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吴志隆:香港人怎么爱国?如何治港?

热点搜索

吴志隆:香港人怎么爱国?如何治港?

全国港澳研究会成员、福建省青联委员、“就是敢言”副主席吴志隆(中评社 沈而忱摄)

全国港澳研究会成员、福建省青联委员、“就是敢言”副主席吴志隆(中评社 沈而忱摄)

论坛现场(中评社 沈而忱摄)

  中评社香港4月26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与“就是敢言”青年组织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爱国者治港与青年建言”日前在中评社香港总部举行。“就是敢言”副主席吴志隆以《爱国者治港:怎么爱?如何治?》为题发言。吴志隆指出,特区政府有责任去创造机会,让香港市民深入、立体、有互动、有感情地瞭解国家,让港人明白,国家的兴衰与香港、与个人是息息相关的。

  吴志隆提到,“爱国者治港”是当前香港社会热门话题,意义十分明显,香港的未来应该交给一群真心爱国、有能治港的人来管理。可是没有机器可以衡量“爱国”与“治港能力”的客观标准,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如何知道谁才是真心爱国、有能治港的人?其中的两个关键动词“爱”和“治”值得关注。

  “爱”是一种情感表达,指喜欢一样东西达到很深的程度。爱需要个对象,而在“爱国”这个行为当中,所爱的对象自然就是“国”。在当前香港政治实况的语境下,“国”必然是中国,爱“国”就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治”的本意是治水,引申为管理、解决问题。今天的香港有不少问题,政治、意识形态、贫穷、房屋、经济、科技、教育等等,该如何解决?很明显,这些问题不是“爱国”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对从政者的能力提出了考验。

  吴志隆指出,中央对香港提出“爱国者治港”的要求,是对香港未来从事政治、公共事务的人提出两项硬性的政治规矩:首先有爱国爱港的情怀,同时也要有解决香港问题的能力,两者构成一个立体的综合要求。在这两项硬性的政治规矩面前,不仅是有意从政的人,香港社会甚至是中央也应该深思一步,到底要怎么爱?如何治?

  瞭解是爱国的基础

  吴志隆回溯道,《汉书·惠帝纪》有云:“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这指出“爱国”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归属的国家有如同爱自己家庭一样的感情,有亲和感,有归宿感,有认同感,有依存感,有自豪感,有尊严感与荣誉感。这种多元复合的情感,形成了人们对故土家国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行动规范、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放大来看,就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吴志隆认为,爱国跟爱情一样,讲究的是一种情感的自然表达,而情感讲求的不是理由,而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信任。而感觉与信任,建基于双方(国家与个人)足够深入的瞭解。因此,“爱”的基础是互相瞭解,是培养感情。同样,今天在香港强调“爱国者治港”的原则时,我们必须反问,香港人有多瞭解国家?他们有什么理由爱国?为爱国找理由不是虚伪,如果没有荣誉、光荣甚至经济情感等方面的回报,如果要国民无条件为国家奉献上生命时,国民还会爱国吗?

  吴志隆呼吁,社会要正视这个问题的客观存在:无论爱国或者不爱国,都至少需要一个理由。难道祖国就没有一个值得香港青少年主动去爱的理由?难道爱国者们没有一个可以与香港青少年分享的“爱国的理由”?目前,香港社会对年轻人谈“爱国教育”太像传统的包办婚姻,跳过瞭解、互动、互信、建立感情的过程,直接向年轻人输出结论:“你是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出生在香港,你就应该爱国!”这种说法可以说是毫无说服力。

  吴志隆指出,相信大家都意识到,“爱国”在香港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甚至是一种缺乏普遍社会共鸣的情感,并不是大多数的香港人都可以找到爱国的理由。香港以往没有强调“爱国者治港”,并不是不需要“爱国者治港”,而是当时的政府一厢情愿地认为,土地回归了,人心自然就回归了,所有人都是爱国者,因此不必特意强调“爱国者治港”。但是,回归近二十四年来的磕磕绊绊,特别是从“占中”到反修例,再到明目张胆地主张“港独”“反中”,甚至有外国势力的黑影出现。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一个事实,爱国不是与生俱来的,爱国是需要理由的,而政府与所有的爱国者都有责任,协助每一个香港人去找到各自的爱国理由。

  吴志隆续指,一切的爱都始于瞭解,爱国也不例外,但是在爱国的层次,所需要的瞭解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两次国情班、三五场爱国电影或者十几次爱国座谈会。香港人需要深入地、立体地、有情感互动地、互相信任地瞭解这个国家。中国是个立体多面的中国,可以是民族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旅游中国、艺术中国…这千百个面相中,必然有一个是吸引人的。如果不去瞭解一个面相,又怎能瞭解中国的方方面面?如果不去瞭解,“爱”从何而来?

  “在‘爱国者治港’落实之后,特区政府有政治责任去创造机会,让香港社会有重新公平公正、系统秩序地认识国家方方面面的机会,让香港市民知道,虽然是‘一国两制’,但国家的兴衰与香港、与个人其实是息息相关的。”吴志隆说,重新普及中国历史教育与国民教育势在必行。而在教育之外,监管传媒,令传媒提供客观中肯的内地资讯也是特区政府的关键任务之一。

  吴志隆提到,客观瞭解是“爱国”的基础,其次是要参与,要与国家有共同的经历,与国家共生共荣。这样香港人才会获得认同感,才会愿意为国奉献,与国家共同进步,这才是“真爱”。

  面对特殊挑战 香港需要特殊治理人才

  吴志隆认为,在此前的选举制度中,“揽炒派”“港独派”有比较大的机会进入体制内,从内到外破坏香港的有效管治。因此,明确“爱国者”的标准为了是防止别有用心人士利用选举制度的漏洞破坏香港的繁荣稳定,订定了基本底线,有现实意义的迫切需要,对香港和国家是有利的。

  吴志隆提到,“治港”要具体有效,需要有数量和品质兼备的爱国者。“爱国者”的“爱”只是考验了态度,“治港”的“治”则是考验能力。从今日香港的管理水准中可见,香港紧缺大量的公共行政人才。这是中央对港管治的下一个关键问题。尽管本地有政团、公务员团队,也有专职从事公共服务的一批人,但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都是远远不够的。当中的原因固然值得探讨,但是更重要的问题是,香港到底需要怎样的治港人才?

  吴志隆表示,香港是“一国两制”下的国际金融中心,本身就具有特殊的价值,当前的香港形势较以往更复杂,要面对这样的挑战,香港需要一批特殊的人才来治理香港,除了爱国之外,还需要具备几种基本的特质,包括熟悉国情、港情,瞭解国家与香港的政策与实际情况;有过一定公共服务的经验与知识,有强大的奉献精神;瞭解内地与香港不同层次的文化与民情,知道两地社会对事件存在不同看法与价值观;有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理解国家发展与香港的国际地位之间的关联;个性上要有冒险精神、团队精神。

  “只有一批这样的人团结在一起,才有可能让香港摆脱当前的发展瓶颈与政治困局,同时把握国家民族复兴的大格局,走出一条属于香港的发展大道。”吴志隆说,“爱国者治港”不应该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特区政府及相关团体要创造更多爱国的条件,让爱国者的队伍更强大更有力量,并从中选拔有志服务社会、奉献特区的优秀人才来实现“爱国者治港”。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5055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