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两岸体育运动应当互相学习

热点搜索

两岸体育运动应当互相学习


参观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中评社记者 张伏摄)


傅海峰同台湾大学领队李坤培交流(中评社 张伏摄)


傅海峰接受记者采访(中评社 张伏摄)


台湾师生同国家羽毛球队合影(中评社 张伏摄)


陆元盛指导台湾金门大学学生郑家和(中评社 张伏摄)


参观结束(中评社 张伏摄)

  
  中评社北京7月23日电/(实习记者 张伏)23日上午,海峡两岸(北京)体育交流运动会进入第五天,来自台湾大学、金门大学等多所台湾高校的运动员师生来到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参观运动员训练场地并同国家队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深入交流。

  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成立于1951年11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产生冠军最多的综合性国家训练基地,训练局分东西两院,东院为运动队的训练区。此次活动也是在位于东院的训练区内进行的。

  参观队伍首先参观了“发展综述”展厅,这里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的艰辛发展历程,包括体育发展,体育成就、走进奥运等展厅。这里陈列了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在当时技术设备和训练条件都不是很完善的年代,涌现出一批优秀运动员,新中国也迎来了体育的第一个春天:陈镜开第一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郑凤荣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等。这也仿佛让我们回到了那个年代,运动员们在各个板块都认真驻足观看,感受老一辈运动员的拼搏精神,重温当年的体育热情。
  
  讲解人还介绍了体育总局训练局的总体布局,他强调这也是关乎运动员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其中也包括各个单位之间的距离,训练与后勤保障的布局以及交通保障等等。在谈到运动员保障时,记者注意到讲解人特意介绍了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饮食保障是一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这有效的保证了运动员训练的饮食要求和质量,这是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的一套有效的方式。

  随后运动员同驻局国家羽毛球队以及乒乓球队进行交流与球技切磋。记者首先随队来到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训练馆,这里是国家羽毛球队的主要训练基地,两岸羽毛球运动员和教练在此交流意义重大。双方运动员本着“交流第一,成绩次之”的精神进行了交流,通过配合双打以及混合双打,互相学习,交流球技。期间台湾大学羽毛球队领队李坤培在同国家队傅海峰交流时重点谈到如何让这些大学生合理的分配好运动与学业,做到两者的均衡。他认为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合理的时间安排。傅海峰也强调要采取适合孩子年龄段的训练强度,做到“健康第一”。

  傅海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现在台湾羽毛球的水平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通过他的近距离观察,这些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也十分规范,他对这些运动员们的未来表示期待,同时也十分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这种交流活动来加强两岸羽毛球交流。

  最后一个参观的是乒乓球训练馆。众所周知,乒乓球享有“国球”的称号,在两岸都有着十分高的人气。此次参观来自台湾的大学生也近距离接受了国家队教练陆元盛的指导。陆指导在活动结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虽然来得运动员水平有高有低,但总体感觉都十分有前途。因为他们目前还在读大学,只要经过专业的训练,不断改善,就能够取得好的成绩。陆指导也多次去台湾交流乒乓球运动,在它看来,乒乓球在台湾很有发展,他认为两岸应当加强乒乓球的交流。在回答中评社记者有关两岸乒乓球交流形式时,陆指导回答到,两岸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就是语言无障碍,而且乒乓球在各个层次都有交流,双方互有来往,他还提到台湾世界冠军庄智渊曾在此训练的例子。最后他总结两岸乒乓球应当秉承互相学习的心态,加强交流。

  据了解,海峡两岸(北京)体育交流运动会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两岸综合性民间体育交流赛事,台湾39所高校965名大学生运动员和近800名体育运动爱好者专程来京参加比赛及交流活动。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165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