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包承柯:日本是美“印太新平衡战略”的推手

热点搜索

包承柯:日本是美“印太新平衡战略”的推手

包承柯(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5月30日电(中评社报道组)上海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研究员包承柯日前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举办的“思想者论坛:日美峰会与台海地区形势”上表示,美国总统拜登于4月中旬在白宫接待了他上任后首位外国政府首脑日本菅义伟首相,在两国首脑会议后发表的美日联合声明中,52年来首次再度提及中国的台湾问题,引起了中国政府对美日两国政府的强烈不满。这一声明给亚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执政了100天的拜登政府推出的“新印太战略”已经显现。以实力为基础的平衡政策是拜登政府所推动“新印太战略”的基础,而这一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推手则是日本,利用日本的力量挑战中国的利益,美国站在日本背后充当战略平衡支撑,从而实现维护美国霸权的目标。

  他表示,早在冷战时期,日本就成为西方阵营的一员,但美国并没有放松对日本的警惕,对日本社会的多层次介入,管控着日本经济和军事能力的发展。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日本的作用再次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让日本在美国“新印太战略”中充当关键作用,挑战迅速崛起的中国。日本也一直想利用美国的力量重返亚洲第一的地位,也许力有未逮的日本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只能空燃“昔日帝国”的梦想。

  包承柯认为,印太地区大国关系的调整已经出现,美国虽然在全球布局中有着独一无二的介入能力,中国在特定区域中有着地缘战略的优势,美国想以传统的霸权逻辑向中国施压的想法不符合亚太地区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现实。崛起后的中国国家利益应该被得到充分尊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损害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核心利益。为了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应该推进同美国进行的战略磋商,在中国国家利益不受损害的状况下,寻求同美国多层次的战略合作,形成中长远战略共识,这是维护国际关系稳定和繁荣的重要途经。

  “拜登政府在中国周边拉帮结派损害了区域和平与稳定,”包承柯表示,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并没有向外界所预期的那样一改前总统特朗普的极限打压中国政策的基调,而是继续延续前政府“美国优先”的认识,用更加策略性的方式联合中国周边国家拉帮结派,构建起对华包围圈,加大力度全方位地同中国进行竞争。名其曰竞争,实是打压、围堵和制造麻烦等多种方式阻碍中国的崛起和发展。

  他指出,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有着相同的认识,但是其策略和手法上有显着不同。在拜登新政府上台后,在更为体系性架构下以实力为基础推进所谓力量再平衡的对抗逻辑,企图以多个不同的集团模式重建印太地区对华抗争的新格局,以此确立美国对华战略优势。

  包承柯表示,尽管在二战时美日两国为争当亚太区域的霸主演变成殊死的敌人,二战后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冷战期间是如此,在冷战后亦是如此。但是美国并没有把日本当作完全平等的国家,而是把日本当作实现美国战略利益的小伙伴而已。在中国迅速崛起之后,美国开始积极正视日本的作用,鼓励日本挑战中国,特别是拜登政府上台推动“新印太平衡战略”,日本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的核心要素。需要指出,日本同美国的战略利益上有交集,但是美日两国在地缘政治战略目标却并不完全一致。今天的日本愿意积极配合美国,充当美国“新印太平衡战略”的挑战者还是由于长期隐藏在日本政治家心中的“私心”作祟,这一“私心”就是日本的地缘政治目标。

  包承柯说,2010年之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开始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美国对中国经济的打压力道越来越大。现在拜登政府在坎贝尔的策划下,拉日本出来一起挑战中国,制造麻烦,搅乱东亚地区的稳定局面,就是看到了日本的“私心”所在。美国同日本在东北亚地区是有着不同地缘政治目标的国家,今天的日本已经是无法与中国相比,而美国的经济实力也正在被中国迅猛发展势头所追平。美日两国抱团取暖来平衡中国的崛起,也许是未来30年印太地区所表现出来的最为重要的区域特征。

  包承柯认为,中国是印太地区稳定发展的关键力量。中国迅速崛起是一件不争的事实,中国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这一发展必然会对印太地区和周边国家产生影响。中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需要保护,“台湾问题”的解决也是势在必然。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是中国人长期追求。中国的崛起,中国的统一并不是为了谋求世界霸权的台阶,既是这两项目标都实现了,中国也没有必要也不应谋取霸权,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霸权国家。中美之间是可以就未来的全球战略平衡和区域战略平衡进行战略性的协商和沟通,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受损害的条件下,应该可以同美国实现战略妥协,寻求区域乃至世界的稳定。

  他表示,中国的发展不会停止,这是很多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的共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在坚持了长达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战略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中国经济从低水平的原生态农业经济逐渐在世界经济的合作中,获得了较快的增长,现在个别的城市或者个别的群体正在接近世界经济较高的水平,但是社会的大多数群体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如果未来中国经济以2020年美国个人收入的水平看齐,达到这一目标可能是30年以后的事情了,因此中国民众的平均生活水准同美国至少还有30年的差距或者更长。2020年末中国政府宣布初步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生活,但是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状态看,追赶型经济发展模式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也就是国外有的,通过拿来主义的过程,变换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于中国经济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代差,很多领域还呈现出不少的阶梯差,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现在拿来主义思维还在,还将继续是主导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主要思维。

  包承柯指出,美国如果因为担心中国经济继续发展而焦虑不安只是自寻其恼。美国无法阻止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经济的发展,如果因为中国超越美国而焦虑不堪可能是最终无解。中美完全可以就未来世界发展进行深层次战略型会谈,中国在自己核心利益被充分尊重的状态下,应该也会尊重美国的利益。50年前基辛格博士秘密访问北京,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近20小时的深入会谈,构建起中美两国50年之久的和平交往。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格局正在出现新的变化,美国作为世界上的霸权国家,过度习惯于现有的世界政治格局。如果美国领导人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世界的变化,寻找中美两国可以进行战略商谈的机会,在经济发展和战略目标上形成彼此能够接受的战略妥协,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是有利于推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是处理中美关系的最为理想型的方案。

  “可悲的是,拜登新总统上台之后并没有深入探讨特朗普政府时期所推行的极限施压政策是否合理,没有经过深入的反省和必要的沉淀,而是在特朗普政府短视性操作的基础上,急不可耐地以系统的手法和全方位的手段为短视性操作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包承柯认为,这样的操作只能使得这个世界更加分裂,只能使得这个世界更加对抗。坎贝尔的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果真完全付诸实施,起结果是引导全球进入19世纪初期的欧洲形成混乱的战争状态,把世界引向灾难,没有丝毫积极性可言。

  包承柯指出,日本一直是中国的近邻,这一地缘政治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120多年前中国社会正处在激烈的转型时期,经济落后,社会效率低下。相比日本,庞大中国社会的转型显得更加缓慢而滞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以较快的步伐用西学改变了日本。由于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成功,使得胜利冲昏了日本为政者的头脑,以为日本可以为所欲为了。1945年日本战败,受到了制裁。这一被制裁的感受并不好受,但也是冲昏头脑的代价。如果日本的为政者无法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吸取有意义的教训,未来的日本也许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中日两国是近邻,地缘政治的格局是让中日两国要和平相处。依据120多年前的史实寻求历史重演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而已。开拓未来型的中日两国合作关系,构建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才是符合21世纪新时代的需求。

  他说,“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核心利益问题。这一问题可以放缓进程解决,但是不能不解决,也不能无限期放置下去。随着拜登政府上台,也在于拜登总统的幕僚坎贝尔的强势作为,“台湾问题”越来越成为各方所关注的焦点。美日2+2会议、美日首脑会议、七国外长会议等一系列的会议都把“台湾问题”当作制衡中国的手段来津津乐道。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改变“台湾问题”居于印太地区爆炸性冲突核心地位的状态。我认为中国不会在台湾回归或统一的问题上有所让步和妥协,但是可以在台湾回归的方式和台湾社会回归后生存形态上进行积极的探讨,包括台湾回归后,中美之间在全球战略合作层面上的合作与妥协。

  包承柯指出,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是有机会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去寻找世界和谐相处融合之道的深层次架构,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战略思考。但是,在今天的世界里,美国只有自己一国霸权地位为至上的目标,中国评论网使得人类不得不徘徊在国家间冲突的政治利益逻辑中。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5628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