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严永添:中国援非医疗队 非洲的白衣天使

热点搜索

严永添:中国援非医疗队 非洲的白衣天使



北京同仁医院第25批援几内亚医疗队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妇产科医生付晓萌在毛里塔尼亚


中国援非医疗队在非洲


  中评社北京5月18日电(作者 严永添)中国援非医疗队于1962年7月3日成立,1963年4月第一支由湖北省组建的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麻醉科的中国援非医疗队被派往刚刚独立建国的阿尔及利亚。从此,每两年轮换一批的中国援非医疗队,是非洲大地上的“白衣天使”,是非洲人民的“福音”。50多年来,先后有超过2万名来自中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到非洲50多个国家驻点,给超过2亿的非洲人民带去生的希望。

  中国援非医疗队的管理方式是由卫生部直接对外办理,费用由中国财政部直接拨付,“以省包国”对口支援,每个省直辖市都有相对应的受援国,当然也有直接从部队派出的医疗队,给非洲人民带去生的希望,同时也在非洲大地播撒中非友谊的种子。

  2013年8月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50周年之际,习主席高度评价援非医疗队成就和意义,并总结了医疗队的精神是“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毛里塔尼亚总统海德拉曾称道:“中国专家最善于埋头工作,工作效率最高。中国医生不畏艰苦,在历来缺医少药的地方工作,受到群众热烈称赞。现在群众每当遇到疑难病时,便要找中国医生。”中国医生也被誉为“穿着白大褂的外交官”,为促进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友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010年,联合国开发计画署南南合作特设局授予中国卫生部“卫生发展南南合作荣誉奖”,以表彰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发展卫生事业作出的努力和卓越贡献。

  2014年,中国第23批援助几内亚医疗队在几内亚埃博拉肆虐时期,全体19名医疗队队员和当地医务人员及几内亚人民共同奋斗,携手抗击埃博拉疫情长达6个月之久,创下了外国援助医务人员帮助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时间最长的纪录。因此获得2015年度“南南合作奖”。中国援非医疗队在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用鲜血和生命架起了中非友谊的桥梁,发扬了新时代的“白求恩精神”。

  2015年,中国援非医疗队也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北京大学李安山教授曾着文对中国援非医疗工作做了系统梳理,指出援外医疗队对推动中国的外交建设、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大意义,也是提倡人文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更多的外国学者认为,中国对非援助是一种“政治手段”,其目的是要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以达到政治目的。

  其实,中国开展对非医疗援助是出于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大国当担,毛主席和周总理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无私援助第三世界人民的广阔胸襟与习主席所宣导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脉相承的。非洲国家长期受到西方的殖民统治和资源掠夺,经济落后,疾病漫延,缺医少药,陷于人道主义灾难。中国政府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不加任何政治条件,也没有任何政治动机,而是无私向非洲人民伸出援手,派遣医疗队,并在当地建立医院、培训医务人员、赠送药品和医疗器械,56年来从不间断。

  非洲婴幼儿的死亡率很高,每年死亡几百万人,因此仅产妇接生这一项,中国援非医疗队每年就挽救了几百万非洲新生命和产妇的生命。据江苏电视台报导,中国援助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医疗队在一年的时间里,仅妇产科翁侨医生一人就完成了孕妇分娩手术13357例,危重症抢救168例,新生儿存活率提高14%,死亡率下降20%。中国援非医疗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生的和新的希望,成了当地人心中的“守护神”。

  什么是“普世价值”?中国援非医疗队所承载的精神和信念,这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为中国援非医疗队点赞!

  (作者严永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501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