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头条 > 中评: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哪些观点须关注

热点搜索

中评: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哪些观点须关注


主题为“打造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安全伙伴关系”的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在京召开

  中评社香港12月27日电/10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共同举办,主题为“打造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安全伙伴关系”的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在京召开,来自亚洲、大洋洲、美洲、欧洲、非洲,众多防务部门领导人、军队领导人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热烈探讨国际安全形势,为现今各类防务安全议题献计献策。中国评论通讯社国际部主任、中评智库基金会国际部主任郭至君对此届论坛的观点进行了归纳,并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2月号发表专文《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观点综述》,文章内容如下:

  2018年东亚格局风云变幻,韩朝实现突破性的互动,东亚地区不少国家之间都实现了突破性的双边互动,当然,中美两个大国在亚太地区的角力也让担忧的声音甚嚣尘上。10月底,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共同举办,主题为“打造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安全伙伴关系”的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在京召开,笔者全程参与了此次论坛,发现很多中方专家学者抓住了这个国际防务与安全的大平台,将自己的观点陈述出来并与他国专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中美关系、台海问题、中日关系、朝鲜半岛等涉及到东亚地区防务与安全的重点问题都在本届北京香山论坛上有充分的阐释,现将其中一些重要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中美之间未到“新冷战” 需多沟通

  中美双边关系在2018年产生的一些变化是本届北京香山论坛上的一大焦点。尽管去年的“习特”北京会晤采用了“国事访问+”的规格,但中美关系之后的走向却不尽如人意,美国年初的几项报告内,已经将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以及“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不仅如此,之后又对中国实施加征关税的措施,引发两国贸易争端,在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前,副总统彭斯还发表了通篇指责中国的演讲,引起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一些人甚至将中美目前各个领域存在的摩擦定义为“新冷战”,对两国关系评判的悲观情绪一时扩大。对此,笔者在北京香山论坛上与多位专家 探讨交流,发现了他们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中美“新冷战”言之过早,两国需要沟通把控。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对中评社表示,现在军事上有一些摩擦,谈不上对抗。意识形态方面应该说谈不上竞争,因为中国还没有在全世界鼓吹不同的意识形态,只不过是在讲中国的经验值得别的国家去参考。经济上双方的关系还是非常密切的,那么美国有一些人在推动中美脱钩,但是在文化程度上这个能实现也很难说。所以短期内要进入冷战的状态好像还不太现实,可能性还不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指出,当前的中美关系,不能下结论说中美进入新冷战,这个观点肯定是不对的,严格地讲现在中美关系是处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大家在选择历史本身或者决策本身。有一点很清楚,如果新冷战打起来,对美国肯定也没有好处,当然对中国也没有好处。中国对美国需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

  华南理工大学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对中评社说,冷战所谓的“战”有两方面,只有一方面是战不起来的。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会不会冷战取决于中国如何回应。“有没有冷战在不取决于美国,即使美国想打冷战,但中国不回应,就没有冷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尽管中美关系不好,但还没有到“新冷战”的状态。不过纵观全局,中美关系在未来十年都会比较糟糕,大家要做好准备。未来中美关系竞争面一定占到上风,而且这个是长期化的,主要是美国无法接受中国的崛起,对华定位已经改变。

  上海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夏立平对中评社说,中美双方可以通过交流、谈判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包括贸易上的问题。交流、谈判可以是各个层次的,也可以是最高层次的。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高级顾问姚云竹退役少将告诉中评社,在稳定中美关系方面,通过本次香山论坛可以看出,中国还是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加强沟通、保持信任,或者建立信任,让所有的沟通渠道保持通畅和开放,避免意外的危机影响中美关系大局,“我觉得这个信息传递得还是蛮强烈的。”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副会长、退役少将徐南烽对中评社表示,中美关系当前正处于一个困难的时期。但是从中国方面来说,当前依然秉持习近平主席宣导的新型国家关系的理念。希望中美之间能继续沿着不冲突不对抗的理念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外国军事研究所研究员刘琳对中评社说,现在提“新冷战”这个说法为时过早,中美之间还远没有到那个阶段,也就是说还有很多的空间可以来进行对话和合作。

  可见,中美两大国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尚未到危言耸听的“新冷战”状态,但确实随着中国的发展,中美关系面临了新的挑战,也面临着建构新的大国关系的诉求。但不管怎么说,中、美两国都不应是彼此的敌人,“合则共赢,损则俱毁”的道理双方都应该清楚明白。可以预测,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美之间的竞合关系中“竞”的一面一定会比较多,但双方应该清楚对方的红线,重视沟通,把控好度,不要因为“竞”而舍弃了“合”,否则得不偿失。

  二、美频打“台湾牌” 测试中国底线 需留意

  2018年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动作频频,甚至可以说是到了一种“毫无顾忌”的水平,先是通过了包含“评价美台兵舰互访的能够性”等涉台条款的《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后又签订了鼓舞美台官方交往的“与台湾交往法”,7月和10月,美国军舰更是不顾中方强烈反对,两次“例行性通过台湾海峡国际水域”……如此种种做法,无疑助长了岛内台独势力对美国的一些臆想。在本届的北京香山论坛上,对于台海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也对中评社进行了表态。

  上海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夏立平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如果台湾搞“法理台独”或者美国军舰停靠台湾港口,就是违反“一个中国”原则、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国就要采取强硬的反制措施,“美方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理解‘一个中国’政策的重要性,但是美方还有一部分人在极力打擦边球,或者乾脆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来使台湾问题的局势更加紧张。”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表示,这些人基本上就属于现实主义者,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要挑战美国的利益和特权,所以美国必须得回应,他们认为过去回应得不够,现在要强烈地回应,美国越来越频繁地打“台湾牌”,刺激中国。

  华南理工大学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对中评社表示,美国不会真的保护台湾,台湾问题如何解决还是要看中国自己怎么做。如果中国做什么都是去回应美国的话,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中国要有自己的立场和红线。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副会长龚显福退役少将表示,因为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发展是对美国的重大挑战,所以美国把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在各个方面采取一些不利于中美两国关系的措施,包括台湾问题。长期以来,美国把台湾问题作为一个制约中国的一张“牌”。当前这个大的背景之下,美国可能在台湾会有更多的动作,“这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外国军事研究所研究员刘琳对中评社说,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种种作为和中美之间的大环境相关。至于美国会否在台湾问题上突破中国的底线,我觉得美国还是会慎重考虑的。因为,毕竟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而且非常清晰,非常坚定。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美国近来在台湾问题上的系列动作是在不断地测试中国的底线和界限在哪里。但是美国能否突破这个,我个人觉得可能还不至于。

  总结来说,没有美国的全方位支持,“台独”权力就难以繁殖坐大、有备无患。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特朗普上台后连打“台湾牌”,更多的是出于美国自身的权力和长处考量。也即是说,更多地表现了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焦急,是一个传统超级大国为维护天下霸主地位而对战略对手实施的围堵和遏制。但是美国需要明白,台湾问题是中国不可过度碰触、一再逾越的核心利益,“擦边球”打多了也可能会削到肉,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这样思考是极端短视也是极具风险的,结果必然是既害人、更害己。

  三、中日合作是彼此的选择 两国关系前景可期

  本届北京香山论坛大会期间,正值日本首相安倍访华,这是七年来日本首相再次正式访华,短短三天,双方达成了十二点共识和五十二份合作协定。日本首相安倍也实现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并共同参加多场活动、见证一系列合作协定的签署的夙愿。这也被很多专家学者视为中日关系缓和好转的一个开端。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吴士存接受中评社采访时表示,中日之间只要政治互信有所提升,不要再为历史遗留问题和短时间解决不了的钓鱼岛争端问题所困扰,双方搁置争议,共同发展经济领域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中国和日本,其政治关系能够保持正常、经济关系能够不断深化,则有利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对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沱生对中评社表示,中日两国之间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摩擦以后,逐渐建立了一些危机管理机制。中日之间的摩擦只是中日关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两国关系还是要向前发展的。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和双方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两国的交流越来越多。安倍访华已经实现,他也一定会邀请习近平主席访日。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研究部主任黄载皓表示,现在的中日关系是两国都需要对方,虽然美日同盟也很巩固,但是经济方面也有压力,还有安全方面,好像美国特朗普总统没有那么尊重、重视日本的立场。中国现在和美国之间也有经贸纷争,还有各方面已经有的压力。而日本没有意思要抵抗(中国),只是需要多一点余地。同样的,中国也需要对日放松一点,有自己的空间。所以双边都有利比弊多的考量。

  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外国军事研究所研究员刘琳表示,中日关系的转变并不是说突然的,它其实也有一个过程。安倍此次访华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中日双方也确实做出了一些努力,推动着中日关系往前走。另外,在目前这种动荡的国际环境和地区环境之下,日本与中国合作也是一个选择。
  总的来看,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两国领导人半年内实现互访,中日关系重回正轨,积极信号频频传出的同时,经济合作的新周期也十分值得期待。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安倍首相时,对当前中日关系定调。“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当前中日关系重回正常轨道,重现积极势头。”对此,安倍晋三在此次访华期间,也就中日关系再次重申:两国关系“从竞争走向协调”。正如两位领导人表示的那样,中日是伙伴,而不是彼此的威胁,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关系的缓和对两国的发展以及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都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双方各层级之间的关系应该藉此机会好好修复,让中日之间互感“越来越温暖”。

  四、朝核问题现曙光 实现半岛和平还有很长路要走

  进入2018年,朝鲜半岛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平昌冬奥会开始,韩朝双方之间的交流开始加速。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也表现出了停止核武器开发,将国家转为经济发展为重心的意向。时隔多年的中朝领导人峰会、韩朝领导人峰会甚至是首次美朝领导人峰会都在今年得以实现,这些划时代的大事都给半岛走向和东亚格局带来明显的积极变化。在今年的北京香山论坛上,朝鲜一行七人的官方代表团首次出现在国际安全防务会议的多边平台,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朝核问题也成了会上众多专家学者最积极讨论的问题之一。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武力省副相金亨龙指出,和平与发展是现时代共同的趋势,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亚太地区要想维持现在的发展动力和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首先要保证和平与稳定。我们共和国提出了集中所有力量促进经济建设的新的战略路线,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国家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同时保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我们共和国将一如既往为在朝鲜半岛缓和局势、出现牢固的和平尽到责任与作用,为保证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作出积极的贡献。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省裁军与和平研究所副所长宋日赫表示韩朝分裂是外部原因造成的,致力于和平是我们几十年以来的愿望。板门店宣言和9月平壤宣言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其中提到了很多重大的问题,包括结束战争的敌对状态,使得朝鲜半岛成为和平区,同时要积极促进南北各个领域的合作。国际社会要重新审视对朝的制裁,要为长久可持续的平衡做出贡献。

  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研究部主任黄载皓说,此前从未参加香山论坛的朝鲜,今年派出了以人民武力省副相为团长的高级别代表团与会。朝方在论坛期间,也对外表明了希望加快履行板门店宣言和平壤宣言的意愿,这实际上表现出朝方重视当前半岛和平趋势、不希望妨碍和解氛围的姿态。在公开活动中,韩朝国防部次官以平静的心情互相碰杯敬酒的场景,至今让我感到内心热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指出,半岛问题是很复杂的,“核、和”这两个字是核心,需要进行平行的谈判,也就是无核化和永久和平机制应该同时谈判,双轨并行,我们应该有耐心,各个利益攸关方要以同样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开始思考开始行动。

  日本外务省前副大臣山中烨子说,国际社会在过去一段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使得朝鲜变成正常化的国家。朝鲜将成为东北亚的一分子,21世纪强调的是一个平衡的世纪,组织和平比赢得战争更加困难,但是胜利的果实没有和平也是没有味道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中国政府和民众都对今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感到高兴。中国非常支持韩朝和解、美朝对话,尤其对中朝关系的明显改善感到高兴。中国非常希望半岛能进入到新时代,也非常注意朝鲜有合理的安全和经济需求,国际社会应该对此进行积极回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王晓彬大校称,今年以来半岛局势降温,战争氤氲在逐步消散,其走向是谨慎乐观的,半岛核问题迎来了解决的历史机遇,但还存在困扰。他认为未来解决半岛核问题还是有希望的,各方要相向而行,要重启六方会谈,其战略价值没有完全失去,应重新发挥它的作用。

  澳大利亚前外长加雷斯·埃文斯表示,理想状态下我们应该正常化韩朝关系,这才可以实现最终的统一,当然还有朝美之间的正常化,所有相关领导人不要把东北亚地缘政治放在竞争上,而是要放在合作上。这是唯一理性的方式。

  综上,朝鲜半岛局势今年的和解广受国际社会和舆论的好评。人人都清楚,韩朝爆发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无疑是半岛民族以及周边国家的平民百姓。为了实现朝核问题“软着陆”,中、韩、朝、美等利益攸关方之间有着共同利益,需要合作的事情也很多。半岛氤氲应从今年开始真正一步步消散,各方相向而行,合力共推,将半岛带入新的时代。

  五、传递中国国防政策和安全理念 北京香山论坛是重要的国际平台

  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军事实力不断提升,可能会引发一些中小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甚至是猜忌,在军事方面,一些中国在自己岛礁上做的建设被他国放大歪曲解读,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的和平之意也受到了不少刻意误读。因此,本届的北京香山论坛提升了规模,习近平主席发来了贺信,栗战书委员长也出席了首日的晚宴并发表了主旨演讲,对于中国官方铿锵有力的表态,论坛上的很多专家学者都点了赞。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吴士存表示,这让来自各个国家的代表瞭解了中国的对外政策,瞭解了中国是一个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国家强大了、中国军队实力提高了,依然不会搞扩张,不会搞以大欺小。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副会长、退役少将徐南烽表示,中国目前的外交安全政策体系是在当前中国和世界共同面临威胁的背景下,中国向世界进行的一个宣誓承诺,同时也向世界昭告,中国将身体力行的、实质性地推进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相互尊重的国际关系体系。
  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李抒音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再次坚定地宣示了中国的政策主张,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第一,贺信提出要以新安全观的理念为指引,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第二,贺信再次提出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是中国一贯的主张,为世界和平提出了一个非常新的,也是得到了世界人民、世界各国赞同的理念;第三,贺信宣誓了我们中国军队的立场,“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尽管只有短短的这一句话,但是已经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中国军队维护和平的意愿和意志。

  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曾华锋认为,习主席在贺信中强调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恰恰反映着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新特点新要求。他表示,全球力量格局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国际安全秩序不再是某一大国或少数国家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只有秉持平等互信精神,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安全,才能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格局。

  在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来的贺信中重申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而“不搞零和博弈、不搞结盟对抗、不搞单边主义、不搞以大欺小”的“四不原则”也是中国以及中国军队的核心理念。所以,中国需要这样的平台来阐述中国的国防政策、对外政策以及中国安全合作的理念,扩大自己的发声,以实际行动来消除他国的疑虑。

  综上所述,此次论坛邀请了共67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派出官方代表团参加,其中包括16名国防部长、5名军队总司令(总长)、26名副部级官员和百余名专家学者。论坛正式代表和嘉宾500余人,与会代表来自亚洲、大洋洲、美洲、欧洲、非洲,众多防务部门领导人、军队领导人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打造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安全伙伴关系”这一主题,进行对话交流,就东亚安全、互信机制构建、国家关系、朝核问题、海洋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这种交流非常有意义,会对未来东亚的和平安全产生积极影响,也在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5387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