国势力干预香港事务,这当然是不被允许的。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彭长纬表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桥梁”,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香港的管治权没有牢牢抓在爱国者手中,对香港本身和国家的危害十分巨大。香港青年交流促进联会创会主席龙子明认为,香港的选举已成为外部势力操纵香港政治的重要途径,为了杜绝反中乱港分子藉参选“揽炒”、夺权,扎紧篱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是完善选举制度有利香港聚焦发展。香港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民建联立法会党团召集人叶国谦提到,香港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特区政府也需要一个可以理性讨论的立法会,和市民一道解决香港的深层次矛盾。香港教联会主席黄均瑜表示,为了抵制“反中乱港”分子进入立法会及区议会,建制阵营围绕着选举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淡化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例如宣传爱国主义、服务当区市民等。如果能通过完善选举制度,从根本上排除反中乱港人士当选,选举就不用这么劳民伤财,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关注社会议题。李大壮表示,如果香港社会不能得到安定,亦无法繁荣,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若一天到晚为了选举吵吵闹闹,香港就很难吸引到外来访客。

  总体看,此次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是对香港政制发展20多年来成败得失的深刻总结,也是对2014、2019年等多场重大政治风波的深入反思,理应放在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总要求中去审视、放在香港由乱及治、重新出发的大进程中去把握。随着“爱国者治港”原则从制度和法律上得到保障,香港将能够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安全发展两件大事,“一国两制”实践将揭开崭新篇章。

  三、以重构选委会为核心完善选举制度是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选举委员会是此次完善选举制度的核心要素,全国人大决定重新构建并赋予选举委员会更多新职能,同时调整优化选举委员会的规模、组成和产生办法。经调整后的选举委员会除了原先的提名和选举行政长官职能外,被赋予了选举产生立法会部分议员和提名立法会候选人的新职能。针对全国人大的这个决定,港区代表委员们主要发表了三点看法。

  一是扩大选举委员会将具备更强代表性。洪为民表示,选举制度中“均衡参与”很重要,社会由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组成,因此,简单的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并不是最好的选举制度,必须要让不同利益集团、不同阶层的人都能发声表达诉求。陈仲尼表示,选举委员会在原有基础上吸纳新的界别、新的代表人士,进一步提升了其代表性。波顿集团董事长王明凡认为,扩大选委会规模很有必要,能够征求更多香港市民,特别是爱国人士的意见。

  二是新增第五界别加入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可助推香港发展。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黄英豪表示,中央将选委会扩大到1500人,除了增加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还新增了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界,符合香港本身发展以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大方向。目前香港要摆脱困局必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那么就需要有更多瞭解国情、瞭解内地国策的人来出谋献策。

  三是调整后的选委会有助于确保真正的爱国者入闸。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施荣怀表示,“爱国者治港”必须要有严密、谨慎的资格审查,过去对候选人的背景或资格审核“中门大开”,因此加强选委会的职能和权力是对症下药。陈仲尼认为,在实际功能上,选委会在评定审核“爱国者”和后续履职的监督中将要发挥重要的把关作用,确保“爱国者治港”真正落实。洪为民表示,选举前必须要保证所有候选人都是爱国的,做好这样的防范就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

  总体看,选举委员会的调整,修正了过去的一些不合理因素,能够确保爱国者牢牢掌握香港管治权。同时,新制度考虑了香港回归以来社会构成的变化,体现了均衡参与原则,有利于反映香港各阶层特别是基层民意,有利于理顺行政立法关系,有利于助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所有这些,都是香港选举制度和民主进步的生动体现。
  四、在完善制度框架的同时还需筑牢爱国爱港社会政治基础

  人大有关决定出台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据此开展修法工作,特区层面也将相应开展配套立法。在把“爱国者治港”原则落实为硬邦邦的法律和制度之外,还有哪些方面的工作要做?各位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还需营造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软环境”,并就此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

  一是要增强香港社会的国家意识。林淑仪指出,社会的每一个环节,学校、家庭、传媒等,都应注重强调爱国这一原则,要将爱国形成一个社会氛围,让大家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事。叶国谦认为,香港需要大力推广宪法教育,让市民对宪法有新的、更加深入的认识,绝不能片面宣传“两制”或“港人治港”,必须强调“一国”以及中央的全面管治权,重塑香港人的国家观念和国民认同感。黄玉山认为,应当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过程中,制造更多的条件让港人到内地旅游、参观、学习,潜移默化影响其认识和观念。

  二是重视治港爱国者的梯队建设。李慧琼表示,“爱国者”只是最低标准,还需要具备带领香港走出困境、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让市民看到希望。建制政团需要不断提升自我适应新格局,培养、发掘更多人才,向特区政府和大湾区输送更多有能力、有担当的爱国者。全国人大代表邝美云表示,希望可以透过将“爱国者治港”原则融入教育体系,培养一批具有“爱国者治港”素养和精神的青年从政者,为将来的管治团队培育人才。

  三是下大力气解决香港教育青年问题。施荣怀表示,香港回归以后,教育方面出了很大问题,年轻人从学校里学到的不是爱国精神,反而让他们不懂民族、不懂国家。培养新一代的“爱国者”,必须要从教育开始。黄均瑜认为,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对老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国家没有认同感的老师培养不出对国家有认同感的学生。洪为民提出,国情教育要实事求是,让香港青少年看到,国家虽然强大了,但到今天也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不要把这些问题藏起来,只有全面的认识,才能够让年轻人萌发责任感和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回归20周年时曾专门强调“一国两制”社会政治基础问题。事实上,制度和法律在任何时候都是对行为规范的最低要求,真正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还需要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土壤。选举制度改革后,治港者施政能否平稳顺畅,治港者队伍是否后继有人,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能否薪火相传,最终要看“爱国”能否成为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这正是摆在治港者面前新的重大课题。

  总而言之,港区代表委员们一致拥护“爱国者治港”原则,支持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认同人大决定方案,重视争取人心问题。考虑到选举制度改革加重了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本地管治架构中的分量,多少年后回顾,本届两会势将成为其在国家和香港所扮演的政治角色的分水岭。代表委员们在采访过程中体现出的对所负使命的认识和对未来工作的思考,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爱国者治港”原则的落实将助推香港逐步走出回归以来的政治怪圈,“一国两制”实践一定能够行稳致远。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4796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