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现场:谭志源谈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与挑战

热点搜索

中评现场:谭志源谈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与挑战


港区人大代表、前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中评社 兰忠伟摄)


港区人大代表、前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中评社 兰忠伟摄)


香港青年内地发展研讨会暨大湾区研究发展基金启动仪式(中评社 兰忠伟摄)

  中评社香港5月28日电(记者 兰忠伟)由一国两制青年论坛主办的“香港青年内地发展研讨会暨大湾区研究发展基金启动仪式”26日在香港举行。会议期间,港区人大代表、前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区域合作以及传统的粤港合作层面,而是上升至国家层面、中央层面、战略层面的一项重大举措。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长三角”,在国家总体战略部署中,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策优势。他亦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具体规划出台时,内容必定会包括多项突破性政策。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讲话中提到:“我们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积极作为,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强香港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谭志源表示,这段重要讲话,指导着香港未来发展方向,亦强调了中央治港的大原则和目标。当中,中央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必然包括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事实上,早于2016年3月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其后于2017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 ”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在同一次全国人大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

  2017年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见证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并预期四方会推动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5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广东调研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深化粤港澳合作等工作。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对一切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摒弃,一切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都要大胆改革,一切制约创新的管理方式都要促其改变。

  “现时有关规划的工作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正式出台。”谭志源说。

  他表示,由上述工作进程中可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区域合作以及传统的粤港合作层面,而是上升至国家层面、中央层面、战略层面的一项重大举措。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长三角”,在国家总体战略部署中,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策优势。

  谭志源估计,粤港澳大湾区具体规划出台时,内容必定会包括多项突破性政策。
 
  谭志源亦认为,除了政策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亦具备先发优势。换言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早已开始,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

  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40年。多年来,广东借助毗邻港澳优势,得力于香港工商专业界的投资、人才和管理模式,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7 年,广东经济总量达8.98万亿元人民币,年增长7.5%,其中珠三角九市(即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门、佛山、肇庆) 经济总量已达7.58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2.3万元人民币。大湾区9市制造业基础雄厚,已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

  香港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是全球最具竞争力地区之一。香港人均生产总值达4万6千美元,位处于世界前列。香港经济去年增长3.8%,失业率跌至2.8%,是二十年来的低位。服务业占香港GDP比重在90%左右。粤港两地在过去多年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全方位合作。2016 年,粤港在经贸、金融、基建、科技创新、医药以及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在双向投资、服务贸易自由化、旅游等合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根据资料,粤港金融、法律、会计、建筑等服务贸易在2016年增长了17%左右,体现和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

  谭志源认为,粤港澳共同合作,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已具备先发优势。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亦享有“一国两制”优势。与“京津冀”、“长三角”的情况不同,粤港澳大湾区除了广东省内的9个城市外,亦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发挥双重优势,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可以充份发挥制度方面优势。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城市,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地投资者的落脚点。我们有高效率的营商环境,低税率和简单税制、自由流通的资金和资讯,实行普通法的地方,城市管理在全球称誉,廉政建设位于世界前列,治安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城市,加上生活多姿多彩,各适其式,是不少人向往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地方。
 
  他亦强调,除了制度优势外,香港作为高度国际化的大都会,也可以对大湾区的发展有所贡献。

  第一,香港可以引进国际水平和标准的“良好做法”(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good practice)。

  第二,香港可以引进国际人才。

  第三,香港可以强化“超级联系人”角色,为内地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担当桥梁角色。

  谭志源相信,香港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一定可以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原则推动国家发展。

  谭志源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另一项优势是区域优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构建以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对于带动全国改革发展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大湾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地。概括而言,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多重优势,包括、政策优势、先发优势、“一国两制”优势、区域优势。

  谭志源表示,从香港本身发展来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湾区拥有庞大地理空间和事业发展空间。能够为香港提供市场、创业基地、生活空间、土地资源、工作机遇等。正如财政司司长在今年的“政府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大湾区发展对香港而言,重点有三个,包括“双市场”,“创新科技产业”和“土地资源”。

  他亦坦言,粤港澳大湾区存在许多优势和不少机遇,但也面对不少挑战。要成功做好编制和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有两方面须把握好,一是编制原则和重点;另一方面是规划出台后的跟进工作机制。

  在编制原则方面,第一,规划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规划内容既要落实中央政府决策部署,也要符合特区本地法律制度和规则。

  第二,规划必须充分体现和贯彻落实CEPA、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一带一路”战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粤港合作协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珠江—西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香港2030+ 等,并确保它们之间的衔接。

  第三,规划须根据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明确各自发展定位,促进 协同发展,防止内部恶性竞争。具体于香港来说,就是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 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进一步推动融资、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 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进一步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 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就此点原则,其中一个现成例子,是如何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至互补的问题。”谭志源表示,随着港珠澳大桥年内通车,广深港高铁年底开始运作,区域内的交通将更加便捷。但下一步须重点研究因应珠三角地区机场密集,空域紧张,应如何加强主要机场间协调,发挥机场羣最大效益,以及如何协调各港口之间的竞争等议题。

  规划内容重点方面,谭志源期望会涵盖多方面范畴,包括经贸合作,产业协同,科技创新,社会事业,生态环保,文化创意,人才交流,税收安排等,主旨是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方向是进一步扩大内地市场对香港开放力度,促进内地与港澳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域,在“人流、货流、资金流、信息流”方面有重大政策突破,进一步放开香港企业及人才到内地投资及创业就业限制,促进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拓展港澳居民发展空间。此外,在建设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思路方面,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协助内地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国际标准的职业教育和医疗卫生机构,共建健康湾区。大方向是逐步实现跨境工作及居住的港澳人士与内地居民享有同等生活待遇和基本公共服务。“就此点,我知道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并相信在不久将来会有所公布。”

  跟进工作机制度方面,谭志源在今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的小组讨论中,提议中央设立一个非常高层次的统筹机制,总搅全局,负责监督和协调中央有关部委制订及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此外,谭志源亦建议在现有的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的基础上,粤港澳三地领导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联席会议”,由广东省省长、香港行政长官和澳门行政长官共同主持,制订每年合作项目清单,审视各项目的具体落实情况。
 
  他说到,联席会议亦可按工作需要,下设专题小组,由相关省市官员和特区对口部门以至三地专家学者参与。第三,我也提出成立一个“粤港 澳大湾区平台”,让三地的官员、商会、大学、科研机构、智库、公营机构(例如:贸发局、旅发局、机管局、港铁)和青年组织参与,就粤港澳大湾区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情况、问题、经验作出交流。这平台也可以协助组织不同团体到大湾区考察,以至参与对外联合推广等。

  谭志源又补充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大工作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衷心希望大家多到内地、多到大湾区九个城市走走,为自己未来开拓空间、开拓视野。”

  “我在今年三月全国人大会议上,也特别提出了一项有关香港青年到内地交流和发展的建议。”谭志源建议,“中央相关部委在现在有基础上,加大力度促进香港青年到内地旅游、参观、考察、实习、就学和就业,立体地亲身体验国家的最新发展,以达至增进了解,拓阔视野和装备自己的目的。

  具体建议包括:

  一、随着“广深港高铁”于今年下半年开通,中央相关部委可考虑推出“香港青年学生高铁自由行优惠票”,为于香港或内地就读大学的香港年青人,提供价钱相宜的高铁优惠票在暑假期间(即六至八月)可多次乘搭高铁旅游,以鼓励他们多到祖国大江南北旅游和参观,增广见闻,认识国家最新发展。
 
  二、对持有港澳居民来往通行证的香港青年,当他们在内地大学就读期间,可享有与内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上相同的优惠措施,包括交通费、旅游门票等。

  三、中央相关部委联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内地办事处,与内地企业合作,推出更多实习机会,并且设立专门网站提供就业资讯,与及定期提供职位配对及模拟面试等服务。

  四、开放国家公务员体系,容许于内地大学就读的香港青年人毕  业时可报考国家公务员。就此,可考虑设立试行制度,先开  放适合的中央部委,与及省市政府机关。

  五、中央相关部委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着手研究如何简化香港人开设内地银行户口的手续,方便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年人,在香港的银行便可以办理开设内地银行户口手续。此举,不但促进两地居民交往,更可使到香港市民特别是年青人,可以更方便地在内地旅游或工作时使用智能手机支付各项消费。
 
  谭志源打趣说,有一句说话叫做“百闻不如一见”,英文有一句叫做“Seeing is believing”。他希望大家多到大湾区及内地大江南北多看多听,体验过后大家会像创科局局长杨伟雄一样,可以说:“我见过! 我真系见过!”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358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