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裕庆:“六大价值”促两岸同胞双向融合
中评社北京8月18日电(作者 王裕庆)随着大陆即将依据新出台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发放给港澳台同胞等同居民身份证功能一样的“居住证”,以解决台胞长期在大陆生活因身份认证无法通过,而造成的困扰问题。 在当这个政策出台后,笔者观察到台胞圈子马上就惊喜,幷且仿佛送温暖一样的让台胞感受到祖国的照顾。 同时,在居住证发放以后,笔者就会马上去申请,幷且也很感激祖国的长期对台胞照顾。 至于,笔者又观察台湾当局的态度,他们不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态度,故意用所谓“大陆可能监视台胞”的歪测来曲解大陆对台胞的好意,而又用所谓“统战”扭曲的语言来攻击大陆。 不过,台湾同胞现在真的不笨,对于当局的恐吓已经完全“视而不见”,甚至用一片支持声,让当局被完全孤立在老百姓幸福的欢呼里。 同样的,这也证明蔡英文当局在两岸议题与老百姓幸福的表现上,已经完全失分而可能出现被两岸老百姓淘汰出局的情况。
此外,未来居住证给予台胞后,我们台胞也应该用“守法、责任、参与、理解、沟通与认同”等六大价值回馈给祖国,幷且让祖国给予我们的照顾转化成建设祖国的动力与社会红利,使两岸的融合发展进入双向互相完成的新时代。而且,这“六大价值”也可以成为两岸同胞一起携手完成融合发展的“共同点”。
至于,这“六大价值”的内涵怎么解释呢?
"守法",依据两岸双向融合发展的原则,我建议台湾同胞在大陆不论做什么事情,必须有遵守大陆既有法律与相关规定的态度,幷愿意接受大陆法律的同等管理。 同样的,大陆对台胞也要遵守,台湾同胞就是中国公民的法律概念,不能再让台胞成为境外或是外国人士。
"责任",依据两岸双向融合发展的原则,台湾同胞不仅是关注自己发展的责任,还必须多考虑到自己的作为是否能带给大陆更多正面发展的社会责任,幷还要肩负促进两岸统一目标的历史责任。 甚至,台商也应该多举办公益活动创造两岸同胞一家人和乐融融的责任,与反独促统的责任。同时,大陆则要主导落实台湾同胞就是中国公民的照顾和管理责任,不能放弃祖国完全统一与贸然放弃承认割据政权的历史责任。
"参与",依据两岸双向融合发展的原则,台湾同胞必须学会主动参与大陆各种活动,幷且也主动参与落实自己是中国公民的权益与义务。同样的,大陆也得鼓励台胞多参与,然后大陆自己也应该鼓励自己的干部多与台胞交心,参与了解台胞的社区,让举办很多活动再也不区分中国台湾或是大陆的身份,或是两岸不同,让大家在一起不再分你我。
"理解",依据两岸双向融合发展,台湾同胞必须主动理解大陆的情况,幷通过参与理解到大陆社会治理的不容易。同样,大陆也理解台胞的合理需求,做出合理的研究解决方案。相互理解才会创造出双向的沟通。
"沟通",依据两岸双向融合发展的原则,台胞遇到合理问题,应主动不要害怕与大陆沟通,幷且通过参与各种会议的沟通,创造出深入理解。幷得到合理的解决。同时,大陆也应常常与台胞沟通,常常创造一个轻松平时的环境,给所有台胞畅所欲言机会。 至于,两会期间,也鼓励台湾代表团在两会前一年,广泛邀及不同立场台胞座谈,让他们提出各种生活型需要的建议,然后广泛的常常联系他们,顺便回应他们曾经提过的建议,幷推广一下台湾代表团通过的案子与政府政策。 更重要大陆千万不要介入台胞内部社团与人事恩怨, 换句话说,什么社团什么人事,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与政策,我们都应该乐意接见聆听他们看法。 反正,多沟通、多探讨问题,让两岸交心使关系更近。
"认同",依据两岸双向融合发展的原则,台湾同胞必须有认同两岸是一国的概念,幷且也必须认同反独促统的共同价值。同时,大陆也得认同台湾同胞就是中国公民的事实,不能再出现个别学者与官员对台湾同胞是否是中国公民做出任何犹豫与错误不认为的解释。凡是依法行政,落实认同台胞就是中国公民的事实,落实同等待遇的"一国"之措施。
换句话说,完成两岸融合发展,就应该彼此表现更主动点,而且只要台胞积极保持守法、责任与认同的态度,大陆同胞积极纳台胞为自家人。
其实台胞一定会被大家肯定,甚至未来一定会发光发亮,而大陆同胞也会因台胞的参与,彻底完成两岸统一的新社会。 同时,我们也应遵循“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计“位子与利益”做好统一工作的小螺丝钉。
只要祖国建设我们诚心参与,用我们的能力对祖国未来做出贡献。 基本上,两岸未来的发展不仅是富裕,而是更进一步的幸福的统一,一个更不需要考虑是否和平的统一。 所以,只要我们台胞相信祖国,参与祖国建设,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最后,笔者用万分感激的心情,谢谢大陆关心台胞的朋友,没有你们的日夜努力与研究,融合发展怎么可能会迈向这一步呢?所以,居住证德政的下一步,就是我们台胞表现了,相信我们很多优秀台胞也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毕竟我们也是中华民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简称中国公民)的一份子,只要台胞愿意携手参与大陆的建设,在大中华的舞台里,我们中国人一定会在世界上发光发亮的。
(作者王裕庆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台湾博士候选人)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723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