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智库:《中国评论》第259期精彩观点

热点搜索

智库:《中国评论》第259期精彩观点


《中国评论》第259期目录


《中国评论》第259期目录

  中评社北京7月1日电(记者 海涵)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第259期《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7 月号已出刊,本期《中国评论》刊发了关于两岸关系等议题的独到分析。内容精彩,值得一读。

  在本期“总编思语”——《研究“两制”台湾方案的关键在于创新》一文中,《中国评论》月刊总编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创中心专家委员周建闽指出,“两制”台湾方案的达成需要大胆的理念创新和政治创新。“通往未来的线索,常常就隐藏在历史和现实之中”。“两制”台湾方案的伟大事业,就起源和建构于当下。从来伟大的事业,都伴随着艰巨的历程,我们要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信念和态度来持续不懈地推进这项系统性政治创新工程。既要以我为主,积极主动引导推进,也要高度尊重对方,以平等互利的方式共同协商,构建一个双方均可接受的国家统一模式。这才是中华民族之福,希望两岸各界有识之士都积极参与到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中去!

  本期“智囊阔论”栏目刊登了《两岸认同过程——陈孔立、艾明江师生对话录》和《试析民族复兴进程中实现国家统一的意涵、路径与前景》两篇文章。

  中共厦门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博士,副教授艾明江整理的《两岸认同过程——陈孔立、艾明江师生对话录》一文表示,两岸认同是双向的,是互相认同,是从两岸互相视对方为“他群”到互相视对方为“我群”的变化过程。要不断扩大两岸群体相互认同的范围,彼此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达成两岸认同。“差异——冲突——融合——认同”是建构两岸认同的必经路径。两岸认同过程是由“他群”走向“我群”的过程,也是从敌人走向对手、朋友和家人的过程,这其中充满了从差异到共识,从冲突到融合的矛盾发展思维。两岸共同价值是两岸共创、共有、共享的新的文化的体现,建构两岸共同价值的目标在于达成两岸的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从这里看,两岸共同价值就是达成两岸认同的中间媒介。

  在《试析民族复兴进程中实现国家统一的意涵、路径与前景》一文中,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英津指出,学界将国家统一目标的实现锁定在第二个100 年(即2049 年)之前,不是基于大陆官方的直接论述,而是依据官方的相关论述推理出来的。“民族复兴”是“国家统一”和“两个一百年”连结的中介。虽然目前两岸没有一个具体的统一时间表,但上述大战略已在事实上框定了一个“不是时间表的时间表”,即在2049 年必须完成国家统一。融合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陆对两岸和平统一道路的新探索。融合发展固然可以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但未必能保证两岸必然走向和平统一。若想真正实现和平统一,恐怕还要有其他配套设计。

  本期“智库报告”栏目关注中美关系,共刊登了《从交流发展到融合发展:统一的新理念与新路径》和《“一国两制”须在实践创新中加强融合发展功能》两篇文章。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彭韬在《从交流发展到融合发展:统一的新理念与新路径》一文中表示,两岸融合发展理论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对台工作方面的重要体现,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理论的重大创新,更是习近平对台思想的核心内涵。这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际环境与两岸关系出现了新形势与新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在反思过去大陆对台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继续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所提出的新思路。交流发展,是在初级领域及较浅层次上的发展。而融合发展,则更强调交流合作的目标,是对两岸交流发展的创新、深化,是推进两岸统一进程的方向目标及动力源泉。

  《“一国两制”须在实践创新中加强融合发展功能》一文作者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安栓虎指出,“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它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针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上,“一国两制”构想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平顺回归,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国两制”构想迄今暴露出不少问题,面临诸多窘境。“两制”在内地与香港社会融合方面功能缺位、乏善可陈,不可不察。而台湾的情况则更加不容乐观,在政治对立的氛围下,“一国两制”在台湾从来没有一个声求气应的舆论环境。弥补短板,赋予“一国两制”构想以“融合发展”的新功能十分必要。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全新而清晰的认知。

  本期“智库思潮”栏目刊发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访问教授谢大宁的《认同、历史真相与历史诠释》一文,该文认为,所谓“新国族建构运动”,是由民进党与当时国民党以李登辉为首的本土派所共同进行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夺权,既要摧毁国民党原本的权力结构,也是为了可以巩固新的权力结构。这种历史脉络改变的基点,不是来自于对历史真相的扭曲,而是来自于试图改变整个台湾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政治认同。两种台湾历史教育中叙事脉络的竞争,本质上是一种认同的竞争,而不是历史真相的竞争。如果说这是一场认同之战,它无法通过厘清历史真相的方式,靠对所谓历史证据的论辩来解决,那又该如何解决呢?的确,当问题已经上升到认同战争这个层次时,就不会是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了。认同问题的特质,它是感情性的,
不是知识性的,说理、威吓、怀柔,软的硬的手段都未必有效。就台湾目前的认同状况来说,尽管还没到整体断裂的地步,但其走向不容乐观。

  本期“智库观察”栏目刊登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大陆台商影响的分析》和《当前外部环境对推进国家统一的影响分析》两篇文章。

  南开大学教授朱磊所撰的《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大陆台商影响的分析》一文指出,全球产业链的改变不一定能够有效打击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相反,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摩擦,迫使更多企业将投资转向中国周边,客观上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产业联系,“实际上进一步加强了亚洲经济整合,中国虽因外商外迁损失外资与工作机会,却强化了其亚洲经济整合龙头的宝座。”中美贸易摩擦对台企未来投资布局的影响存在差异化:市场和生产多元化的大陆台湾企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抵抗力较强,既可内部消化加税影响,也可通过将剩余生产环节转移到海外分公司规避风险;但对美出口或代工的大陆中小台企,其产品可替代性较强,也缺乏生产外移的能力,生存压力较大。

  本刊特约撰述杨胜云的《当前外部环境对推进国家统一的影响分析》一文认为,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存在深受国际因素影响,特别与美国的介入息息相关。中国“由大向强”新的历史方位,国际大环境和区域小环境加剧变动,对台湾问题的辐射波及效应相应增强,对推进统一进程形成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短期内挑战大于机遇。

  本期“智库评析”栏目刊登了《文明冲突下的五四反思》一文,该文作者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黄光国认为,五四之后的中国知识界普遍盛行着三种意识形态:社会达尔文主义、科学主义和反传统主义。今天我们要想建构华人自主的社会科学传统,学术界必须改变“横向移植”的习惯,对西方科学哲学的传统进行“纵向承接”。倘若我们懂得如何以“关系主义”作为预设,建构理论,我们便可以建构出一系列的“科学微世界”,来和西方“个人主义”的理论竞争,其最终目标则是以儒家文化作为基底,吸纳西方近代文明的菁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摆脱西方学术的宰制,建立“儒家人文主义”的自主学术传统。

  本期“智库论丛”栏目刊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建民的《台湾社会“颂殖恋殖”现象及其原因初探》一文。作者认为,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始,伴随“台独”思潮兴起及“台独”势力的逐步壮大,台湾民众价值观、历史观、统独观等发生重要变化与异化,特别是逆历史潮流与人类正义价值的“颂殖恋殖”现象日益普遍,整个社会弥漫着“亲日媚日”情绪,颂扬与肯定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出现这种颂扬殖民统治的价值错乱现象原因相当复杂,包括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时期的皇民化政策与殖民后期经济建设、战后国际冷战秩序、国共政治斗争、国民党当局的对日政策、“台独”势力崛起与统独对抗等。不论原因为何,在21 世纪的今天,台湾社会颠覆人类基本正义价值的皇民史观与颂殖史观是值得密切关注与深刻反思的。

  本期“智库思考”栏目刊登了《新时代两岸民意冲突的话语特征及弥合机制探析》和《中国籍港澳居民报考内地公务员的重大价值》两篇文章。

  在《新时代两岸民意冲突的话语特征及弥合机制探析》一文中,作者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桂台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晋山表示,台海之间存在着一个充斥着各方意见、主张和看法的舆论场。这其中差异、分裂乃至对抗的话语关系所引发的两岸民意冲突割裂了两岸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分解着祖国统一的文化积淀,其存在已经成为两岸关系融合发展的绊脚石。基于话语理论在台海问题的运用,可以认为两岸民意冲突的话语肇因源于政治符号的分歧对立,以及由此引发的双方民众的政治情感纠葛。而通过构建新的两岸观念体系,则具有化解两岸民意冲突的现实可能。

  在《中国籍港澳居民报考内地公务员的重大价值》一文中,作者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中国法学会会员冯泽华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首次从官方文件的层面明确中国籍港澳居民享有报考内地公务员的权利,为港澳居民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奠定制度基础。从港澳居民报考内地公务员的重大价值来看,至少可从三个维度进行充分阐释。首先,从宪制价值来看,有助于港澳的分离式宪制秩序迈向融合式宪制秩序,促进“一国两制”得到全面准确贯彻;其次,从政治价值来看,有助于领土回归迈向人心回归,增强港澳居民对祖国的向心力;最后,从民生价值来看,有助于港澳社会民生问题的“囚徒困局”迈向港澳与内地共建共享的新时代形态,促使港澳居民与内地居民同发展、共繁荣。更值得期待的是,港澳居民报考内地公务员的制度与实践,亦可为日后台湾居民报考大陆公务员提供宝贵经验。

  本期“智库展望”栏目刊登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穆欣欣的《从文化澳门到人文湾区》一文。该文指出,澳门是长期实践着文明多样性和谐的一个地方,文化因交流而美好,因互鉴而创新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澳门作为“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澳门在文化发展上的战略目标,即“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并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这是对澳门历史文化的深刻归结,也是澳门文化发展的新使命、新目标。

  本期“智库研究”栏目刊登了《民进党边缘化国民党两岸交流角色之法律策略分析》和《两岸乡村经济与中华美学文化之共构研究——以舟台渔农村合作为视角》两篇文章。

  在《民进党边缘化国民党两岸交流角色之法律策略分析》一文中,作者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柳金财表示,民进党当局对《国保法》及《两岸关系条例》修正,边缘化国民党两岸政策角色及影响,不仅几乎排除国民党领导高层参与国共论坛、海峡论坛及召开马习会、吴习会可能性;甚至形同从制度规范及程序设计,排除任何两岸政治协议通过可能性。“国会双审议、人民单公投”高门槛程序设计,比修宪程序更为严格,即使刚性宪法修改程序与通过门槛,亦无此繁琐与要求。其隐藏的政治动机及目的,实际上是排除两岸从事务性、功能性、经济性协商进入政治协商及谈判,避免台湾踏入统一谈判的进程中。民进党当局的单边立法行动,不仅边缘化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主导权;同时也反制大陆当局的“融合渐统”政策与措施。双方两岸政策的单边行动冲突,形同“磁吸效应”与“寒蝉效应”的相互抗击,两岸关系因欠缺国民党的缓冲区作用,而陷入政治僵局及冲突的恶化循环状态。

  《两岸乡村经济与中华美学文化之共构研究——以舟台渔农村合作为视角》一文的作者浙江海洋大学港台侨研究所副教授陈玲认为,促进渔农村再生和活化,提升整体发展,是两岸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措施。台湾在这一领域,走得更早,因而也有了些许经验。舟山和台湾都是海上古丝绸之路的要塞,有着一脉相承的海洋经贸与海洋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情缘,两个岛屿群如何在未来延续新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笔者以为,不妨引入中华美学文化和精神的意涵,并在文化软实力的铺陈下,构建舟台渔农村经济的合作框架。

  “思想者论坛”栏目刊登了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2019年第7次思想者论坛全文。是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键主持,邀请了诸位专家学者就“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中国评论》2019年7月号,总第259期。

  中国评论月刊1998年在香港创刊,是目前两岸唯一一份两岸都特许公开销售的智库杂志。以“沟通两岸、融汇中华”为宗旨的中国评论月刊,已从一般的时政评论杂志,转型成为研判两岸及东亚安全情势、提出政策意见、构建解决两岸问题理论框架、提出思考方向的智库杂志,深受两岸及海外智库专家学者的肯定与好评。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865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