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陆涉台学者:中美博弈 台湾高风险

热点搜索

陆涉台学者:中美博弈 台湾高风险


国台办海研中心主任仇开明(中评社 实习记者刘大炜摄)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明杰(中评社 实习记者刘大炜摄)


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中评社 实习记者刘大炜摄)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李义虎(中评社 实习记者刘大炜摄)


台盟中央联络部部长潘新洋(中评社 实习记者刘大炜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嘉树(中评社 实习记者刘大炜摄)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谢郁(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8月26日电(记者 张爽 实习记者刘大炜)两岸关系学者昨日在首届东亚格局高端论坛上表示,目前的中美台三方循环模式是台当局和"台独"势力挑事儿、美国出手“协助"、大陆重拳“反独",台湾再向美寻求保护,像食物链一样。但其中台湾方面承受的风险最高、付出的代价最大。尽管中美博弈范围越来越广,但还不至于破局。因为如果过早破局,美国的台湾牌就没法打了。台湾社会独升统降的现象最近出现了转折点,说明惠台31条政策体系的出现对台湾社会具有巨大影响。

  参与讨论的学者有国台办海研中心主任仇开明,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明杰,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李义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谢郁,台盟中央联络部部长潘新洋。

  仇开明表示,两岸综合实力对比发生了彻底变化,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上升。原来是中美台三个角色在运作两岸关系,最近这一年美方介入台湾问题的分量大大增加;从安全和战略来讲,台湾在经济上分量大大下降,但是在战略和安全上分量大大上升。美国把台湾的发展作为美国对华政策的考量,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关系的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杨明杰认为,未来中美战略博弈肯定会持续上升,肯定会向其他领域扩展,中国可能还会对未来的冲突和博弈感到不适,“我们需要适应中美博弈,必须认认真真去跟对手谈,坐下来谈。”

   杨明杰认为,中美激烈博弈不仅仅是因为特朗普产生的,而是美国对华界已经有了共识,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上升。尽管中美博弈范围越来越广,但还不至于破局。

   杨明杰表示,从战略博弈看,美国不可能忽略台湾这个战略棋子,同时还会进行扩展,增加新的牌。台湾是我们最难受的一个牌,是影响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但是美国把台湾牌攥在手里。

   杨明杰也指出,美国也不可能破局到采取更重大的措施产生对抗中国,因为如果过早破局,这牌就没法打了,“美国可能还是想延长台湾机遇期,不至于完全要跟中国对立,不然中国被迫做出选择之后,台湾这个棋子的意义就失去了。”

   杨明杰说,统一实际上是一个进程,在不断加速、加深,大陆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让台湾同胞享受发展红利,这些事情产生了作用,台湾民调中对大陆的认可度在上升。

   杨明杰表示,如果把统一看成一个进程,还是要在国际社会找到一个利益共同点,统一的过程也是大陆统一能力的体现。从涉外因素看,台湾主要的对外关系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日本。美国是台湾的外交核心,台湾也想依靠日本精耕细作,产生对台湾的有利影响。

   杨明杰说,中美关系不会破局,中日关系有积极因素,日本对台湾问题会采取适度谨慎的做法。在国际骤变下的台海局势,大陆要做好危机管控的准备。

   谈到出台《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31条)的背景,杨毅周表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一方面民进党在岛内全面执政,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放弃“台独”立场,不断推进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渐进式台独”。另一方面美国加强打台湾牌,出台一系列政策,虚化一中内涵,强化对台湾当局的支持,不断冲击两岸关系的底线,给“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息。两相叠加,使两岸关系陷入了恶性循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两岸的危机随时可能发生。

    但是当前两岸关系也存在着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一是两岸综合实力差距拉大,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大陆部分地区工作的工资比台湾要高,生活要好。因此台湾人愿意来大陆工作。二是两岸关系这么多年的交流合作积累下的和平红利造福两岸同胞,也是台湾同胞不愿意放弃的。三是蔡英文执政能力水平低,又以“台独”意识形态冶理台湾,导致其执政不得人心,陷入执政困境中。

   杨毅周说,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岸一家亲”、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党的十九大提出要“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2018年2月28日,发改委、国台办公布了惠台31条,各个省市陆陆续续围绕31条都提出了配套措施,最近又提出了港澳台同胞的居住证的措施,杨毅周将其概括为“同等待遇政策体系”。

   “这个政策体系的出台,引起了两岸同胞的强烈反响,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新时代两岸关系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杨毅周说,之后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配套措施,中央也陆续提出了“取消台胞在大陆的就业许可”、台胞在大陆的“居住证”等政策,以后还要继续推出相关的政策。一个全新的“两岸同胞同等待遇政策体系”(简称“同等待遇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中,推动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进程,具有深刻的意义。

   杨毅周说,同等待遇政策体系不仅仅是几条措施的问题,跟以往政策不一样是,这些政策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内涵的深化。“这次出台的同‘等待遇政策体系’,实际上祖国大陆正在克服两岸政治对立所形成的障碍,逐步地、主动地为台湾同胞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权利。这才是台湾同胞最大的利益所在,才对台胞有吸引力,才能触动台胞的认同问题。”

   杨毅周表示,三十多年来,台湾社会出现了“台独”认同不断上升,支持统一的比例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是就在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台湾社会民情确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独升统降”的现象停止了,反而出现了“统升独降”的趋势,台湾社会出现了新的转折点,说明“同等待遇政策体系”的出台对台湾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台湾民众的认同问题是很难触动的,但是现在这个政策体系撬动了长期以来难以触动的台胞认同问题。更多台胞愿意到大陆来,更多台胞对大陆的好感度已经超过了反感度。”

   杨毅周认为,大陆同等待遇政策体系对两岸关系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政策的落实,将形成第二波台胞西进大陆的浪潮,形成了“常住大陆台胞群体”。和以往的台胞不同的进,他们到大陆来,就是希望在大陆长期居住,能够安居乐业,寻找人生的新归宿,而不是来参观、走访,然而回到台湾。

  “为了落实好这个政策体系,大陆应该有配套台胞事务治理体系,”杨毅周说,只有把政策落实好,才能解决台湾民心问题,而解决台湾问题民心才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的根本。两岸同胞通过共同努力,迟早有一天会推到台海的“柏林墙”。

  李义虎认为,中美关系是大局,就像一个大帽子,台湾问题在这个帽子之下。中美关系属于全球战略层面的问题,当然台湾问题关乎国家统一,也很重要。中美关系处理好对台湾问题解决有利,处理不好就不利。惠台31条显然是以我为主,说白了是单方面施惠。由于两岸没有互信基础,沟通管道停摆,主要靠大陆主动提出相关政策措施,解决台湾同胞的实际问题。现在,大陆的主导权也体现在大陆自己主动发布政策,越过台湾当局,直接诉诸台湾民众;同时,这样做也不再依赖两岸的协议。李义虎也指出,大陆提出的31条等政策非常好,但是如何落实也非常重要。为此,他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建议案,希望成立高层专责机构具体推动落实31条。

   谢郁表示,受制于总体战略格局,现在的中美博弈态势,虽然紧张上升,规模扩大,领域拓宽,但是轻易不会破局,美国打台湾牌打得很顺手,准备长期打,它要用这个不断消耗中国实力、牵制中国的发展崛起。

   谢郁说,蔡英文2016年上台以后,从川蔡通话为起点,开启了中美战略博弈、中美台三方循环模式。对美国来说,台湾是筹码和棋子,成本低、收益高,是抗衡和抵制大陆的好牌,美国一再出招,出台亲台法案,加强美台军事合作、提升双方实质关系等等。对于中国来说,台湾问题就是核心利益,涉及到领土主权完整,痛点低、成本高。近期美台之间很多动作实际上己触碰到"一个中国",大陆为维护一中框架的战略成本不断升高,包括经济、安全、军事,外交各个方面。对于台湾来说,两岸关系紧张是性命攸关的,风险高、代价大。

   谢郁指出,目前的三方循环模式:台当局和"台独"势力挑事儿、美国出手“协助"、大陆重拳“反独",台湾再向美寻求保护,像食物链一样。但其中台湾方面承受的风险最高、付出的代价最大。

   谢郁表示,对大陆来讲从战略上看,台湾问题虽不具有紧迫性,但确是核心利益,也是涉及主权的根本性问题。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应做的是,明确底线,消除误判,管控危机,防范冲突,避免摊牌。

   潘新洋说,希望台湾问题能变成新时代民族复兴的王炸,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如果未来一旦台湾问题用武力解决,怎么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后的诸多问题?台湾问题需要用高度的冷静来处理。

   黄嘉树表示,现在两岸态势就是拔河,台湾能够和大陆相持,是美国等外国势力背后加持,大两岸关系和小两岸关系的强弱局面没有改变。台湾问题长期存在,是西方绑住我们的一个锁链。
 
   黄嘉树认为,要在大的视野下认识台湾问题,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就是要有软硬两手,强硬的一手一定要用,目前软的一手也非常重要。硬的一手要后发制人,要让国际社会、台湾人民感受到大陆的做法是一个反击的措施。目前在可见的三五年内对台工作要多干少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要只干不说,在某些时候要做到反独优先。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主办,针对“国际视野下的东亚局势”这一大课题,围绕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朝鲜半岛以及台海问题等子课题,邀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积极的学术讨论并提出应对良策。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906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