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大华网:高雄选战升级为统独之争徒劳无功

热点搜索

大华网:高雄选战升级为统独之争徒劳无功


马英九

  中评社香港11月11日电/针对前“总统”马英九提出的“新三不”,蔡英文日前重炮反击,声称这是“在一个错误时空环境底下做了一件伤害台湾主权的事情”,是对中国及国际社会送出错误的讯息,让人有“扯后腿”的感觉。这段话似乎是有意将今年选战基调定位为统独之争,果真如此,对于刺激独派选民投票意愿,或许不无作用,但要想扭转民进党低迷选情,恐怕就很难奏效。

  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文章说,马英九担任“总统”时,“不统、不独、不武”一直是其两岸政策主轴,本意是表明在马英九任内,保证不推动两岸统一,也不会宣布台湾独立,两岸之间不进行军事战争;这种论述虽与国民党以往坚持“终极统一”主张有所出入,但保证不推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和坚持“九二共识”,确实使两岸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和平稳定。

  表面上看,马英九将“不统”改为“不排斥统一”,好像自相矛盾,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当初在国民党内部讨论时,对于“不统”是否有违宪之虞?马英九就已明确定位是阶段性主张,主要是李登辉与陈水扁相继执政多年,两岸互信基础薄弱,民众对统一也有疑虑,尽管“宪法”增修条文提到“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却并未订定时间表,而且相关条件并不成熟,所以他强调任内不推动统一,并不表示他排斥统一。

  如今,眼见“九二共识”摒弃,两岸互信基础荡然无存,民进党政府又不断推动“实质“台独”,马英九认为,依据“宪法”精神,思考两岸未来,不能排除统一选项,但绝不会推动“台独”、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也反对使用武力;换言之,他强调目前以“不排斥统一、不支持“台独”、不使用武力”的原则维持两岸和平发展现状,对台湾才是最佳选择。

  平心而论,马英九在九合一选举只剩半个月的时间提出“新三不”,时机是否恰当?对蓝营选情究竟有无帮助?固然是见仁见智;但他这套论述确实比较符合当前民意,也的确顺应潮流。蔡英文气极败坏的回应,不外是要将选战重新拉回统独对决,以转移选民对民进党施政的不满。
  这种选举策略,民进党已经用过多次,基本上就是将“仇中牌”、“抹黑牌”与“悲情牌”交互运用,先渲染夸大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打压威胁,再将国民党定性为“中共同路人”,把一切对民进党施政的批评都归咎于“阿共仔的阴谋”,借此煽动选民“反中”情绪,最后要“勇敢的台湾人”团结对抗国民党和“阿共仔”。

  就以这次痛批马英九为例,蔡英文声称“中国在这段时间对台湾的打压非常多,包括在外交上买走我们的邦交国、剥夺我们国际组织很多权利,同时对于军事上船舰飞机绕台等作为,甚至在台湾境内散播假讯息,造成社会对立”;她指控马英九在这个当下说出“新三不”,对中国、对国际社会都送出错误的讯息,那就是“中国的打压是有效的,台湾人是会屈服的”,这是对台湾人的主权很大的伤害。

  这段话听来慷慨激昂,但却不堪检验。试问,“宪法”增修条文既然载明“因应国家统一前需要”,统一当然是“中华民国”的终极目标,马英九主张“不排斥统一”,怎么会是对国家主权的让步?“不排斥统一”跟“中国的打压是有效的,台湾人是会屈服的”,又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难道所有主张统一的人都是被中国大陆打压以致屈服吗?

  说穿了,蔡英文的谈话,一方面展现她一贯否定“一个中国”的心态,另一方面则是转移焦点,希望转守为攻,重新定义年底选战的基调。这种策略对于巩固绿营基本盘,或许不无效果,但对遏制“韩流”和扭转选局,恐怕就没有什么作用。主要是九合一选举完全属于地方选举,选民关切的是地方事务,特别是民生经济,统独根本就不是重点。诚如韩国瑜所说,高雄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意识形态、泛政治化,最重要的是拼经济、要赚钱;高雄如此,其他地方又何尝不然!职是之故,就算蔡英文批判马英九的火力再旺,终究也挽救不了民进党的败局。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4676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