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新经济企业还需解决好“新问题”

热点搜索

新经济企业还需解决好“新问题”

  中评社北京7月14日电/2018年7月9日9时30分,小米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

  金融时报发表记者马梅若述评文章称,这本应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但对小米而言,这一成绩多少有些不尽如人意。在半年多资本市场的残酷拷问之后,曾“戏言”小米估值可达2000亿美元的雷军不得不面对现实:从最初主承销商刚进场时小米造势称“估值”可达千亿美元,到最终选择了每股17港元的发行价(原定发行价区间为17-22港元的下限),小米总市值比起巅峰估值近乎腰斩,落在473亿美元。引发更多关注的是,小米开盘即跌破发行价,至16.6港元/股,一度最低跌到16港元/股,最大跌幅接近6%。就在怀疑声音渐起之后,小米股价次日一反首日清冷局面,持续飘红,一度攀升至19.34港元/股,最终以19港元/股收盘。

  这一戏剧性变化,再加上小米国内明星企业的“光环”以及“独角兽”企业的代表,让小米继续成为资本市场和媒体的讨论焦点。

  文章分析,实际上,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值得探究,但也无需过度解读。诚然,在前期过热的宣传和造势下,小米股价的表现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是,这并非全是小米的问题:虽然港股IPO企业数量和新上市企业数均创纪录,但根据Wind数据,截至7月4日,在港股新增上市的100家(剔除3家通过介绍方式上市的)企业中,75家企业存在破发的现象,破发率超过7成。可以看出,与内地资本市场对“打新股”的追捧相比,香港市场更加理性。

  而且,与同行业相较,小米估值虽然比预期缩水,但不能算低——其市盈率约为34倍,而相应的,苹果市盈率不超18倍、腾讯市盈率为37倍、阿里的市盈率为48倍;而从规模来看,小米IPO仍是目前全球第三大科技公司IPO,上市集资额达47亿美元,仅次于阿里巴巴的250亿美元和Facebook的160亿美元。

  更加值得探寻的是,小米故事里所具有的普遍性。实际上,作为政府和市场都鼓励、欢迎的新经济、新动能代表,中国的战略新兴型企业,特别是独角兽企业都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上。

  一方面,不少新经济企业特别是一些独角兽企业正在与“不确定性”抢跑,积极寻求IPO。这种“不确定性”包括宏观经济走向、市场流动性状况、市场的风险偏好变化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也包括作为创新领头羊天然携带的“高风险”基因和商业可持续压力——本轮“独角兽”企业不少与互联网挂钩,很多前期为了获客需要大规模“烧钱”,而不少企业的早期风险投资临界5到7年的投资退出期,急需融资来稳定资金流,并获得下一步发展“弹药”。

  另一方面,政策的包容性和鼓励性又成就了一个关键的“窗口期”。证监会今年着力推动CDR,希望借此吸引一些被冠以“新经济”之名的中国科技类公司,而对富士康的“闪电过会”也被视为监管层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港交所也推出了新政,对以互联网为主的新经济公司开放“同股不同权”,对全球生物科技公司则放开“收入限制”条款。创新性、适应性、包容性的政策变化给了独角兽更大的政策空间和可能性。

  文章认为,由此看来,当前这些新经济企业代表“跑步上市”有其必然性。但是,宏观的政策、经济环境固然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考量标准,企业自身要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却不止于此。

  仍以小米为例,这一波资本市场的曲折不仅是个好故事,更是好问题。其中,国内CDR的紧急叫停,证监会数百个问题清单的质问或是导火索之一,但短期无法回答部分质询的背后,是不是意味着小米存在长期发展的盲区?在小米披露的核心数据中,有一些依赖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数据有多大的可信度?声称自己是互联网企业的小米,为何仍以利润率极低的硬件销售“打天下”?与苹果公司对标的过程中,小米的规模增速喜人但盈利能力悬殊?所谓的“新零售”等新概念靠什么支撑?其模式能否解释清楚?小米在新零售竞争中又有哪些独创性?

  这些问题不仅是小米的问题,更是诸多新经济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的确,像阿里这样的企业,曾经也因为商业模式不明、盈利模式不清而备受质疑,最终讲了一个“逆袭”的精彩故事,但在更多的情况下,“风口”与“新概念”并非致胜的法宝,“烧钱”与“渠道”、技术与“大数据”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少“新经济”企业可以暂时不解答,但不可能永远不解答这些问题。

  小米本身也可谓是新经济企业的佼佼者之一。因其 “价低质不次”,因其依靠粉丝文化带动的“固定客户群”,因其极简设计等元素带来的“品质感”,更因在关键时刻站对了“风口”——填补了山寨电子产品与昂贵的高端电子产品之间广大的“市场鸿沟”,在很长时间里小米产品“叫好又叫座”。实际上,发行次日,小米股价飘红,一度冲击19.40港币/股。这也说明,资本市场最终还是认可了小米实际上并不低的估值以及其互联网企业的定位。

  但是,比起说服监管层甚至比起说服市场更重要的事情是:包括小米在内的新经济企业该如何说服自己,如何真正为自己回答好这些问题,用行动、用发展、用不断创新来回应质疑。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892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