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陈鸿斌:从F35坠机事件看日本的尴尬角色

热点搜索

陈鸿斌:从F35坠机事件看日本的尴尬角色


  中评社香港6月25日电(作者 陈鸿斌)今年4月9日晚,一架F—35战斗机在日本青森县三泽基地以东135公里的太平洋海域上空与另外三架同型机训练时突然发生意外坠海,飞行员罹难。为了防止中俄两国发现该战斗机的下落,日美双方高度紧张地持续寻找,除了找到并打捞了损毁严重的飞行记录装置和驾驶席后侧机窗部分以外,其他都一无所获,此事在美国尤其在日本引发了轩然大波。

  因为这是F—35战斗机发生坠机的首起案例。日本航空自卫队引进该机型并形成相关编队后还不到两周时间就发生了这一事故,而且驾驶该战斗机的是一名航空自卫队的资深飞行员,其飞行时间已长达3200小时,飞行F—35的时间也已达60小时,当天他是作为编队长负责训练的。战斗机坠落后,日本自卫队曾连续数日持续大强度搜索相关海域,美军则从驻韩国基地派遣了U2型高空侦察机和深海搜寻船协助寻找。

  该战斗机曾被美国军方炫耀为技术最先进的战斗机,美国今后预定将量产数千架F—35战斗机,仅日本一个国家就增订了105架之多,安倍以此来显示日美同盟的“牢不可破。”

  在未能发现飞机残骸,更谈不上打捞飞机的黑匣子的情况下,6月10日日本防卫省仅根据坠机战斗机的飞行轨迹以及当时在一起训练的其他飞行员的情况介绍,以及飞行员与地面指挥人员的通话记录,就估计飞行员陷入“空间迷向”是导致坠机的主要原因,而“飞机自身出现异常的可能性极低!”从而以此排除飞机故障因素,这样就不致让花费巨大代价引进的战斗机被打入冷宫。公布这一结果后,日本防卫大臣同时还表示:目前不打算停止配备F—35。

  而就在日本公布上述“调查结果”后,美国《防务新闻》却爆料:F—35存在众多缺陷,包括操纵困难、制动失灵和涂层失效等。对此,美日两国官方想继续捂盖子就更困难了。

  尽管此前该机型从未发生过坠机事故,但这一事故的发生并非没有蛛丝马迹可寻。日本共产党众议员宫本彻今年2月就曾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提出质询:美国审计院先后共查出该机型尚未解决的技术缺陷多达966处,但日本政府在引进之际却全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宫本彻当时就指出这么继续飞下去很可能导致坠机,建议日本政府暂停该机型的训练飞行,但安倍政府对此根本就当作耳边风,结果一语成谶,还真发生了这一惨剧。

  日本从2011年开始决定引进F—35战斗机,以作为F—4战斗机的替代机型。原本也曾考虑过欧洲的台风战斗机,但因F—35所炫耀的隐身性能,所以还是选择了该机型。当时确定的数量是42架,去年12月18日日本内阁会议在通过新修订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的同时,决定再进口105架F—35战斗机,包括63架F—35A和42架F—35B,后者完全是为了让其在“出云号”和“加贺号”上起降。安倍政府此举的另一个意图就是借此缓解日美贸易摩擦。

  而就在前年5—8月期间,驾驶该机型训练的美军飞行员在卢克空军基地就先后发生了6起缺氧状况,而且当日本决定引进之际,该机型尚未完成。但对该机型不利的任何信息,五角大楼都是守口如瓶,绝不透露半个字。由于非常看重其隐身性能,而同样具有该功能的F—22又不对外出售,所以日本就只能引进F—35。其实即便战斗机具有隐身性能,但只要发动机在工作,其散发的热量就是无法遮盖的,对方通过红外探测仪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其动向。如今的低频雷达同样也能发现隐身战机。这次发生坠机的海域深达1500米,欲搜寻飞机残骸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战斗机的速度极快,虽然是坠海,但就与撞击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一样,坠海的一刹那就粉身碎骨。再说那一带洋流很急,飞机残骸也许随即就被冲得不知所向。经过8周的艰苦搜寻,日美双方不得不在6月4日宣布放弃搜寻。

  日本防卫大臣岩屋毅对此表示:美国军方在继续对此展开调查,并向相关国家提供有关信息。但实际上就该机型而言,全部相关信息日本都仰赖美国提供,因此日本政府根本无法独自开展任何核查工作。虽说美国审计院指出了如此众多的缺陷,但美国告知日本这个同盟伙伴的只有三个字:没问题!因此如今在日本看来,此举无论是对驾机飞行的飞行员来说还是对全体国民而言,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蹊跷的是:F—35是从F—22发展过来的,但F—22却没有发生过一例坠机事故。其原因何在呢?原来F—22是美国空军的专用机型,不向任何国家出口。而F—35却是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航空兵共用的机型,而且大量对外出口。由于各军种对战斗机的要求不一样,所以F—35就只能搞成大杂烩似的,飞机的自重也相应增加。而且F—22是双发,而F—35却是单发,其安全系数当然不如前者。

  正因为F—35要满足不同军种的需求,所以导致其成本上升,特朗普对此明显表示了不满,此后洛玛公司不得不有所降价。

  在相关行家看来,此机的坠落基本上可以排除操作失误和飞行员身体状况不佳。因为战斗机的训练空域都选择在足以返回基地的范围,可能性较大的是飞行员也许出现了瞬间的平衡感丧失。在战斗机倒飞时,如飞行员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去拉操纵杆的话,就很可能导致坠海。由于最先进的战斗机都是通过按钮来控制机身的,在飞行员无意识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去做多余的动作。

  目前有关该机坠落的唯一信息就是:这架战斗机在接到“中止训练”指令后仅仅一分钟就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由于该机型采用了人工智能来控制飞行,所以如果飞行员决定跳伞的话,应该是会自动显示紧急信号的。即便个别动作不规范,但飞机也应能保持正常状态。但仅仅短暂的一分钟,也许根本就来不及调整机身姿态就已坠海了。也许是某个因素导致所有这些功能均不发生作用,例如在空中发生了爆炸。

  根据日美之间的安排,日本引进的F—35战斗机,一部分是直接引进,其他部分是在日本组装。这架坠海的战斗机就是由三菱重工在小牧南工厂组装的。虽然三菱参与了该机的生产,但仅是作为承包商,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组装而已,所有零部件的作用以及相关生产技术,美方对日本都守口如瓶。在战斗机组装完毕验收时,美军居然采取封闭式验收,日本员工不得有一人在场。这就是双方始终强调的“牢不可破的同盟?”既然美军对日本如此保密,在调查该机坠落事件中,日方显然也是根本无能为力的。由于该机是在日本组装的,洛玛公司完全可能将责任推卸给日方:怎么在美国组装的一架也没有发生事故?

  按照相关规定,在事故发生4个月内,必须就此向日本防卫大臣做出汇报。由于未能发现该机残骸,更谈不上打捞黑匣子,所以最后能得出什么结论非常令人置疑。在该机的安全性能得以确认之前,该机型是否可以继续飞行也显然存疑。对日本来说,安倍为讨特朗普欢心,一口气买那么多F—35战斗机,日本是否实际需要这么多,这么多战斗机停放在哪个基地?谁来驾驶这些战斗机?航空自卫队需要培养大批能驾驭该机型的飞行员。接下来日本国会无疑会就何以引进如此之多的F—35提出质询,不知道安倍政府将如何应对。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810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