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赵磊答中评:港漂回流内地显香港吸引力降低

热点搜索

赵磊答中评:港漂回流内地显香港吸引力降低

中华全国青联委员、“港漂圈”创始人赵磊(受访者供图)

中华全国青联委员、“港漂圈”创始人赵磊(受访者供图)

  中评社香港5月17日电(记者 沈而忱)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港漂离开香港,港漂人才的去留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关注。中华全国青联委员、“港漂圈”创始人赵磊对中评社记者指出,港漂融入香港和香港融入国家的进程是耦合在一起的,港漂融入香港的同时,香港也在融入国家,若香港融入的进程加快,港漂的融入的进程也自然能随之加快。然而,港漂回流内地加速证明香港已经阶段性地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需要尽快重振经济,在国家发展蓝图中做出战略性转型。此外,赵磊亦提出“舆论、安居、签证、教育”四项具体建议。
  
  港漂融入香港 香港亦需融入国家

  赵磊认为,香港同内地在社会制度、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港漂融入香港要经历三重挑战,分别是生活融入,事业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方面,香港生活成本高,居住空间有限,这对于熟悉内地生活居住环境的港漂来说是首要面临的挑战。事业融入方面,香港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空心化严重,年轻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少,提供给港漂的发展空间亦较为狭窄。多数港漂会基于自己的内地背景,投身跟内地经济有关联的行业。而近年来受修例风波及疫情影响,香港经济趋向严重的内卷化,不少港漂在短期内面临着严峻的事业挑战。社会融入方面,香港本身是一个移民社会,每一代移民都会面临社会融入的问题,当人生中重要时刻,例如置业、结婚、生子跟这座城市绑定在一起的时候,自然会逐步完成社会融入的过程。

  谈及如何解决港漂融入香港的难题,赵磊指出,港漂普遍处于人生的奋斗初期,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考虑更多的是生存和发展,并没有余力考虑“融入”,只要让港漂在香港有合适的发展土壤,自然就会完成融入的过程。另一方面,香港需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大局,这两种融入是耦合在一起的,香港如果加快融入国家,港漂的融入也能随之加快,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时香港也在向有内地背景的港漂敞开怀抱。

  赵磊续指,香港的文化一直以来都兼收并蓄,港漂群体在人数很少的时候,确实需要积极融入主流文化。但是目前的港漂人口达到了30万,港漂自己的文化已经可以独立为一极,成为香港多元文化中独一无二的一部分了。

  港漂回流内地凸显香港吸引力降低

  相比过往的“留港热”,近两年内地人才来港的意愿明显下降。据入境事务处数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人数较2019年减少近半,申请获批IANG的内地居民人数则急跌37%。“这是港漂用脚投票的结果。”赵磊说,2019年的修例风波让很多港漂对香港动荡的生活状态感到焦虑和压抑;与此同时,内地特别是大湾区又在高速发展,前景明确,社会欣欣向荣。在互联网信息的快速传播下,对比非常强烈。2020年中央制定了《香港国安法》,香港有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可是特区政府无法及时控制疫情发展,导致港漂“困”在香港,焦虑感随之延续及加重。

  “港漂回流内地的表象中隐藏着一个危机,即香港已经阶段性地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赵磊提到,在香港“封关”的特殊状况下,港漂加速回流内地是暂时现象,会随着疫情的管控及“通关”而有所改变。但不能忽视的是,香港的吸引力正在逐渐消退,如果香港不能重新振作,在国家发展蓝图中做出战略性转型,不仅人才吸引力会逐渐降低,核心竞争力更会大幅削弱。

  赵磊表示,对于任何城市来说,一群适龄、高学历、有拼搏精神的青年都是极大的财富,他们给社会创造大量价值,但又对社会福利需求甚少。凭借优秀的大学教育和独特的制度文化,香港一直以来都是吸引内地高端人才的重要城市之一,却没有从情感上欢迎港漂,亦没有在具体的生活和事业上出台相应措施便利港漂,吸纳和安置人才的整体规划欠缺。

  对此,赵磊向特区政府提出“舆论、安居、签证、教育”四项建议。第一,特区政府需要营造“来了就是香港人”的社会氛围,让港漂在香港能找到归属感,进而留下来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奋斗。第二,逐步修改目前的购房印花税政策,例如,针对未满七年的香港居民,若缴税达到一定额度或年份则可以豁免印花税购房。第三,提供更好、更便捷的签证办理服务。第四,由于港漂普遍希望子女接受兼具国家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学校教育,特区政府可以考虑引进内地知名学府来港,或鼓励爱国教育家在港办学,提供更多的教育解决方案。

  赵磊2008年赴香港科技大学读书,读书期间任科大研究生会主席,开始帮助港漂们融入香港;后建立“港漂圈”平台,通过互联网更好地服务港漂。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5395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