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头条 > 中评智库:蔡执政显危机 根源何在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蔡执政显危机 根源何在


  中评社香港8月25日电/厦门市台湾学会副会长曾建丰研究员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8月号发表专文《蔡英文当局执政危机及根源探析》。作者认为:“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全面执政’让台湾深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两岸关系、‘对外关系’等多领域、全方位的系统性危机之中。此种系统性危机正在快速侵蚀民进党、蔡英文执政的社会基础与社会认同,撼动甚至危及其执政地位,究其危机根源正是民进党根深蒂固的‘台独’本性及‘反体制’的特性。蔡英文当局若不顺应时势与民意、及时改弦易辙,势必让台湾不断向下沉沦,而当台湾社会凝聚形成‘民进党不倒、台湾不会好’的共识时,则必然再现选民用选票唾弃民进党的一幕。”文章内容如下:

  一、危机的主要表现

  蔡英文上台执政后,各种乱象接踵而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两岸关系、“对外关系”等各领域问题频发、矛盾加剧、危机四伏,台湾社会对蔡英文当局执政满意度出现“雪崩式”下跌,民调继执政百日出现“死亡交叉”之后便快速跌至三成以下。当前台湾社会多领域、全方位的系统性危机正在累积和构筑蔡英文当局岌岌可危的执政危机。

  (一)政治恶斗加剧

  蔡英文上台执政之后,很快就把选前承诺的“蓝绿和解”、“社会团结”置之脑后,迅速展开一场以“巩固执政权”为中心的权力斗争与厮杀,这场斗争与厮杀分为内外两条战线:对外是“恶斗蓝营”,民进党争取长期执政。蔡英文当局利用执政优势和在“行政”、“立法”、“司法”上的绝对优势,先后通过了“不当党产条例”、“促进转型正义条例”等法案对国民党及“附随组织”穷追猛打,冻结银行帐户、查封地方党部、改组相关组织,对国民党进行抄家灭门式的打击;对马英九施展“讼海策略”,进行“司法”追杀,千方百计要给马英九定罪;对新党青年军等统派人士更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进行政治迫害和“司法”打击;对蓝营重要社会基础“军公教警消”团体则藉“年金改革”予以打压。在民进党、蔡英文看来,国民党仍然是其最强竞争对手和最大政敌,只要把国民党及其社会基础尽其所能地予以瓦解和削弱,民进党便可高枕无忧实现长期执政甚至永久执政的目标。
  对内是绿营内部及民进党内派系斗争,蔡英文争取连选连任。2014年蔡英文藉助“反服贸运动”获得民进党内派系及“独派”团体全力支持而迅速超越党内劲敌苏贞昌取得“绿营共主”的地位,绿营内部各派势力力拱蔡英文上位执政后,都急于要蔡英文兑现政治承诺、满足利益诉求。当蔡英文无法全然满足“独派”及“深绿”胃口时,绿营内部及党内派系“批蔡”、“反蔡”甚至“倒蔡”的戏码便不断上演。2018年3月31日,“独派”大佬、“总统府资政”辜宽敏在参加深绿团体“台湾教授协会”活动时表示:“现在台湾社会对蔡期待很大,但台湾社会对她的失望也很大,这是现实的,看民调就好了,她是20多趴,太差了……希望她做一任就好,赖清德才是可达到大家期待的最适当2020人选①。”蔡英文的昔日盟友、战友如“时代力量”党、李登辉、陈水扁、吕秀莲、柯文哲、辜宽敏等都纷纷表达对蔡英文的强烈不满:或恶言相对、或分道扬镳。在民进党内,势力坐大的新潮流系也已放弃长期坚守的“老二哲学”,代表人物赖清德2017年9月“逼宫”蔡英文、赶走林全出任“行政院长”之后,自恃有“独派”和新潮流系做后盾,三番五次抛出“极独”言论,试图抢占并确立“绿营共主”地位,目标直指2020“大位”。随着年底“九合一”选举临近以及选举结果蓝绿政治实力的变化,岛内政坛蓝绿阵营、国民党与民进党以及民进党内部各派势力之间的混战与厮杀必定更加激烈,腹背受敌的蔡英文势必提前“跛脚”,提前进入“后蔡英文时代”。

  (二)民生经济迟滞

  2017年台湾经济增长率2.86%,从这个数据看,经济成长似乎不错,蔡英文当局也以此炫耀,但事实上,这一增长率在“亚洲四小龙”中敬陪末座,而且还低于亚洲地区平均水准。更为重要的是,台湾民众对经济增长、民生改善是“无感”的,民众感受到的仍然是“闷经济”,具体表现为投资衰退、产业外移、物价上涨、就业困难、薪资滞涨、痛苦指数上升。从投资环境看,台湾工业总会曾总结台湾岛内有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以及当局失能、社会失序、“立法院”失职、经济失调、世代失落、整体失去目标等“六失”。蔡英文上台执政以来,“五缺六失”越发严重,台湾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公开表达对台湾投资环境的失望并表示:“如果非必要,未来不会回台投资②。”蔡英文当局推动的“年金改革”、能源政策、“一例一休”制度以及“新南向政策”、紧缩两岸交流等政策,更是直接对台湾经济造成负面冲击。

  两年多来,因经济民生问题引发的各种游行抗议和社会乱象层出不穷,较有影响的包括2016年“9·3军公教劳大游行”、“9·12旅游业者大游行”,2017年“空姐、收费员大罢工”、“8·15全台大停电”、“反空污大游行”,2018年“卫生纸大抢购”、“退休军人团体大游行”、“香蕉价格暴跌”等等。

  (三)社会改革困顿

  蔡英文上台执政后,一方面为了兑现选举承诺,另一方面也为了打击对手,迅速在政治、经济、文教、社会等领域推出各种改革措施和政策举措,如推出“不当党产条例”、“促转条例”、“司法改革”、“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制度、能源政策、“课纲”调整等等。号称“最会沟通”的蔡英文当局在推行各项改革政策措施时,不仅没有通过沟通获得多数民众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肆无忌惮利用改革挟带政治清算、打击异己、选票算计等利己私货。正是由于蔡英文当局私欲作祟使得这些改革远离了公平正义的原则,蓝营支持者成为利益严重受损的被改革对象,基层劳工、青年群体也对改革大失所望。“军公教警消劳”等抗议团体和群众不断走向街头陈情抗议,据台湾媒体统计,仅“立法院”前的陈情抗议活动,在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台至当年底就有10多场,2017年有50多场,2018年上半年已逾20场。台“总统府”、“立法院”、“行政院”周围的封锁线愈拉愈长、防御“拒马”愈筑愈高,民进党、蔡英文已经离台湾民众越来越远,甚至站在了台湾民众的对立面。
  (四)“文化台独”肆虐

  蔡英文上台以来便假藉“转型正义”和“多元文化”之名,从历史、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推动一整套“去中国化”并形塑“台湾国家认同”的“文化台独”政策,其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废止2014年马英九当局“去独化”的“课纲微调”;推出新版“12年国教课程纲要草案”,把高中历史课目中的“中国史”列入东亚史;将高中语文课纲文言文比例从45%至55%降为35%至45%,弱化青年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国家语言发展法”草案,将“台湾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语言及台湾手语”均列为“国家语言”,藉口推动官方语言“多元化”,对标准汉语的地位进行稀释;以“原住民史观”与“南岛史观”对抗“汉人史观”,将台湾主体性与原住民相连结,并将原住民起源“南岛化”;禁止大陆及港澳学者藉阅台湾“国史馆”资料;撤除台北故宫南院十二兽首陈列;拆除台湾抗战纪念碑、停办抗战80周年纪念展;取消遥祭黄帝陵;大搞“去孔”、“去孙”、“去蒋”等等。更有甚者,蔡英文当局还戴着“有色眼镜”拒绝任命台湾大学遴选校长管中闵,公然把政治黑手直接伸进校园。

  “文化台独”是一种以“去中国化”为特征、以 “台湾独立”为价值取向、为“台独”服务的社会文化运动,推行“文化台独”的必然结果是造成台湾社会“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错乱、“统独”意识形态对立,最终撕裂台湾社会、搞乱台湾。

  (五)两岸关系恶化

  蔡英文从2015年参选到上台执政至今,始终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及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同时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推行“去中国化”、“文化台独”的分离主义路线。民进党、蔡英文当局的两岸政策直接摧毁了刚刚建立起来的两岸政治互信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遭到干扰与破坏,两岸制度化沟通协商谈判机制被迫全面停摆,包括海基、海协两会交流协商中止、“两岸事务负责人会谈”及电话热线中断,“两会”下设机构“经合会”运作停止,“海旅会”、“台旅会”运作也受到一定影响。

  同时,两岸民间交流受到两岸政治气候不佳的影响,陆客、陆生赴台意愿降低,两岸民众往来缩减,直接导致两岸直航班次减少,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两岸关系从民进党、蔡英文上台执政开始陷入“断崖式”下坠,两年多来两岸“敌意螺旋”的不断上升,大有可能从“冷和平”、“冷对抗”走向“热对抗”、“硬冲突”的危险趋势,随时都有可能因突发事件直接引发新一轮台海危机。
  (六)“对外关系”崩坏

  蔡英文上台执政后,两岸关系恶化,两岸在“对外活动”中的默契自然也被打破,加之蔡英文当局在“对外关系”上奉行“拉美日对抗大陆”策略,竭力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充当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棋子,妄想以此换取美国对其“台独”政策立场的支持。

  为了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大陆方面加大力度反制蔡英文当局在国际社会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图谋。蔡英文上台两年,就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多米尼加和布基纳法索4个所谓“邦交国”弃台而去,使台“邦交国”由22个降为18个,创历史新低。在布基纳法索与台“断交”之后,台“外交部长”吴钊燮承认:仅存的18个“邦交国”都受到“干扰”,台湾当局面临“重大外交危机”③。台湾原先与大陆协商后得以参加的世界卫生大会(WHA)、国际刑警大会(INTERPOL)、国际民航大会(ICAO)、世界气候大会等国际组织活动也无缘参加,许多国家还要求台湾的派驻机构更名迁址。

  尽管蔡英文当局试图以大陆“蛮横打压”、“友邦罔顾情意”和“邦交国数量不重要”等说辞为自己脱罪卸责,但台湾各界普遍认为蔡英文拒不接受“九二共识”是台湾面临“雪崩式断交”危机和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频频受挫的主因,蔡英文难辞其咎。如果蔡英文当局继续执迷不悟的话,台湾在“外交战”中节节败退,“国际活动空间”受到限缩,“外交危机”频现,势所难免。

  总之,蔡英文当局执政危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改革以及两岸关系、“对外关系”等领域,而各领域的危机又是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相互激化的,是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危机。

  二、危机的根本原因

  从理论上说,造成执政党执政危机的直观原因大致有四种:一是政策偏差,指执政党采取错误的路线政策并产生严重后果;二是腐败变质,指执政党出现严重的腐败、内斗、变质等问题;三是领导断层,指执政党接班人后继乏人、人才出现严重断层;四是替换取代,指执政党被其他政党或组织淘汰替换、取而代之。无论是出于上述何种原因或是多种原因综合,往往都源于执政党的价值观、政治理念、利益结构、组织构成等深层次问题。综观前文所述蔡英文当局所面临的执政危机,从内容与表象看,很明显主要都属“政策偏差”,而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民进党的“台独”本性、“反体制”特性及民粹习性。
  1、“台独”本性

  民进党早在1991年10月通过党纲修订案,主张“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即“台独”党纲),便确立了“台独”政党的本性。1999年5月民进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宣称台湾“事实上”已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其主权领域仅及于台澎金马与其附属岛屿,以及符合国际法规定之领海与邻接水域”,台湾“固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2007年9月,民进党通过“正常国家决议文”,主张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互不隶属,互不治理;“国号”应正名为台湾;应以“台湾”的名义加入包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尽速制定一部台湾“新宪法”,破除“宪法一中”迷障;应明订台湾“国家”名称与“领土”范围,以符合“现状”,并彻底摆脱“中华民国”体制的后遗症。从这三个历史文件看,民进党就是个彻头彻尾、地地道道“台独”政党,白纸黑字,证据确凿。

  在2008年至2016年“在野”期间,民进党内有不少人主张政党转型,更有人明确提出“冻结”“台独”党纲,但均以失败告终。2016年5月民进党卷土重来,其“台独”本性并没有丝毫改变。蔡英文本人也是一位坚定的“台独”理念者,她在“李登辉时代”就是“两国论”的起草者之一,在“陈水扁时代”则是“一边一国”论的支持者与执行者;2008年之后,蔡英文三度出任民进党主席,拒绝政党转型和冻结“台独”党纲。蔡英文上台执政拒不承认体现“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正是源于其根深蒂固的“台独”立场与主张。2017年9月,赖清德接任“行政院长”后多次公然鼓吹自己是“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工作者”,蔡英文语带欣赏地称赞“他是个诚实的人”④。当前由蔡英文与赖清德组合而成的所谓“蔡赖体制”,可以说是成色十足的“台独”政权,未来无论这个“台独”政权推出怎样的“台独”政策或做出怎样的“台独”举动,都是有可能的,也不足为奇。

  2、“反体制”及“暴力”特性

  民进党的“反体制”与“暴力”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张推翻现行的所谓“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因为民进党的终极目标是主张建立“台湾共和国”并制定“新宪法”。2010年5月25日,时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在参加“台湾教授协会”活动时称“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⑤,而2016年5月却出任了第14届“总统”。很显然,民进党、蔡英文不仅是在“藉壳上市”,更是要“边用边改”、“先用再废”,最终废掉“中华民国”。

  二是主张并采取“体制外”与“暴力抗争”路线,长期运用“街头运动”与“议会暴力”。众所周知,民进党的前身是反国民党威权统治的“党外势力”的主体部分,其与生俱来便带有强烈的“体制外”及“暴力”特性。民进党长期利用“街头运动”进行政治动员,利用“议会暴力”进行议题攻防,搞所谓“焦土抗争”,2008至2016年“在野”期间,曾发动数十场“街头暴力”事件,其中包括2008年“11·06台北围城”严重暴力流血事件,蔡英文也因此获得“暴力小英”称号。2014年3、4月间,台湾爆发“反服贸运动”,学生非法占领“立法院”24天,暴力攻入“行政院”,民进党正是这场运动的幕后黑手,蔡英文等民进党头面人物多次亲临现场支持和鼓励肇事学生。2016年5月,民进党、蔡英文一上台便对涉嫌违法的学生免于起诉,很快又对被起诉的22名“学运领袖”做出“全部无罪”的判决,蔡英文当局如此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纵容“暴力”,正是源于自身骨子里的“体制外”及“暴力”特性。民进党在2016年之前处于“立法院”劣势,则完全不顾“少数服从多数”的游戏规则,常常发动“暴力冲突”瘫痪议事,如2010年民进党便多次以暴力流血冲突方式试图阻止两岸ECFA通关;在2016年获得绝对优势席次之后,便开始利用“游戏规则”,如强行通过所谓“不当党产条例”、“促转条例”,成立“处理不当党产委员会”、“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并赋予这两个委员会无需传票就可以“任意搜索个人或机构”、“拘捕人犯”的权力,这实际上不仅严重侵犯“司法体系”的职权,更是以“合法”掩护“非法”、以“多数暴力”、“绿色恐怖”的方式打击异已、清算对手。总之,在选举形式的民主社会中,形式上“认同”并利用“体制”,实质上却试图最终摧毁“体制”,明显具有“反体制”与“暴力”色彩的政党,民进党可谓是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
  3、“草根性”与民粹习性

  民进党从街头运动起家,深谙如何利用其“草根性”与“本土性”进行社会政治与选举动员,这也使得民进党与生俱来始终带着浓重的民粹主义色彩。事实上,民进党完全具备民粹政党的四个基本要件:即“平民立场”、 “操弄民众”、“树立敌者”和“民粹专制”。民进党从不讳言自己是“草根”、“本土”政党,也始终标榜自己是弱势群体代言人,把政党的社会支持基础定位为中产阶级、劳工、农民等弱势群体;在政治诉求上,民进党把台湾复杂的社会问题、历史问题、两岸问题操弄成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政治口号:如“外省籍与本省籍”、“外来与本土”、“中国与台湾”、“卖台与爱台”、“你群与我群”、“蓝与绿”、“统与独”等等,把台湾撕裂成为敌我分明的社会,再利用自己明显强于国民党的“本土”与“草根”性进行政治或选举动员,获取政治资源与选举利益。民进党、蔡英文上台执政后,继续操弄民粹,一方面藉“转型正义”、“年金改革”之名,追讨国民党“不当党产”、清算国民党威权统治,羞辱以蓝营为主的“军公教警消”团体,刺激蓝绿、族群对立;另一方面则以坚持“台湾价值”、“台独意识”形塑“政治正确”,制造大陆对台“统战阴谋”、“木马屠城”、“打压”、“吞并”等等谣言危言,限制、破坏两岸交流交往,煽动台湾民众“恐中”、“仇中”情绪,继续玩弄 “逢蓝必反”、“逢中必反”、“只看颜色、不论是非”、“非我族类、必欲除之”的民粹动员,操弄舆情、裹挟民意,肆无忌惮推行“绿色恐怖”和“民粹专制”统治。

  三、危机的性质与前景

  在管理上,危机划分为“良性危机”和“恶性危机”,也称“结构良性危机”或“结构不良危机”。所谓“良性危机”,是指危机形态特征“非政治化”,基本上不涉及更迭政权、变更核心价值、危及社会政治稳定,不会出现执政当局与民众之间矛盾、对立、冲突和对抗,危机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处理和化解。“恶性危机”与之相反,是指危机形态特征“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危害涉及社会政治稳定、核心价值变更乃至政权更迭,执政当局与民众之间形成矛盾、对立、冲突和对抗,危机难以有效控制、处理和化解。“恶性危机”大多由于历史原因或长期积累而成,所涉及的利害关系人相对较多,双方社会动员程度高、参与者众,具有持续发展、不断升级的特点,矛盾激化时可能出现流血冲突等非法暴力手段,最终可能导致体制变革、对政权的严重冲击或政权更迭。

  依此标准研判,民进党、蔡英文当局面临的执政危机当属恶性危机或称结构不良危机。蔡英文执政危机源于民进党根深蒂固的“台独”意识形态、“反体制”特性及民粹主义习性,而这些问题在民进党内早已积非成是、积习成性、积重难返;危机涉及众多领域,台湾社会政党恶斗、蓝绿对立、族群撕裂仍在持续加剧,政局动荡、经济衰退、社会不安以及两岸对抗、“对外关系”崩坏等情形仍在持续恶化。蔡英文当局执政的社会信任、民意基础以及合法性也在快速分化瓦解,与广大民众之间矛盾冲突、对立对抗也有持续升级的趋势,危机难以控制、处置和化解。

  蔡英文当局如何对应和处置当前面临的危机,直接关系到台湾的未来走向与前途命运。面对危机,如何应对,从策略上看:上策是顺应时势,主动求变;中策是逐步改造,缓慢应变;上策与中策的差别在于应变的节奏快慢、主动或被动,没有质的差异;下策则是一意孤行,抗拒变局,甚至孤注一掷、铤而走险。民进党、蔡英文当局无论是选择上策还是中策,都应当审时度势,顺应潮流趋势及主流民意,推动政党全面转型,摒弃积习,放弃“台独”立场,改变“反体制”与民粹路线,停止政党恶斗、化解蓝绿分歧、促进族群与社会和谐,维护两岸和平稳定,如马英九所言:“下定决心,做个发夹弯,接受‘九二共识’,开始建立互信,让两岸可以共存共荣⑥。”

  但很不幸的是,民进党、蔡英文当局选择的是顽固不化、一意孤行、铤而走险的下策。民进党、蔡英文依然固执于一党之私、一己之私,以“台独”意识形态挂帅,以维系个人权力为中心,全然不顾台湾社会已经发出“台湾可能亡在民进党手里”、“民进党不倒、台湾不会好”的警示,仍然孤芳自赏陶醉在“如果民进党做不好,台湾就没有人做得好”⑦、“台湾经济目前处在过去20年来的最好状态”⑧的盲目自信与乐观之中;仍在大开杀戒打着“只要打垮瓦解国民党便可以长期执政”的政治算盘;仍然一厢情愿神往“抱紧美国大腿、‘台独’就有希望”的梦幻意境;仍然不自量力试图做“力抗中国压力”、“积极反制大陆”、“制约、遏止中国”⑨的困兽之斗。毫无疑问,民进党、蔡英文当局正在把台湾带向万劫不复的绝路,而与此同时,当台湾社会凝聚形成“民进党不倒、台湾不会好”的共识时,选民用选票唾弃民进党的一幕必将重现。
  注释:

  ①2018年7月2日,中评网:《辜宽敏语中评:蔡只做一任就好、期待赖接棒》;

  ②2017年6月22日,环球网:《郭台铭说不再回台投资 不仅仅是气话》;

  ③2018年5月29日《 环球时报》:《台官方罕见承认“外交危机”:18个邦交国都受到干扰》;

  ④2018年4月11日,华夏经纬网:《蔡英文真的已经管不住赖清德了?》;

  ⑤2010年5月26日,环球网:《蔡英文首次称“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

  ⑥2018年6月12日, 台湾联合新闻网:《马英九吁蔡当局:做个发夹弯 接受九二共识》;

  ⑦2017年09月21日,中国台湾网:《小英称民进党做不好就没人做得好 遭酸:傲慢》;

  ⑧2018年6月13日,中国台湾网:《蔡英文称台湾经济处在20年来最好状态 网友怒:关3天》;

  ⑨2016年9月30日,《环球时报》:《蔡英文扬言“力抗中国压力” 洪秀柱:蔡必须对人民负责》; 2018年6月25日,中评社台北电:《蔡英文接受法新社专访问答全文》。

  (完)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893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