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乌兹别克斯坦青年科学家在华求知记

热点搜索

乌兹别克斯坦青年科学家在华求知记

  中评社香港4月14日电/“这里与祖国有3个小时时差,但这里的人们让我们感觉就像在家一样。”34岁的法霍德·卡西莫夫与年长他一岁的阿蒙·别尔季耶夫说。

  据新华社报道,去年11月,两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化工学院的青年科学家来到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这里,他们将度过为期一年的在华求知工作之旅。

  促成他们来华的,是“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这项由中国科技部于2013年启动的国际合作项目,是中国“科技伙伴计划”重要内容,旨在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文交流,实现合作培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目标。

  “我是电气自动化工程师。”如今,法霍德已能用汉语介绍自己的专业。身为机械工程师的阿蒙,在中国同事的协助下,开始熟练运用中方制图软件设计机械零件草图。

  在自动化研究所后院,一台崭新的叉车停放在空地上。自动化研究所翻译魏会心说,两位青年科学家与他们的中方合作导师张东研究员,一道把叉车拆卸、组装数遍,直至实现研究智能机械的目标。
  “他们对工作怀有强烈的新鲜感,经常问这问那。这就要求中方同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能被问倒。”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朱运海说。

  “这里就像是家,同事们就像是兄弟姐妹。”法霍德和阿蒙感叹,过去数月间,他们经历了人生中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学会用微
信,第一次网购,第一次拆卸崭新的叉车,第一次使用GPS地图生成系统……

  张东更是没有把两位外国学生当成外人。他带着法霍德、阿蒙做课题、谈项目、进工厂,生活中也想办法量让两人少些思乡之苦。

  法霍德生日那天,同事们为他过了一个中式生日。插有生日蜡烛的大蛋糕、寓意健康的长寿面,让法霍德颇受感动。

  阿蒙打算接来自己的妻子、女儿和儿子,一家四口在中国团聚。“中国有句哲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回国后,我会回到学校教
书,也会像在中国一样继续到一线做工程师。”他说。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214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