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智库:国民党大陆政策何去何从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国民党大陆政策何去何从

国民党应该善用“九二共识”的两岸共同政治基础

  中评社香港4月18日电/南开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台籍副教授、国台办南开大学两岸关系研究基地研究员黄清贤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4月号发表专文《国民党大陆政策的迷思与正道》。作者认为,“九二共识”是将两岸问题视为“内部矛盾”,才有机会处理与解决;唯有正确认知“九二共识”,宣传“九二共识”对台湾的“和平与发展”价值,国民党才有可能东山再起,台湾安全与人民发展才有可能确保。事实上,国民党要走出被民进党拨弄的两岸“敌我矛盾”迷思,回归顶多只是“内部矛盾”的两岸关系,进而要从“求同存异”推进到“求同化异”,则国民党不但可重拾在台湾的执政权,更可在中美竞争氛围下,造福两岸芸芸众生,共享荣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章内容如下:
 
  中国国民党主席江启臣日前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表示,中国大陆是台湾面临的主要威胁,“一国两制”在台湾没有任何市场。虽然他后来说报道太精简,没有完整表达他的意思;但当他事后再完整表达时,不但没否认大陆是台湾的威胁,而且强调“九二共识”是求同存异的代名词,“九二共识”不被接受是因为“中华民国”被打压,北京必须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

  这段话在当今台湾是符合选举语言的政治正确,甚至民主进步党也会同意;因为大陆是台湾主要威胁的说法,就是民进党做错事仍然振振有词的藉口。例如贸然进口危害普罗大众健康的莱克多巴胺美国猪肉,就是因台湾为了维护主权,对抗大陆的威胁,所以台湾人要牺牲健康以维持生存;纵使进口瘦肉精美猪依旧无法签署台美贸易协定,还被美国嫌开放进口得不够,这些都无怨无悔。

  再者,“九二共识”等于求同存异,要接受“九二共识”就要接受“中华民国”,则更是落入民进党将两岸视为“国与国”关系的泥淖,忽略“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定位。因为在两岸一中的定位下,就没有“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与国”问题,所以求同存异是求“一个中国”之同、存“各自表述”之异;否则国民党的“大陆政策”不但走向“两岸政策”,更可能会走到“中国政策”,失去原有的两岸关系议题优势。

  至于“一国两制”在台湾的重点不在于有没有市场,而是在于台湾与大陆的未来关系要怎么走。民进党用“台独党纲”告诉人民说台湾的未来是什么,但“台独”不但连美国都不愿意背书,而且显而易见的将台湾带进非和平的灾难;相对的,国民党却无法告诉人民说两岸关系的未来是什么,甚至愈走愈往民进党路线靠拢,人民又如何寄望国民党带来和平稳定的未来呢?
  因此本文希望针对国民党近年来的两岸关系迷思,反思国民党应该如何走向正道。事实上,国民党要走出被民进党拨弄的两岸“敌我矛盾”迷思,回归顶多只是“内部矛盾”的两岸关系,进而要从“求同存异”推进到“求同化异”,则国民党不但可重拾在台湾的执政权,更可在中美竞争氛围下,造福两岸芸芸众生,共享荣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国民党近年来的迷思

  回顾国民党改革委员会在2020年6月19日公布两岸论述组决议案,不意外的将“九二共识”置之“历史”高阁,忽略“九二共识”对两岸、台湾、国民党的当代“价值”;落入民进党的“国与国”“敌我矛盾”思维,强调没有“中华民国”的“主权国家”事实,就没有“九二共识”。

  这种思维无异于民进党偷梁换柱的“中华民国台湾”,也就是陷入了民进党两岸困境的“安全与对抗”思维。殊不知“九二共识”是将两岸问题视为“内部矛盾”,才有机会处理与解决;唯有正确认知“九二共识”,宣传“九二共识”对台湾的“和平与发展”价值,国民党才有可能东山再起,台湾安全与人民发展才有可能确保。

  2018年的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夺得连自己都不敢置信的佳绩,县市长席次从6席回复到2014年的15席,当选议员总数也以394席凌驾民进党的238席,当时没人否定“九二共识”的价值、批判“九二共识”的不是,甚至还认为由于国民党有“九二共识”,使人民相信国民党有能力为台湾带来稳定与繁荣,取代治理无能与冲撞两岸的民进党,让国民党谷底翻身。

  可是到了2020年的“总统”“立委”大选,国民党的选战成绩不但未如“花车效应”的继续开红盘,反而又跌落谷底。党内批判声不断,党中央的检讨报告洋洋洒洒罗列七大点,包括讨厌民进党终不敌“亡国感”、两岸论述未能掌握话语权、恶质网军带领风向、选战策略选择失误、党内矛盾不团结、不分区名单未能符合外界期待、党不受青年选民青睐。

  两岸论述基础的“九二共识”更成为众矢之的,党内不但有许多人大加挞伐其不是,甚至想要将其去之而后快,党中央与两岸论述组成员又不乏对于“九二共识”误解或否定的意见。但从实务上来看,党内团结、组织形象、候选人特质、选战策略、舆论垄断等问题,才是国民党2020年败选的表面直接原因。

  不过若深究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岸论述确实是国民党败选的实质关键;因为失去正确的两岸定位,无力也不愿说明“九二共识”价值,无法展现国民党有能力执政、维护两岸和平稳定发展,所以国民党会不敌“亡国感”、网军能带起风向、选战策略错误、党内无法团结、青年更不会喜欢国民党。
  二、全代会上的喜忧参半

  到了2020年9月6日的国民党全代会,“基于“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被提出以延续两岸互动。相对于改革委员会在6月中旬建议将“九二共识”束之历史高阁,这种说法算是悬崖勒马,找回自己两岸关系强项的契机。但同时也要警惕,是否会因为过度强调两岸关系的“中华民国主权”与“一中各表”,类似于民进党以“中华民国”的“形式”,包装台湾“共和国”的“实质”,而将至多是“内部矛盾”的两岸关系,异化为“敌我矛盾”的“国与国”关系。

  从国民党全代会的两岸论述八大主张观之,首先提到了“中华民国宪法”提供两岸往来的法律基础,是稳定两岸关系的盘石”;换言之,如果真的可以认知到“中华民国宪法”的第四条、增修条文前言、增修条文第十一条是“一个中国”本质,则“中华民国宪法”确实能够稳定两岸关系。

  同样的,在第三项主张提到的“基于“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应用以延续两岸互动,并以此寻求互动方式与时俱进”,若也能强调“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个中国”本质,则基于该“宪法”的“九二共识”就可以延续两岸互动,而且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当然可以与时俱进地创新互动模式。

  但不可讳言,两岸论述从前言到八大主张,都一再突出“中华民国主权”。对于与外国交往,当然要坚守“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就像美国要求台湾进口有瘦肉精的猪肉与内脏、有狂牛症风险的成年牛肉,或是日本要求台湾进口有核灾污染疑虑的食品时,台湾当然要挺直腰杆,向外国人坚持“中华民国”对外“独立性”的“主权”,勇敢地捍卫台湾人民的健康利益。

  可是在两岸关系中一直强调“中华民国主权”,仿佛要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等;这种逻辑不但违反“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个中国”本质,而且落入了有“台独党纲”的民进党思维,将同一个中国的“内部”矛盾关系,异化为国与国的“外部”敌我关系。

  这种偏差的逻辑,也显现在八大主张的第三项前段所言,“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表述,皆本于“中华民国宪法”,也是两岸求同存异的成功经验。事实上,在“中华民国宪法”绝对没有“一中各表”,除了“一个中国”本质外,顶多只有增修条文第十一条的“一国两区”,“宪法”本文与增修条文根本找不到“各表”。

  如果无法明确“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个中国”本质,而是将“中华民国主权”与“一中各表”连结,则就会与民进党的“中华民国台湾”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此的偏差思维,如何奢求国民党能取代民进党,成为两岸关系维持现状的稳定力量?
  三、回归九二共识的正道

  国民党要如何走回正道,其实只要回归“九二共识”,两岸当前的一切困境都能迎刃而解,国民党就能重拾两岸议题的优势。至于有人误以为“九二共识”太旧,应该改用现在的“二一共识”;这正是对两岸关系的不瞭解,“九二共识”的名词固然重要,内涵更是重中之重。

  “九二共识”是什么?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1992年10月在香港会谈时,针对“一个中国”,海基会提出的第八个表述方案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

  海协会在1992年11月回复海基会,告知“一个中国”议题的口头表述要点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接着,两岸就搁置政治性争议,继续事务性议题的协商并签署协议。

  因此,“九二共识”的共同词,包括谋求“国家统一”、坚持“一个中国”。不同的是台湾强调“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亦即“一中各表”;大陆则表示“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也就是“一中不表”。达到的后续成果就是两岸务实的协商,签署协议解决两岸事务性问题。

  进而言之,“九二共识”是搁置两岸“安全与对抗”的“敌我矛盾”,甚至以“九二共识”四个字取代“国家统一”或“一个中国”的字眼;这就是务实地将两岸问题以“内部矛盾”处理与解决,让台湾乃至于两岸可以“和平与发展”,这不但是1992年以来的国民党可以稳定两岸、获得执政的历史法宝,更是2020年后的国民党想要赢过民进党,重新执政,真正能维护台湾安全、造福人民发展的当代要诀。

  四、两岸关系未来的愿景应提出

  事实上,国民党的正道除了要掌握“九二共识”的两岸政治基础之外,更需对两岸的未来愿景提出主张,不能踌躇不前,停留在“一中各表”的过往时空。因为当民进党在2016年将“中华民国”的形式,逐渐异化为“台湾共和国”的实质,“各表”的“中华民国”,就被“各表”为“台湾共和国”,使得“九二共识”的“一中”核心意涵被消失。
  进而言之,民进党早在1986年成立后,不论是1988年417决议文的“台湾国际‘主权独立’,不属于以北京为首都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是1990年1007决议文的“我国”事实主权不及于中国大陆及外蒙古”,尤其是在1991年修正的“台独党纲”,增列“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主张“依照‘台湾主权’”现实“独立建国”,制定“新宪”使法政体系符合台湾社会现实,并依据国际法之原则重返国际社会”,民进党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定位相当清楚。

  纵使民进党为了取得执政权,1999年制定“台湾前途决议文”,2004年再制定“族群多元‘国家’一体决议文”,2007年更制定“正常‘国家’决议文”,2012年的“总统”大选提出“台湾共识”的政见,到2016年“总统”大选正式提出“维持现状”的政见,但内涵都不脱“台湾固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思维。

  相对的,国民党虽然曾在2016年9月4日的第19次全代会第4次会议上通过政纲指出,“在“中华民国宪法”的基础上,深化九二共识。积极探讨以和平协议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可能性,扮演推动两岸和平制度化角色,确保台湾人民福祉”,希望以和平协议结束两岸的敌对,制度化两岸和平,告诉人民说国民党对未来的愿景,而且后续也顺利举行了迄今未曾再办的两党领导人会面与国共论坛,但好景并未持续。

  因为到隔年就改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且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倒退回10年前的2008年“一中各表”与“不统、不独、不武”,不知国民党要将两岸关系带往哪里去,只能原地踏步,坐视民进党与时俱进的调整“台独”内涵论述。

  现在更因一再强调“中华民国主权”、正视“中华民国”存在,使得国民党虽不赞成“台独”,但“两个中国”、“独台”、“华独”的色彩挥之不去,而且不能也不愿明言否定前述想象,只能欲言又止地“一中各表”,无法再继续两党领导人会面与国共论坛,让人民无法相信国民党有能力在台海动荡时,取代民进党维护两岸和平稳定发展。

  五、一国两制的面对态度

  至于面对大陆涉台政策基本方针的“一国两制”,民进党批判“一国两制”要并吞台湾,国民党对“一国两制”也不以为然。但平心而论,任何一个想要让台湾继续繁荣昌盛的政党,都应该瞭解与思考“一国两制”对于台湾的意义,才能与大陆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同时对此提出具战略高度的有力论述。

  回顾习近平在2019年1月2日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讲话指出,“一国两制”既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
  对此,蔡英文抨击且始终未接受“九二共识”,根本原因是北京定义的“九二共识”,其实就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不会接受北京以“一国两制”矮化台湾,破坏台海的现状;北京的“一个中国”本质上就是“一国两制”,这是台湾人民无法接受的。

  基本上,这些说法是一石两鸟,也就是将两岸现阶段沟通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等同于大陆对两岸统一后制度设想的“一国两制”,然后再全力地抨击“一国两制”,同时抹黑“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

  国民党对“一国两制”也是没好话,回应表示目前两岸处于“分治”的状态,现阶段“一国两制”难获得台湾多数民意的支持;在2020年9月6日全代会上,提出的两岸论述更是表态,坚决反对“台湾独立”与中共的“一国两制”,因为两者均将消灭“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

  严格来讲,民进党与国民党都没讲清楚,为什么“一国两制”会矮化台湾、破坏台海的现状?甚至是会消灭“中华民国”的“主权国家”地位?尤其是为什么“一个中国”本质上就是“一国两制”,台湾不能接受?

  如果照习近平所讲,“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将得到充分尊重,则何来矮化台湾、破坏台海的现状?何来消灭“中华民国”?

  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如果接受“一国两制”就是接受香港、澳门的地位,但重点是台湾不是像港、澳,以外国殖民地性质回归大陆;再者,习近平更强调“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可见这是台湾自己先画靶再射靶,先矮化自己。

  另一种是根本无法接受“一个中国”,希望的是台湾“独立”、一中一台、两个中国,所以“一个中国”本质上就是“一国两制”时,当然无法接受。尤其是用“中华民国”包装台湾“独立”、一中一台、两个中国时,“一个中国”自然就需去之而后快。
  六、一国两制的因应之道

  众所皆知,如果法理上推翻台海现状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也就是推翻“一个中国”,推动台湾独立、一中一台、两个中国,则两岸的和平将面临非常严重的风险,最无助的还是可能面对生灵涂炭的普罗大众。

  诚如台湾民意调查结果曾显示,18、19岁的青年,有96.3%“愿意自己或家人上战场”,但只有12.5%“支持恢复征兵制”。血气方刚的青年强调愿意上战场,可是谈到自己需被征兵时就强力拒绝,显示豪气愿上战场却又反对征兵的矛盾心理。

  换成20至29岁的青年,仅26.1%“愿意自己或家人上战场”,可是却有高达57.8%“支持恢复征兵制”,因为这个年龄层最有可能成为第一批上战场的人,所以反对上战场,但自己已超过被征兵年龄,因此支持未来可以让别人保护自己的征兵制。

  不仅如此,另一份民调结果显示,两岸发生战争,54.2%的台湾民众“希望与大陆和谈”,22.3%的台湾民众“希望美国介入”,16.5%的台湾民众“认为应该不计代价的勇敢应战”,0.8%的台湾民众“认为应该投降”,6.2%的台湾民众“未表态或不知道”。

  这显示两岸一打仗,超过五成的台湾民众想讲和,不讲和的台湾民众有一半希望美国介入,剩下一成六愿打仗,但前述的18至29岁真正可能上战场的青年却又心理矛盾。

  所以早知大家都不想战争,一战争就想谈和,是否一开始就应采取和平方式处理两岸关系,使用文明人的方法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当大陆一如往昔的提出“一国两制”,而且还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台湾就应该深入瞭解与思考,相对提出有利自己的方案,而不是让自己处于愈来愈被动的处境。

  因此,面对大陆提出“一国两制”时,台湾不是断然反对或逃避不谈,尤其想要维持两岸关系议题优势的国民党,应该瞭解与思考“一国两制”,找出具有战略高度的“一个中国”有力论述,让台湾人民相信国民党有能力担任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维护者,国民党自然可以重拾暌违已久的执政权。
  七、结论

  从两岸的进出口贸易额观之,2020年不但没有因疫情而下降,还出现台湾更加依赖大陆的情况;贸易总额高达2,608.1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大陆对台湾进口2,006.6亿美元,同比增长16.0%;大陆对台湾出口601.4亿美元,同比增长9.1%。台湾对大陆出现1,405.2亿美元的高额顺差。

  纵使依据台湾自己统计,2020年的两岸进出口贸易总额也高达2,162.3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台湾出口大陆高达15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台湾从大陆进口6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台湾对大陆出现866.7亿美元的高额顺差。

  事实上,不但台湾出口依赖大陆比重在全年达到43.9%,8月更高达46.4%,直追50%;而且台湾全年对外的所有贸易顺差仅587.8亿美元,也就是扣除对大陆的高额顺差,台湾是入差278.9亿美元,入不敷出。

  所以大陆对台湾不但不是负面的威胁,还是正面的机会,台湾应该掌握机会,国民党更应掌握两岸议题的优势,不要学民进党为了所谓的“安全与对抗”,让台湾成为美国对抗中国大陆的棋子,而是要追求台湾的“和平与发展”。

  国民党应该善用“九二共识”的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仔细研究“一国两制”的内涵,提出能被台湾人民接受的“一个中国”论述,为自己、为台湾、为两岸营造人民的美好生活,为东亚、印太、全球建立和平解决争议的典范,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国两制的行政功能研究”阶段性成果。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4910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