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银匠村”,年轻工匠又回来了

热点搜索

“银匠村”,年轻工匠又回来了

  中评社北京6月16日电/贵州省台江县塘龙寨制作的银饰,一路“吸粉”,远销东南亚、巴西、阿根廷……

  “银匠村”,年轻工匠又回来了

  “看到那么多外国人喜欢我们的民族传统银饰,我心里既高兴也忐忑,培养年轻工匠必须加紧了。”从南美参加完中国贵州非遗文化巴西推介会的贵州省“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吴水根兴奋之余难掩忧虑。

  高峰时一年加工七八千斤

  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塘龙寨的一天,是从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开始的。这里是贵州著名的“银匠村”。上个世纪80年代,塘龙寨只有8户银匠,后来高峰期全寨65户人家,有52户加工银饰,整个寨子一年加工银子达七八千斤。

  昏暗的工作室里,吴水根将一个装有银块的“银窝”放在炭炉上,随着风箱拉动,银块在高温下熔化成银水,他将滚烫的银水倒入一个条状的金属,银块迅速变身为银条。趁着银条的余温,他将银条捶打成薄片,放入两个凹凸对应的模具中仅仅一压,银片上的蝴蝶花纹便生动地印刻上去。

  1983年,吴水根初中毕业后无所事事,做银匠的父亲对他说:“你就跟着我打银子吧!”经过十多年锻炼,这个苗族青年成长为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银匠。

  如今,塘龙寨银匠制作的银饰成了游客最钟爱的工艺品。很多银匠的作品不仅被推广到全国各地,还漂洋过海远销到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把苗寨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从巴西到阿根廷,吴水根的银饰作品一路“吸粉”。“很多外国人甚至想把我的展品买走,他们还纷纷留下我的联系方式,带了两盒名片都不够发。”他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七成的年轻人不愿做银匠

  塘龙寨里有很多银匠高手,行走在外,吴水根经常被人尊称“大师”,然而这种荣誉感也难抵他心中忧虑。按道理来说,银匠村学艺的条件不错,可面对养家糊口的现实,村里年轻人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也有人想学,可又感觉赚钱不多,不如打工来钱快。

  “银匠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职业,一个银匠从成长到合格最低需要三年左右时间,也就是说三年后才能开始有赚钱能力。”吴水根对记者说, 村里之前有60多户从事银饰加工行业的匠人,目前只剩下了30几户,减少了近一半。

  年轻人纷纷转去外省打工,稍微年轻一点的去了外省银饰加工企业当工人,年纪大的依然在坚守。他和同村的师父交流感慨,村里做银匠的几乎都是40岁至60岁的工匠,可能再过10年没人接班了。

  并且,营销和销售短板正成为这些传统银匠必须面对的现实。同村银饰产品销售几乎都是靠银匠单家独户卖,包括吴水根自己在内,也依然是传统销售模式,靠附近的人口碑营销,一个传一个。

  2018年初,吴水根做了一次调研,村里面70%年轻人回答他说不想再做银匠,他顿时很难过。苗寨文化传承遇到了困难,年轻工匠有断档危机,贫困群众无法脱贫致富,这些问题时常堵在他心里,夜夜难以入睡。

  打破“传内不传外”

  面对这些问题,吴水根尝试去改变现状。

  苗族银匠的手艺大多来自家传,素来“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但这两个惯例,都被吴水根打破了。吴水根打开大门,广收徒弟。10多年来,他带出18个徒弟。

  吴水根的女儿吴春秀从小就在爸爸的加工作坊长大,从七八岁开始,就拿着锤子帮爸爸干活。初中毕业后,吴春秀正式向爸爸拜师学艺,成为少有的女银匠。

  这18个徒弟里,依然有两个徒弟无法赚钱,被迫去了浙江打工为生。“如果产品将来不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卖不出去咋办?”吴水根对徒弟们可以说用“苛刻”来形容,他让徒弟们必须要有创新,不能吃老本,因此每天逼着徒弟们学习绘画。

  “创意思维也很重要。”吴水根小时候在班上美术成绩特别好,经常去当地老房子看木雕,只要哪里雕龙画虎好看,他都要去看一看,然后回家画到纸上。从事银匠行业后,吴水根特备注重银饰的款式创新。

  “我今年53岁了,有生之年想培养一个拔尖的徒弟。”吴水根认真地对记者说,他现在已经和村两委成立了银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苗族银饰加工基地,让苗族银饰加工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再通过农村电商等平台扩大市场,不断提高银匠收入水平。今年,他还非常想开办一个银匠培训基地,为此他把家里都腾出来做教室。“要是能有个更大地方就更好了。”

  (来源:工人日报)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741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