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图首 > 中评镜头:中国使馆向美国公众再揭神秘面纱

热点搜索

中评镜头:中国使馆向美国公众再揭神秘面纱


中国驻美使馆再度向美国普通公众开放,市民与大熊猫合影兴高采烈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国使馆门口等候进场的观众排出三百米长队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问候前来参加活动的美国小孩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美国市民抽到黄山六日游大奖兴高采烈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美友好故事分享”图片征集活动颁奖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国使馆中厅的古琴表演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美国小孩对中国巨型射电望远镜感兴趣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武术表演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飞天乐舞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花鼓灯舞蹈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国讯飞展示语音人工智能产品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文房四宝展示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书法和拓画展示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茶艺演示和品茶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参加活动的美国小朋友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参观中国使馆的外国驻美官员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国宝鼎展示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太极拳表演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华府侨社的秧歌和威风锣鼓表演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品尝中国小吃美食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评社华盛顿5月4日电(记者 余东晖)继去年之后,中国驻美大使馆4日再度揭开神秘面纱,面向美国普通公众敞开大门。美国市民蜂拥而来,最长时中国使馆门口等候入场的队伍长达三百多米。大家都希望一睹这个东方大国使馆和中华文化之风采。

  去年中国驻美使馆首次加入华府传统的“使馆旅游日”活动,一天之内就吸引八千多名观众。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4日对前来参观的美国市民说,去年的盛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美国民间涌动的友华暖流,也鼓舞了我们今天再次开门迎客”。

  崔天凯表示,开放令中国大使馆收获了友谊,也让美国老百姓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开放也促成了中国的发展。所以今天的开放日要与大家分享中国发展的故事,帮助大家从这个角度感受中国。

  崔天凯指出,要理解中国的发展故事,要看延续五千年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一大特点是“和”、“合”,中国人追求和平、和谐,强调融合发展,海纳百川成其大。基于这样的文明基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使馆再度向美国普通公众开放之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美建交40周年,也正逢美中贸易战尚未平息,美中战略竞争愈演愈烈。崔天凯致辞强调,40年前中美建交,为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及此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十分重要的外部条件。中美关系40年历经风雨保持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不仅造福彼此,也惠及世界。而这个故事的核心正是民意相亲,是民意相亲奠定了中美友好的基础,并将造就中美关系的未来。

  中国驻美使馆馆舍由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开放日,美国公众有缘走进这个东西交融、中美合璧的独特建筑,同时可参观国画、花瓶、刺绣、宝鼎等部分馆藏珍品。开放日,来自中国安徽黄山和华府侨界的艺术家还演示中华文化中的文房四宝、茶艺、武术、民乐、歌舞等,吸引美国市民流连驻足。中国传统小吃美食,让美国人体验“舌尖上的中国”。

  今年开放日的活动比去年更丰富多彩。为了与美国人分享中国发展和开放的故事,开放日举办了中国科技发展和中美科技合作展、中美建交40周年图片展、“一带一路”展,还揭晓了“中美友好故事分享”图片征集活动的十位获奖者。

  詹宁斯女士带着家里三个孩子来参观,老二女孩今年6岁,是5年前从中国桂林领养来的。她说,平时女孩在华府学校上的就是“浸入式中文”项目,希望她不忘中华文化。受到华府中国领养儿童联谊会的邀请,今天能来中国大使馆参观,见到这么多新鲜的东西,感到很兴奋。

  对于最近有媒体报道,美国国务院高官称美中竞争是“文明的冲突”,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对中评社表示,已经看到相关报道,但还不了解细节。不管怎样,中国发展与美国良好合作关系的愿望是一以贯之的,希望中美之间能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发展健康稳定的关系。今天的开放日,就是展现这样的姿态,开门迎客,让美国民众了解中国,就是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所做的具体举措。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394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