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智库:九合一选后台湾政情社情如何看?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九合一选后台湾政情社情如何看?


  中评社香港1月17日电/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彭韬博士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月号发表专文《台湾“九合一”选举与政情社情展望》,本文通过回顾此次台湾“九合一”选举,以其新变化和新特征为基础,以县市长选举为中心,结合岛内目前政局现状,分析此次“九合一”选举结果,以及展望这种结果未来对于岛内政情社情的变动趋向以及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文章内容如下:

  2018年11月24日进行的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检验民进党全面执政之后,台湾民意变化的指标性事件。2016年“大选”之后,台湾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民进党“全面执政”,国民党总体上处于收缩态势,中间势力逐渐兴起。蔡英文执政后,台湾当局在两岸政策上回避“九二共识”,严重破坏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台湾当局推行“转型正义”策略,一方面极力压缩国民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意图通过“改革”引导台湾社会转型,这引发了台湾政治分裂和社会激荡。与此同时,美国国会不断修法,积极推动和强化与台湾关系。岛内支持“台独”的政治力量也希望藉势扩大影响,通过参与和影响本次选举,为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布势。在此背景下,回顾及展望此次“九合一”选举,对未来岛内政局走势,以及两岸关系发展,势必产生深远影响。

  一、“九合一”选举的新变化与新特征

  此次2018年“九合一”选举尤其是以县市长为代表的选举,呈现出诸多新现象、新特点,也反映出台湾社会政情民意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征。

  (一)选举规则:选举与“公投”同时进行,投票复杂,意义重大

  根据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资料,截止到2018年,台湾20岁以上人口数为1919,2648人,①参考2014年的投票率,2018年“九合一”与“公投”选举人数约为1250万人,其中“九合一”选举年龄为20岁,“公投”年龄则放宽为18岁,18-20岁的“公投”首投族约有60万人。②1250万台湾民众选举“地方”公职人员的同时,还将对10个“公投”案投出支持或反对票。此次投票也非常复杂,6个“直辖市”和3个省辖市领市长、市议员和里长3张选票;其他13个县辖市领县长、县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和村里长共5张选票,加上“公投”相当于每个人最多要投13-15张选票。
  在10个公投案中,最受外界瞩目的是前奥运选手纪政发起的所谓“东京奥运会正名”“公投”,也就是以“台湾”为全名申请参加国际运动赛事及2020年东京奥运会。此“公投”以577万人反对没有通过,中华台北奥会面临停权或除籍的危机解除,台湾运动员将可以出现在2020年东京奥运赛场。这也表明了“独派”的迷梦破灭和台湾民意的胜利。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民进党力推的“以核养绿”“公投”案,最终589万人投票支持通过。这既是对民进党的“非核家园”能源政策的打脸,也体现对民进党政策的不支持不信任投票,反映了台湾民众做出了减少火电、支持核电的抉择。

  其他8个“公投”案,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婚姻与同性教育以及环保能源类,相对来说外界关注度不高。总而言之,“公投绑大选”增加了选举复杂及不可预料性,可以催生选票的同时亦可增添民众反感;过度“公投”可能导致今后台湾政局动荡、认同撕裂、民粹泛滥。投票年龄降至18岁使得年轻人更成为蓝绿兵家必争的选票仓,年轻人过早参与政治,被政客洗脑,成为台湾民粹主义的温床客,值得忧虑和担心。

  (二)选举过程:蓝绿阵营选情形势胶着,跌宕起伏,充满变数

  台湾的选举制度决定了国、民两党之争始终是主流,特别在县市长选举层次,蓝绿政党基本形成了各自站队,由于蔡英文执政两年来施政不佳,民调和支持度一直下降,拖累了整个选情。国民党藉助民进党此消彼长效应,一扫颓势,在22个县市中,拿下15个县市。此次选举,最受蓝绿关注的莫过于高雄和台中,但其实最胶着拉锯的非台北莫属,投票时间最晚超过截止投票时间近四个小时,验票时间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37分才结束,创下了台湾选举史记录。最后柯文哲以3254票的微弱优势险胜,丁守中质疑民进党弃保以及“一边开票,一边投票”,先是向法院提出选举无效诉讼,后又要求重新验票。

  此次“九合一”选举,多次民调也显示,国、民两党支持度始终维持在低位运转,即使在投票前,基本都不足四成,更有超过四成选民不愿在选前表态,这说明现前更多选民不看好蓝绿,不关心统独。民众投票意愿不高,在选举中观望态度明显,也使得选举充满变数,中间选民成为蓝绿阵营争取的关键因素,也成为最后选票的决定因素。
  (三)选举议题:民进党打主权牌失效,国民党打经济牌获胜

  从选民角度来说,历次台湾地方选举议题主要聚焦施政决策、民生议题、经济环保、社团组织等,但由于2016年5月以来,主张“台独”的蔡英文上台执政,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两岸进入冷对抗时期,直接影响到部分台湾民众的经济民生。因此民进党打主权牌、统独牌失效;而国民党以经济牌、务实牌为抓手,顺应民心,在民进党的铁票仓高雄等地成功逆袭,大获全胜。

  (四)选举代表:候选人能力彰显,超越蓝绿,资源整合

  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候选人自身影响力在选举中作用更加突出。民众对意识形态不太关注,更重视网络红人或政治倾向不十分突出的非典型传统政治人物。一些候选人凭藉个人魅力、良好口碑以及亲民形象,打破传统蓝绿格局的印象,获得较高支持率。

  民进党籍郑文灿在桃园经过一个任期的深耕,获得选区民众的大幅认可,连续两年在《远见》杂志“县市长施政满意度调查”中获评为“五星首长”,③本次选举几乎没有悬念连任。新北市长候选人侯友宜过去是警察,对台湾民众而言是个非典型政治人物,此次选举以1165130张选票,创下全台县市长选举得票数最高纪录。在台北市,柯文哲凭藉网络和受年轻人追捧获得选举胜利,柯既无政党资源支持,也无地方派系团队支持,但在台北市始终保持较高的人气。同时就整合而言,此次国民党提名的7位女性候选人,台中市卢秀燕、嘉义市黄敏惠、彰化县王惠美、云林县张丽善、宜兰县林姿妙、花莲县徐榛蔚和台东县饶庆铃,个人能力突出,善于整合当地资源,全部当选,也创造了同期最多台湾女县市长纪录。

  (五)选举结果:蓝绿版图大翻转,民心思变,“韩流”效应

  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实现了蓝绿版图大翻转,高雄市、台中市、嘉义市、彰化县、云林县、宜兰县、澎湖县7个县市“绿地变蓝天”,特别是国民党取得20-30多年没有获胜过的高雄市胜利更有标志性含义。在得票数方面,蓝营获得6102876选票,得票率为48.79%;绿营只获得4897730张选票,得票率为39.16%。④

  从此次“九合一”选举结果来看,国民党虽然获得大胜,但不应该看做完全是国民党功劳,或者是民众完全支持国民党的结果,应该是民众对民进党不信任,或者说是对民进党执政绩效不满意的体现。换句话说,民心思变,台湾出现了一个最大党叫做“讨厌民进党”。其次表现出了民众渴望出现良性的两岸关系互动愿望,这也是对民进党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政治意识形态挂帅的一种海啸式回应。最后表明了网络的重要性,传统意义上的选举文宣越来越让位于网络自媒体等宣传引导。此次爆发的“韩流”,以及柯文哲在台北年轻人中高人气就是最好的佐证。
  二、“九合一”后台湾政情社情的变动趋向

  从选举战略来说,政党所从事的活动就是使政治支持最大化,作为执政党,追求的目标是再次当选,连选连任;作为在野党,所追求的是在选举中击败执政党而获得政权。2018年的“九合一”选举被称为2020年“立委”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预演,执政的民进党和在野的国民党非常重视此次选举。2018年“九合一”选举后,随着县市长选举尘埃落定,其结局与发展对台湾政情社情变化的影响巨大,寓意非凡。

  (一)政治格局由“一党专权”重返“两党纷争”

  2014年“九合一”选举,台湾政治层面由“绿小蓝大”正式转变为“绿大蓝小”。2016年台湾“最高领导人”易主,国民党败选后,民进党全面掌握“行政”、“立法”及地方多数席次,国民党士气低迷,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核心,被“不当党产委员会”和“转型正义委员会”不断追杀,完全被民进党锋芒掩盖。蔡英文上台以来,一直推动“促进转型正义条例”、“不当党产条例”、“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同婚立法”等争议性政策,加剧社会对抗撕裂;能源政策左右摇摆,燃煤电厂火力全开造成严重空污;两岸关系大倒退,岛内相关产业受到冲击,所作所为导致其民调雪崩式下跌,已从初期的六成跌至目前二成六左右。⑤尤其是2018年以来,蔡当局操作“拔管案”、“250万高级实习生案”,加之“友邦断交案”、“东厂案”、“台铁普悠玛出轨事件”令岛内社会尤其是青年、中间选民反弹强烈,造成民怨沸腾,此次“九合一”选举堪称是2014年翻版,只不过这次获胜的是国民党,岛内政局由“一党专权”再次重返为“两党纷争”。虽然在县市级,蓝营大获全胜,但在“中央府院”层级目前绿营还占据优势,所以“两党纷争”将对未来台湾政治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二)政党格局由调整分离迈向整合洗牌

  民进党此次遭遇大败,蔡英文第一时间辞职党主席以承担责任,民进党内关于主席人选面临系列博弈,“新潮流”、“苏系”、“谢系”、“英派”开始系列交锋。“内阁”也在“大换血”,民进党内派系力量将依据选举结果进行重新划分,党内政治权力也将重新分配。此次“九合一”选举,蔡英文可能会失去代表民进党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的资格,谁能获得民进党主席提名?谁将代表民进党冲击2020?蔡英文会采取何种手段力保“总统”候选人地位的提名?这都是民进党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而国民党此次胜利,将进一步稳固吴敦义党主席的地位;但侯友宜、卢秀燕、韩国瑜等中生代、新生代也在迅速成长。2020年国民党推选出来的参选人可能有更多种组合和机会,吴马朱王四个太阳之争,谁将代表国民党出战2020?谁将在未来打开两岸关系冰封的局面?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观察。
  (三)年轻一代由漠不关心逐渐理性回归

  现在台湾每年有六十万首投族登上选举舞台,以前年轻人被标榜为不关心政治,尊崇“小确幸”的状态。但随着台湾出现的“太阳花”学运以及洪仲丘事件,都说明了台湾年轻人越来越关心政治。由于现今台湾经济低迷,年轻人将所有怨气化为实质的选举力量,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以选票形式发挥出来。从2018年的选情来看,支持柯文哲的基本是以泛绿选民和年轻人居多。⑥

  2018年二月大陆出台了“惠台三十一条”以及各省纷纷出台系列对台的优惠政策,大陆对台无疑起到磁吸效应,台北建国中学、桃园武陵中学2018年赴大陆求学的高中生人数暴增,其效应在岛内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震撼。目前台湾年轻人不好找工作,又是低薪时代,蔡当局执政后力推“年金改革”,大砍退休待遇,年轻人对军公教一类的工作也不抱期待。台湾现有的气氛,人心思变,而大陆发展日新月异,大陆已成为台湾青年“求活路”的重要选项。⑦求新求变,理性回归,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将前往大陆发展作为其人生规划中的选择之一。

  (四)经济民生成瞩目焦点决定选票走向 

  “九合一”选举是地方性选举,民意走向影响投票进程。而民意的重要来源,基本取决于民众对岛内经济与民生的直观感受。民生是台湾当前的主要社会问题,经济是台湾当前最主要问题,也是岛内民众的焦点问题。此次“九合一”选举,卢秀燕、韩国瑜非传统蓝营大佬,但异军突起。卢秀燕聚焦社会热点,在空污等民生问题上严重打击林佳龙。韩国瑜以经济为主轴,提出“南台湾不需要政治而需要经济”等政见,改变“又老又穷”的高雄现状,让其在高雄选战中成功逆袭。而彰化县民进党籍候选人魏明谷,因为在其担任县长期间,一些在四年前选举时的福利承诺没有实现,农地工厂问题、学童免费营养午餐、幼儿福利等没有落实,成为竞争对手国民党籍候选人王惠美的攻击目标,而最后无缘县长。

  另外从经济民生延伸到“九二共识”议题,目前蓝营15县市长纷纷承认“九二共识”,“九二共识”已经从政治议题转为经济民生议题,也成为是否与大陆合作交流的决定性因素。韩国瑜甚至对新当选绿营屏东县长、台南市长喊话,希望共同遵守其“九二共识”主张。所以说,此次“九合一”选举中胜利者,无不是强调保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才继而赢得选举。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政治意识形态、统独话题、蓝绿色彩会逐渐淡化。台南市长、民进党籍的黄伟哲甚至表示,愿意和高雄一起拚观光、拚经济;也不排斥访问大陆。显然,选后的新民意已经成为蓝绿地方首长的关注要点,他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岛内的经济和民生方面。
  三、“九合一”选举后两岸关系的形势前瞻

  此次“九合一”选举虽然落幕,但是政权还掌握在民进党手中,蓝绿阵营就各自政治认同、经济议题将继续交锋,同时2020年大位之选即将鸣枪起跑。在此背景下,此次“九合一”选举对岛内政局走势、两岸关系势必产生重大影响。

  (一)岛内政治生态和“文化台独”现状对两岸关系提出挑战

  长期以来,岛内政治生态是蓝绿对立,两党倾轧。根据2018年“九合一”选举结果统计,其效应将延续到2020年的“立委”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依蓝绿得票数计算,“蓝升绿降”,照此推测,民进党政党议题与未来两岸关系方针政策将受到国民党掣肘。由于2016年“立法会”议席失守对国民党来说使得国民党成为“立法会”议席少数,国民党“立委”们在“转型正义”、“公投”立法等议题上不能狙击绿营,才使得现在两岸关系如履薄冰。此次“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旗开得胜,在新民意的加持下,国民党将变得更有话语权。但如果国民党在未来不改变政党形象,不整合党内资源,协调各方利益,未来两岸关系是否能迎来新一轮机遇值得持续观察。

  国民党的此次胜选的几个县市,其候选人基本都强调是个人特质,淡化蓝绿意识形态,唯一强调蓝色色彩的是国民党在台北的候选人丁守中,他最后以些许失败而告终。这次国民党胜利应该反思为什么会出现韩国瑜“一人救全党”现象,也应看作是自我调整和培养中青年领袖的绝佳机会,做好内部政策和梯队建设方面工作。韩国瑜在高雄胜选,提出“认同九二共识”口号,应会主动与中国大陆对接,信守其发展经济承诺。但是当政的民进党当局是否会予以支持?值得我们深入观察和研判。

  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当前的两岸政策是所谓“维持现状”下的“渐进式台独”,目的是为了平衡党内“浅绿”和“深绿”的矛盾,吸引更多的中间选票。11月24日民进党败选,蔡英文主动辞去党主席,但是不排除今后,在中美、中日博弈不断加剧的大格局下,蔡英文更加抱紧美国和日本大腿,打“美国牌”和“日本牌”。虽然蔡英文因败选而辞去党主席,但其作为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即使2018年“九合一”选举失利,但至少到2020年,其还在继续执政。在内外压力两难下,是否会倒向“深绿”阵营,进一步出台对抗大陆政策措施,甚至在两岸关系上走上偏激路线,即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与此同时,民进党当局推行的“文化台独”试图从精神上切断中华文明和台湾文化的纽带,继续“去中国化”,不断消解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文化认同感,这也为两岸的和平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是在动摇两岸关系的“底线”。蔡当局“去中国化”的举措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清除台湾社会中不利于“台独”的中国文化,如淡化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清理台湾留存的重要中国文物以及默许岛内“去蒋”、“去孙”乃至“去郑”、“去孔”、“去妈祖”等行为;二是通过文化教育培养年轻一代纯正的实则是“抗中媚日”的“台湾史观”,藉以实现其所谓台湾人“天然独”之愿景,如废止“课纲微调”、在民主自由的名义下让中小学生审课纲等;三是为台湾“正名”,将一些与台湾挂钩的机构进行名称“正名”,比如将“中华奥会”改为“国家奥会”,推行台湾人的“本土”意识。此次民进党操控的“东京奥运会正名”“公投”虽然没有通过,但是还是有476万人投了赞同票,金马奖傅榆的“台独”言论,这些都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严重构成威胁,严重冲击了两岸关系,对两岸关系未来走向构成严峻挑战。
  (二)岛内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愿景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机遇

  目前来看,不管哪一个政党在“九合一”选举胜利都只是暂时的,其最终目的是长期执政,而目前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是保持长期执政的核心手段。民进党应该要认真思考是否要继续采取目前这种阻挠两岸政策的策略,要斟酌是否承认“九二共识”。毕竟现代社会,经济决定政治,没有大陆这个宽阔而巨大的市场,台湾经济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输掉经济就是输掉未来,输掉未来,就是输掉台湾。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的提出是出于削弱大陆经济影响的考量,但由于深陷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台湾本身并没有足够强大的资源和能力去支撑其战略意图,以至于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大陆游客的减少对台湾经济形成了严重冲击。目前台湾房价高企,薪资冻涨,工作机会式微,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阶层固化,加之人口少子化、老龄化、结婚率生育率降低等系列经济民生问题层出不穷。假如民进党在此次选举失败之后,认真反省检讨政策,选择转变与大陆的经贸关系,这对两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经济民生之间的发展未尝不是良好的机遇,对其2020年大选也留有一线生机。

  解决民生是岛内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政党最大的政绩。如何将民生问题落实,而不是口号和骗取选票,是台湾当局执政的重中之重。民众生活困苦,是现实问题,也是县市长的责任。国民党此次全面获胜,但是其县市领导人必须清楚,要提高民众幸福感就要经济发展,收入增加,这与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也是息息相关的。毕竟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的扩大,台湾任何政治势力都难以抗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韩国瑜在高雄刮起的韩流,力推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一句简单的“货卖出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撼动了深绿铁票仓。民进党在高雄市执政近20年,高雄港由国际一流港口变成了二流港口,三十万高雄年轻人在高雄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由于低薪、高失业率、高物价、高房价、只能纷纷外出“北漂”。这些人对高雄经济不认可程度较高,也是民进党高雄选举失败的关键。所以韩国瑜在当选后说笑不起来,责任很大,也是不无道理。毕竟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综上所述,2018年“九合一”选举,虽然民进党大败,国民党大胜,但可以看到的是民进党还有一年多执政期,估计至少到2020年前会对两岸关系改善不会起到太大作用。但大陆已充分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台湾任何政治势力都难以抗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台湾整体上有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的动力。虽然两岸关系面临巨大挑战,困难增多,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两岸的主题,同时也是两岸的方向和趋势。尽管民进党在中央执政,而国民党此次获得地方“执政”机遇,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就是无论蓝绿,“执政”的政党必须顺应民心、呼应民意,满足民众的基本诉求。当前台湾的主流民意依然是要实现台湾经济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发展,而这一切都有赖于两岸关系保持稳定,且不断巩固发展,这是两岸关系的希望和出路所在。
  注释:

  ①台湾“‘内政部’户政司”公告,“2018年10月户口统计资料分析”。

  ②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告,2018年8月27日。

  ③中评网:《远见县市长施政满意度调查 郑文灿6都最高》,2018年5月30日。

  ④ 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告,2018年11月25日。

  ⑤美丽岛电子报10月31日民调。

  ⑥华夏经纬网:《柯文哲的主要支持力量是谁?》,2018年9月28日。

  ⑦搜狐网:《台湾年轻人“走”在统一路上》,2017年11月9日。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5810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