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黄祸论”再起?美学者争论中国影响力报告

热点搜索

“黄祸论”再起?美学者争论中国影响力报告


美国学者争论美国智库有关中国影响力报告的内容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戴博解释,那个报告仍主张美中要进行接触,只不过是警示要有建设性的警惕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欧阳梅对报告中笼统谈美国华人社区受中国影响的手法表达担忧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胡佛研究所和亚洲协会的报告引起争论

  中评社华盛顿12月20日电(记者 余东晖)近期美国多个机构和智库推出若干中国在美施加影响力的报告,在华人社区引发麦卡锡主义会否死灰复燃的担忧。有美国学者对报告中的一些表达方式提出异议,认为“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手法容易引发种族偏见和红色恐惧,过度反应带来的损害甚于中国影响力本身;但也有参与报告写作的学者表示,这些报告只是为了警示美方机构,与中国要“清洁地接触”,是为了“推进建设性警惕”,而不是“黄祸论”再起。

  在华府智库威尔逊中心日前举办的“中美关系2018年回顾:新冷战?”研讨会上,美国对于中国在美影响力扩大的关切成为话题之一,与会学者也就这类报告发生了小小的争论。

  谈起人文交流,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历史系副教授欧阳梅(Meredith Oyen)表示,美中长期关系所以能够得到处理是因为两国之间有广泛的交往基础,但事情新的发展令人担忧。与贸易战并行,有人谈论停止向中国学生发放签证,理工科学生签证有效期改为一年,H1B签证政策重估对中国学生居美也有长期意涵。

  欧阳梅承认,美国对于中国在美影响力的扩大,对于孔子学院等中资机构,对于美国机构用中国的钱,确实存在广泛的担忧,但有些担忧容易被过份渲染(overblown)。她举最近由亚洲协会和胡佛研究所推出的“中国在美影响力报告”为例,认为这个报告中对于美国华人和中国学生签证部分的用语和表达方式有很大问题。她指出,这种不顾背景而反映美国对华新疑虑的方式,对于支持强劲美中关系的基石没有助益。

  坐在欧阳梅旁边的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是参与那份报告撰写的32位学者之一,他连忙解释,对于这份11月29日出台的报告,外界确有许多合理的批评,但也应当指出的是,中方反覆宣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为许多外国项目提供资金,以扩大影响力,确实在包括“五眼国家”在内的不少国家引发关切,这成为2018年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系的新特征之一。他承认在警示中国影响力扩大的过程中确实存在过度渲染的危险,但他坚持这个报告强调的是“推进建设性警惕”(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

  欧阳梅进一步回应:其实美国对于中国在海外影响力的关切早就有了。1950年代,美国政府就对中国在美华人社区的影响有很大的担忧。她表示,自己关注的是,此类报告的用语可能对旅美华人乃至所有有华裔血统的人带来损害,那涉及面就太大了。

  会后中评社记者分别采访两位学者,问他们对“中国影响力威胁论”的看法。欧阳梅表示,美国学术机构总是需要关切资金来源,关切透明度,关切资金不能妨碍学术自由,报告中提到的这方面的关切是公平的,但在谈美国华人的部分,报告中的表达方式是有问题的。她认为,谈具体问题要深入到具体的人,而不是笼统地说海外华人、美国华人如何如何,那样容易过度渲染。

  欧阳梅指出,美国担心中国影响力的现象并不新。早在1950年代,美国的执法和安全部门就对唐人街等华人聚居区进行严密审视,严查与中国共产党联系密切的人。这在华人社区里形成一种整体的恐惧文化。而现在她对于此类报告那部分的关切是,那可能以一种没有充分根据的方式,勾起人们对于同样恐惧文化的回忆。

  欧阳梅还表示,美国大学在人力资源、资金方面对中国学生有不小的依赖,所以美国大学很重视中国,对中国学生有很大的兴趣。而现在特朗普政府在签证上设置障碍,怀疑中国学生,H1B签证也变得更难,客观上会造成美国不欢迎中国学生的氛围,对双方都不利。

  上世纪90年代初即因在中国来美拍摄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扮演角色而走红,多年来一直从事美中文化教育交流的戴博谈到为何参与这个报告写作时表示,这个报告根本没有说要放弃对华接触,“我们要的是清洁地接触”,希望美国的机构、学校、地方等与中国接触时要“推进建设性警惕”。

  一方面,戴博承认,美国对于中国影响力的辩论,有过走向麦卡锡主义的先例;也有过怀疑所有美国华人导致“黄祸论”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报告承认有“妄想症”的危险,并清楚地呼吁千万不要走这条路。他表示,自己是接触者,依然强调美中要进行接触。另一方面,戴博相信,不要轻易地拿出“新麦卡锡主义”、“新黄祸论”、“排华”之类的帽子来否认问题的客观存在与复杂性,对这个问题完全不进行理性的辩论也是危险的。

  胡佛研究所和亚洲协会11月29日联合发布题为“中国影响与美国利益:推进建设性警惕”的报告,从学校、学术、企业、民间团体、华人社区、媒体等各个方面审视中国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影响和渗透”。这个报告在美国华人社区,甚至在中国国内学界引发不小反响。尤其是32名作者,许多人按照《华尔街日报》的说法是“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的知名学者”,但现在他们这么做,是否如其中有作者所说的代表“整整一代中国问题专家的幻灭”?至少说明了美国外交学界对华观感的转向。

  不过,即便是作者中也有专家提出异议。美国前副助理国务卿谢淑丽(Susan Shirk)指出,虽然报告中的具体事实研究没有任何问题,但她反对她所看到的报告中夸大当前中国寻求影响力活动对美国的威胁。她说:“不区分合法与非法活动有损报告的可信度。这种大范围模糊合法与非法活动的累积效应,夸大了当今中国对美国生活方式的威胁。特别是在当前的美国政治历史当中,夸大来自中国颠覆的威胁,可能会引起人们联想起苏联时期的冷战,其中包括反华版红色恐惧,这将使所有华人处于被怀疑的阴影之中。现在,我认为,实际上我们自己的过度反应对社会造成的伤害可能大于中国影响力所造成的伤害。”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5234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