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头条 > 刘大可:应实施五大工程 增进台胞民族认同

热点搜索

刘大可:应实施五大工程 增进台胞民族认同


福建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刘大可(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海涵)由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中评智库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研讨会日前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刘大可在发言时表示,福建和台湾具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特别是台湾先人多数是福建移民,从古至今都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福建要充分把握这种全国独一无二的优势,通过实施闽台亲情延续工程,强化对台交流综合平台支撑作用,进一步深化民间基层交流交往,厚植台湾同胞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为此,他提出了包括乡音唤乡亲工程、共享宗族亲情工程、姻亲延续工程、信众亲近工程、根亲文化建设工程。

  刘大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的指示要求,为做好新时代福建对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福建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着力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上先行先试、闯出新路。福建和台湾具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特别是台湾先人多数是福建移民,从古至今都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福建要充分把握这种全国独一无二的优势,通过实施闽台亲情延续工程,强化对台交流综合平台支撑作用,进一步深化民间基层交流交往,厚植台湾同胞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他提出了包括乡音唤乡亲工程、共享宗族亲情工程、姻亲延续工程、信众亲近工程、根亲文化建设工程——

  一、乡音唤乡亲工程。刘大可说,第一是在东山岛建立“两岸闽南乡亲交流合作先行区”。闽南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体,闽南人的开拓进取精神主导着台湾社会的发展。东山岛与台湾岛隔海相望,自古就是大陆与台湾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具有独特的“陆桥缘”“关帝缘”“玉二妈缘”“歌册缘”等,是台胞的重要祖居地和闽南文化资源的集中地。近年来,东山县共接待了台湾640多家关帝、妈祖、玉二妈等宫庙500多个进香团、3万多名信众前来朝圣;而东山县关帝、妈祖、玉二妈神像也先后应邀赴台巡游。同时,东山县10多个姓氏宗亲分别组团赴台交流访问,激发了台胞的“根亲”思念。在东山岛建立“两岸闽南乡亲交流合作先行区”,可凸显浓厚的闽南乡音、乡情,让两岸民众在亲如一家的氛围中互动、互信。

  第二是在上杭县设立“闽台客家始祖园”。台湾客家人具有深厚的客家始祖情结。闽西有丰富的客家祖地文化资源:宁化石壁被称为“客家祖地”;武平县的均庆寺是台湾客家定光古佛信仰的祖庙;上杭县“瓦子街”被许多海内外客家人认为是他们上祖外迁前的“祖地”,“李氏大宗祠”“丘氏总祠”则被东南亚客家人认为是李氏宗亲、丘氏宗亲的“大本营”,近20位“客家始祖”与上杭县有密切关系。建议设立以上杭县城为中心、稔田镇为龙头,包括临城、白砂、东一路乡镇和中都镇、下都乡为一体的“闽台客家始祖园”,将其打造为台湾客家人心中的圣地。与“瓦子街”衔接,在县城修建始祖宗祠、始祖文化博物馆、始祖塑像广场等。将闽台客家始祖崇拜景观集中,既便于观光旅游,更利于满足外迁台湾裔孙们寻根谒祖的愿望。

  二、共享宗族亲情工程。刘大可建议,其一是建设闽台族谱大平台,延续闽台共修族谱传统。闽台历来有宗亲共修族谱风气,1987年后更加兴盛。台湾族人分担编务、承担费用,推出了“大成谱”“合谱”一类新版族谱。2007年漳州市成立了漳台族谱对接展馆,展出两地民间族谱近700册。龙岩市举办了“闽台渊源关系族谱展”等活动。上杭客家族谱馆收藏了131个姓氏、1800多部2万余册的客家族谱,吸引了许多台湾客家乡亲前往参访、读谱、寻根。2009年上杭客家族谱馆承办的客家族谱赴台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可在加强藏馆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与福建师大闽台研究中心、福建省委党校闽台研究院合作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提升客家族谱馆的历史厚度和研究品位,将其打造为集资料建设、学术研究和寻根旅游为一体的闽台文化交流大平台,并牵头在更大范围推动两岸姓氏宗亲族谱的对接与编纂活动。

  其二是建立常态化机制,鼓励寻根谒祖活动。1987年台湾当局同意“凡大陆有三等内血亲、姻亲或配偶的民众”赴大陆探亲。由此,引发了台湾民众“返乡探亲”热潮,进而向共同修建祖祠与祖坟、共同祭祀祖先等“寻根谒祖”衍变,将两岸民众宗亲联谊推向热潮。近年到上杭祭祖的港台海外后裔中,丘氏同胞1500多人次、“张化孙后裔”7万多人次。有的台湾同胞先后数次率领宗亲组团回祖籍地恳亲祭祖。我们要顺应民心,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帮助两岸宗亲轮流以祭拜始祖等形式开展交流。一方面鼓励福建宗亲入岛增进交流,另一方面要举办相关活动吸引台胞回乡共修始祖祠、始祖坟,共同主持春秋两祭。

  三、姻亲延续工程。刘大可具体解释说,其一是鼓励闽台通婚,壮大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两岸通婚将“两岸一家人”和“两岸一家亲”融为一体,是两岸社会融合的象征与崭新境界,有利于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融合。由于“五缘”关系,闽台通婚现象突出,1989年大陆第一例涉台婚姻就在福建登记,1993年起通婚人数稳居全国首位。作为涉台婚姻大省,福建应顺应两岸通婚的新特点、新趋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鼓励两岸通婚,不断扩大“婚姻—亲戚—血缘”亲情链条,使历史延袭下来的“闽台一家亲”变得“亲上加亲”,从“远亲”多到“近亲”多。

  其二是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为闽台婚姻家庭提供便利。为“台籍女婿”“台籍媳妇”办理特殊身份证;为台胞在入学、就业、创业、就医方面提供优惠待遇;允许两岸婚生子女落户福建后再享受台胞待遇。厦门从2006年开始,在一些重点学校和热门学校开设台生班、预留一定名额统筹安排台生入学;规定台生高中招生实行加分照顾;设立台生奖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台生予以资助。建议将厦门市的台胞子女政策扩大到全省。

  四、信众亲近工程。刘大可指出,一方面是将民间信仰交往打造为增强两岸民众亲情的桥梁。民间信仰交往是改革开放后两岸除商业交往以外最为频繁的一种文化交往,也是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台湾民间信仰大都源自福建,从湄洲祖庙分灵到台湾的妈祖宫庙达500多座,信众1000多万人。台湾其他民间信仰的祖庙也多在福建,如清水祖师的祖庙在安溪清水岩,保生大帝的祖庙在厦门的青礁慈济宫和龙海的白礁慈济宫,三平祖师的祖庙在平和三平寺。而台湾客家人信奉的定光古佛、民主公王,其祖庙分别在闽西的武平、永定等县。这种共同的民间信仰,是台湾同胞认同中华文化的表现,我们要将民间信仰的交往作为连接两岸民众的桥梁,将“神缘”牌打成“人缘”牌,增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另一方面是扩大闽台小众民间信仰交流,做深做细特定区域基层民众工作。以往有关方面比较注重闽台大神大庙之间的交流。实际上,闽台小众民间信仰的交流也十分热络,如闽台客家惭愧祖师信仰、定光古佛信仰、民主公王信仰的两岸互动等。与大神大庙相比,小众民间信仰比较贴近特定基层民众,与特定区域族群相联系,更能够满足普通民众的精神慰藉。更重要的是,小众民间信仰往往与祖先入台相伴而行,入台后又成为移民同乡凝聚的纽带、祖籍原乡的象征、日常生活的守护神。鉴于此,应充分重视小众民间信仰的作用,在乡镇村成立涉台小众民间信仰理事会,适当因应台湾同胞到祖庙进香朝拜的需求,修复相关宫庙等活动场所;出台举措推进闽台庙际互访、轮流举办庙会等交流活动。

  五、根亲文化建设工程。刘大可认为,闽台民众的族谱记载与口头传说大多声称其先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这是闽台民众称羡中原先进文化的一种心理反映。这种文化心理使得闽台地区的民俗文化到处展现出中原文化的风彩,也为中原文化在闽台地区落地生根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改革开放后,台湾同胞回到福建寻根谒祖,在与祖地同胞共修祖祠、祖墓、族谱活动中,更加深了对根、祖、脉的认同。进而追寻祖先远源,得到的结论往往是“台湾之根500年前在福建,1000年前在河南,台、闽、豫1000年前是一家”。固始传说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符号,关乎众多台湾同胞的寻根情、故乡梦。因此,河南省固始县从2008年起每年举办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福州市在2008年后两岸王氏宗亲多次同祭闽王王审知,2009年闽王金身首次入台湾本岛巡安。因此,有必要从“固始寻根”的概念出发,一方面在福建省福州市、漳州市分别建立豫闽台寻根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另一方面在河南固始县整合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进一步推动两岸民众的寻根活动,从而进一步密切两岸民众的同胞亲情。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822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