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两岸新闻交流文集出版 亲历者幕后故事精彩

热点搜索

两岸新闻交流文集出版 亲历者幕后故事精彩


此书主编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张铭清、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季星星,副主编为中国记协台港澳工作部原主任李安、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阎立峰。(中评社 林艶摄)


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海峡两岸新闻交流30年纪念文集》2018年8月正式出版(中评社 林艶摄)


张铭清作序(中评社 林艶摄)


目录(中评社 林艶摄)


目录(中评社 林艶摄)


中国记协台港澳工作部原主任李安(中间)向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右)、台湾中评社社长俞雨霖(左)赠书。(中评社 林淑玲摄)

  中评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林艶)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海峡两岸新闻交流30年纪念文集》2018年8月正式出版,50余位两岸新闻人及相关工作者回顾了两岸交流30年来的难忘经历并分享了作为亲历者和推动者所参与见证的背后的精彩故事。此书主编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张铭清、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季星星,副主编为中国记协台港澳工作部原主任李安、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阎立峰。

  张铭清为此书写序并撰写《两岸新闻交流的回顾与展望》一文,张铭清在书中写道,两岸新闻交流是两岸交流中起步最早、影响最大、成效最显着的领域。从1987年算起,到2017年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来,两岸新闻交流伴随着两岸各个领域的交流,在营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的舆论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岸关系之所以有今天,两岸新闻界功不可没。与此同时,两岸新闻交流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向到双向的过程。正如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样,尽管经历曲折,但从总体来看还是不断发展的。

  长期从事两岸及港澳新闻交流工作,策划并参与了多项两岸及港澳地区新闻媒体交流活动的中国记协台港澳工作部原主任李安在书中梳理了两岸新闻交流30年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他介绍道,1987年9月,台湾《自立晚报》两位记者李永得和徐璐绕道东京到大陆采访,成为1949年来首次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1987年11月1日,中国记协负责人发表谈话,欢迎台湾记者到大陆采访,就此拉开了两岸新闻交流的帷幕。自那以后,台湾各大媒体纷纷派记者来大陆采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采访项目无所不包。1990年9月24日,台湾《中国时报》采访组在北京采访了时任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尚昆。据不完全统计,至1992年,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累计超过2000人次。而由于台湾方面各种不合理规定的限制,到1991年8月份为止,大陆记者却没有一人能够入岛采访。1991年8月,为采访“闽狮渔事件”,新华社、中新社两位记者随中国红十字总会人员赴台,成为1949年以后第一次进入台湾采访的大陆记者。1992年9月,经过各方的努力,排除种种障碍,首批“大陆记者赴台采访团”一行18人赴台湾采访,正式开启了两岸新闻界双向交流的大门。1994年,大陆方面审批同意台湾新闻单位不间断派记者到大陆采访(俗称“驻点”)。2000年11月,台湾方面宣布开放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四家大陆媒体到台湾驻点采访。

  台湾《自立晚报》两位记者李永得和徐璐1987年9月从东京转机绕道到大陆采访,成为1949年来首次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他们的破冰两岸新闻交流,敲开了两岸38年闭锁的大门,轰动一时。国务院港澳办原常务副主任、全国港澳研究会创会会长陈佐洱作为大陆方代表负责接待了二位记者,他在书中回忆道,那年秋天,台湾岛上风传实行38年之久的“戒严令”可能出现突破,原籍大陆省份的民众有望获准回到阔别了半辈子的家乡探亲。台湾新闻界当然反应灵敏,各家传媒都在摩拳擦掌。《自立晚报》年富力强的老板吴丰山脑子灵活,处事果断,抢先出手了一个秘密计划:派记者抢滩大陆,公开采访!现任“中央社”董事长、《自立晚报》原总编辑陈国祥在书中也回顾了李永得和徐璐二人是如何突破政治禁忌,克服重重困难从东京转机来到大陆采访的幕后细节。他说,最早的计划是搭乘渔船到厦门外海,转搭当时进行海上贸易的大陆渔船登陆采访,但考虑风险太大才改为堂而皇之搭机经第三地前往采访。二人顺利抵达大陆进行为期14天的采访,陈佐洱全力协助他们在大陆的采访活动和人身安全。书中,陈佐洱透露,当时由中央台办主任杨斯德和乐美真同志具体指导工作,他谨记中央确定的两条原则:一是自由采访,李、徐想采访谁,到什么地方采访,都要尽量满足;二是确保人身安全。后来他才知道,这两条是邓小平同志定下的原则。虽然他们在返台后被台湾当局公诉违反法令,但最终还是被确定无罪。陈国祥认为,新闻交流是很单纯的问题,不管哪一个社会,都应以告知、让人民有知悉权为第一要务,告知人民关心的事务,若人民关心对岸事务,媒体自然会做大量报道;如果不能让记者充分判断、去进行采访工作,就是官方对媒体的干扰,也是对人民知悉权满足的干扰。

  1991年8月12日至24日,时任中国新闻社港台海外部主任的郭伟峰与新华社主任记者范丽青,因“闽狮渔事件”赴台湾采访,成为两岸相隔42年后首次访问台湾的大陆记者,更是两岸新闻双向交流乃至两岸关系双向交流的起始,被载入两岸关系史册。据台湾《中华日报》董事长黄肇松回忆,他当时作为《中国时报》总编辑与副总编辑俞雨霖到停机坪通道接机,陪郭伟峰和范丽青走到海关,短短500米花了一个多小时,因为有100多位记者寸步不离地对他们进行“记者采访记者”,让郭、范两人“寸步难行”。现任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作为当时的亲历者,在书中撰写了《一位两岸新闻老兵的人生价值所在》一文。他在文章分享了两位大陆记者是如何成为历史主角的,他说,我在台湾12天中的采访言行,是本色的表露,没有什么矫饰,动之以情,才能获得台湾最大的民心民意支持。这是他再次回顾首次赴台采访时的最大感慨。他说,我们的本色有三,一是我们也是专业的记者,二是我们是同声同气的宗亲,三是我们是传播善意的种子。我深知,40年间的第一步,虽然是一小步,当时这一步一定要稳稳地走出去,因为在我们身后,是滚滚而来的两岸大交流时代。不能因为我们的个人步伐而延误阻碍了时代的进程!所以,我们这一次赴台采访,不单纯是一次新闻事件的采访,更不是个人出风头的时刻。我们是代表整个大陆记者的精神风貌,要让台湾民众产生好感,支持两岸新闻双向交流。所以,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要让台湾民众产生好感,以获得台湾民众的认同,是我们在12天里努力目标。现在回顾,我觉得我做到了,无愧历史潮流。时任国家主席、对台领导小组组长杨尚昆评价他们的此次台湾破冰之行时是这样讲的:“这两个娃不错喔!”郭伟峰感叹自己是两岸新闻交流合作的在岗老兵,他说,无论如何,只要以和平统一为大政方针,两岸关系的基础就必须是以民心为基础。以心比心,对台湾民众要有真情实意,要对之以善,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本色。此后26年,我在两岸新闻交流合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时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勿忘初心,保持本色!

  当然,在两岸新闻交流中,台湾媒体访问大陆领导人的事件也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创举。1990年9月24日,台湾《中国时报》采访组在北京采访了时任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尚昆。台湾《中华日报》董事长、台湾《中国时报》原社长黄肇松是当时特派采访团的团长,他在书中回顾了访问杨尚昆前主席的幕后故事,分享了此次专访的来龙去脉并揭露了当时规划此次专访的初衷。他回忆道,杨尚昆当时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本报特派采访团,预计时间约40分钟。最后,访问时间为80分钟,超出原定时间一倍。在综合答覆中,他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均有所触及,只是有些答得多,有些答得少;有些详细些,有些简单些。总的印象是:他很能顺应谈话的气氛,乐谈健谈而不以我们所提的较为尖锐的问题为意。台湾中评社社长、《中国时报》原副总编辑的俞雨霖是此次专访顺利达成的幕后参与者和推动者,负责与国台办进行接洽沟通。他在书中也分享了他当时作为《中国时报》大陆新闻中心主任参与推动此次采访过程中的整个经历,他感慨道,在两岸开始开始交流之际,能够访问到国家主席杨尚昆,尤其具有中共元老的身份,不论就媒体本身或新闻本身来说,都是一件两岸关系上空前的大事。多年后,有一位大陆的媒体人告诉我,这个访问是空前绝后的一个新闻事件,也是杨尚昆主席空前绝后的受访事件,如今看起来,真是如此,我们何其有幸,能够参与在这个历史事件之中。此外,俞雨霖在书中还分享了他亲历的另外两个新闻事件,一是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与中新社记者郭伟峰赴台采访“闽狮渔事件”,二是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与陈斌华正式赴台驻点采访,踏出两岸新闻交流正常化的第一步。

  此外,还有很多参与推动两岸新闻交流的工作者及新闻人都在书中叙写了他们参与两岸新闻交流30年历程中的特殊历史记忆,比如,国台办秘书局局长杨毅也在书中揭露了《首批大陆记者赴台采访始末》,国台办研究局副局长、新华社港台澳部原副主任陈斌华分享了其驻点采访经历《我与台湾的“相看两不厌”》,台湾中天电视台新闻部大陆中心主任特派员戴菉也分享了其在大陆驻点的心情,东森驻京自资深记者、东森电视台新闻部大陆中心副理在书中分享了《两岸新闻交流卅年之我的两岸婚姻路》等等。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543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