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论坛:高雄与大湾区合作初探

热点搜索

中评论坛:高雄与大湾区合作初探


座谈会现场


郭至君


林千畬


林至颖


施启扬


金裕超


陈晓锋


郑谨洹


束沐


陈倩羚

  中评社香港7月20日电/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不久前在香港举办座谈会,邀请台湾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行销襄理兼台湾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林千畬、高雄市南华商圈促进会秘书长施启扬、高雄市闽商发展促进会青年委员郑谨洹、中国未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至颖、敢爱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暨董事局主席兼CEO陈晓锋、中评智库基金会学术交流部主任束沐、中评智库基金会舆情分析部主任金裕超、中评智库基金会舆情分析部分析师陈倩羚与会。座谈会由中评社编辑委员、中评智库基金会国际部主任郭至君主持。与会者围绕高雄和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展开密切合作的可能性进行探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6月号以《中评智库高港青年论坛:高雄与粤港澳大湾区关系初探》为题,详细刊登了与会者的发言。文章内容如下:

     开场白:郭至君

  大家早上好!欢迎高雄的三位青年代表来到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六位青年代表汇合,也非常荣幸能在本届论坛上担任主持人。正如我们本届论坛的主题——当高雄遇上粤港澳大湾区一样,我们作为成长、生活在这片区域的青年们,今天聚到一起,探讨一下高雄和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展开密切合作的可能性。今天这场论坛是我们举办的第六届了,本届论坛我们有一个亮点,它既是我们中评智库青年论坛,也是我们首届“高港青年论坛”,这是我们的新品牌,我在这里也希望高港青年论坛能给我们之间的交流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公开的平台,我也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的某个时候,能到高雄去举办第二届高港青年论坛。那我们事不宜迟,就进入到各位青年学者发言的环节。
     林千畬: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雄”青年经济产业链

  高雄现在进入到了高龄化的社会,其实不止是高雄,整个台湾的状况也是这样。现在人口老化,高雄青年人外移的情况非常严重,这延伸出的状况就是就业减少,没有太多机会加入就业环境,会导致很多店面出现租售的情况。同时这也延伸出了更多的问题,那就是更多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就只能往外跑。所以我想讲,我们要去深刻反思和探讨要怎样去增加就业机会这个事情,因此,我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即青年经济产业链。现在的产业经济链是对应着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产业。那既然有了这个政策,那我们希望大家不要遗漏了我们高雄市,希望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能辐射到我们高雄市,成为一个“粤港澳大湾区+高雄”的产业经济链。那为什么又要加入“青年”二字呢?因为我们的年纪轻,我们有活力而且又有创意,可以说我们是这个高龄化的社会中一颗新的幼苗,可以作为很重要的助力。

  青年经济产业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环境,那么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合作方式去发展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可以以四地青年文化交流作为合作的开始。文化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因为我们要透过与对方的认知,与对方的认识,才能提高我们之间的互信度。我们高雄市有个地方叫亚洲新湾区,是我们之前盖的一些新的场馆——有展览馆、音乐厅,还有一些街头艺术表演的场域,这些紧连着驳二艺术特区,我想,在这里可以举办许多青年的商业文化交流活动,高雄国际青年展览馆也可以举办青年就业创业的展览。我们也欢迎港澳四地或者大湾区的相关城市来举办就业创业博览会,互相激发激荡,看能否找到新的方向或者说是新的面向,能够深入当地去做一个提升。

  再来,我们可以做青年商业合作展览会。现在年轻人很有创意,但是我们要去到不同地方找我们所需要的创意,让不同地区的青年人能够集合起来做商业合作,不一定仅仅只局限于文化交流的部分。我们还有流行音乐中心,流行音乐中心可以让我们四地青年人用表演和演唱去增加我们大家对对方的认识。驳二艺术特区也可以举办艺术展览,通过艺术来拉近大家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彼此之间能够更加的接近。我认为以此种方式可以作为启动青年产业经济链的第一步,通过对文化的认知能够化解大家之间的歧义,就不会产生对对方的误解或者是不理解。高雄有很高的弹性和很好的场域设施,希望大家可以透过一个交流互动来到高雄,了解高雄,进而爱上高雄。我们可以集结广大的创意,然后用满满的冲劲让所有的年轻人聚集于高雄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让真正台湾所谓的“北漂青年”、“外漂青年”有更多的渴望和思念想要回到高雄来,用多种方式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与高雄多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我们的眼界,让高雄的年轻人能够更加国际化。我认为,文化互信、知识性交流对解除歧义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林至颖: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多  青年要走出舒适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也不纯粹只是为了大湾区九个城市加上港澳,不纯粹只是为了广东,其实是为了国际之间的竞争,大湾区本身九个广东的城市加上香港、澳门,在产业上都有很多不同的优势,彼此之间能够互补,有竞争也有合作,但是在未来更多的一定是合作。大湾区有可以跟其他的国际湾区比拼,甚至是超越他们的能力。大湾区的海陆空交通都会越来越便利,整个湾区里的居民的生活都会在一个一小时的生活圈里,这跟我们说的硅谷湾区还有东京湾湾区的“一小时生活区”也是比较贴近的。

  另外大湾区自己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人口接近7000万,所以它本身的消费能力是很大的。任何产业有一个概念,然后把概念转化为商品,只要在大湾区里面,马上就有了一个7000万人的市场,更不要说你的产品还可以扩到大陆其他的腹地,通过互联网、电商各种方法。我们一直都在讨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里面有什么产业的优势,我也在很多的青年活动里提过,特别是(针对)青年人,创意性、娱乐性的,其实电影产业,甚至是电竞产业,香港现在都很有能力参与到大湾区里面,也是大湾区现在很缺乏的。另外比方说产品设计、开发、专利、知识产权保护这些,比起大湾区其他的城市,香港还是具有优势的,所以这方面香港有很多企业也可以参与进来。还有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资金基本自由的市场,香港如果能把这个优势与深圳的科技结合,然后把科技嫁接到香港这边进行操作,肯定是有很大的市场的。

  那么台湾,或者是今天在座的来自高雄的朋友应该怎样去参与,我自己也想过。两岸其实原来各自都已经有很多的优势。同时,香港本身也是台湾金融业操作的一个重要中心,如果台湾通过携手香港参与到内地金融业当中,是一个可以发挥的空间。另外,因为台湾在现代农业方面有很多成熟的国际化经验,现在大陆提倡要搞“乡村振兴”、“农业创新”,那么台湾的这些经验完全可以输出,同时大陆也更需要台湾在农业产品管理的标准和认证方面的辅导支持。所以我认为台湾在农业方面的优势和经验正好是现在大陆很多地方所需要的。除了原来的制造和怎样把台湾产品拿到大陆进行销售外,其实台湾的服务业、文创产业和现代农业也是完全可以和大湾区的产业进行对接,甚至是进入更大的中国大陆的市场。台湾的农产品包装和文创方面,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也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大陆现在非常需要的东西。

  我自己在做香港青年工作时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他们可能都听说过某个地方有什么样的机会,他们自己也想走出去,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很难走出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我感觉最大的原因是缺少一个可以辅导他们的人,他们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在当地也缺少有力的对接,他们遇到了困惑和难题也不知道应该找谁谘询。这就是所谓的“最后一公里”,就是他们到了大湾区,我们要怎么去帮助他们,在当地排解他们的难题。还有另一个“第一公里”,就是他们现在可能还不知道大湾区的机遇,不知道有什么机遇。那么首先就要把资讯透明化,把很多政策和他们可以获取到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我们常说现在的年轻人资讯很发达,他们会经常上网去看一些东西,但我也发现有一些年轻人需要资讯和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才会真正去挖掘。所以这个“第一公里”的工作也要让台湾,让高雄的青年看到大湾区的机遇在哪里。我个人的感受是,只要有机会,大家都会愿意去探索一下,关键就在于你知不知道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很多时候是资讯的不畅通,让很多青年忽略了某些机会,让机会白白流失了。所以“第一公里”就在于怎么给他们更多的资讯,怎么给他们信心“走出去”,另外就是“最后一公里”,当他们真正走到那里了,在那里创业了,我们要怎么辅导他们,去引导他们,这也是很关键的。
     施启扬:老店与青创可以与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对接

  我本身有创业,是创意的饮料品牌。然后我们家族的事业是一间高雄老店,老店其实都会面临到非常多的问题,包含承接,包含创新。老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要研发新的产品,然后还有他们怎么持续地曝光,让年轻人接受,认同老店品牌。通常老店我们定义在40年以上,那么粤港澳大湾区也有非常多的这种富含历史的品牌,像是莲香楼等,在这方面我想台湾也可以跟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交流。

  我目前有一个头衔是高雄市南华商圈促进会秘书长,我们的市集活动是以高雄当地的、土生土长的店家为主,我们联盟里面大概有60间店家,组成一个非盈利集体,主要是想要鼓励我们的青年创业,所以我们每个月都会在不同的地点举办市集活动。南华商圈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20年来这个商圈从非常繁荣到非常没落,到现在基本上不会有年轻人走进去,虽然它在市中心,可是却没有年轻人愿意去那边走走逛逛。为什么?因为他们那边的产业结构已经老化,卖的商品已经不是年轻人所需要的东西,或者是年轻人根本不会想要去那边做一些商业形态的活动。所以我们把市集拉到那边,然后我们鼓励年轻人创业。

  高雄现在的市集以盈利商业的来说,一天就是750块台币。一个年轻人要如何赚到这750块台币,其实也是我们这些店家值得探讨的一件事。我们可不可以把出摊费降低到他们可以负担的一个成本里面?这值得探讨。因为他们都是青年创业,可能非常有想法,非常有理想,但是他们没有信心,不知道怎么样去创业,更不可能去开一些所谓的店面,尤其在高雄,现在店面店租也是非常不便宜。我们让他以这样的方式先去做一个市集规划,让他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去做延伸,建立他们的品牌信心,而后建议他们再去做一个规划。
     金裕超:从文化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与高雄合作前景

  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均属岭南文化圈,近代以来,在以岭南文化为主体的本土文化基础上,海洋文化、侨乡文化、西方都市文化等多元文化在大湾区相互交融,让大湾区成为了多种文化思潮汇集的开放之地。以闽南文化为主体的高雄一直以来是台湾本土文化的代表,同时,日本文化、原住民文化、客家文化、眷村文化等不同文化也在高雄并存,这使得高雄区别于台湾其他地方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

  以“打造高雄、全台首富”为竞选口号的韩国瑜市长上任后,即提出“南南合作”的理念,主张南台湾县市应以高雄市作为领头羊,进一步加强与大陆南方省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正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是高雄合作的重点。高雄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相近、语言相通,且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风格和优势,我的发言主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与高雄未来在文化领域的合作提出观察及建议。

  一、两地文化领域的合作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大陆珠三角9个城市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大湾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香港是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国际大都会,澳门则有其独特的休闲娱乐产业及完善的旅游配套,同时横琴新区的打造也为澳门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基础雄厚,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居大陆首位,随着大湾区规划的不断深化,广东的文化产业基础将更加夯实。

  高雄有山、有海、有空港、有海港、有都市、有乡村,不同的特点赋予了高雄发展文化产业不同的创意要素和设计源泉,驳二艺术特区、打狗英国领事馆、红毛港文化园区、十鼓文创园区等就是高雄文创的成功例子,此外,高雄也成功打造出高雄春天艺术节、高雄电影节、高雄设计节、高雄国际货柜艺术节等重要节庆。新任高雄市长韩国瑜更提出高雄未来一定要走向国际、走向海洋,未来高雄在文化领域的发展还会有更大的空间。

  二、两地文化领域的合作前景

  粤港澳大湾区与高雄都有非常好的文化发展基础,在“南南合作”的理念下,未来势必有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我认为两地未来在文化领域的合作前景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人文交流,彰显大湾区与高雄的独特文化魅力。大湾区与高雄均属中华传统文化圈,分别为岭南文化与闽南文化的不同文化主体,又共同具有开放的人文意识、革新意识、商业意识、务实意识。未来可共同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保护并利用好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影响融合,将岭南文化与闽南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第二,打造文化精品,完善文化产业链并拓展文化市场。大湾区与高雄文化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发展均已形成文化产业链,特别是大湾区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万,文化市场庞大,这是高雄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腹地。通过加强高雄与大湾区在音乐、影视、设计、旅游、观光等领域的合作,将高雄的文化优势全面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架构。

  第三,推动文化互鉴,发掘稀缺资源增强文化辐射面。两地除了有各自的岭南文化及闽南文化外,香港有中西方文化交流平台的优势,澳门是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交流中心,大湾区还有客家文化、粤商文化、侨乡文化等,而高雄则有在地的原住民文化以及眷村文化等,这些文化元素虽然相对小众,却不可或缺。未来两地可加强多元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创新人文交流方式,将两地的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提升文化竞争力。

  第四,扩大人才流动,推动两地间人才的交流交往。发展文化产业不能缺少人才,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才入驻,但高雄则面临严峻的人才流失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未来应促进大湾区与高雄之间的人才自由流动,为两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交流交往环境,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推动合作发展。

  三、关于两地文化领域合作的建议

  对于未来两地文化交流合作,我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放下意识形态成见,全力推动两地文化合作与融合发展。“心中没有围墙,全部都是道路”,两岸之间存在意识形态差异,但在新情势下,特别是面临大湾区发展的巨大机遇以及高雄“南方崛起”的宏伟目标,两地应该摒弃偏见、求同化异,共同推动大湾区和高雄的文化产业发展。

  第二,打破区域束缚,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区域规划的限制是粤港澳大湾区与高雄合作面临的一道壁垒,如果不能形成“一盘棋”的思维,合作很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两地间的合作应设立高规格的政府协调小组和业界协会,形成以市场一体化为基础的协调机制。

  第三,促进人才资源自由流动,为两地人才交流提供平台。大湾区在可控制范围内进一步放宽对高雄的各类人才输入计划,为高雄人才入驻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并提供医疗、教育、社保等政策支持;高雄也可为大湾区人才到高雄发展提供政策优惠,吸引更多人才进入到高雄。

  第四,将科技与文化有机结合,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深圳更成为大陆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高雄可与大湾区加强在科技领域的联系与合作,利用湾区雄厚的科技实力为高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陈晓锋:大湾区政策吸引力强  给青年人极大空间

  我第一个身份是一个法律学者,包括现在我本身是研究一国两制,还有港澳基本法,所以基于对我自己本身专业的研究,我非常相信一国两制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发挥非常强大的生命力的东西。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也给予了香港朋友或者说澳门朋友,或者说国际上的一些友人充分的信心。我的第二个身份是一个青年工作者,我们“就是敢言”会经常对香港的一些时政或者是社会关心的一些议题、民生问题、青年发展问题做一些研究或者是发表一些言论,用我们实实在在的自己的案例去讲好香港故事,把香港“一国两制”成功的故事或者是香港这里青年发展的好的故事传播到我们祖国内地或者是传播到国际上。整个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面提到香港的次数是102次,因此可以看到香港在整个大湾区的地位,或者说它占的整个比重是非常大的。另外大湾区把香港、澳门、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定为中心城市,那对香港其实是有一个强调,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香港要把强的优势变得更强,短板的一些东西逐渐把它补齐。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一个国际航运中心,也是一个国际科创或者是创业中心,这三个中心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布局超过城市间互相配合,资源互补,还有一些错位发展。同为港口城市,我感觉高雄也是有这方面的优势的,它可以作为连接大陆或者说对国际的一个窗口,发挥一定的优势。

  我的第三个身份是大湾区的创业者,那么我为什么选择到大湾区去创业,或者说大湾区到底有什么吸引我呢?我感觉最重要的是政策,我以深圳为例,一个大学本科生毕业只要愿意到深圳去开一个公司,哪怕是空壳入市也好,或者说去深圳就业,那么他可以领取一次性的住房补贴,另外深圳还有留学生创业基金可以申请,只要经过审批,就可以拿到一定的创业基金,再者就是高端层次人才的引进,比如说博士、博士后、教授要到深圳创业则给予160万到2000万不等的一个人才奖励资金,所以我认为在初期你想要创业,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用好政策去申请城市给与的一些补贴、基金、奖励,是完完全全可以吸引到年轻人去发展的。另外大湾区城市有很多国家级的或者是市一级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到了这些空间里,你可以找到跟你志同道合的、三观一致的小伙伴一起创业,在法律方面、会计方面,或者说整个融资方面它都会给与你很多意见和建议,第三,我们还可以在大湾区内做资源对接的平台,像中评智库这次的青年论坛一样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接平台,我相信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类似的活动。

  另外,我也想举一个很简单、很成功的案例。首先,大家都知道台湾的奶茶是最好的。内地也有一家奶茶店叫喜茶,它诞生于江门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比较落后的地方,有一个1991年出生的小伙子叫聂云宸,他就是受台湾奶茶加水果茶这种搭配的启发,由此创造出了喜茶。喜茶发展到现在风靡整个内地。现在排队去买茶,每次都要排半个小时到一个多小时左右。最近,他也把喜茶开到了香港最中心的地段。我想强调的是一种对现有资源,或者说传统行业,赋予它们新的定位、科研或者说把它重新讲成一个故事,由青年人去推发,可以激发出不同的东西。高雄这边有很多的基础,比如说一些传统的餐饮,涉及衣食住行和文创的一些老店,它们如何焕发新的生命力,而大湾区有着非常大的市场,这个地方的GDP是10万亿美金。所以一个小小的产业把它放到大湾区,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自己做的人工智能公司就是基于要促进青年要素的自由流通而产生的概念。青年要素包括青年人的求学、进修、创新创业、恋爱交友、兴趣分享、生活方式的展现,我就想到可以把这种流通搬到一个互联网超级平台上,叫湾趣APP,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把大湾区的青年要素流通建立在我们这个平台里面。我们发展了一年多就有了七百四十多万的用户,基本上超过了香港的人口。因此,像我这样一个学法律的,完全不懂科技和电脑的人,到了大湾区,用好那边的政策,也是可以发展起来的。我相信这些好的政策,这些吸引年轻人的点,可以真真正正地帮助到一些勇敢的、敢于去追求自己梦想的年轻人到大湾区这片土地上创业,干出一番成就,实现自己的梦想。
     郑谨洹:港台青年有同感  高港可以多方面交流

  这是我第一次来香港,但很多地方感同身受,包括饮食上、生活上,我们都有一些共鸣之处,人跟人之间相处其实也蕴含了很多相同的价值在里面,包括说香港的老店动辄可能就是半世纪,这个是很难得的,这就是我们的所谓的价值,这个应该是我们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应该要去推动保留,因为这个是无价的。当然我们也要用最新的科技的方式,想办法怎么样去重新再包装或是再发展,因为这个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再来细谈医疗观光,我们的植牙,全台湾有75个环节是高雄在生产。我们的人工关节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就是关节置换中那个金属的材质百分之百来自于高雄。高雄有很多这种科技的底蕴也有技术,当然我们还有三个医疗医学中心跟一个内医学中心,结合了学术研究发展、地区调配的协调,非常高端,是超巨型的医院。我们的医疗观光其实一直具备这样的条件,而香港的医疗技术也很先进,在医疗观光方面我们可以多做交流。

  高雄是一个重工业污染的城市,空气也不是很好。我们应该像香港学习,开发金融业。你们的空气品质,就相对好很多。虽然一样都是高楼林立,但就是舒服很多。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的条件机制可再发展经济,那也是我们高雄在转型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资产,很重要的筹码。包括我们现在韩市长大力在推动“庶民经济”。坦白讲,韩国瑜也是人,一个人能够做的有限,但是他今天做的是一个正向代表,我们普通大众则要一起来努力,来做整合,很多东西慢慢地就会有结果。

  其实现在的港台青年在生活、学习、就业中都有一样的问题,一种郁闷的感觉。我能够从很多的两岸青年的创作当中看到很多的闷,很多的不平,这样一来,情绪上我们就要有出口,要有很多的想法去舒展的空间。文化底蕴我们其实都有,就看怎么样重新利用、重新包装,重点是不可以忘掉我们都是华人。
     束沐:关于南台湾与大湾区观光资源互鉴共享的几点思考

  当前,以高雄为龙头的南台湾观光产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我认为,在“南南合作”理念的引导下,南台湾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有望为高雄的发展开辟出一片更加广阔的空间,而观光资源的互鉴共享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关键、且可操作的切入点。

  南台湾与大湾区的观光资源在以下三个领域具有相同的优势:一是海洋生态优势,北回归线以南的温暖气候,赐予两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二是历史文化多样性优势,南台湾兼具西洋、东洋、闽南传统与南岛原民的文化断面,而粤港澳地区也是宗族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的复合体;三是重商务实的民心优势,海洋文化塑造了两地民众爱拼敢闯、发财致富的淳朴性格,为两地货畅其流、人尽其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与此同时,南台湾与大湾区的观光产业在以下三个方面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一是政府治理问题,大湾区面临着发挥“两制优势”与克服“两制壁垒”的问题,而南台湾则是不同政党执政下统一发展理念、资源规划的问题;第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湾区西翼发展较弱,资源集中在广深港一线,而南台湾则面临着对外整个中南部空洞化、对内南高屏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第三,互联互通程度较落后的问题,粤港澳地区城际联通能力仍然是短板,南台湾的高铁、铁路、捷运、客运各自为阵缺乏整合,这些问题都是阻碍观光升级的重要因素。

  我以为,观光产业的发展程度,归根到底可以总结为四个“来”、十二个字:人想来、人进来、留下来、搁再来(闽南话)。南台湾与粤港澳具有先天资源优势,“想来”完全不是问题,发达的现代交通让“进来”也更加容易,而如何让游客“留下来”,从而避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如何让游客“搁再来”,争取更多回头客、候鸟客,则是两地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

  观光旅游领域是南台湾与大湾区两地深化交流合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观光产业建设与发展的经验交流,做大做强共同优势、补齐补全发展短板;二是观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标准对接、讯息对接、平台对接,并以此为基础盘活两个地区的观光产业发展。进一步可以通过四个关键词分述:

  第一,对标。对标是为了寻找差距、明确定位、发现问题,南台湾和大湾区可以基于共同的优势与问题相互对标。两地对标的主要领域有如下四个:一是观光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与更新换代;二是城际观光资源的统筹与规划;三是加强网络、新媒体与电子支付在观光产业中的角色;四是观光对发展庶民经济和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作用。
  第二,对接。对接具有两层意义,一个是两地内部观光资源的各要素对接,另一个是两地之间的各要素对接。网络和电子支付的出现,为观光资源要素的对接提供了平台,也降低了门槛。当前大陆以“大众点评”、“携程”等第三方平台为代表,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为工具,基本实现了要素的全方位对接,可以让游客足不出户且安心无虞地做好提前的路线规划、餐旅预定,并且实现了个人化定制服务。而这部分正是台湾所欠缺和落后的。

  第三,整合。整合是对接的目标,对接是整合的途径。南台湾观光资源需要在以下四个领域加快整合:一是交通客运,主要内容是讯息整合、票务整合、平台整合,主要对象包括大众运输、个人化定制交通及景区“微交通”;二是优惠折扣,涵盖出行、住宿、餐饮、门票,分门别类地制定整体性优惠方案;三是点评反馈,给旅客更充分、更客观的参考与比较,也有利于通过大数据手段评估观光成效;四是横向产业,如探索开发“观光+医美”、“观光+养老”、“观光+婚庆”,在完善观光产业链的同时,扩大观光优势的外溢效应。

  第四,融合。南台湾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观光资源可以建构“观光(文旅)产业共同体”,实现共融共荣的目标。两地的观光部门、产业协会以及参与观光产业的主要企业应建立联席机制,从“共同平台整合”与“共同项目规划”两个角度展开合作,前者可以在现有的成熟网络旅行平台上开设“南台湾/大湾区专区”,后者则可以推出诸如巨型游轮等项目串联高雄港与大湾区,将南南观光合作具体化。

  观光交流合作涉及政府、媒体、智库、交通、金融、餐饮、旅馆等多个机构与行业,横跨公领域与私领域,看似容易,实际上面临很多障碍和困难。在此,我提出三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借力使力,通过流行影视文化作品行销在地观光资源。南台湾和大湾区可以争取更多影视剧、热门综艺节目、真人秀选择本地为外景摄制地。目前,“惠台31条”放宽了两岸影视合作的限制,南台湾可以抓住良机。

  第二,通则不痛,提升观光品质根本还是要做好交通软硬体建设。对于南台湾和大湾区而言,公路客运仍是今后长期旅客首选交通工具,大湾区要大力改进跨境巴士,要在服务返乡“刚需”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服务观光、休旅的功能;南台湾要改进客运与公铁路及港口的路线规划,尽快推出服务境外旅客的查询、购票一体化线上平台。

  第三,网络思维,如果说自然人文资源与观光设施决定着观光产业发展的下限,那么在当今对网络的运用程度决定了观光产业发展的上限。网络思维是青年一代的强项,两地的青年人可以就此召开论坛、举办工作坊,就该议题展开更深入、更具体化的交流与合作。
     陈倩羚:港人看大湾区的视野心态对高雄国际化的路径启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于国家扩大与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实践“一国两制”,以及促进港澳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实现长期繁荣稳定,皆具有重要意义。自2015年国家文件首度出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以来,香港社会涉及“大湾区”的讨论就开始发酵延烧。2018年下半年,随着“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推出,以及高铁香港段与港珠澳大桥的相继通车,港人对大湾区话题的舆论明显升温。2019年2月18日,各界期待已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终于公布,旋即在香港社会引起激烈讨论,社交媒体有关该话题的舆情热度更是达至本话题发酵以来的峰值。

  为了客观认识港人对大湾区的整体观感及复杂心态,促进大湾区建设在推进落实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听取港人的建设性意见,并有效化解部分港人对大湾区的疑虑,中评智库利用自主开发的香港社交媒体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从香港540万社交媒体用户中,抓取了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间与大湾区话题有关的数据,在数据清洗和筛选后对其进行多维度的典型分析,以把脉香港涉及“大湾区”话题的整体舆情。以下将和大家分析我们舆情报告的重点摘要。

  一、港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正面反应

  第一,乐见大湾区政策落实带来的便利,期待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带来巨大机遇。认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出台、高铁香港段与港珠澳大桥的通车等皆极大便利了港人在内地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并对政府描绘的蓝图愿景抱持积极乐观的憧憬,期待大湾区建设为两地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第二,支持香港借由发展大湾区的契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的整体布局。认为大湾区建设将进一步强化香港“背靠内地、面向全球”的独特定位优势,并配合国家重点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发挥香港连结中国内地与国际社会的重要桥梁角色。另有部分观点认为,香港需打破以往在珠三角自恃龙头大哥的优越心态,积极向大湾区内的其他先进城市学习取经,避免固步自封,丧失在区内的竞争优势。

  第三,认为大湾区所蕴藏的资源及发展机遇,能有效纾解香港社会内生的各种棘手问题,包括房屋、土地、福利、青年问题等。不少港青看好大湾区的巨大市场潜力,相信能在此大大扩展其发展空间;其中创科人才更是看好国家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利好政策。而年纪稍长的网民,则乐见大湾区逐步推进医疗、福利等社会保障的跨境衔接与使用,期盼大湾区能成为他们退休养老的宜居选择。
  二、部分港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疑虑及其成因

  虽然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出发点颇为积极正面,而实际上也已为港人带来不少便利和机遇,但香港社会仍存在部分声音,对大湾区表示质疑甚至抵触。下面将简述香港网民对大湾区的误解与疑虑,并分析其成因。

  先简述部分网民对大湾区的负面看法:首先,担心大湾区发展规划会模糊并削弱香港的独特地位,令香港丧失立足国际的竞争优势。认为大湾区建设会令香港的定位逐渐边缘化,导致香港丧失与邻近地区(如新加坡)角逐的竞争力,甚至被大湾区内的其他城市迎头赶上,最终成为中国大陆的一个普通城市。其次,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将进一步恶化香港业已严重的社会问题。担忧大湾区建设会进一步放宽两地的人口流动政策,为内地新移民的涌入打开更大的缺口,加剧香港在房屋、福利及医疗系统方面所面临的沉重负担;同时忧虑大湾区建设将引入更多优秀内地人才赴港工作,令香港青年蒙受更大的就业和竞争压力。

  其三,指出大湾区建设尚在落实早期,很多配套设施都有待完善,加上粤港澳三地政府存在沟通不足的对接问题,故未能充分发挥大湾区的巨大协同效应。其四,认为三地的经济水平始终存在一定差距,再加上内地的法治制度、福利保障等未如港澳地区完善,居民素质、食安状况、卫生条件等软件水平也有待提升,故未能形成足够拉力吸引港人前往发展。

  接下来将探讨港人负面心态的成因:第一,部分港人接触中国大陆的机会相对较少,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故对于融入大湾区存在不少负面的误解与疑虑。第二,日趋复杂的两地矛盾持续加剧香港内生的社会问题,导致部分难以上流的青年及基层市民,将自身对生活的不满迁怒于新移民等中国因素之上。第三,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期缺位,令部分港人欠缺国家整体大局观,容易对融入大湾区产生负面的预设立场。第四,社交媒体的同温层特质进一步放大非建制派媒体及意见领袖的负面舆论,引致部分网民对大湾区产生盲反心态。

  三、港人心态对高雄走向国际化的路径启示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港澳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部署,同时还承担着提升粤港澳三地的国际化水平,并以此为着力点推动国家形成全面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新市长韩国瑜上任以来,高雄也将推动自身的国际化,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下将根据大湾区走向国际的前瞻性经验,以及港人看待大湾区的整体心态,提炼几点对高雄推动国际化的路径启示:

  首先,高雄在推动国际化的进程中,需深入评估民众对高雄定位转型的整体心态,重点关注其中的负面舆情,并积极谋求化解之策,照顾社会不同界别的利益与诉求。其次,重视社交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创新生动、理据充分、贴近民众的宣传方式,塑造高雄国际化转型在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的正面形象。最后,高雄应更积极地推动两岸对话与交流,鼓励台湾民众亲身接触、认识中国大陆,令他们切身体会到中国大陆的巨大发展机遇,自发形成支持两岸交流的积极心态。
     郭至君:香港高等教育优势对高雄国际化的启示

  2018年12月,韩国瑜就任高雄市长,充满新意地用中英文发表就职演说“让春天从高雄出发”,提出要彻底落实中英双语教育,让高雄这个港都更加国际化地走向世界,包括从小学一年级就采用双语教育、鼓励学校用国外教材、高雄市府员工以及公职人员要加强英语、甚至高雄的标示都要双语化……可以说,这所有的一切都在强调“英文是走出去的关键”。而距离高雄仅一个半小时飞机行程的香港,可以说是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中最国际化、英文普及面最广、最多国际人才聚集的城市。我一直认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一定要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国际化的青年人才,因为未来是青年人的,一个城市越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这个城市就会愈加国际化。而我也觉得,一个城市若拥有高品质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则可以保证对国际化青年人才源源不断的吸引力。

  我在内地、香港、英国、美国都念过书,做过访问学者,对香港高等教育的形式和特点有一些了解,香港高等教育历史虽然不长,但因其独特的优势,优惠的国际贸易政策,全球金融中心对外交流的优势渠道,较为成熟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充分的政府投入,“两文三语”语言优势,使香港八所公立高等院校广泛吸收各国高校管理经验,治理体系国际化水平较高。我认为,香港高等教育的确存在一些优势可以吸引高雄各类人才,且两地在高等教育方面可以互相进一步加强交流和沟通。

  一、香港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优势

  首先是香港高校的师资国际化。香港各高校一直面向世界引进优秀教师,实现师资力量国际化。香港大学教师的薪酬水平高于美国和新加坡,吸引了大批的优秀学者来任职。各高校追求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资深学者,组建了来自于北美和欧亚各个国家的顶尖学府的国际化优秀师资队伍。教授几乎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来自世界一流研究型学府,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国际化对香港高校整体的国际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第二是香港高校的人才培养国际化。与世界其他优秀大学相比,香港政府把修课形式的学士学位课程中非本地学生的比例定为20%,这样既不会严重影响到本地学生的入学机会,又能保证国际学生比重。在2016/17学年,约有32,000名分别来自超过70个国家/地区的非本地学生在香港修读专上课程。同年,约有6,000名交换生来港修读公帑资助的专上课程。另外,除了招收非本地学生和争取更高国际研究排名,香港各高校都在积极持续地与世界各地建立联系和网络。如香港中文大学的“环球计划”,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换活动、暑期留学、短期交流及寰宇暑期实习计划。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交流计划”涵盖全球四大洲200多所高校,并大力推行游学团等环球学习机会。不仅是短期交换、游学、实习,香港高校还越来越重视国际合作办学。非本地生源和香港高校内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是香港高校能够长期保持并加强国际化水平的核心动力。
  第三是香港教育的良好质素和声誉。在香港21所颁授学位的院校中,四所院校获《Quacquarelli Symonds(QS)世界大学排名2019》列入全球前100位。此外,在2018 年《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港大牙医学院连续三度获评为全球第一牙医学府,香港理工大学则两度在“酒店与休闲管理”类别中排名全球第三,而科大、港大及中大的会计及财务课程则分别获评为全球第16、21及28位。香港高校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全英文的授课环境,这不仅使得大学整体更国际化,也让来香港高校就读的青年人有机会浸泡在全英文的学习环境中提升自己,为日后成为世界公民作好准备。

  第四是非本地学生来港就读优厚条件多。香港高校有不少优渥的条件吸引非本地学生来港深造。包括一、在学费方面,相比于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收费,香港院校的收费颇具竞争力。二、香港政府一直加大力度为高等教育界注资,提供更多研究资源。三、放宽有关的入境限制,使非本地学生的留港期限与其课程的一般修业期一致。四、放宽有关的工作限制,以便修读经本地评审专上课程的非本地学生在修业期间从事见习和兼职工作,并可在毕业后无条件留港12个月。这些颇具吸引力的条件,使得不少来港深造的青年学子愿意留港发展。

  总的来说,香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其可以引领教育产业和教育出口,与城市国际化发展需要相协同,乃至引领城市国际化发展。在香港城市国际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之间已经形成高度融合、协同发展、良性互动、内在推动的发展态势。其城市国际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双向引领、协同发展创新。

  二、对高雄—香港两地高等教育合作的一些思考

  首先可以吸引高雄青年人来香港高校深造。香港的大学目前有5所接受台湾学生以学测成绩申请入学,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其中台湾学生也是他们招募的重点。目前来看,台湾的高中毕业生和家长也越来越关注来港深造。但多数招生会都设在台北,我认为,香港的高校可以扩大在高雄以及台湾南部地区招生的数量,吸引台湾各地的优秀青年精英来港就读。甚至可以专为台湾生源推出更多优惠条件,鼓励台湾青年来港就读。这些优秀且具有国际化视野、经受过国际化高等教育的青年们毕业后,回流高雄,便可以为“港都”带来更多国际化人才。

  其次可以推动两地高校教育的合作发展。据数字统计,2015/16学年至2017/18学年分别有7326、8183及8325名港生在台湾读学位课程,两年上升13.6%。可见,越来越多的港生也愿意赴台深造。因此,我认为,高港两地高校可以尝试合作办学,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也可以各取所长,鼓励两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制度以及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也可以推进两地高校职业教育在教师交流、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合作。只有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深入,两地的高校资源才会更加充分地分享,相信高雄的高校也会由此借力变得更加国际化。

  再次则可以建立高港两地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高雄和香港两个城市都应该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流动提供便利条件,充分激发人才的活力。

  总的来说,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离不开青年人才的国际化。高雄和香港都是“港都”,我们两地的青年有很多的相似点,我们应当一起携手,共同努力,未来会更美好!
        补充发言:

  林千畬:我很期待香港和大湾区可以和高雄做更多的合作,然后也更加期待下次的青年论坛,我们也希望高港青年论坛是大家的一个共同资讯以及合作平台。听完大家所有的发言之后,我有一个slogan(口号)一样的内容想分享给大家,就是“携手前进,共创新好平台,以文化交流去提升互信,用商业活动增进感情,共同合作对外,摒除认知误解,多角融合创多赢”。谢谢大家!

  林志颖:听了各位朋友的分享和交流,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因为我对台湾南部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也是非常感谢郭主任今天安排的这样一场论坛。作为一个总结,其实香港跟高雄很多青年,现在面对的或者是思考的是有很多相似点的。面对大环境,也是有一定相近的地方。所以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香港青年、高雄青年,以及整个台湾的青年都应该把握这个机会,积极投身到大湾区,在这里就业、读书、创业,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在这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很多的困惑。相关的政府、商会、团体应该付出更大的力量去携手青年人一起参与到大湾区里面。如果论坛可以在高雄举行、时间配合的话,我也希望可以参加,可以多跟高雄的年轻人交流,一起去在大湾区里面寻找我们的未来,谢谢。

  施启扬:结论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我们高雄市政府也在推动南南政策,但是大部分是放在中小企业生产者的方面。我会希望大湾区跟高雄做一个连接,看有没有可能做一个多转化的策略,用新的产品开发新的市场,让双方共创美好。然后也可以让双方争取到不同客群、不同的目标型消费者,也可以让我们共创一些利益。

  陈晓锋:我自身创业的经验来分享,我最想跟大家说的是,我们要跳出高雄,走进湾区,是指什么意思?就是说大湾区的规划已经出来了,那么真的有必要亲自到那个地方看看,要有勇气跳出来,跳出自己的舒适圈,然后去到这样的地方。当一个规划出来时,在于你有没有勇气去进入,只要你有勇气去进入,哪怕一开始走得不是很顺,但是我们都比没有或者说不敢走出来的人要走得快。所以希望大家可以跳出高雄,走进湾区看看。

  郑谨洹:趁着这个机会,把我们想要讲的话,能够做的机会,陆陆续续把它建构起来,这个具有长远意义。我们传统学院一直在提倡这个部分,很多东西就是讲传承。教育背后就是讲传承,爱传承背后就是讲教育这种基础的东西,包括对华人社会,我们也不能忽视自己的根基,我想提倡大概就是这样。两岸可以牵动世界,这个机遇我们要把握,牵动整个中国、整个亚太地区的机会就在这里。
  金裕超:听了各位的发言触动很深,因为之前自己对高雄有了解,但是并没有形成在地的一些观点。来自大湾区的这样一些观点,确实是对我的触动深,让我感觉更坚定的一个想法,就是说不管是高雄还是大湾区,都有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两地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合作以及这样一个需要未来合作的基础。所以还是希望能够像董事长说的要放下一切政治上的意识形态偏见,打开心胸,打开一切的围墙,让所有道路都能够进来,在推动上两地的这样一个在各个领域,不光是文化领域,而是在各个领域大湾区和高雄乃至南台湾,都很有前景的这样一个合作。

  束沐:听了各位的发言,我觉得大家的发言都围绕这四个关键字讲。第一个关键字就是“对标”,双方都在比较大湾区的优势,他们也有差距、有问题。那么对标其实就是为了明确定位、发现问题,两地可以基于共同的优势和问题相互对比。第二个关键字就是“对接”。因为大家提到了对接其实有两层对接,一个就是南台湾内部跟大湾区内部各个要素的,以及南台湾跟大湾区要做的。这个事亟待我们提上议事日程。第三个就是“整合”,因为整合是对接的目标,而对接是整合的途径,所以我相信在南南合作的竞争下,大家可以加速南台湾和大湾区的资源整合。第四个关键字就是“融合”。南台湾跟大湾区基于不同的优势、不同的特色,结成各种领域如文化的、教育的、观光的产业共同体,两地相关的部门、协会、业者、学者、智库、媒体都可以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机制,实现共荣、共好的目标。

  最后我提出一个建议,刚刚有提到“湾趣”APP的开发,“湾趣APP”还有一定的给年轻人婚恋交友的功能,韩市长上台以后大力推行爱情产业链,所以我建议双方如果有机会能够合作的话,我们就让在“湾趣”上面配对成功的男女到高雄、上南台湾坐摩天轮,可以坐“梦时代”的那个摩天轮,在爱河旁拍婚纱照。相信以这次论坛为契机能够为两地的年轻人、两地的产业界在各个方面的合作打开一个新的通道,创造一个新的契机。

  陈倩羚:不管是香港也好,还是粤港澳大湾区也好,还是高雄也好,要发展就要加深交流,大湾区的经验对高雄也会有一定启示。粤港澳大湾区对粤港澳的人以及台湾这边也会带来很多机遇,但确实也存在基层在发展中会存在一些疑虑,这些社会的舆论是需要去重视的,我们一定要对症下药去化解这些疑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社交领域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可以引导舆论走向正面,是扩大民众参与的一个工具,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
     郭至君:四点共识

  非常感谢大家今天的分享还有最后的呼吁,我觉得真是一个很难得的场合,聚集我们多个地方的青年人一起探讨高雄怎么和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合作,互相的对接、整合,最后达到融合。经过大半天的主旨发言和充分的自由讨论,与会青年代表们最终达成四点共识。具体内容如下:

  通过各位的发言和讨论,我们认识到,高雄有许多的独特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前景无限,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共识:

  一、希望高雄以及南台湾青年能更加直观地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况、优势、机遇和前景,一起讲好高港两地青年的美好故事。

  二、希望粤港澳大湾区能与高雄在旅游观光、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协力发展,呼吁两地展开更紧密的交流以落实“南南合作”的精神。

  三、希望调动高港两地青年的积极性,共同发挥智慧和创意,让两地青年在发展过程中更有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四、希望以本届论坛为起点,以高港青年论坛为平台,号召吸纳更多两地青年进一步加入到两地交流合作中来。

  “推开心窗的世界更大,前面风景,都可以入怀。”希望我们本次的论坛让大家在畅所欲言之外有所思考,也相信我们未来在这片区域中都能有更好的发展!
     评论员简介:

  郭至君:中评社编辑委员、国际部主任,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助理、国际部主任

  林千畬:台湾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行销襄理、台湾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

  施启扬:桥下馒头店行销总监、高雄市南华商圈促进会秘书长

  郑谨洹:德美商行行销总监、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青年干部、高雄市闽商发展促进会青年委员

  林至颖:中国未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晓锋:敢爱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

  束沐:中评智库基金会学术交流部主任

  金裕超:中评智库基金会舆情分析部主任

  陈倩羚:中评智库基金会舆情分析部分析师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044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