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智库:台湾九合一选举及公投结果的启示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台湾九合一选举及公投结果的启示


  中评社香港1月5日电/台湾《观察》杂志社社长、前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博士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月号发表专文《九合一选举及公投结果对两岸关系之影响》。作者指出:选举结果改变了台湾的政治氛围,“台独”被推向低谷,两岸城市交流即将启动,而且势不可挡。令人担心的是,国民党籍的准县市长虽大声疾呼“九二共识拚经济”,但其对两岸关系的认识却似嫌不足。只要两岸在外交及军事上持续竞争,甚至呈现敌对状况,两岸关系就不可能获得本质性的改善,台湾的前途也永远在不确定中。如果捍卫“中华民国”的本意在于防堵“台独”,那就真不如督促执政者,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及早与对岸开启政治对话,逐步解决两岸政治分歧,最终透过平等协商,共议统一。文章内容如下:

  2018年11月24日,台澎金马的地方选举,是民进党执政两年多来的一项期中考,结果民进党大败,在22县市中仅剩下6席,国民党则赢得15县市,不仅保住新北市,翻转中台湾,也将版图拓展到云林、嘉义市、高雄市。民进党主席蔡英文随后辞去民进党党主席。

  这次选举同时有10项公投案。投票当天,由于发放公投票速度缓慢,导致过了投票截止时间,全台各地仍在排队投票,并造成边投票、边开票的乱象,成为台湾史上最混乱的一场选举。结果10项公投中有7案通过,而民进党暗中支持的东奥正名和同婚等三案未过。

  本文仅就九合一选举及公投结果,对两岸关系可能造成的影响做以下分析。

  一、蓝绿政治板块出现大幅移动

  这次选举结果代表台湾人民用选票教训了民进党,选民几乎不分南北,不分蓝绿,都要求民进党政府为过去两年多的狂妄滥权、治理不灵负起政治责任。该结果对两岸关系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一)政治氛围改变

  选举结果改变了台湾的政治氛围,“台独”被推向低谷,两岸城市交流即将启动,而且势不可挡。

  为落实“人进得来,货出得去”的竞选诺言,韩国瑜在选后宣布要成立两岸工作小组,也立即得到中彰投等多个蓝营准县市长的响应。此外,柯文哲急着在12月举办双城论坛,而民进党籍的郑文灿及黄伟哲也跟着表示,要“多点经济,少点政治”。看来,政治人物在选后不分朝野、不分蓝绿都认清,要搞好台湾经济的关键,在于搞好两岸关系。

  不过,令人担心的是,国民党籍的准县市长虽大声疾呼“九二共识拚经济”,但其对两岸关系的认识却似嫌不足。

  “九二共识”的确是两岸交流合作的通关密码,但大陆已经清楚定义其核心意涵为“两岸同属一中”,而准台中市长卢秀燕却说,“九二共识”是“不统不独不武”,是现在可以让经济发展的两岸共识。这种淡化“一中”、抗拒统一的说法,不仅漠视马英九已于11月提出“新三不”,强调“不排斥统一、不支持“台独”、不使用武力”的苦心,也不符合近半年民调所显示的“支持维持现状者在减少中”最新民意。

  吾人须知,就算两岸城市交流热络,陆客来得较多,销大陆的货物较多,台湾经济困境可因此获得缓解,但只要两岸在外交及军事上持续竞争,甚至呈现敌对状况,两岸关系就不可能获得本质性的改善,台湾的前途也永远在不确定中。

  大陆自40年前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从未改变其对台方针,习近平更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与国家和平统一二者合而为一,因此,统一不可能回避,而两岸问题的根本在于政治解决。

  这次选举中,有人因蓝营造势场合旗海飘扬深受感动,选后也有人谓“‘中华民国’才是防堵‘台独’的良方”、“两岸关系不能不以‘中华民国’为平台”,但是,如果捍卫“中华民国”的本意在于防堵“台独”,那就真不如督促执政者,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及早与对岸开启政治对话,逐步解决两岸政治分歧,最终透过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依笔者看,这才是杜绝“台独”的一劳永逸途径。
  (二)民进党不再代表民主正义的一方

  选民用选票表达了,没有谁是不能替换的,也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是不会下台的。宜兰、高雄、云林和嘉义市的选举结果都表明,民进党所谓的“民主圣地”,并非不可逆转。选举结果也说明,反对民进党当局的政策,并不代表反改革,民进党开辟太多战场,而且绝大多数政策,包括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卡管案、用“促转会”及不当党产委员会清算、修理国民党,其实完全不符合人民的期待,也从而打破了“民主、改革是民进党的专利”迷思。同时,民进党已完全执政,选民不再吃过去无往不利的悲情牌。

  简言之,选举结果确实直接打击了民进党的气势及人民对其的信赖,这使蓝营燃起在2020重新执政的信心,也可望使民进党以“反中”动员民粹的声势大幅降低。

  至于国民党是否可重返执政,端赖国民党籍县市长是否能掌握难得的机遇,努力展现政绩、改善经济、解决民生困顿,也端赖国民党内部是否能彻底革新,展现团结一致的气势,脱离老朽衰败的命运。

  (三)女性候选人的表现被肯定

  台湾对女性参选公职有妇女保障名额,但绝大多数女性公职早已不须靠保障名额当选,“立法院”现有38%为女性,这次选举女性县市议员当选席次均在三分之一以上。只是过去女性县市长较少(因是单一选区,政党在提名时往往担心女性选不上,而较少提名女性候选人),而这次选举有19名县市长女性候选人,但民进党仅在花莲派出唯一的女性候选人刘晓玫参选县长,其他县市争取连任者或候选人都是男性;反观国民党“女力爆发”,共有7名女性候选人挑战百里侯,且全数“全垒打”当选。女性地方首长达32%,创下台湾地方公职选举史之最。

  另外,长期以来,台湾妇女运动与其他劳工、环保运动的领袖多半支持民进党,并大力抨击国民党在社会运动中参与不够,过于保守。国民党应趁此机会,好好整顿内部妇女、劳工、环保部门,并提出具体及合理的相关政策白皮书,以作为重新执政的号召。
  (四)年轻与高知名度成为胜选关键

  新党这次在双北市提名10位候选人,最后只有潘怀忠、侯汉廷二人在台北市士林北投同一选区当选,而该二人原来就是媒体宠儿(潘长期做医疗产品广告代言人,侯制作的youtube点阅率曾破900万,可说是一名网红)。国民党市议员虽受益“韩流”的外溢效应,但当选者也都是本身具有知名度,例如在台北市的罗智强(马英九时代“总统府”副秘书长)、李明贤(国民党文传会主委),徐巧芯(马英九办公室及郝龙斌办公室发言人),都是媒体宠儿。绿营在都会区也有类似情况。

  另外,候选人的年龄也成为当选与否的关键。这次国民党在提名政策上规定优先提名40岁以下者,民进党则规定35岁以下者优先,而时代力量、社民提名的也都很年轻。选举结果证明,除长年经营地方的现任议员外,新人几乎都是40以下的年轻人。

  综上,笔者估计,政党在未来提名时,会优先考虑候选人的年龄及知名度。过去国、民两党都以实力原则为最大考量,这包括候选人的家庭背景、财力、人脉关系,导致候选人中有不少政二代、富二代的情况,未来若以年龄及知名度作考量,或可减少政二代、富二代的不良情况,但知名度高并不一定代表其有理念,也难免会哗众取宠,或刻意制造新闻打知名度,如因此造成理念型候选人无法被提名或当选,至为可惜。

  (五)统独政党各有胜负

  这次全台县市议员共选出912席,国民党394席,民进党238席,时代力量16席,亲民党8席,台联党5席,无党团结联盟5席,民国党3席,绿党3席,新党2席,劳动党2席,社民党1席,中华民族致公党1席。其中时代力量是第三势力的最大赢家。

  时代力量这次在全省共提名40名县市议员候选人,全部是第一次参选,其中大多为30岁上下的年轻人,当选16席,不管是在台北、桃竹苗,或是南部县市,都开出漂亮成绩单,其中台北市和新竹市各取得3席,均已达到组成议会党团门槛。时代力量之所以有亮眼成绩,除台北市可能有“柯文哲效应”,主要是因该党在2016年当选5名“立委”,一跃成为“立院”第三大党,虽常被称为“小绿”,但在许多政策上与民进党并不相同,这次有不少对民进党不满的选民,把票投给了时代力量候选人。不论从其政治主张或其表现,时代力量都代表着独派势力,其公职人员增加及势力扩大,对统一运动有害无利。
  在统独政治光谱上,第三势力除时代力量外,台联党及社民党也都属于独派政党。至于可称为统派的第三势力政党,只有新党、劳动党、中华民族致公党,当选席次远不如独派政党。

  从这次选举可再次验证,新党的候选人很难靠新党选上,这与20多年前新党全盛时期决然不同,这次“韩流”又对国民党候选人拉抬声势有所助益。此结果不仅可能会影响新党的发展,也可能使新党过去几年想以选举推动反独促统运动受到一定的阻力。新党要如何重新奋起,厘清其与国民党的关系,利用选票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值得关注。

  (六)小党可以考虑在小选区参选

  主张统一的劳动党,在新竹县当选了两名议员--罗美文(湖口乡)及陈新源(新埔镇),中国统一联盟在桃园龙潭区也有两名盟员,林昭贤(获国民党提名)及刘荧隆(以无党籍身分),当选市议员,令人振奋。

  综论劳动党胜选原因,一是新竹县各选区较小,当选所需票数较低(三四千票即可当选);二来是候选人长期在当地耕耘,例如罗美文及陈新源长期为劳工服务,口碑不错;三来是新竹地区客家票源及宗亲票源足够支持特定候选人当选。优先考量地缘关系及在较小选区参选,是小党未来可考量的参选模式。因此,小党应积极培养、鼓励基层党员参选里长、乡长、乡民代表。

  二、民进党玩弄公投自食恶果

  此次公投共有10案,结果有7案通过,国民党所提出的反空污、反核食、反深澳电厂公投的同意票都达700万以上;“下一代幸福联盟”提出的爱家3公投获得的同意票也在600万以上;“以核养绿”的同意票近600万。而民进党政治人物明显支持或暗助的性别平等教育两案、同婚与东奥正名三案未通过,其中带有变相“台独”的东奥正名案,获得1,104万总投票数的476万同意,占比43.1%。

  综观这次公投法修订后的公投提案,虽有直接复决法律的,或有大法官已做成解释的,都充满浓厚的政治气息与党派操作的痕迹,政治挂帅,法律效力在此似乎不是各方关切的主题与焦点。而且,投票结果不代表有法律效力,或能解决争议。不过,这次公投是台湾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公投案,而且公投显然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县市长、议员选举结果,公投的未来发展,值得重视。以下仅就公投效应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略做分析。
  (一)门槛降低,较容易操作

  在公投法修法、降低门槛前的14年间,共有6个公投案与“总统”大选合并选举,包括2004年的强化“国防”公投、对等谈判公投;2008年的讨党产公投、入联公投,以及务实返联公投、反贪腐公投,结果没有一案通过。2007年,台湾统派团体在全省呼吁“拒领公投票、票投马英九”,连国民党在选举后期也采取该策略,致使马英九高票当选,无一公投案过关。

  2017年12月12日,“立法院”修正公投法,通过的门槛大幅度降低,规定“有效同意票数多于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达投票权人总额四分之一以上者,即为通过”。以此次选举为例,公投案的同意票大于不同意票,且同意票达493万多票即可通过。

  公投门槛大降,造成公投提案暴增至37个,最后成案、绑大选的共有10案,又有7案通过。由此结果看来,今后恐怕难以阻绝公投案的提出及通过。

  (二)普遍认为公投是直接民主的表征

  尽管这次公投造成投票、开票次序大乱,引发诸多争议,但台湾学界、舆论界依然肯定公投是直接民主的表征,所有弊病应可从再次修改公投法,并要求主管机关事前做好规划得到改进,而“中选会”在选前就已预告选后修法四大方向。

  而且,选后眼见民进党当局慌了手脚,“行政院长”赖清德甚至表明要放弃2025非核家园,台湾人民也不会愿意放弃利用公投作为要求当局改变政策、修法的利器。

  依此看来,公投已成为台湾在政党政治和代议民主外,另一个重要的竞争场域。吾人有必要加以持续关注。
  (三)“东奥正名”是变相“台独”公投

  “立法院”2017年底通过公投法修法时,刻意排除了“修宪”及领土变更案等议题,回归“宪法”增修条文处理。修正案明定,全台性公民投票,除“宪法”规定外,其他适用事项包括法律之复决、立法原则之创制、重大政策之创制或复决。但这次东京奥运公投却可以说是变相的“台独”公投。

  2013年9月,国际奥会宣布东京获得2020年奥运主办权后,日本就有人打算发起“台湾正名”运动。2016年2月,网络出现连署以台湾名义参加东奥的活动。2017年1月,“2020东京奥运‘台湾正名’协议会”在日本成立。2018年1月15日,力主“台独”的日本基进党马上请出纪政一起开记者会,宣示要推“东奥公投”。综上可断言,“东奥公投”根本就是经过包装变相的“台独”公投,也是名副其实的“境外势力介入”。投票前夕,中华奥会表达该案的更名举动会影响选手参赛权,绿营媒体竟攻击中华奥会的说法不正确。

  “东奥正名”最后虽遭否决,但该案正反两面差是10项公投案中最小的,在1,104万总投票数中有476万同意,占比43.1%,显示仍有不少民众受到蛊惑。未来要如何防止类似变相的统独公投,值得注意。例如,由独派大佬筹组的“喜乐岛联盟”,原计划在2019年4月6日,郑南榕自焚纪念日,举行“独立公投.正名入联”,在此次东奥公投失利后,该联盟是否会继续推动,公投内容为何,力道会有多大,特别值得吾人关心。

  (四)公投影响选举结果

  从这次通过的7项公投可知,反空污、反核食、反深澳电厂、“以核养绿”,以及维护传统家庭及婚姻价值,是一般民众极为关心的议题,这带动了不少选民情愿长时间罚站排队一两个小时,领取、投下公投票,而公投结果必将牵动民进党政府的政策转弯。

  例如,“以核养绿”提案主文就是要废除电业法第95条第1项“核能发电设备应于114年以前,全部停止运转”,而依据公投法第30条第一项第一款规定:“有关法律、自治条例之复决案,原法律或自治条例于公告之日算至第三日起,失其效力。”如民进党政府坚持“2025非核家园的目标不变”,那就代表公投是投假的,但如民进党政策“发夹弯”,又势必引起反核人士反对、抗争,两边不讨好。

  又例如,这次通过的“爱家”及未通过的同婚案都与同性者是否可以合法结婚有关。之所以搞得这样剑拔弩张,主要是因民进党政府急于与国际接轨,并自诩台湾为文明先进的典范,在社会完全没有共识的情况下,即粗暴地由蔡英文钦点的大法官一纸“释宪”文定江山,造成后患无穷,难以收拾。

  “司法院”大法官在2017年5月做出第748号解释,判定现行“民法第4编亲属第2章婚姻规定,……与“宪法”第22条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第7条保障人民平等权之意旨有违”,并表示:“有关机关应于本解释公布之日起2年内,依本解释意旨完成相关法律之修正或制定。”“逾期未完成相关法律之修正或制定者,相同性别二人为成立上开永久结合关系,得依上开婚姻章规定,持二人以上证人签名之书面,向户政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这次第12案通过应该订立同性婚姻专法,而非修改民法亲属编。民进党从政人士也已于12月6日聚会讨论专法应如何制定,但讨论了半天,连专法名称要叫作“同性伴侣法”或“同性婚姻法”都争论不休,完全未达成共识。如“立法院”不及在2019年5月23日前通过专法,支持同婚及反同婚两派人马的冲突将更加严重。而想要把专法订得不违反民法亲属编(规定婚姻应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结合),简直是难上加难,而若专法只给予同性伴侣关系,而非婚姻关系,又势必引发同志不满。民进党在此问题上,可以说是自讨苦吃,自食恶果。

  另外,值得重视的是,反对同婚者对这次选举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在选举中,全省从南到北各个宗教团体因反对同婚案全面动员,几乎每天都有教友在各大捷运站、公园呼吁,务必投票反对同婚,尤其是长老教会,过去一向是民进党的支持者,这次却因民进党中央及候选人支持同婚大表不满,也因而要求教友投票反对同婚案,并且支持主张异性婚的候选人,这连带影响了国民两党的得票率及当选席次。今后是否还会有任何公投影响选举结果,有待观察。

  (五)须严加防范公投影响两岸关系

  总之,这一次公投绑大选,民进党没有占到任何好处,但公投门槛降低,公投年龄降至18岁,这次又有7案通过,都会鼓动公投风潮,造成未来任何选举都有可能同时公投,公投甚至可能与大选脱钩单独举行,这将使公投成为另一个台湾走向更加民粹的工具。

  为避免“台独”人士利用公投破坏两岸关系,吾人必须密切注意公投法修法进度及内容,防范任何变相的“台独”公投,也必须对国民党及蓝营政治人物晓以大义,除为遏止民进党政府不当的公共政策外,不应滥用公投,以免引发社会动荡,对两岸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三、结语

  这次选举结果,虽然是人民用选票教训了狂妄滥权、治理失灵的民进党,也确实给了国民党重新再起的机会。有意争取2020大位的蓝营政治人物,应把握最新的民意,团结奋起,并设法引领民意,在两岸对峙近70年之际,展现有彻底解决两岸问题的决心与信心。至于还有一年多任期的蔡英文,经此教训后,应尽速承认“九二共识”,调整两岸政策,同时必须倾听民意,学习谦卑、谦卑、再谦卑。

  在公投门槛大幅降低后,吾人已不能用过去“拒领公投票”策略,以防堵不利于两岸关系的公投案成案或通过,因此,更须密切关注台湾社会的动向,慎防对两岸关系不利的公投。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5564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