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焦点 > 两岸学者在京热议“九二共识”与政治协商

热点搜索

两岸学者在京热议“九二共识”与政治协商


“祖国和平统一”座谈会1月15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中评社 徐梦溪摄)


“祖国和平统一”座谈会1月15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中评社 徐梦溪摄)


正在大陆访问的《祖国》杂志社学术交流团一行出席座谈会。(中评社 徐梦溪摄)


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致辞。(中评社 胡振华摄)


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戚嘉林(中评社 胡振华摄)


华中师大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中评社 胡振华摄)


台湾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前所长姜新立(中评社 胡振华摄)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鞠海涛(中评社 胡振华摄)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赵国材(中评社 胡振华摄)


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尹宝虎(中评社 胡振华摄)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中评社 胡振华摄)


《祖国》军事科技专文撰稿高雄柏(中评社 胡振华摄)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于强(中评社 胡振华摄)

  中评社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徐梦溪 实习记者 胡振华)“祖国和平统一”座谈会1月15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活动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邀请来自大陆的10余位专家学者和来自《祖国》杂志社编委会的12位专家学者,就“九二共识”的台湾民意现状、两岸推选代表性人士开展民主协商、促进岛内统一力量的发展三个方面深入交流。此次是《祖国文摘》杂志更名为《祖国》杂志后首次受邀组织编委会成员出席座谈会。

  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致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对台讲话,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从世界大局的变化来理解。总书记反覆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意味着中西之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岸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走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这些是我们理解总书记讲话的起点。他强调,总书记讲话内容非常丰富和深刻,需要我们反覆思考,深入研究。总书记讲话也表明,伟大祖国永远是所有爱国统一力量的坚强后盾。杨毅周寄望此次座谈能够围绕总书记讲话进一步研究探讨,以共同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戚嘉林谈了他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台讲话的四点思考:讲话将“九二共识”定义清晰化;讲话将“一国两制”实践具体化;讲话再次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讲话提出了实现和平统一的紧迫性。这四大原因,使这次讲话在岛内形成政治风暴,引导大家思索。关于两岸如何推选代表性人士展开政治协商,戚嘉林提出“三步走”的构想:第一阶段,应先由大陆方面代为推选代表,初期可以自“政界、商界、学界、统派”界别推选;第二阶段,以“增量”方式,详增、列细界别;第三阶段,扩大参与面。全程各阶段可与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名额挂勾,彰显台湾同胞参与国家治理。

  华中师大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指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是大陆提出的一个中长程的目标,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安排是一个中短程目标,后者是大陆继“三通”之后的又一个战略支点。谈及民主协商,周志怀认为,第一步应该先政党对政党、社团对社团、行业对行业、智库对智库;第二步,如果两岸各界推举代表性人士,应该是在政党、社团、行业、智库开展商讨的基础上,两岸各自成立一个和平发展委员会,各自进行内部整合;第三步,条件成熟后再实行执政党之间的协商。

  台湾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前所长姜新立谈及对“九二共识”的台湾民意现状的认识表示,“九二共识”是历史事实,不能否认。台湾新民意和台湾执政党所表述的“九二共识”出现矛盾,祖国大陆要抓住新民意带来的新机遇。接下来,如果新民意在岛内的影响力继续扩大,两岸关系可能会出现一段缓和,但民进党或会利用两岸关系的缓和的时机,进一步加深“法理台独”。他强调,台湾统派一直遭受打压,处境艰难,但真理在少数人手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统派是祖国未来统一的关键点,没有统派的统一更艰难。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鞠海涛谈及对“九二共识”的四点认识:一是,“九二共识”是大陆方面巨大善意的体现,是一个中国原则的柔性、间接的表述。二是,“九二共识”也是两岸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照顾到双方的关切。三是,“九二共识”是影响两岸关系的关键因素。四是,这次讲话后,蔡当局明确拒绝“九二共识”,并将“九二共识”和“一国两制”划上等号,以扭曲和模糊“九二共识”,为执政困境脱困,但是“九二共识”在台湾接受度提高的发展趋势是蔡当局难以阻遏的,否则将背离民意,丧失民心。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赵国材提出要考虑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他建议大陆可以参照美国,将对台政策落实到法律。制定法律时应该参照香港澳门制定基本法的模式,邀请商界、学界等人士出席,形成广泛讨论,在达成一定成果后,再邀请台湾方面参与讨论。他强调,这个法律的制定,大陆和台湾双方都要参加。

  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尹宝虎主要谈及“九二共识”。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强调了“九二共识”的历史意义,即“70年来,我们秉持求同存异精神,推动两岸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他指出,大陆对台和平统一政策,既是对国家主权的维护,也是出于对台湾同胞的民族责任。台湾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党,都不应该在台湾人民的身份认同和未来政治走向这一重大问题上躲闪,而要勇敢地提出最有利于台湾同胞的方案和论述。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建议,作为宣传者、研究者和两岸统一的推动者,我们一定要穿上草鞋。他指出,“九二共识”的表述是一种高度凝练的学术语言和文件,非常抽象,普通百姓知道但听不懂。“九二共识”有其优点,就是把两岸交往中达成的共识简单化,为双方打交道提供了新的空间。台湾百姓不清楚其中含义,但都了解到它的重要性,于是在“九合一”选举中,尤其在台湾南部,“九二共识”这个政治符号真正发挥了作用。在这一方面,大陆的学者应该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他常使用庶民的语言,比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中国人要帮中国人”,我们作为宣传者、研究者和两岸统一的推动者,一定要穿上草鞋,走向民间,说人民听得懂的话,让效果更好。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于强谈及“九二共识”表示,此次总书记讲到两岸五通和“一带一路”的四通有相通性,大陆还是希望“一带一路”往外走时可以有台湾的参与,这会给台湾带来很多的利益。

  台湾中兴大学教授孙若怡建议,应该从民族复兴角度做统派的整合;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日后还要宣传中国人要爱中国人,中国人认识中国人。她进一步解释“认识”表示,认识是通过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让台湾的民众更加了解大陆,不仅愿意到大陆上学就业,还愿意定居大陆。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5802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