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杨泽军:台湾县市长选举影响深远

热点搜索

杨泽军:台湾县市长选举影响深远


  中评社北京12月15日电(作者 杨泽军)台湾县市九合一选举于11月24日正式落下帷幕,其中最为外界关注的县市长选举,国民党共拿下15席,较上届六席猛增九席,获得压倒性胜利;民进党较上届大幅减少七席,仅获六席,惨不忍睹。选举结果如此的大起大落,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对此有如下几点观察。

  一、政党轮替已成岛内政治常态

  2008年大选,民进党大败,岛内二次政党轮替,当时外界多认为民进党输得太惨,没有10年恐难翻身。可仅仅年把时间,政治局势就开始翻转,民进党重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至2012年大选国、民两党实力已是比较接近,民进党虽然败北,却让国民党方面很是紧张。2014年县市“七合一”选举,民进党成功实现地方包围“中央”的战略目标,六大都会城市赢得四席,台北市也是在民进党的奥援下被无党籍人士柯文哲拿下,国民党仅保住新北市一席 。其它16席县市民进党赢得九席,国民党仅剩下五席。奠定了2016年第三次政党轮替的坚实基础。同样,2016年大选后,外界又断言,国民党将一蹶不振,10年甚至更长时间难以东山再起,有的甚至认为岛内二元政治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呈现出“一大(民进党)一中(国民党)两小(时代力量、亲民党)”的新格局。 可仅仅两年多时间,情况再度发生重大、深刻变化,这次县市长选举,国、民两党地方政治实力发生根本性逆转,国民党成功形成地方包围“中央”的战略态势,若民进党没有很好改变,2020年岛内实现第四次政党轮替的可能性颇大。

  这次县市长选举充分显示,政党轮替已成为岛内政治常态,无论是台湾“中央”政权,还是地方政权,只要施政不彰,经济搞不上去,民生水准无法提升,民众就会加以唾弃,就会用手中的选票表达不满,所谓的基本盘已经无法救助无能的政党。在这次高雄市长的选举中,国民党名不见经传的候选人韩国瑜在民进党的大本营、票仓击败实力雄厚的陈其迈,拿下民进党掌控20年之久的市长宝座,最能反映出岛内的这一政治现实。这也告诫岛内各政党、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国、民两大党,要想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民生经济建设,努力提升基层民众福祉,让老百姓对之执政有感而非无感,要能够真正让民众受益。否则,就真正应了那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二、二元政治格局依然相当稳定

  这次九合一选举,县市席次出现大调整、大变动,国民党成功达成“地方包围中央”的战略态势,搅翻台湾政治形势,带动岛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深刻变化,民进党“一党独大”的局面受到严峻挑战,政治力量对比进入“绿消蓝涨”的新态势,“北蓝南绿”的结构被打破。 不过,岛内二元政治格局却依然如故、较为稳定,第三势力发展空间仍较有限。
  
  从选举、尤其是县市长选举部分看,完全是国、民两大党玩弄于股掌的政治游戏,22席县市长中,其中21席全部被国民党和民进党收入囊中,仅台北市一席由无党籍的现任市长柯文哲竞选连任成功。这次民进党与柯文哲分道扬镳,在民进党与国民党的夹击下,柯文哲的选战打得不轻松,在其余21个县市结果已经全部出来之后,柯文哲与国民党候选人丁守中仍是难解难分,一直到全部选票开出才决出结果,柯仅以3254票的微弱优势险胜丁守中。由于差距在千分之三以内,加之开票中问题频出,丁守中已经提起当选无效诉讼,要求重新验票。丁强调,宁愿乾乾净净地输,也不让柯文哲骯脏地赢。 可见,柯文哲此番赢得是多么艰难!只要再减少1628票,竞选连任就会失败。甚至于新竹县县长,原被外界普遍认为参选的民国党主席徐欣莹稳操胜券,结果却在国民党高雄市长候选人韩国瑜形成的巨大“韩流”冲击下,功亏一蒉,败给国民党候选人,与新竹县长失之交臂。

  县市议员、乡镇长等,也是国、民两大党的天下,这次县市议员,共计912席,国民党获394席,民进党获238席,虽无党籍等获280席,但多为独立候选人,时代力量党、亲民党、新党及无党团结联盟等共仅获31席,难以翻出什么大浪花;乡镇长方面,共198席,国民党80席,民进党40席,无党籍虽有78席,全为独立候选人,时代力量党、亲民党等小党则无收获。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第三势力的困境,显示县市九合一选举并未给第三势力带来多大机遇,其仍难突破瓶颈,发展空间仍较有限。

  其实,近些年来,岛内的政治大环境相对有利于第三势力,民进党执政不彰,老百姓不满情绪高涨,国民党仍无上乘表现,民众对之负面观感没有太大改观,越来越多的选民对岛内两党恶斗的政治生态失去信心,中间选民的数量在增加,有民调反映,这次九合一选举,约有半数民众表示选人不选党,这对于第三势力小党突破两大党的挤压、争取在夹缝中争取自己的一片生存空间是较为有利的。只是第三势力依然如故,没能抓住机遇。由于缺乏鲜明、独特的政治特征,或多或少地被打上蓝、绿的政治印记,政策主张不上档次,不具吸引力,缺乏强有力的核心领袖人物,各自为阵、一盘散沙,从未形成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三势力,政坛始终为蓝、绿所把持,这次的九合一选举一如既往,第三势力没有亮眼表现,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及“立委”选举也难有大作为,发展困境依旧。不过,民进党由于政治实力的衰落,未来为巩固执政地位,可能会加大对第三势力、特别是深绿党派、团体的拉拢和倚重,使得其政治地位有所上升。

  三、“统独”议题的份量在下降

  此次九合一选举进入白炽化的后期,民进党选情低迷,危机重重,令之万分焦急。为此,民进党使出一贯伎俩,涂红抹黑,在两岸关系上不断生事,“台独”动作频频,以巩固深绿基本盘,设法改善、拉抬低迷选情。

  “台独”团体“喜乐岛联盟”于10月20日在台北举行“1020全民公投反并吞活动”,公开要求再度修改“公投法”,允许将举办“变更领土、国名等公投”的涉及“法理台独”内容加入“公投法”,为推动2019年4月6日举行“台湾正名公投”扫清法律障碍。民进党也于当日在高雄市同步举办“反并吞活动”,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配合默契,变相给予支持,为“台独”助威造势,企图借此拉抬选情。 “台独”团体竭力推动“东奥正名公投”,民进党暗中予以支持,助其连署成功。台涉外部门负责人吴钊燮更表态称,如果“公投”过关,当局就得受“公投”结果拘束,也就是说得着手进行相关改名作业, 明显认可、首肯“东奥正名公投”。更重要的是此举也暗示着未来“台独”团体的“台湾正名公投”若成功,台当局可能会接受“公投”结果。在第55届“金马奖”上,台湾的《我们的青春,在台湾》一片获得最佳纪录片奖,该片女导演傅榆在颁奖典礼上公然发表“台独”言论,表示:“青春很美好,青春却也是最容易犯错的时候,也是容易把错误的期待投射在别人的身上,也有可能发生在人对人、或是国家对国家,希望我们的国家可能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此话不仅是在颁奖典礼上投下了一枚震撼弹,也在两岸激起了强烈反响,使得这一纯粹的影视艺术的盛典平添了些许政治味。应该说,傅榆在作获奖感言时,抛开影视艺术,而去谈论极其敏感的“台独”话题,显然是不明智、也不得体的,是没事找事,使得原本就十分严峻的两岸关系雪上加霜。可民进党却大加赞赏、给予力挺,借机操弄“统独”议题,蔡英文亲自上阵,在脸书上强调,从来没有接受过“中国台湾”这个说法,“台湾就是台湾”。 台文化部门负责人郑丽君就此表示:“这里是台湾,不是中国台湾”。 既是对傅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表现的力挺,又是对傅“台独”主张有力声援与支持。蔡英文在宜兰助选时还呼吁民众不要支持“倾中政党”,在嘉义月台时强调,“这次选举是一次价值之争”,鼓噪民众“用手中的选票告诉全世界,台湾人民坚持国家主权”。 民进党还高调指责大陆介入选举,甚至恶意造谣,以统派人士口吻在脸书上散布大陆金援国民党高雄市长候选人韩国瑜的谣言,称“这次光韩总这边,祖国大概就投了10E(亿)”。 涂红抹黑,中伤韩国瑜,打压其选情。

  只是这次民进党的如意算盘并不奏效,未能拉抬低迷选情,选举以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国民党大胜、民进党惨败而告终,“台独”团体力推、民进党暗助的“东奥正名公投”也以失败而告终,公投结果,不同意票5774556张,同意票4763086张,前者较后者高出100多万票。 炒作金马奖上的“台独”言论,也没啥收获。如此结果充分显示,“统独牌”的份量在下降,操弄“统独”议题已经失灵,“台独”挽救不了民进党选情。同时,也展现出台湾选民的政治心智已渐渐成熟,对民进党的恶意煽动、欺骗已有所警惕,已经不太容易受到煽动与鼓惑。

  四、两岸关系因素有所增长

  这次选举是一次地方性选举,照以往的规律,两岸关系应不算选举的主要议题。只是民进党为拉抬低迷选情,刻意挑起两岸议题,试图将国民党与大陆联系起来,打压其九合一选情。在民进党的意识中,还停留在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 、停留在2016年大选的胜利状态。当年的“太阳花学运”,予国民党沉重打击,严重阻碍了两岸关系的深化发展;紧接着民进党于当年底实现“地方包围中央”的战略目标,在县市“七合一”选举中获得大胜;2016年大选民进党获得台湾地区领导人及“立委”选举的双胜利,在其眼中,更以为岛内民众认同其煽动“仇中”、“反中”的意识形态思维,只要加以操弄、煽动,就能达到打压对手、拉抬自身选情的目的。殊不知,此种认知已跟不上形势,是大错、特错。

  现今,岛内再也不是那个谈两岸关系色变的年代,愈来愈多的民众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了新的认知和见解,感受到发展两岸关系之于台湾的重要性。选前一段时间的民调显示,岛内民众对大陆的好感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敌意下降,“独升统降”的趋势得到较好遏制,愿意赴大陆就业、想到大陆创业、愿意让孩子去大陆念书的比例甚高,民众对蔡英文大陆政策普遍感到无信心,对其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感到失望,对之处理两岸关系的方式感到不满,对由此造成的两岸关系紧张的现状感到担忧,希望两岸关系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选前不到一周,韩国瑜在与陈其迈进行电视节目辩论时,当被问及高雄未来“东西要怎么卖出去人要怎么进来?”时,韩明确表示自己承认“九二共识”,认为“九二共识”是目前海峡两岸和平共存的最好方式, 很清楚表达了通过发展与大陆关系加强高雄经济建设、为业者谋出路的想法。这不但没有影响其选情,相反还有所拉升选情。

  选后,多位当选县市长、岛内媒体等多对两岸关系有较大期待,认为民进党大败,两岸因素不能忽视,希望民进党直面失败,加快世代交替,改变两岸思维,调整大陆政策,加强与大陆经贸合作,不能一味和大陆对立,靠“反中牌”谋取政治利益;期待两岸城市合作机制范围大幅扩展,特别是国民党掌控的新北、台中和高雄等县市和大陆一线城市缔结双城合作机制,希望相互间发展成“一日生活圈”,不仅带来巨大商机,也助于扭转两岸关系目前的僵局。在韩国瑜的带动下,多位胜选县市长力挺“九二共识”,纷纷表达加强两岸关系的意愿。台中市长当选者卢秀燕表示,未来台中不谈政治只拼经济拼民生,“九二共识”最能发展经济,带来和平,是可以给民众带来好日子的共识。 南投县长林明溱宣称,韩国瑜主张接受“九二共识”,“我举双手赞成”,同时将快速成立两岸工作小组,蔡英文当局不交流,“我们地方政府积极交流”。 这些充分显示,两岸问题在岛内选举中的正向作用在上升,岛内社会对两岸关系有相当大的期待。

  五、非典型政治人物颇受青睐

  韩国瑜、柯文哲等的成功当选,可说是这次县市九合一选举的最大看点,充分揭示了非典型政治人物在岛内颇受青睐。

  韩国瑜能最终战胜实力雄厚的民进党候选人陈其迈,与之非典型政治人物的特质不无关系。韩虽系国民党员,却具有与柯文哲一般的非典型政治人物的特质。韩20余年前虽曾任过“立委”,并因痛揍同为“立委”的陈水扁而被黑多年。“立委”之后,淡出政坛,2017年参选国民党主席前只是一名基层行政官员,任台北市农产公司总经理,政治标签不突出,知名度也不高,更无政治人物的圆滑、世俗。韩说话直来直去,耿直豪放、敢说敢为,不按常理出牌。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参选党主席需要很大勇气,明知选不上,却依然为之,不惧外界冷嘲热讽,尤其是不默守陈规,相反非典型政治人物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胆对党内的一些不良现象痛加针砭,向一些陈规陋习发出挑战。
正是异于常人的表现,后被推举为国民党高雄市党部主委,任上依然是一贯作风,敢说真话,甚至直接向党主席吴敦义叫板,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国民党高雄市长候选人。打选战,韩也是独具一格,其颇有口才与智慧,说话诙谐、风趣,很接地气,选战打得有声有色,让选民们刮目相看。其一句“让货出得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言简意赅,却在高雄掀起了势不可挡的“韩流”,极大拉抬了自身选情,在党内外颇受青睐与支持,不仅获得蓝营的广泛支持,在中间板块的支持率也高于陈其迈,甚至撬动绿营板快,让不少泛绿选民转变立场,有了“换党做做看”的想法。若不是韩非典型的政治人物特质,恐很难在民进党的大本营形成对陈其迈的优势,赢得选战。

  韩不仅为国民党拿下高雄市长宝座,立下汗马功劳,更刮起势不可挡的巨大“韩流”,席卷全台湾,外溢效应更是有力拉抬了国民党县市长选举的整体气势,加热国民党其它诸县市选情,这才是其对国民党更大的贡献所在,被誉为是“一人救全党” ,可谓国民党获得选举大胜的最大功臣。国民党云林县长候选选人张丽善对阵寻求连任的民进党现任县长李进勇,之所以能反败为胜,赢47000余票,被认为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云林女婿、新科高雄市长韩国瑜掀起的巨大“韩流”发威所致。 新竹县原民国党主席徐欣莹一路领先,同样受“韩流”影响,结果被国民党候选人杨文科逆转,与县长失之交臂。同样,台中市国民党候选人卢秀燕与民进党现任市长林佳龙选情一直胶着,结果却大赢21万票;嘉义市在泛蓝分裂情况下国民党候选人黄敏惠仍能险胜民进党现任市长涂醒哲,“韩流”均功不可没。即便台北市国民党候选人丁守中虽然败北,但仅小输现任市长柯文哲3000余票,差距在千分之三以内,丁已提出当选无效诉求,要求重新验票。 若非“韩流”影响,丁守中难以将差距拉至如此之小。

  台北无党籍现任市长柯文哲,此次寻求连任,与2014年选举情况截然不同。上一次柯有民进党的奥援,获泛绿阵营全力相挺,胜选并非靠自己的实力。此次民进党与其决裂,推出自己的候选人姚文智,柯文哲可说是在两大党的夹击下,最终依然能够胜出,虽然仅以3000余票的微弱优势战胜国民党候选人丁守中,但这次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实力赢得选战,意义是上届选举无法相比的。柯文哲的胜出,主要应归功于其非典型政治人物的特质,若非如此,此次恐怕连任无望。
  
  韩国瑜、柯文哲之所以能够胜选,显示岛内民众对两党恶斗的政治生态极其不满,对两大党相当失望,他们更加倾向青睐类似于韩国瑜、柯文哲这样的非典型政治人物,愿意给他们机会。有民调反映,岛内中间选民不断增加,这次选举,有半数以上选民表示投人不投党,这些人对韩、柯一类的非典型政治人物格外感兴趣,这也是两人胜出的重要原因所在。选后,有民调显示,在岛内重要政治人物的排行榜上,韩国瑜、柯文哲分列第一、第二,而当政的蔡英文则排位倒数第一。 而另一份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调支援度,柯文哲最高,新北市长朱立伦其次,韩国瑜紧随其后排名第三,其余包括蔡英文、赖清德等传出的可能人选均落在后面。 足见岛内民众对两位非典型政治人物的喜爱。

  六、年轻世代的选票极其关键

  年轻世代,富有激情,最有朝气,也是选举的有生力量,他们手中的选票极其关键,对选举结果影响甚巨,争取到他们的支援才是胜选王道。这次县市长选举也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

  年轻世代,原被民进党标榜为之生力军,被蔡英文形容是“天然独”, 视为是助力民进党2014年地方选举和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及“立委”选举胜出的最重要力量。然而民进党上台两年多来,对青年的关心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对他们的困苦、艰难处境视而不见,虚伪嘴脸与本质暴露无遗,年轻世代就业难、薪资低的情况一如既往,近年台全年失业率为3.8%,但15至19岁、20至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则高达8%与12%;台湾300多万“薪贫族”中多为年轻人,月薪不到新台币3万元,其中近40万人月薪不足2万元新台币, 很多青年买不起房、结不起婚、不敢生养,他们思想苦闷、仿徨,由于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这些年轻世代,很快从对民进党的期待变成失望,由民进党的坚定支持者急转成为民进党坚定的反对力量。仅以高雄市选举为例,据深绿的《三立新闻》“封关”前民调显示,韩国瑜受到年轻族群的青睐,在20-29岁选民中,支持韩国瑜的高达59.1%,而支持陈其迈的仅22.6%,相差达36个百分点之多。11月23日选前之夜,由台北开往高雄的火车,约五分钟一班,可说是全部爆满,一票难求,其中很多都是北漂在台北的青年人,他们多是韩国瑜的支持者,不畏拥挤、不怕麻烦,主动回家乡为韩国瑜投下神圣的一票,希望韩国瑜能够当选,带来高雄的改变。选举结果充分显示,民进党正在失去年轻人的信任、支持。选后,蔡英文自爆流失年轻人、中小企业劳工、农渔民三大族群是败选的主要原因。 未来若不能引起重视,有效改变,就不仅仅是县市长选举惨败了,还会动摇民进党的根基,蔡英文的连任之路将因此变得渺茫,民进党长期执政的图谋将落空。

  当然,对民进党如此,对国民党亦然。这次国民党候选人丁守中角逐台北市长宝座,利好挺多,包括大环境有利,在泛蓝大本营占有基本盘优势,“韩流”的有利影响,泛绿分裂,柯文哲、姚文智鱼蚌相争,应该是丁守中渔翁得利,可结果还是以微弱劣势惜败,未能夺回台北重镇。对这次的失利,国民党中委连胜文认为关键在于台北市青年选票的流失,至今不见回流。 连的看法不无道理,丁守中毕竟不同于韩国瑜,国民党的烙印在其身上还是较深,当然也就必须要概括承受民众、特别是年轻世代对国民党的不满,加之对手又是柯文哲这样一位对年青人颇有吸引力的非典型政治人物,其能够突破蓝绿夹击成功连任,不少网友直言是其深受年轻人喜爱。确实,柯系网红,擅长用网路工具美化自己,且其脸皮够厚,知道帮不了年轻人大忙,甚至台北在六都中青年失业率最高,乾脆就直接利用行政资源去绑年轻族群,再开直播耍瞎讨年轻人欢心,或直接陪年轻人玩电音趴等,关键是年轻人很吃这一套,愿为此买单。 所以,丁守中未能争取到确保胜选的年轻选票在所难免。未来,国民党若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东山再起,夺回执政权,实现岛内第四次政党轮替,如何赢得年轻世代的信任、争取他们的支持,将是摆在该党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杨泽军,南京大学台研所教授、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5103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