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姜跃春:中美贸易战仅是表象和开始

热点搜索

姜跃春:中美贸易战仅是表象和开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姜跃春(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 海涵)日前,由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年会暨首届万寿国际形势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邀请中方理事会90家理事单位代表,部分国内高校智库学者就中方理事会未来工作规划,“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一带一路’与南南合作”、“政党、思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在以“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为议题的分论坛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姜跃春就中美贸易战问题表达了看法。他指出,中美贸易战有很大的特点:其一,量如此之高,前所未有;其二,短期内升级扩散,前所未有。之所以这场贸易战升级如此之快,出手如此之狠,乃是因为,特朗普“太怪”、特朗普身边的智库“太坏”、中国“太快”。未来,美国会多领域对中国进行全面打压。在此情势之下,要避免中美冷战,规则肯定要改。未来十年,中国一定要把握住机遇期。

  姜跃春表示,很显然,过去一年来中美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对规则的引领都至关重要。中美贸易战有很大的特点:其一,量如此之高,前所未有;其二,短期内升级扩散,前所未有,“中美之间不仅仅是贸易战,科技战、人文交流等各个方面全涉及到了,短期内如此升级,在其他贸易摩擦史上也不多见。”
  
  为什么这场贸易战升级如此之快,出手如此之狠?姜跃春认为有几点原因:
   
  第一,特朗普“太怪”。姜跃春说,因为特朗普是超级重商主义者,他没有奥巴马那么大的战略。特朗普认为只要是贸易逆差,对美国而言就是亏了,所以“在贸易上必须赢”,是特朗普的理念。

  第二,特朗普身边的智库“太坏”。姜跃春认为,最典型的两个人是纳瓦罗和莱特西德。纳瓦罗和莱特西德,都在在跟中国“作战”,特朗普喜欢的20本书中,纳瓦罗的书是其中之一。当然还有班侬等。

  第三,中国“太快”。姜跃春指出,中国的GDP在2001年名列第六,超过意大利;2004、2005、2006年,三年“三级跳”,超过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所以美国觉得“中国加入WTO以后的16、17年,经济水平在翻番地往上涨,是由于WTO的规则不对。”

  未来,中美走势究竟会怎么样?姜跃春认为,美国会多领域对中国进行全面打压。因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仅仅是表象、仅仅是开始,美国对华的政策发生了本质性和根本性的变化,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就是“老一、老二之间的对决”。近五百年来,世界“老一”“老二”之间的竞争,从荷兰时候就开始了,这确实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而且美国对“老二”的敏感度很高,只要“老二”达到它GDP的2/3左右的时候,就会开始全面打压。日本是很明显的例子,苏联虽然在GDP上没有达到美国的63%,但苏联的军力已经达到美国的2/3能力,所以美国当年对苏联也开始超级打压。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打压绝对是持续性的,即使贸易战按暂停键,也是暂时的。而且美国从各个领域围攻中国,现在表现明显的是在拉动西方的朋友圈,在很多关键问题上,特别是国际经贸规则修改上,日美欧完全一样,从长远来看,这对中国来讲也是不利的。

  姜跃春强调,在此情势之下,要避免中美冷战。“中国还是要冷静,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不要担心,而且我最反对以牙还牙”。中美之间不要针锋相对、横眉冷对,贸易战到最后一定都是相互让步。要知道的是,日美之间打了三四十年,中美两大经济体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以后这种事情很多,若是都以横眉冷对的态度对付商业谈判,则是不理性的。

  在国际规则方面,姜跃春认同规则肯定要改。在WTO规则问题上,中国要避免二次“入世”,美国现在的诉求或许也是中国未来十年的诉求,比如,对知识产权问题的保护等等很多方面。

  未来十年中国应该怎么做?姜跃春说,中国一定要把握住机遇期,具体有以下几点:

  其一,“两手对两手”。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合作,在有分歧的领域坚持原则、坚持斗争、把握策略。

  其二,未来十年,中国要当好“老二”。姜跃春说,这主要在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在于弯道超车,在于新工业革命的契机。在数字经济里中国有很多优势,要想办法弯道超车,很多事情可以低调一点,要把握好这个机遇期。

  其三,该改一定要改。姜跃春说,在过去四十年,改革是中国迅速发展的动力。未来40年,中国还要升级改革。中国企业有自信和能力进行改革,竞争中立的规则必须是未来全球公用的规则。中国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思考了。
 
  其四,“中国不仅仅要讲好故事,还要会讲故事。”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5701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