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智库:两岸认同需要怎样的过程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两岸认同需要怎样的过程


  中评社香港7月14日电/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85工程”台湾研究创新基地成员陈孔立的对话录经中共厦门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副教授艾明江博士整理,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7月号以《两岸认同过程——陈孔立、艾明江师生对话录》为题发表,对话录强调:两岸认同是双向的,是互相认同,是从两岸互相视对方为“他群”到互相视对方为“我群”的变化过程。要不断扩大两岸群体相互认同的范围,彼此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达成两岸认同。“差异——冲突——融合——认同”是建构两岸认同的必经路径。两岸认同过程是由“他群”走向“我群”的过程,也是从敌人走向对手、朋友和家人的过程,这其中充满了从差异到共识,从冲突到融合的矛盾发展思维。两岸共同价值是两岸共创、共有、共享的新的文化的体现,建构两岸共同价值的目标在于达成两岸的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从这里看,两岸共同价值就是达成两岸认同的中间媒介。文章内容如下:
  
  一、“两岸认同”与“双重认同”

  (一)什么是两岸认同?

  艾: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强调两岸同胞要“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近年来,“两岸认同”引起学术界重视,有人认为两岸认同是两岸关系的核心问题。到底什么是“两岸认同”,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认同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首先要回答“我是谁?”、“我归属于哪个社会群体?”,“认同是指出自己的特征,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属、不属于哪一种类属的活动。它是行为体的一种社会定位。”①高阶层次的群体认同就是国家认同,要回答“我归属于哪个国家?”。因此,“认同”概念离不开两个核心关键字:“我群”和“他群”。“我群”归属于哪个社会群体(即“我群”),一定要和另一个群体(即“他群”)相区隔。根据上述要点,两岸认同就是指两岸民众共同认同双方是“我群”,即认同“两岸一家人”,两岸都是中国人。可以看出,两岸认同既是一种群体认同的范畴,也属于国家认同的性质,即双方认同“一个中国”。
  (二)怎样看待“台湾人认同”?

  艾:目前台湾社会中“台湾人认同”占优势,而“中国人认同”则处于劣势。“台湾人认同”一方面是对“我者”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则是与“他者”的身份区隔,而这“他者”就是“中国”,因为国际上认同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是出现两种对立的看法:有人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现在台湾人不承认是中国人,似乎已经不属于“不打”的范围了;还有人认为“认同台湾人”是对中国的背叛,就是“台独”,应当给予严厉的批判。有人认为应当让台湾人民放弃“台湾人认同”才能做到“中国人认同”,您怎么看?

  陈:应该说,在两岸认同中,出现“台湾人认同”是客观正常的现象。所谓“台湾人认同”是表明“我与这个群体之间的归属关系”。影响这种认同的因素主要有:1、地理因素——大家都住在台湾地区;2、文化因素——包括语言、文字,大家都受到台湾现有的文化的影响;3、历史因素——大家都经历过台湾近几十年的历史,有共同的历史记忆;4、制度因素——大家都生活在台湾现有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之下,有共同的生活经验。这一切都影响到台湾民众对台湾有认同“归属感”,也把他们与不是生活在台湾地区的人区别开来。因此,生活在台湾地区的人主观上认同台湾,自认为是“台湾人”,是很正常的。如果民众生活在台湾地区,而不认同台湾,或不能建立起命运共同体,那么,他们怎么可能认同中国(包括大陆)并与大陆建立命运共同体呢?另外,“台湾人认同”也不完全等同于政治态度,不等于主张“台独”。所以,两岸认同对台湾同胞而言,可以有“双重认同”,既认同“我是台湾人”也认同“我是中国人”。

  (三)两岸认同是双方共有的认同建构

  艾:对于两岸认同,有一种观点较为普遍,认为两岸认同在大陆不存在问题,因为大陆同胞全部认为自己是中国人。问题关键在台湾,因为不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以及岛内多数民众都以“台湾”或“中华民国”为“我群”,而以“中国大陆”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他群。所以,建构两岸认同就是要让台湾同胞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还有一种说法也较为普遍,认为大陆方面早已承认“两岸一家人”,但台湾方面的抗拒心态依然较为严重,甚至很多人不敢说自己是中国人,因此,两岸认同的症结不在大陆,而在台湾。

  陈:对于上述这种说法,要理性客观看待,当我们通常说“国内”、“我们中国”的时候,是否已经把“台湾”包括在里面?当两岸同胞相处的时候,时常出现“我们”、“你们”的说法,这就事实上已经把台湾同胞视为“他群”了,这种自动进行群体分类的做法也显示出大陆同样存在两岸认同的建构问题。实际上,在现实交流中,相当多的大陆民众还是以自己(中国人)为“我群”,以认同“台湾人”的台湾民众为“他群”,这种主观上的群体分类反映出两岸认同在大陆也依然是一个需要重新建构的过程。
  国家认同不仅是涉及到台湾同胞在国家统一进程的认同建构问题,也包括了大陆同胞的认同建构,这就意味着两岸认同建构一定是两岸所有同胞共同参与完成的过程,而非仅仅属于任何单方面的建构任务。一方面,要做到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或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大陆民众不要把台湾同胞视为“他群”,而视台湾同胞是自己人(“我群”),真正认同“两岸是一家人”。这种双方在认同层面的共同建构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两岸认同,国家统一进程中的认同建构问题才算最终完成。

  所以,两岸认同是双向的,是互相认同,是从两岸互相视对方为“他群”到互相视对方为“我群”的变化过程。要不断扩大两岸群体相互认同的范围,彼此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达成两岸认同。

  (四)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与两岸认同

  艾: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问题与两岸认同有重大关系。台湾地区的一些政党或人士认为,两岸认同就是要台湾单方面向大陆认同,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必然会吃亏。因而提出了如下看法:两岸地位应当是对等的,“中华民国”(或台湾)是主权国家,不能等同于港澳,不能接受地方对中央,两岸要组成共同体,采用欧盟模式等等。这个问题不解决,两岸认同就无法达成。

  陈:是的。这里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有误解,两岸认同不是社会制度的认同,不要求双方认同一样的社会制度。大陆一贯遵循“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尊重台湾同胞对现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台湾同胞也要尊重大陆民众对现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所以,两岸认同不是“一国一制”,不是合而为一,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也不是一方认同另一方,不是消除双方社会制度的差异,而是尊重差异,包容差异,正确处理差异,互相融合,和而不同。

  另一个则是有关两岸关系政治定位的问题。两岸认同不是“国”与“国”的认同,中国领土主权不可分割,这是毫无疑义的。关于两岸认同与两岸政治定位问题,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台湾方面不赞成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大陆学者有的强调大陆是中央,没有商量余地。但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有学者指出:“大陆学术界普遍认为,两岸在统一前的政治关系既不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也不是主权国家或分裂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还有人提出如下看法:“一个中国内处于两个不同制度社会、两个对立政权下的社会群体”;“一中两体”;“一个中国两个平等政权,中国代表权互补”;“1+X”(或“1.6府”),“大小不一的两府”;“一国两府一中央”;“一国内部两个政治体系间的特殊关系”;“对内,一国两区,对外,一国和一区”;“政治定位平等,不存在谁中央谁地方的问题”等等。所以,在建构两岸认同的过程中,两岸关系中的政治定位问题必须要在两岸平等协商“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时给予妥善的解决。
  二、两岸交流与两岸认同

  (一)交流与认同的关系

  艾:很多人认为由于两岸民众互相了解不够,导致无法顺利建构两岸认同,所以只要通过两岸交流,就可以达到两岸认同。但是有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两岸交流并不能自然建构出两岸认同,而是造成了交流与认同的相对分离。一些台湾青年在交流过程中常常会遭遇交流带来的认同困惑,由此产生了一个两岸关系中的悖论:两岸越交流,双方越感到差异很大,难以建构两岸认同。

  陈:交流会产生差异,从而对认同造成冲击,这是交流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从现实来看,两岸认同要从两岸交流开始,两岸交流与两岸认同之间需要跨越四个必经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蜜月阶段”,两岸人民都感到很美好、很新鲜、很兴奋;第二个阶段就是“沮丧阶段”,两岸人民互相感觉很混乱、很迷惘、很失望、想不通、看不惯、有敌意,就是所谓“文化休克”阶段;第三阶段是“调适阶段”,两岸人民开始相互了解,直到互相理解、谅解,逐渐消除敌意,互相沟通合作;第四阶段是“融合阶段”,两岸人民相互信任,最终建构出两岸认同。所以,交流是达成两岸认同的必要手段,只是要经历一个较为反复曲折的发展过程。

  “差异——冲突——融合——认同”是建构两岸认同的必经路径。两岸认同过程是由“他群”走向“我群”的过程,也是从敌人走向对手、朋友和家人的过程,这其中充满了从差异到共识,从冲突到融合的矛盾发展思维。两岸由于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的差异,双方存在许多差异,有的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矛盾和冲突,但暴露矛盾、冲突之后,两岸并没有彻底走向对立,而是在矛盾与冲突的基础上,相互吸取、相互调适、相互融合,建构两岸共同价值,最终实现两岸认同。

  两岸交流与两岸认同之间的一致性与冲突性,反映了应然与实然层面的矛盾统一。对此,在两岸交流过程中,可以探索两岸认同的多元建构模式,诸如有“两岸认同过程的模式——双管双向互动模式”,“两岸文化认同的过程”以及 “改变台湾社会认同的途径”。这些针对两岸认同的不同建构模式充分考虑到了交流在客观性上与认同在主观性上存在的一致与冲突。
  (二)交流如何建构认同

  艾:从两岸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两岸交流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交流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如果从促进两岸认同角度来看,似乎离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不是说明,交流和认同的中间还缺了一个起作用的转换机制?

  陈:你说得对,交流要有成效。有些交流并不一定会有成效,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结果人一走茶就凉。关键在于交流必须设定预期的效果。同行之间的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是一种效果;通过交流增进了解,增进感情,也是一种效果;但我强调的是每次交流都必须共同建构新的“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在一个集体——特别是民族集体——回溯性的身份认同中起到了持久的作用。”②一方面,要努力消除双方存在的错误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要共同建构新的良好的集体记忆。例如,大家认为交流对彼此都有好处,双方是有诚意的,尽管两岸存在差异,但能够互相尊重,愿意进一步开展交流与合作,还可能达成某些共识,通过多次交流积累更多共识,增进彼此的认同感,这对于促进两岸认同才有价值。这应当是衡量两岸交流是否有成效的最低要求。可以说,“集体记忆”就是你所说的“转换机制”之一。

  另一个机制是“共有观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们可以在互相交往中不断地沟通、调整终于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规范,即“共有知识”。“共享一种文化意味着他们对世界如何运转拥有相似的理解。”③当这些“共有知识”在被行为体接受、形成共有观念之后,行为体的身份、认同和利益都得到了重新的界定。通过两岸长期的交流,两岸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些“共有观念”,例如,“两岸关系应当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不能倒退”、“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一家亲”等等,两岸之间应当在互动的过程中、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建构更广泛、更深刻、更密切的共有观念。例如,“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终将要和平统一”、“应当共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等等。有了这些“共有观念”,两岸之间才有可能产生共同的看法、共同的需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发展前景乃至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

  在凝聚“集体记忆”与“共有观念”的基础上,就可以进入建构两岸社会认同的过程,这是一项两岸互动的进程,是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建构两岸认同的过程。两岸人民作为一个共同的整合群体,通过与其他群体(作为“他群”)进行社会比较,把两岸各自的“积极特异性”汇集起来,成为两岸共有的财富。双方的优势为两岸人民所共享,双方各自取得的成果以及双方合作取得的成果都有助于提升两岸群体的自尊,这是两岸相互吸收和承认对方的优越性、价值观并共同引以为荣的过程,这时双方就会产生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安全感与归属感。

  两岸互相扩大“我群”的范围,以两岸认同来将两岸民众整合成一个共同的群体,使两岸原来的各自群体共同成为共同的“我群”,这样两岸认同建构就会进入一个良性互动的进程。
  三、两岸文化与两岸认同

   (一)两岸文化的差异性对两岸认同的影响

  艾:两岸民众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分歧甚至争议,这些争议与两岸文化差异存在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两岸继承了相同的中华文化,较少谈及双方的历史与现实差异性,而一些人则刻意夸大台湾文化的特殊性,甚至否定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共同渊源,以此寻求所谓的文化“台独”。这样看来,文化的差异性似乎看起来不利于建构两岸文化认同,也容易出现分歧与冲突,您认为应当如何面对和处理两岸文化的差异性?

  陈:大家都承认两岸文化同中有异,对两岸文化的差异则有如下看法:一、认为台湾文化具有多元性,这是它与大陆文化最主要的差异。二、认为主要是政治文化上的差异。三、强调两岸传统文化的差异。四、认为只有一些表面上的、地域上的差异。五、强调两岸文化的共同性,基本上不谈差异性。没有人认为两岸文化存在本质差异。我认为两岸文化存在本质差异,是社会主义文化与非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差异,这是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差异导致的本质差异。认为没有本质差异的说法,首先是不认识当今大陆主流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性。

  两岸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两岸文化冲突,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一、两岸文化的交流与接触,显示出两岸文化的差异,必然对双方的主流文化,包括价值观、道德观造成冲击,在社会上引起不同程度的震荡。二、造成对对方的刻板印象,互相“妖魔化”,互相歧视,形成敌对情绪。三、对两岸文化认同造成冲击,即使两岸都认同中华文化,但两岸之间存在着明确的“我群”与“他群”的区分,彼此认为“他们与我们不同”,存在互相区隔、互相分离的倾向。四、文化冲突导致政治冲突,政治文化冲突是利益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使得两岸关系时常受到冲击和伤害。

  根据文化学理论,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并不可怕,而且它还有正效应的一面。“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冲突实际上是文化竞争和文化比较发展的过程。没有竞争,没有比较,文化就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也就不能获得巨大成就而具有普遍意义。”在文化冲突之后,就会出现文化融合,即“不同的文化相互吸取、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文化冲突的结果“可能会用一种包容性的认同取代排他性的认同”。当然,从两岸文化交流到发生文化冲突,再进入两岸文化融合与文化认同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正确对待差异,如果一方不尊重另一方与自己的差异,而要求对方消除与己方不同的差异,达到与我方“保持一致”,那就必然遭到对方的抵制。两岸对彼此的文化应当采取互相尊重的态度,采取“相互认可、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原则,相互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推动两岸文化的进步与繁荣。既要承认差异,又要互补互济,这就是和而不同。
  (二)两岸共同价值与两岸认同

  艾:在两岸文化方面,还有一个难题是,不同制度以及文化形态都会建构出不同的价值观,两岸价值观的差异是一个大问题。大陆长期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希望台湾方面能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复兴,而台湾方面似乎更为重视自身的群体和个体利益,强调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有些人具有浓厚的“岛民”意识与“小确幸”文化,民族、国家意识较为匮乏,难以建构出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观。这个问题恐怕很难解决。现在学术界正在讨论要建构“两岸共同价值”的问题,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陈:是的,两岸在价值观方面的确存在重大的差异,大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台湾基本上认同西方的价值观,认同西方“普世价值”。台湾当局一再强调两岸的差异在于“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台湾有些学者也认为,各种文化不能统一到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一定要统一到“普世价值观”的基础上。大陆学者也指出,“两岸在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两岸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一般民众则在两岸交往过程中看到这些差异。例如,台湾民众说:“我们可以选‘总统’,你们不能”,“从食衣住行到思考方式,两岸都不一样,你们为什么要统一”,“不承认‘中华民国’怎能是一家人”,从而得到结论:“台湾是民主国家,大陆是专制国家”。这说明就价值观来说,两岸要实现文化认同也存在很大的难度。有人甚至认为两岸的价值观不同,所以两岸永远也不可能互相认同。

  当然要做到两岸的价值观完全一致,那是不可能的,但找到一些共同价值,则是可能的。“社会共识或观点一致是社会群体的内在物质。”④应当看到在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两岸文化都应当适应形势的发展,体现时代的特征,因此两岸在文化上也已经出现一些共识、互动和交集。例如,大陆宣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这与台湾方面所强调“正直、善良、勤奋、诚信、进取、包容、尊重、欣赏、分享”等等核心价值就有交集。

  至于建构“两岸共同价值”,可能性是存在的。哪些要素将成为“两岸共同价值”呢?我想应当包括下列几项:首先,习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这六项当然也是两岸的共同价值。其次,大陆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某些项目与上述台湾方面提出的某些“核心价值”也可以作为共同价值。我个人综合学术界的各种观点和两岸实际,提出可以先建构以下几项“两岸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文明,法治富民;自由平等,和谐友善;诚信爱敬,自强进取;尊重包容,互动共建。“两岸共同价值”既要重视现代文化和中华文化固有的精华,又要重视两岸各自的文化特色。换句话说,两岸共同价值是两岸共创、共有、共享的新的文化的体现,建构两岸共同价值的目标在于达成两岸的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从这里看,两岸共同价值就是达成两岸认同的中间媒介。

  两岸共同价值的认同不是原生性的认同,而是建构性认同,最重要的渠道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大陆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台湾也在开展通识教育,双方都可以加上两岸共同价值的内容。如果从时间上看,建构两岸共同价值的确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四、两岸融合发展与两岸认同

  (一)两岸文化融合与两岸认同的关系

  艾:近年来,习总书记提出“两岸融合发展”的新理念,许多专家都认为,两岸融合的内涵主要包括两岸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甚至还有心灵融合等方面。有人认为这是从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的新动力、新路径,是实现两岸心灵契合的有效途径。从推动两岸认同的角度,您怎么看“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陈:两岸融合最终要形成两岸命运共同体,这就需要两岸共同来推动。习总书记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现在经济融合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取得比较显着的成绩,这对于形成两岸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两岸认同有积极的意义。其他方面的融合也在进行,还存在不少困难,这里重点谈谈文化融合问题

  在两岸各个方面的融合中,文化融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两岸文化差异导致两岸文化冲突,而文化冲突又是文化融合的前奏,两岸必然要走向文化融合。所谓文化融合,就是指人类文化在相互冲突中实现相互融合的矛盾运动过程。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冲突实际上是文化竞争和文化比较发展的过程。通过比较和竞争,冲突双方可以吸取各自所需的文化要素,从其他文化中汲取营养,相互保持尊重与友好、融合与共存,得到更好的发展。

  两岸之间不能因为文化存在差异,而要把对方的文化加以排斥,迫使对方与已方“融合”,正确的态度是对于对方文化中存在的进步的有价值的成份,应当互相欣赏,互相吸取。融合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富有生命力,才能为大多数社会公众所接受。因此,文化融合是一种优化融合,要融合到先进的方向,实行“优胜劣汰”,为此两岸都必须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真正做到文化融合有助于两岸文化的进步。

  应当强调的是,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融合的主要对象应当是价值观的融合。因此,两岸文化融合的发展方向就是推动两岸认同建构,而文化融合也正是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达成“两岸一家亲”、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必要途径。
  (二)两岸融合发展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艾:习总书记讲,“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久久为功,必定能达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这说明两岸融合和两岸认同要经历长期甚至反复的过程。在当前台湾当局抗拒甚至破坏两岸融合的处境下,您认为要实现由两岸融合来建构两岸认同的目标,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陈:当前两岸融合发展最大的困难就是“台独”。“台独”是绝对办不到的,习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六个任何”已经把“台独”封死了。不过,应当重视的是“台独思潮”和“台独史观”已经在台湾社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其要害是误导民众的“国家认同”,以致走上“台独”分裂的危险道路。有些人认为凡是错误的思想,都可以通过“灌输正确思想”和“批判错误思想”来解决。其实在这个方面,我们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关键在于“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政治的教育训练过程,就是把政治系统所认同的政治取向行为规范传授给所有成员的过程,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体、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网络等等途径,塑造社会成员政治心理、政治意识。“台独思潮”和“台独史观”就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而建构起来的。

  在当前形势下,大陆方面很难介入台湾民众的政治社会化,也无法通过台湾的上述途径进行反对“台独”的教育。所以,我们的“灌输”和“批判”收效甚微。要反对“台独”、遏制“台独”、全面彻底地封杀“台独”,要让“台独办不到,就是办不到”、“台独是死路一条”成为台湾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人都有了两岸认同乃至和平统一的意愿,大家都反对“台独”,“台独思潮”、“台独史观”也就不起作用了。当然在这个方面的艰巨性,我们要有充分的估量。

  (三)实现两岸认同过程需要分三步走

  艾:根据以上看法,两岸认同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似乎看起来是遥遥无期,那么,是否可以把两岸认同的过程分解为“几步走”,每个阶段都取得一定可行的具体成效,从而能够一步步地逼近目标?

  陈:你提的问题从学术角度来看,很有前沿性,没有人谈论过这个问题。我现在试做初步的回答。

  两岸认同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从任务的艰巨性与目标的确定性来看,从现在开始,可以把两岸认同的实现过程分解为“三步走”,每个阶段都取得一定可行的具体成效,从而才能一步步地逼近最终目标。
  第一阶段是继续巩固和深化“九二共识”。这是两岸认同的初级阶段。两岸经过三十多年的交往,已经取得两岸认同第一阶段的初步成果,那就是“九二共识”,可是被民进党当局破坏了。所以第一阶段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从台湾方面来说,关键是要在台湾内部发展出一股愿意与大陆共同推动、共同维护、共同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在这股力量的支持下,让认同“九二共识”的政党上台。从两岸来说,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大陆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台湾大多数同胞有了互相认同的意愿,有了以“两岸共有之中国”为认同对象的归属感、自豪感和成就感。两岸就可以进入共同参与、共同建构两岸认同的进程。两岸通过协商,找到双方可以接受的方式,达成“坚持一中,共谋统一”的共识。到了这时,就可以实现“形式上的统一”了。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台湾地区的代表可以以适当形式参加中国的联合国代表团,台湾民众既认同台湾又认同中国,两岸同胞在国际社会中体面地共享作为中国人的荣誉。

  第二阶段是两岸共同协商“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这是两岸认同的中级阶段。习总书记提到“三个充分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意见建议,利益感情),针对台湾方面的看法,充分开展平等协商。先从民间开始,条件成熟时推动台湾当局参与协商。这时就要对一些涉及主权的重大问题,例如政权体系、军队、国防、外交等等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这个阶段现在也已经开始酝酿了。

  第三阶段是两岸心灵契合。这是两岸认同的高级阶段。心灵契合是对两岸和平统一提出更高的要求。两岸心灵契合就是要做到双方意气相投、互相结好。或者说,心灵契合强调的是人们心灵之间的默契与配合,相互之间能产生共鸣,导致采取共同的行动。契合并非二者完全相同,而是尊重差异,包容差异,和而不同。两岸心灵契合是双方互相沟通、互相靠近、互相融合、互相接纳的过程,是双方价值观相互接近的过程,最终实现两岸民众在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两岸同胞要做到意气相投,就需要“将心比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走向互相融合、互相认同,而不是单方地要求对方消除或化解对自己的“误解”,或单方地要求对方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不是要求一方单方面融入另一方,也不是要求一方单方面向另一方认同。促使两岸心灵契合贯穿在两岸认同的整个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磨合和积累,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可以说,真正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认同的过程就最终完成了。
  参考文献:

  ①李明明:《超越与同一:欧盟的集体认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15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52页。

  ③[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2月版,第37页。

  ④[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加国·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18页。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986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