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关注:气候智慧互联互通融资研讨会

热点搜索

中评关注:气候智慧互联互通融资研讨会

气候智慧互联互通融资研讨会直播截图

气候智慧互联互通融资研讨会直播截图

  中评社北京5月28日电(实习记者 于子文)据《全球基础设施展望》估计,2020年至2040年间,全球所需的基础设施投资为81.8万亿美元。届时,投资缺口可能达到15万亿美元,同时,世界面临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等多重挑战。5月25日,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MCDF)联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共同举办“气候智慧互联互通融资研讨会”,以促进交流与合作。

  本次研讨会由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秘书处首席执行官王忠晶主持,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世界资源研究所代理总裁Manish Bapna等多位嘉宾讨论发言,主要深入交流有关气候智慧型互联互通项目投资的政策、实践和研究成果;探讨投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如何嵌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措施;措施需要进一步创新和研究的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提出要将低碳技术融入气候智慧解决方案,跟踪前沿技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求改善标准。其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原则的基础上,评估国家背景下的低碳转型成本。同时还需要深化伙伴关系,利用基于市场的融资机制,建立一个风险分配和利益共享的融资机制。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董事会主席金立群指出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尽管近几十年全球在减贫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但仍然有许多弱势群体仍然处于不稳定的生活状态。他赞赏了中国“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对促进全球疫情后绿色复苏和低碳转型的积极推动作用。另外他提出,多边银行正在与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平台,通过软件、数据和分析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气候变化。

  世界资源研究所代理总裁、首席执行官Manish Bapna表示,当前全球面临着气候变化、大流行病、经济危机以及不平等加剧等多重挑战,未来需要更清洁的基础设施,要重视数字技术、标准、贸易政策、人力资本的关键作用,使基础设施系统发挥作用。同时还要确保资金流动与《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相一致,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建立太阳能、风能、电网,以及运营零碳和弹性电力中心所需的标准。

  英国外交大臣气候变化特别代表Nick Bridge在发言中多次强调了《巴黎协定》的重要性,建议世界各国建立实现碳中和的长期承诺中来。同时必须为那些需要资金的国家提供资金和其他支持以及获得资金的机会,各国政府还需要与企业积极互动,早日实现气候目标。

  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亚太区数字解决方案副总裁兼总经理Alvin Ng介绍了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的基本背景以及在与各国碳排放合作、建设智慧城市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未来要将气候风险分析扩展到主要区域供应商的所在地,以提高在供应链中的所有弹性,还要广泛使用开源数据和工具,如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的OpenBlue解决方案,可以大大改善全球价值链的可持续性和复原力。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Erik Berglof提出了确保可持续贸易和价值链的五大关键支柱:继续加速扩大各地的可再生能源;扩大可再生能源贸易和电网连接;将能源密集型生产转向拥有充足可能再生能源的地区;支持贸易的运输和物流绿化;在全球价值链中断的情况下支持各国进行公正转型。同时他建议国际社会整合经验,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提供机会,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世界资源研究所罗斯可持续城市中心全球总监Aniruddha Dasgupta认为要将当地的经济贸易与全球生态系统和社会相连接,对数据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生态化的系统台湾新闻投资。他提出气候智能连接的三个可能支柱,首先在投资标准方面,要加强透明度和可靠性的数据评估报告;其次要建立投资于本地应用和缓解的策略和规划;在公正转型时期进行投资,如就业、培训、滞留资产等等。

  随后,埃及财政部副部长Ahmed Kouchouk、英国外交部-英国商业、能源及产业战略部国际能源局副司长Tim Stern、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基础设施区域局长Ranjit Lamech、亚洲开发银行东亚部可持续基础设施部门总监Sujata Gupta、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秘书处首席执行官王忠晶、中国工商业银行专项融资部副总经理沈敏、正大集团种植事业线副总裁庄定云多位嘉宾进行小组讨论,传递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雄心,采取集体行动、互联互通以应对气候变化。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5596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