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全面放开是实现一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热点搜索

全面放开是实现一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制造业全面开放利于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夯实中国制造业的基础。

  中评社北京3月29日电/3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19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中国将通过打造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将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全面推动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制度,为各类企业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华投资和开展业务。

  中国网发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研究员卞永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研究员史鑫鑫文章表示,事实上,这不是政府第一次提出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2018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就已经指出: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中国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支持经济全球化广泛深入发展的鲜明态度。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转型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例如,中国制造业整体上技术水平较低,大都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下游,垂直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同时,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面临着来自东南亚等国家的冲击,低成本模式发展空间不断缩小。

  因此,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往更高的产业链上攀升,根据中国对外开放四十年的经验,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可以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思路。

  文章认为,制造业全面开放利于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夯实中国制造业的基础。制造业全面开放让中国企业直面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能够进一步激发它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激励企业“走出去”,推动相关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截至2017年底,中国企业在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就达到307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24.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25.8万个。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美国俄亥俄州直接雇佣了超过14万名美国人,不仅为当地贡献了宝贵的税收和就业机会,也有助于维护和提升当地公共设施建设。对此,一些美国专家甚至认为,中国投资正在重振美国“铁锈地带”。中国制造企业海外投资给当地带去资金、技术和产品,解决了当地的就业、发展和税收。同时,也为国内留出了发展空间,从而让更多企业往高端发展,从而产生更大的附加值和带来高端就业。

  制造业全面开放将为外商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给世界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促进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持续的扩大开放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根据工信部数据,2017年中国制造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986家,同比增长24.3%。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近年来也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制造业占海外投资比重三分之一以上,覆盖纺织、食品、机械、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为合作双方带来丰厚回报。规模扩大的同时,质量也在提升。

  近年来,外商投资的重点从加工制造逐步拓展到计算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在中国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近2000家。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65.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7.9%、71.1%和28%。在进入“全球产业20强”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中,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等企业几乎都在欧洲建立了研发机构。

  当然,制造业全面开放难免对一些行业带来压力,甚至是冲击。对于初创期的企业,其生产、销售以及运营管理模式还不成熟,渠道也不够完善,在全面开放的冲击下很可能被成熟的大型企业产品市场替代,这样的企业潜力还未发挥出来便以失败告终。

  此外,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虽然科技含量不高,但也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这样的企业也有可能在外资企业的冲击下破产倒闭,并由此产生新的就业、养老等社会问题。

  文章指出,因此,在全面开放的过程中不能一放了之,政府要利用看得见的手进行引导和管理。

  首先要对中小企业加大金融支持。自去年以来,政府不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包括央行多次降准、退出特别货币工具,银保监会也加大商业银行的考核力度,促使其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放贷,以及地方政府成立纾困基金等。当然,在实际执行中,关键还是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其次是要对制造业加大财政支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措施就是要对制造业更大规模的减税,降低增值税税率,让制造业产业链整体间接税负下降,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让企业税后利润增大,可以有更多资金投资与研发。同时,个人所得税法的全面落地,也提高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了居民消费能力,间接支持了一般制造业的发展。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企业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企业一方面要抓住融入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机会,从传统的来料加工等中低端,朝着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战略新兴产业等中高端迈进,充分利用国内市场,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放眼国际,提升国际竞争力,大胆走出去,也可以闯出一片新天地。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126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