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头条 > 孙亚夫:两岸同胞应当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热点搜索

孙亚夫:两岸同胞应当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发表演讲(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 张爽)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在中华文化两岸交流长沙论坛上作主旨演讲,他表示,台湾文化无论在根源、内涵、特征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属于中华文化。在台湾,在两岸关系中,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不仅是个文化问题,也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行径的斗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任务。

  孙亚夫说,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意。两岸同胞应当通过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携手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以下是孙亚夫演讲全文: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台湾人民属于中华民族,受中华文化哺育。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柢固、枝繁叶茂,台湾文化是在中华文化这个母体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台湾历史上曾遭受西班牙、荷兰殖民者入侵,曾被日本霸占50年,二战后受美国文化影响相当大,台湾文化中有外来文化的因素,但是,台湾文化无论在根源、内涵、特征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属于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浸润在台湾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一直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从最主要的文化基因来说:语言文字方面,讲的是“国语”(即普通话),还讲闽南话、客家话等汉族方言,写的是汉字,而且还是繁体字。伦理道德方面,用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思想和言行,到处可见儒家思想的深厚影响。宗教信仰方面,佛教、道教传承于大陆,拥有最广泛的信众;民间奉祀的神祇诸如妈祖、保生大帝等传自福建、广东。风俗习惯方面,祭祀祖先、节庆婚丧、日常俚俗、饮食习惯也主要从福建、广东传入。如扩及至文化表现的各个方面,更是数不胜数、不胜枚举。这说明,台湾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在这根上开枝散叶,并且形成自己的特色,构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这是在两岸关系中十分重要的观念,特别是两岸文化关系中的基础性观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化的内在灵魂又是人的基本价值、基本行为判断,最大特质是以无形的观念影响有形的存在,回答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是“我是谁”“我们是谁”,即认同的问题。人们用祖先、语言、历史、价值来界定自己、标示自己的文化归属,即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又带动或推动民族认同以至国家认同。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精神纽带。这也是两岸关系中十分重要的观念,特别是两岸文化关系中的基础性观念。

  无论自觉或不自觉,实际上两岸同胞都在传承中华文化。在两岸文化关系中,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实际上就是在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无论从客观实际还是从主观努力来说,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一直是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主线。

  1987年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结束后,两岸人民往来和民间性经济文化交往随之兴起。此后20年间,两岸关系历经风雨、数度陷于紧张动荡,但由于两岸同胞天然的文化和民族纽带及对经济文化交往的需求,两岸人民往来和民间性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总体上发展起来。其中,两岸文化交流合作领域拓宽、内容增多、影响扩大。2008年5月两岸关系由紧张动荡转向和平发展后的8年期间,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取得很大进展。每年举办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达2千多项,参与人数超过1万多人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物,广播、电影、电视,出版、印刷、音像制作,少数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俗文化,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及其门类都开展了交流。两岸文化界团体和人士交往密切,访问、研讨、讲学、巡演,合办展览会、图书交易会,合拍电影、电视节目,几乎所有的交流合作方式都运用了。台湾民众积极来大陆参加公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炎帝等大典活动。妈祖、关帝等民间信仰交流活动热络,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交流活动活跃。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也开展起来。总的说,两岸文化交流合作领域更为宽阔,方式更为多样,内涵更为丰富,质量更为提高,影响更为广泛。2016年民进党在台湾重新执政,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合作继续开展,依然产生积极影响。长期以来,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对丰富两岸同胞文化生活、增进两岸同胞彼此理解和相互感情、增强两岸同胞共同的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维护一个中国原则,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并非没有遇到阻碍。这个阻碍来自“台独”分裂势力。正是因为文化对于认同的巨大作用,因为中华文化对于维护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巨大作用,“台独”势力力图磨灭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人的认同,割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构建所谓“台湾主体意识”“台湾国家认同”,培植“台独”的政治、文化、社会基础。他们很早就动手了。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8年,即从李登辉到陈水扁,他们利用手中掌权的条件,在台湾极力推动“去中国化”和“台独史观”“台独文化”教育,对台湾社会意识尤其是年轻世代的思想造成了既深且远、十分恶劣的影响,扭曲了相当多台湾民众的政治身份认同、国家认同。台湾有一些人为了达到“台独”的目的,本末倒置地声称“不是中华文化包含台湾文化,而是台湾文化包含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照他们的说法,仿佛真有一个无根无源、凭空产生的“台湾文化”。这真是不顾事实、信口雌黄的无耻谰言。如今,民进党及其当局伙同各种“台独”势力又在如法炮制,产生了新的严重危害。

  所以,在台湾,在两岸关系中,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不仅是个文化问题,也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行径的斗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任务。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文化兴,则中国兴;中华文化强,则中华民族强。中国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兴盛。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意。两岸同胞应当通过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携手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从中国近代衰落以至要亡国灭种中重新兴盛起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使中国重新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这是中国近代170多年以来全体中华儿女最大的夙愿和最大的使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中国大发展、中华民族大发展,已经完全可以预期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呼吁,两岸同胞要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他说:“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他还说:“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加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

  两岸同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在文化方面就要共同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而努力。对此,谈几点建议:

  第一,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首先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自己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民族应该是最有文化自信的民族。中华民族在5000年绵延不断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母体,是中华文明延续传承的“基因密码”。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强大的向心力。只要对中华文化抱持热烈的爱和坚定的信心,就会去传承她,弘扬她。

  第二,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要坚持不解地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已经取得长足进展、获得宝贵成果,也打下了自身发展的良好基础,完全可以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日精日进。在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要坚持以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为主线,增强两岸同胞共同的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同时应该汇集两岸同胞的聪明才智,进行富于时代精神的创造,创作出新的文化精品,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新的精神财富。

  第三,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要坚决反对“台独”。要批驳各种“台独”言行,在文化、教育领域更要着力批驳“台独”势力推动“去中国化”和“台独史观”“台独文化”,以拨乱反正,以正视听。在台湾文化、教育等领域,要敢于宣传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意识和中国意识,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文化基础,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文化基础。

  总之,进行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必然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宝贵贡献。衷心祝愿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发展,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4569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