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社评:香港太需要这样“接地气”的国安教育

热点搜索

社评:香港太需要这样“接地气”的国安教育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1”开幕典礼于15日早上9时30分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中评社 沈而忱摄)

驻港国安公署署长郑雁雄主题讲座(直播截图)

  中评社香港4月18日电(评论员 束沐)4月15日,香港迎来了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从香港市民的直观感受来看,今年的国安教育日活动显得格外不同: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广力度更大了,传媒和学校的配套宣传更多了,反对派的干扰和破坏活动也更弱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今年的国安教育更“接地气”了。

  虽说“接地气”是个来自内地的通俗用语,但港人也常常用“贴地”、“离地”,来表述近似的正反面两种意涵。而“坚离地”恰好是多年来港人对特区政府施政和宣传印象最深、也是意见最大的问题之一。然而,今年的国安教育活动令人耳目一新、不再“离地”,我们认为有两大主因:

  其一,今年4·15是香港维护国安法律制度与执行机制建立之后的首个教育日。简言之,国安法在香港生效了,一切都变得不同了,这给香港国安教育带来“质”的变化。过去,国安教育虽然年年在做,但一度令港人感觉这个问题“远在天边”,没有共鸣。香港国安风险尤其是政治安全风险,如白蚁之穴般四处滋生,其危害性有目共睹。

  当遵守国安法已经变成对每一个香港市民的应尽义务,那么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自然会落在每一个香港市民的肩头,今天的国安教育就势必“近在眼前”。我们看到,无论是内地披露的涉港国安案件受到港人关注,还是4·15活动上骆惠宁以“国安事务顾问”身份提出“硬对抗”和“软对抗”等重要概念引发舆论热议,香港各界必然会不断深化对“国事就是家事、国安方能家安”的认识。至此,国家安全在香港入户入脑入心,已是“现在进行时”。

  其二,今年的香港国安教育活动,令广大香港市民看得见、听得明,以最通俗、最直观的方式诠释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香港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崇尚什么”的要义。最值得关注的,是首任驻港国安公署署长郑雁雄全程以粤语发表长达10分钟的视像讲座,印象中这是回归以来中央驻港官员首次以粤语公开、完整、连贯地与港人沟通,既体现了对“一国两制”的尊重,也表达了与香港同胞的亲情,展示了国安公署高层领导不仅具有威严,更是具备亲和力。香港市民多以亲切、听得明等词汇来作评价。

  纵观香港各大媒体、社交网络的报道和评论,我们发现,郑雁雄此次粤语演讲中,传播力最强的是“我们绝不能幻想名义上回归,但还认美国、英国是老板”这句话;其次是以“大声夹恶”形容反中乱港势力,以及用来自古诗的“泾溪石”形容公署的角色。由此可见,郑署长亲自示范了怎样以最“接地气”的语言阐释大是大非、大善大恶、大公大义,令到香港社会对国家安全“大彻大悟”之效果,而不是以照本宣科、条条框框地做政令宣导。可以说这次演讲,创新和丰富了中央如何监督和指导“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如何以符合“一国两制”的方式与香港社会直接交往交心的实践!

  不仅如此,香港五大纪律部队在4·15当天展示“中式步操”,香港各大学校升国旗奏国歌、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些都是令基层有感的“接地气”举措。但要注意到,居于暗处的乱港势力仍然借传媒和网络之手百般扭曲、攻击国安教育,一幅相片、一个书签乃至一张纸条,都会变成其污名化的素材。同时,一些有识之士也指出,政府的宣传教育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个别公共传媒机构更存在“灯下黑”的隐患。这充分说明落实国安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对香港各界而言既是共同责任,亦是艰巨使命。

  “最重要的仍是人心”。这是一家媒体在谈及4·15全民国安教育日时提出的论断,对此,我们深以为然。一部国安法试出了香港社会的人心向背。今次全民国安教育活动更加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唯有“接地气”,方能“得人心”。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4910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