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全球化智库邀政商学界热议气候变化的应对

热点搜索

全球化智库邀政商学界热议气候变化的应对

全球化智库(CCG)“气候变化 – 人类共同的挑战”圆桌会现场(图片来源:全球化智库)

CCG智库联合创始人苗绿致欢迎词(图片来源:会议视频直播)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主任柴麒敏发言(图片来源:会议视频直播)

空中客车环境事务负责人崔琳发言(图片来源:会议视频直播)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首席代表方莉发言(图片来源:会议视频直播)

能源基金会低碳转型项目主任傅莎发言(图片来源:会议视频直播)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全发言(图片来源:会议视频直播)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做出总结(图片来源:会议视频直播)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电(实习记者 李晓宇)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同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与40位世界领袖共同参加“全球气候变化高峰会”,表达了中国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6个坚持”。恰逢其时,全球化智库(CCG)于4月23日举办“气候变化–人类共同的挑战”圆桌会,邀请来自政商学界人士及国际NGO代表,就中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合作,中国向碳达峰、碳中和迈进时的主要挑战,政府和企业的作用等议题展开研讨。CCG智库副主任刘宏主持本次研讨会。

  CCG智库联合创始人苗绿首先致欢迎词。她表示,40国领导人参与了4月22日的气候变化全球领导人峰会。此次峰会受到广泛关注,这与中美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密不可分。全球化智库是一家国际化智库,聚焦关键的全球议题;全球化智库也是一家从中国出发的智库,更多关注的是中国如何在全球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怎样在全球产业链中有新的布局以及中国未来的“十四五”有什么新的响应和变动。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主任柴麒敏认为,有关碳中和的话题“出圈”对应对气候变化本身是有益的。上星期,中美在上海东郊宾馆举行了双边正式会晤,会后发表了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释放出了两国希望合作的强烈意愿。柴麒敏提到,近日召开的气候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的讲话,把很多中国方案,中国对未来很多行动的预期向全世界做了宣示。柴麒敏指出,碳中和俱乐部的成员越来越多,按照联合国秘书长的统计,到2021年年底,占世界经济总量70%以上,约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会提出碳中和。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经有超过300家企业承诺碳达峰、碳中和,为进程注入了非常多可合作因素。在中美欧、日本、韩国、南非等国家提出碳中和之后,碳中和逐渐成为全球能源市场、产业投资,国际贸易的一个新标准,甚至是新的进入壁垒,在这个领域可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与合作,但在这个领域上合作远远比竞争重要,气候变化不是单独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能够依靠自身的能力就能完成的,它本身就是全球化的。在《巴黎协定》达成后,世界趋向于绿色转型效能的分享,这种分享机制为全球下一阶段整个新增长带来动力。

  跨国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空中客车环境事务负责人崔琳分享了空客在绿色环保方面做出的尝试。她表示,可持续发展是空客在全球发展的DNA,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基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空客从飞机的设计和演变来说,历代飞机都不断在碳减排和气候变化领域做出非常重要的研究,从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用以及供应商的管理都有精益求精的要求。在空客的生产制造过程当中,对所有的工厂行为以及制造工艺流程,员工个人行为以及工作行为,也是制定比较严苛的二氧化碳减排要求,甚至是水资源的使用,原材料和垃圾的处理都是有比较严苛的要求。空客在中国所面对的挑战和压力可能是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其实不是单独的国家、企业或团体能够实现的。因此,空客不仅希望和全球所有供应商、供应链在应对气候变化、碳减排上携手合作,同时也给予航空公司客大力支持,帮助他们在飞机运行过程中实现碳减排、碳中和。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首席代表方莉对中国未来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她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无论是制度还是技术都是先是先引进,再消化,最后吸收。而碳中和议题给中国和全球提供了另外一个场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过碳中和,现在处于一起探索的阶段。中国在新一轮探索中,有机会创新,为全球提供制度的公共产品。她指出,国家制定碳达峰的路线图将通过考虑各个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员状况来设定不同的目标和灵活的机制,以分别鼓励能够快速减排的省份和欠发达的省份。这一套制度设计对全球是有借鉴意义的。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提到了绿色“一带一路”,针对中国对外投资,我们也有很多机会,比如新技术研发,建立国际贸易规则来帮助有利于碳减排的技术与贸易更加畅通等,中国应该更加参与到全球制度治理过程中。

  能源基金会低碳转型项目主任傅莎认为,气候变化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多的是发展问题,和后续经济社会发展是结合在一起的,这里应运而生的是大量产业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气候变化问题也是人类共同的机遇。关于能源,“十四五”提了两个关键词:“现代能源体系”与“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意味着中国未来能源版图要发生变化,随之而生的变化不只是相应的技术、供应链以及成本沟通,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在整个系统当中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这样一些变化对于相应的制度与管理机制都具有很大的要求。在未来迈向碳中和的过程当中,整个社会会发生一些颠覆性的变化,而这是需要我们提前去适应,如果我们能更好地应对这个变化,就可以抢占先机。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全指出,国家推荐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当中,电力领域的任务非常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方向。

  在研讨会最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总结指出,美国的克里和中国的解振华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而非“气候变化”,我们真的需要上升到“危机”的背景来看这个问题。全球化智库举办这样一场活动,也回应了或响应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晚上在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讲话。他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非常积极进取,再次重申了中国2030年和2060年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中国参与这个全球的共识,我们会看到北京的天更蓝,雾霾更少。关于中美面临的巨大挑战,他指出,中美已经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我们现在有很激烈的竞争,但也有合作,而碳排放和气候问题就是很好的合作领域。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5024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