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论坛:福建探索两岸融合新路

热点搜索

中评论坛:福建探索两岸融合新路

合影

游丽斌

罗海成

陈奕廷

罗祥喜

陈丽丽

王英津

蔡少雄

张文生

马彦彬

吴凤娇

蔡志阳

刘大可

刘传标

陈昭志

  中评社香港8月19日电/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中评智库基金会不久前在福建行政学院礼堂二层学术报告厅举办座谈会,邀请福建省委党校闽台研究院院长罗海成、福州台协会会长陈奕廷、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丽丽、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英津、台湾金门同乡总会副总会长蔡少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马彦彬、闽南师大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副院长吴凤娇、漳浦台丰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办人蔡志阳、福建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刘大可、福建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刘传标、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昭志与会。座谈会由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游丽斌主持。与会者围绕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加快两岸应通尽通、推进台胞台企同等待遇落实落细、加大文化交流力度,增进台胞民族和国家认同等议题,各自给出了独到的见解。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8月号以《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为题,详细刊登了与会者的发言,文章内容如下:

  游丽斌:开场白

  各位专家学者大家上午好!本次研讨会有四个专题的讨论。第一个议题是“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大家知道,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台工作所做出的最新重要指示,寄托了他殷切的嘱托。过去,福建在对台工作中提到更多的是“先行”,现在从“先行”迈向“第一”,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的跨越,是福建新的使命担当,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对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于伟国书记在中共福建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时对“第一家园”做出了解释,提出六个“最”,就是把福建建成“两岸往来最便捷、合作最紧密、政策最开放、服务最贴心、交流最活跃、情感最融洽”的“第一家园”。围绕这个专题,我们这次安排了四位专家学者,对“第一家园”的内涵进行研讨。首先有请福建省委党校闽台研究院院长罗海成。
  罗海成:福建加快第一家园建设  推进融合发展示范

  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对福建明确提出新时代对台工作的新任务——“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这一新定位新要求既是中央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在福建对台工作基础上作出的自然延伸。

  “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和着力,在第一家园建设中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

  一是加快福建第一家园的通道功能建设。第一家园是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登陆”体现了海峡两岸的通道功能,“登陆”二字就是对“通道功能”的明确定位。为此,要进一步全方位完善海峡两岸通道体系建设,构建更加便捷的两岸直接往来重要通道。第一家园的通道功能要从完善闽台海上两岸直接往来通道体系、深化闽台“小三通”、推进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三方面进行拓展。

  二是深化福建第一家园的融合示范建设。第一家园是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它不仅是台胞台企登陆的重要通道,而且还是台胞台企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两岸同胞深度交流合作。“家园”体现了海峡两岸的深度融合,“家园”二字就是对“融合功能”的明确定位。推进第一家园的融合示范,要在全领域、全区域两方面谋划好融合发展大格局,彰显优势,拓展内容与领域,在融合发展深度和融合发展广度上进行探索,作出示范。首先要从经济融合迈向全面深度融合,其次要从重点区域迈向全区域融合发展。

  三是做好第一家园建设成效科学评估。福建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第一”是对福建“特殊地位”的明确定位,体现了福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特殊地位,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台工作的殷切期望。第一家园建设要在科学评估体系设计、全程实践评估方面,落实落细,要借鉴经验深化实践,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先试,不断形成新的经验,作出新的示范,包括要建立全面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全程性的政策实践评估,借鉴经验全面推进融合发展。

  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实效,避免表面与无感。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中指出的,“要在对台工作中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善于听取台湾同胞呼声,确保推出的惠台利民政策和措施能有效回应台胞台企的重要诉求,为推进深度融合发展找准目标指向与动力源泉。另一方面,要注重创新,形成合力与特色。要在区域比较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区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福建处在两岸融合发展最前沿的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在两岸融合发展上探索新路、做出示范。

  游丽斌:感谢罗院长的精彩发言。罗院长的发言以“登陆”为基础,讲明了如何登陆,登陆后干什么,怎样评价登陆的效果。我听后很有启发,觉得他突出了“第一家园”的主体——台胞台企,把“第一家园”中的“登陆”作为重点,同时将“家园”作为登陆的目标,也就是两岸的融合发展。下面请福州台协会会长陈奕廷发言。
  陈奕廷:构建福建省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习总书记在福建省工作生活超过17年,对台胞台企有着深厚的感情与深入的了解。中央领导这几年对台工作更加的细致贴心,从早期的奖励优惠台资企业,照顾台资企业的落地与发展,到近期开始着重精准推出照顾所有台胞台青台湾人才一系列的政策举措,让惠台政策更加广泛的照顾到每一位台胞。尤其习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提出的建设福建省成为第一家园,这是一个重要的宣誓,也是福建省对台工作的一个重大机遇。

  在今年的5月29日福建省出台《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里面详细地对未来福建省成为第一家园,有了清晰的路径与蓝图。个人觉得,建设第一家园就是要台胞台企的政策第一。福建省比其他省市对台政策要更加优惠;在台湾检验合格的商品到福建省可以直接获得对等的认证;台胞个人的各种执业资格证书可以在福建省直接换证;建议对于存量的台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转型升级;对于台胞个人在大陆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多便利,让台胞在福建省工作生活感觉与在台湾生活没有差异,甚至在福建省生活工作更有发展,更加便利,没有什么不方便与障碍。习总书记说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政策的普及,无差别无歧视的对待,期待把台资企业从认定为外资改列台资,从底层思维中真正的认为台湾就是属于中国的一部分。

  建设第一家园就是要环境的第一。目前福建省在绿色生态环境保护上有目共睹,这里的生活环境跟台湾已经越来越一样,甚至超越台湾的环境。

  建议多关注越来越多在大陆就学的台湾学生,帮助他们毕业后在大陆就业安定下来,目前出台很多政策都是造福在台湾岛内读书的学生,在大陆读书的台湾学生无法享受(暑期实习补贴),我们追求吸引首来族,但也不忽略已经来到大陆工作生活学习的这群爱大陆的台胞青年学生,让他们毕业后在福建省找到工资可以超越台湾工资或是媲美台湾工资的好工作。

  同时,建议扩大招聘台湾基础教育教师,支持台湾医护人员来闽执业,涉台民商事案件仲裁选择适用台湾地区有关规定,鼓励台胞参与城市管理社区基层治理,推动台湾社工来闽参与基层社会服务,台胞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我认为,建设第一家园,是要有一种安心安全可依靠的感觉。其一,习总书记的话,总是深刻地打动每一位台胞的心。构建一个家园不是只有政策与环境,而是追求心灵上的一致对待,是在你脆弱的时候有人帮忙照顾与兜底,是一种长期的承诺与无限的保障。台胞不是每一位都经商成功、家财万贯,也有台胞因病因经商失败返贫,建议对这些贫困台胞给予照顾、保障、帮助,体现出家园的关怀,家园可以在内心成为台胞来大陆一种安心的感受。让更多台胞来福建省。其二,文化与民间交流的加强,是一种厚植台胞与祖国大陆精神纽带的重要载体,持续推动寻根,祭祖,传统文化工艺表扬与研学,加上现代媒体用新的形式让台湾岛内民众可以广泛接触到。

  建设第一家园要跳脱固有的思维,促进政策大幅松绑。福建省出台的42条实施意见,我觉得内容扎实,照顾台胞很全面,期待各部门尽快修改法令与实施细则,让这些好政策可以尽快落地。

  游丽斌:感谢陈会长的发言。陈会长从其自身在闽生活创业多年的感受出发,讲出了他对“第一家园”的理解,他认为,“第一家园”就是要政策第一,希望“42条”能够继续在现有的基础上走在先、做在前;他认为,“第一家园”就是要环境第一,这与我们现在推动的“绿色福建”和“美丽福建”的建设高度契合;他认为,“第一家园”就是要感觉第一,实现心灵契合的第一,让更多台胞安心立业。陈会长从自身感受出发说出了很多台胞的心声。下面请中评智库执行长罗祥喜发言。
  罗祥喜:两岸融合发展需要示范区  第一家园建设需创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三月两会期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这是习近平对福建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无论对福建还是对两岸的融合发展都是新的契机。如何深入、精准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内涵并加以有效的落实,变成福建创新性对台实践的指引,无论对两岸的和平统一,还是对福建本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习近平所提出的“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这句话的意涵丰富,至少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这是中央赋予福建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和国家统一上重大的特殊政治使命和政治责任。对福建来说,承担此一重责,条件充分,基础良好。承担此一重任,福建当之无愧,也责无旁贷。地理上,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文化血缘上,台湾至少有超过七成五的人都是福建移民的后裔。做好对台工作过去一直都是福建位列第一的政治任务,现在进一步强调和强化,这种特殊性未来也不会变。过去,福建是两岸军事对峙的前线,改革开放后是两岸融冰和交流互动的先行先试区,未来更应该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上起示范作用,不断进行实践创新。

  第二,这是在福建现有多个特殊政策区--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实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基础上,再叠加一个更特殊的、范围更大(涵盖全省)的政策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也是两岸融合发展试验区。对福建来说,蕴含巨大的发展机遇,福建应该利用此一机遇,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走在全国的前头,全面提升福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台胞台企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两岸各界都已注意到,对于习近平有关“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的批示,福建各界非常兴奋,福建省领导更是高度重视,并见诸具体行动:
  首先,组织各种学习会和研讨会,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的重要意涵,积极探讨根据福建的特色和条件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今天的研讨会也是这类系列探讨活动之一。

  其次,在习近平重要讲话两个多月后,福建省吸纳各界讨论、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就如何加快应通尽通、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等,提出了42条实施意见。这些意见既反映了福建省对习近平相关批示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落细”习近平重要批示的具体体现。《实施意见》相当的全面、细致,表明在短短几个月内,福建已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扎实的一步,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基于对习近平有关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等表述的理解,对福建相关实施意见的观察,以及台湾各界的相关反应和当前复杂的两岸关系情势,我有几点观察和思考:

  第一,对习近平相关讲话的性质、意涵以及如何落实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学习、讨论、研究,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指导具体的实践。

  第二,对于已经公布的《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一方面要积极加以落实;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调研,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尤其是台胞台企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作必要的修正、补充、完善。

  第三,新时代的对台工作,尤其是在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的今天,各地方政府不要只重视传统的招商引资,要更重视改善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的环境,让更多的台胞台企受益,尤其要为台胞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四,“第一家园”的建设,要贯彻好习近平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除了对台胞台企“一视同仁”、提供“同等待遇”之外,还要在某些方面给台胞台企特殊的照顾、理解和包容,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第五、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在思路上,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福建的独特条件、独特优势入手,解放思想,发挥优势,注重创新,优化环境,提高福建的吸引力;二是从台湾民众最关心关注的地方着手,针对台湾同胞的需要和关切,提供服务,增进合作,让台湾同胞真正“有感”,包括认同感、参与感、成就感(获得感)。

  第六,受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影响,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及建设“第一家园”过程中,要考虑到台胞台企的处境和顾虑,在具体合作或具体实践中,要采取灵活、弹性的做法,以免让登陆台胞在台湾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游丽斌:感谢罗总编。罗总编在发言中从两个视角剖析了他对“第一家园”的理解。他从中央的视角讲出了“第一家园”的内涵,从福建的视角讲出了如何开展实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下面请闽南师大两岸一家亲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丽丽发言。
  陈丽丽:第一家园建设的定位与落实路径

  福建“第一家园”建设定位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示范区。

  二是台湾同胞融入大陆社会生活和就业创业的首选区。台湾同胞融入大陆社会生活和就业创业问题是两岸关系研究和移民现象研究的交集。福建“第一家园”建设要依据社会移民的基本板块构成,着力从移居大陆台胞的族群识别、身份认同、社会融合、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接纳等诸多层次展开细致调研,在此基础上推衍出福建“第一家园”社会生活圈建设设想,杜绝少数办事人员的不良情绪与不文明行为,使福建成为跨界流动性的台湾同胞融入大陆社会生活与就业创业的首选区。

  三是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的大特区。以我为主,积极探索超越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一体化运作模式,建构“闽台共同市场”。在目前台湾无法全力配合与互动的情况下,从闽台整体共同发展视角考量,尽量扫清或减少区域共同市场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和管理上的盲区,将福建建成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的大特区,实现两岸经济社会的有效融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是促进两岸心灵契合的枢纽区。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交往、互动融合的核心所在。文化交流落到实处,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心灵契合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闽南文化在对台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以闽南文化为重要纽带,可将福建“第一家园”建成促进两岸心灵契合的枢纽区,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发挥特殊而重要作用。

  我认为,福建“第一家园”建设落实路径有十条:

  第一,改善治理体制,推进福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第二,福建“第一家园”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融合层面,要积极探索、为构建具有更高权益弹性的国家制度建言献策,为化解两岸政治分歧与对立,“奠定基础、累积经验、增进共识”。

  第三,引导广大台湾同胞从“经济觉悟”向全面“政治觉醒”提升转变,逐步培育和提升台湾民众的国家统一自生能力,为促使国家系统朝统一方向演化贡献福建才智与实践蓝本。

  第四,以发展与利益两个基本点,以福州、连江和台湾马祖为纽带,能通先通,建设“九二共识先行区”示范区,高度重视“第一家园”经济外溢效应的引导与管理,建构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引领“样板房”。
  第五,建设双边性的跨关境的“厦漳泉金特别经济区”,突出台胞重要祖籍地漳泉地区的建设发展地位与作用,营造“第一家园”之闽南商文化圈,形成东南沿海发展高地。

  第六,制定与实施“对台工作大福建计划”。建议从国家统一的大战略背景出发,出台相关政策与发展规划,把福建定位为两岸各方面交流营运的中转中心,在涉台交流等方面形成覆盖福建周边及更远他省区的枢纽之地,也成为台湾通向大陆其他省区的枢纽之地。

  第七,架起数字桥梁,续写两岸谱脉,发挥闽台姓氏族谱文化在“第一家园”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从利用、保护和提升现有闽台姓氏族谱文化资源目的出发,应用数字化多媒体传播技术,利用4K高清短视频节目、系列电子丛书、影视动画、3D裸眼视频、在线VR展示等互联网新媒体移动客户端传播手段,搭建线上线下各种电子传播平台,开启闽台姓氏族谱数字化传播建设,推动两岸闽台姓氏族谱相互对接,向世人展示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亲缘关系,从中华文化根部明确台湾的归属方向,找到台湾的精神籍贯,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贡献才智。

  第八,启动福建“第一家园”两岸大交通大通信工程推进工作。海陆空并举、经济社会人文交流全覆盖,大力采用先进技术,将福建省建成贯彻落实“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等“新四通”先行区、示范区。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平台。

  第九,启动福建“第一家园”城乡一体化文明建设特别工程。重点是持之以恒地推进城乡社区教育,提高福建“第一家园”城乡居民文明素质。

  第十,率先开展社会福利制度国家未来行动与公民生活质量提升试验示范。要率先探索社会福利制度国家未来行动方案与公民生活质量提升工程,建构福建“第一家园”国家福利、市场福利和社区福利体系三级建设目标和政策体系。在福建全域先行实验社区服务体系与社区福利水平提升建设政策支持体系,提供更加符合台胞需求的社会保障。

  游丽斌:谢谢陈院长。陈院长从自身理解提出了福建建设“第一家园”的四个定位,她提出了四个“区”的概念,分别是“示范区、首选区、大特区、枢纽区”,并将每个区的建设与“第一家园”紧扣起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同时,陈院长还提出了闽南师大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多年来在推动两岸族谱建设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资源。

  第一个议题的讨论到此结束,现在转入第二个议题的研讨:“加快两岸应通尽通”。大家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两岸要应通尽通,而且提出了“新四通”和“小四通”,“新四通”就是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小四通”就是要推进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的通水、通电、通气、通桥。无论是“新四通”还是“小四通”,福建都大有可为之处,也是中央赋予福建的新的使命。我们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了近十八年,亲身经历或主导了与“新四通”和“小四通”相关的一些工作,在这次讲话中正式提出,也是对福建寄予厚望。接下来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英津发言。
  王英津:福建先行先试  充当和平统一桥头堡

  两岸融合发展是习近平对国家和平统一道路的新探索、新成就,是习近平国家统一论述的重要内容。今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将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两岸要应通尽通”;等等。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融合发展的理念和政策。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等提出希望和要求,尤其强调:“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福建要先行先试,“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共福建省委5月底出台了《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按照中央既“着眼于大局大势”,又“注重落实落细”的部署,在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对台“小四通”等方面通过42项措施加以细化和落实。该《实施意见》是对两岸融合发展政策的先行先试,其中不乏大胆创新的元素,是福建省委结合本地实际推进闽台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福建地缘区位特殊,与台湾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宗族、血缘连结,在推进国家统一大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角色和特殊使命。《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福建省大胆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坚定扮演国家和平统一桥头堡角色的创造性思路的又一次拓展,不仅有助于发挥两岸融合发展的样板和示范作用,而且体现了新时代大陆“以我为主”的和平统一思路。
  我们要从政治高度以大局眼光来理解、部署和落实习近平讲话的精神。要认识到,福建发展问题不是一般的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而是国家政治战略问题,是实现国家统一大业必须先行解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很简单的道理是,我们意欲让台湾自愿和平统一,那么就必须在很多方面超越或优于台湾,这样才能对台湾民众产生磁吸效应。通过这种磁吸效应,可以获得更多台湾民众对和平统一的支持,减少和平统一的阻力。但是,大陆体量庞大,内部贫富差距很大,短期内全面超越台湾并不现实。因此,以与台湾联系最紧密的福建作为突破口,集中全力打造一个繁荣的福建就成为了当下最现实、最具操作性的选择。为此,必须尽快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尽快实现福建GDP超越台湾。基于福建与台湾的特殊地缘关系,应尽快把福建发展起来,让福建扮演超越台湾的示范角色。根据大陆官方公布的2018年全中国各省级单位的GDP实际增速和GDP总量数据,台湾GDP位居第八名,实际增速为2.6%,GDP总量约为39001.04亿元;而福建位居第十一名,实际增速为8.3%,GDP总量是35804.04。从以上数据看,福建GDP在短期内超越台湾是可行的。

  第二,在总体GDP超越台湾的基础上,尽早实现人均GDP超越台湾。截至2018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突破90万亿,并保持了全球前五大经济体中最快的经济增速,但人均GDP却仅有64644元。相较而言,台湾2018年的GDP总量虽然位居第八位,但人均GDP折合人民币却达到165376元,仅次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位居第三位,超出全国人均GDP一倍还多。在这种情况下,福建应在加强GDP总量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人均GDP建设,提高对台湾同胞的切实吸引力。

  第三,注重提升福建的软实力,增强大陆对台湾的磁吸效应。国家统一不仅要依靠硬实力,而且要依靠软实力,后者尤其为台湾民众所在意。

  第四,打造1-3所具有世界影响并且具有两岸元素的著名大学。缺乏高知名度大学、文化底蕴不厚实,是打造软环境的致命软肋。目前福建已有一些知名的、在包含两岸元素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大学,例如厦门大学,无论是两岸学者交流还是青年学生往来都十分频繁。但总体而言,在学校数量和融合深度上还是有所欠缺,可以考虑进一步强化厦门大学的两岸属性,并鼓励其他高校增加两岸元素,锻造一个在全国独一无二的两岸融合型一流高校群。

  游丽斌:谢谢王教授。王教授在发言中将福建定位为两岸应通尽通的“桥头堡”,这与本专题是契合的。王教授在两岸应通尽通的基础上,还提到了两岸通经济、通文教、通医疗等更深层次的考虑。下面有请台湾金门同乡总会副总会长蔡少雄发言。
  蔡少雄:金门人眼中的“小四通”

  习近平总书记3月10日提出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1月2日还特别强调要率先实现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让我们乡亲感到非常振奋。随后福建省又出台《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42条措施覆盖面广、务实为民,更是让我们这些福建省的金门人感受到一家人的温暖。其实,总书记对于我们金门乡亲的关心由来已久,他在福建工作了近18年,一直关心和推动两岸的交流交往,特别是2001年两岸实现小三通,就是在其任福建省长期间取得的突破。这么多年来,总书记一直就没有忘记我们金门人,历任的各位福建长官更是把我们金门人当作自家人,不断推出一系列有助于金门民生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举措,让我们实实在在受益,我们金门人看在眼中,感恩在心。

  对于小四通,我谈谈几个观点,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也可以说是绝大多数旅台金门乡亲的观点。

  第一,“小四通”是金门民生发展的命脉所在。总书记提出的小四通,以及福建省在应通尽通基础上提出的能通先通,是真正为我们金门的发展着想,符合台湾的实际民生需求,我们金门乡亲表示极大的认可和感激。金门是个海岛,缺水问题由来已久,在两岸金门乡亲的长期努力和大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历经20多年终于实现了大陆向金门供水。我们金门人相信,通水对金门而言,这是空前,但一定不是绝后,通电、通气、通桥这些有助于金门飞跃发展的大好事都是指日可待的,将不会是厦门灯火通明、金门黑灯瞎火的现状,金门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会很快实现。

  第二,“小四通”是金门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我从一个金门人的角度想:通水已经达成,接下来只是如何维持达标稳定水质的问题;通电,目前金门是采用火力发电,通电后将有效缓解两岸空污问题;通气,现在金门都是用桶装瓦斯,通气后不但可以解决用气安全问题,还可以满足金门经济特别是金门酒厂生产发展需求;通桥,是我想要重点阐述的部分。港珠澳大桥通车以后,肯定了技术不是问题,然而政治上的考量,可能会阻碍进程,下面是过渡期间的方案:1、新建金门岛东北角与小嶝岛小三通码头,加设CIQS,让东北角与大嶝翔安机场对接,解决金门尚义机场因天气因素无机可乘的问题。金门人可以从翔安飞往国内各城市,也可以从此接轨国际。2、暂时以轮渡的方式来接驳两地的车辆,一个浮动的桥梁,这是现状无法立刻通桥的过渡。也可以在此阶段让两地百姓通关方式,取得更快速安全的经验,为通桥做准备。此外我认为在能通先通方面,还可以铺设海底电缆,提供便宜优质的移动网络服务,与厦门同城同价。

  第三,“小四通”是厦金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模式。记得30年前陪同家父从香港坐集美号轮船在厦门和平码头靠岸,厦门只有在轮渡到火车站比较热闹,其他地方都算郊区。小三通以后口岸是和平码头、再改到东渡码头、再到五通,记得第一次同乡亲走五通,30分钟就从金门到厦门,我开玩笑说:“走五通=卡有通(闽南话)。”而如今,五通码头建设六月份已经启动第三期。这一切的进步都是有目共睹。医理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金门要想不痛,必须打通这些通道。而金门要想迈上一个发展的新台阶,在突破当下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更是要依托与厦门形成的共同生活圈优势,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在与大陆的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上大做文章,大胆突破,打造厦金版“粤港澳大湾区”,才能真正让金门得到永续发展。

  两岸应通、能通、尽通望能早日落地,这不但有益金厦区域民生经济,也将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搭上大陆一带一路列车,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游丽斌:谢谢蔡会长的发言。蔡会长是金门乡亲的代表,他刚刚用很质朴的语言讲出了金门乡亲的两岸应通尽通的所思、所盼。两岸之间的民间交流力量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两岸之间应通尽通的好事实事也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有两岸人的共同努力,金门人所盼望的“小四通”一定会尽快、尽早实现。下面请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发言。
  张文生:加快两岸应通尽通的步伐

  长期以来,福建就是广大台湾同胞登陆的首选之地。因为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通,福建是多数台湾同胞的原乡,广大台湾同胞对福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福建省为了方便两岸人民往来也出台过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两岸交流。如福建当年在沿海首先设立台湾渔民接待站,是开放首笔小额贸易的成交地,是签发首张落地办证的省份,是“小三通”的首选地,是海上直航的首发地。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提出了“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要求,提出“两岸要应通尽通”,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福建对台工作的殷切期盼和充分信任。福建省出台的《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是福建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岸要应通尽通”的主张,是对40年前提出的两岸“三通”的主张的延续与发展,把两岸相通的内容进一步开放,不仅仅是人尽其通、货尽其流,而且是财尽其畅、信尽其往,是人员、货物、技术、金融、信息等多方面的畅通,是“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是福建沿海与金马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应通尽通”也就是提醒我们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还有些什么是“应通未通”或“应通不畅”的方面。

  如何进一步加快两岸应通尽通,福建省出台的实施意见列举了非常详尽而具体的举措,其中多数都已经或正在着手落实。但就从两岸关系的政治现实来看,在短期内要完全实现和全面落实并不容易。因为,其中有些措施是我们单方面可以推动的,比如作好“通水、通电、通气、通桥”的规划与准备,但是多数的措施仍然需要得到台湾当局的许可或配合才能实现。比如厦金通桥的问题,无论是厦门方面还是金门方面都乐观其成,积极推动,在技术与资金上都不是问题,但是台湾当局基于政治上的原因,百般阻挠,要想真正实现厦金通桥还有政治上的障碍需要克服。

  当然,对于福建来说,不能因为客观的现实的困难就踟蹰不前,而是要迎难而上,创造条件,开拓新路,全面领会与贯彻“应通尽通”的指示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形势面前,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探索新路,为福建的对台工作开辟新的境界。
  第一,应当积极落实我方能够单方面推进和作为的政策措施。在落实“新四通”和“小四通”政策方面,福建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举措,包括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推进“台海通道”项目、探索台湾能源供应新路径、完善标准合作平台等等,其中有些部分是我们可以单方面先做起来的,应当优先积极推动落实。比如两岸金融合作,为台商台胞提供两岸金融服务,厦门银行推出台胞专属信用卡,就得到广大台胞的欢迎。再比如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资格,确认台湾地区的工程序列职称等,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做的,福建已经在积极落实。在推进福建沿海和金马的“小四通”方面,福建也在积极准备和规划,随时迎接形势的变化,落实“小四通”尤其是“通桥”的实现。

  第二,应当进一步研究还有哪些可以“应通尽通”的新领域和新途径。“应通尽通”就是两岸相通不局限在现有的领域,只要是有“相通”的必要性的就应该尽力开放。当然,两岸“应通”的领域很多,但是受限于两岸关系的现实,很多领域都存在着政治障碍。有人提出两岸“新三通”的说法,即“通网络、通报纸、通电视”,我个人认为障碍不在大陆而在台湾。“应通尽通”的政策主张,反映了两岸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从现阶段的经贸、能源、基础设施、行业标准开始做起,逐渐走向文化、理念、认同层面的心灵相通。

  第三,应当努力克服困难实现“应通尽通”的全面落实。推进“应通尽通”的举措,会面临很多的现实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是两岸政治对立的障碍。当然,政治障碍本身也需要通过不断开放的“应通尽通”来加以克服。40年前,大陆提出的“三通”建议,一开始也遭到台湾当局的抵制,经过近30年的两岸关系的发展,才最终突破重重障碍,实现了海峡两岸的直接、双向的“三通”。从两岸关系发展的长远看,从国家统一的大势看,开放交流、“应通尽通”是海峡两岸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消除障碍是福建省推进“应通尽通”的主要任务,其一,做好充分的规划准备才能随时迎接两岸关系的变化;其二,争取台湾民众的认同与支持才能海峡两岸共同推动;其三,不断改善条件才能获得两岸同胞的肯定与支持;其四,步步推进和不断实践才能渐见成效。

  游丽斌:感谢张院长。福建省对于“加快两岸应通尽通”十分重视,立足于当前的形势,福建省还提出要“能通先通”、“能通快通”。张院长的发言从“小四通”又进一步地拓展到了“通网络、通报纸、通电视”,体现了对于推动两岸应通尽通的深入考虑。

  第二个议题的讨论完毕。下面进入第三个议题:“推进台胞台企同等待遇落实落细”。“同等待遇”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央惠及台湾同胞的重大举措,受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欢迎。从中央出台“惠台31条”之后,大陆已有27个省市、80个地方都出台了贯彻落实的意见。可以说推动了同等待遇落地生根。福建是大陆省级层面最早出台贯彻落实“惠台31条“的地方,也就是出台了66条实施意见,目前福建省的九个地市全部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今年再前进、再出发,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和台胞的新诉求,按照习总书记要求提出了“42条”,回应了新的形势下台胞新的需求,也补充了之前“66条”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下面请福州大学阳光学院教授马彦彬发言。
  马彦彬:探索两岸融合新路 重落实精推进

  福建省出台的《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开拓新路,层面周全,举措实在,诚意深刻。台胞的评价好、反应佳,普遍认为获得感与幸福感提高,对福建的认同更感亲近;对于吸引更多台胞登陆,预期将起到相当大的正面作用。

  在两岸关系短期内面临内外不利局面的当下,《实施意见》的出台与实施,证明大陆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立场不变,具有稳定两岸人心的效果;探索新路则显示了因应新局的弹性和创新性,给出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空间,福建应该善加把握;而这些新路的执行成效,则将显现两岸融合发展路线的有效性,对两岸人心的长期走向都将影响深远,福建责任重大。

  首先,要着眼大局大势的新路。其一,推进共同市场:福建领头试行“两岸共同市场”,以全省、或自贸区、或平潭全岛为范围,单向全面实施《服务贸易协议》、《货品贸易协议》既有文本,或提升至有条件的免税区、免税岛,既能率先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提高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存度,也有利于当前扩大进口、引资引人的需求。其二,强化社会融合:对于台胞参政、台胞聚居区的小区自治、网络与媒体以及出版的有限度开放(可参考澳门大学横琴岛上校区的模式),在特定地区(例如平潭)加大先行先试的幅度与程度,深度探索“共同家园”的融合路径。其三,创新城市合作:两岸之间既是大义,也有大利,应求“义利相结”。在农产品采购和旅游之外,强化“公益合作”的城市合作模式,在媒体宣传上给予更大的关注,例如社会慈善团体、社工机构的相互协助,互相认养道路、乡村、小区、家户或特定群体,以“双向公益”促进两岸融合。

  其次,要着眼落细落实的新路。其一,落实政策执行,突出福建作为“台胞登陆第一家园”的旗帜,探索“第一”的操作型定义(经济面,例如引资、两岸贸易额。社会面,例如引人、两岸婚姻。教育面,例如共同办学、师资联合培养。文化面,例如宗谱数、文化联展与活动数等等),使政策有方向、有重点。建立年度评估指标,横向比较各省、纵向逐年比较,在更高级别的行政层次上建立协调、支持(包括财政)、鼓励、咨询、考核、问责的机制,作为“第一家园”的制度保障。明定每一政策条文的牵头与协办机关、申办与咨询管道、预计进度与完成期限,提高各机关与服务机构的执行效率。其二,强化政策行销:目前政策不是不够而是太杂!台胞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够清楚!建议推动相关政策更好的系统化整理、可视化呈现,以多种渠道与形式,包括多媒体与影视制作,提供政策解读与案例示范。相关网站与手册实时更新,并使台胞参与协助解读、宣传、咨询、申请、追踪、评价、反馈的环节,台胞讲给台胞听,台胞做给台胞看。其三,精准分类服务:针对台商、台干、台青(创业就业)、台师(包括不同学制层级)、台眷(配偶、子女)、台生的不同特性,以及不同人生阶段的发展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全生涯辅导,以及多方位发展(包括社会服务)的机会与平台,提高融合发展的精确度与深广度。

  游丽斌:谢谢马教授的精彩发言。马教授在发言中评价“42条”是“开拓新路、全面周全、诚心诚意”。马教授借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着眼大局大势、又要注重落细落实”,谈了他对“融合发展新路”的理解,其中既有经济的,也有社会的,还有都市的,更有政策方面和服务方面。这些措施可以通过推进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来加以落实。尤其是马教授刚刚提到“两岸共同治理问题”,“42条”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比如两岸社区的治理和城市的共同管理。接下来有请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副院长吴凤娇发言。
  吴凤娇: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政策要落细落深

  两岸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统一思想的重大创新论述,是推动两岸从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的全新实践。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赋予福建省“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努力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的先行使命,为新时代福建省对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两岸融合发展论述的重要性在于全面总结对台工作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两岸关系发展规律,针对当前两岸只有和平发展、没有和平统一进展、甚至两岸愈交流愈疏离的难题,指明了两岸在发展中融合、在融合中统一的道路和方向,从思想理论上根本解决了怎样实现和平统一的问题,将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产生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

  福建省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在当前两岸关系更趋严峻复杂、民进党政治阻力加大、两岸存在客观差异等现实背景下,选择有条件的区域作为示范性区域,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探索经验、累积互信、奠定基础,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从大陆对台交流合作的区域格局看,福建省最适于承担也勇于承担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示范与试验职能。

  2015年福建省就将“推动闽台融合发展”明确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并率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闽创业就业的意见》、《福建省深化闽台人才交流合作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支持性政策,依托福建自贸区、厦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平潭综合改革试验区三大改革创新“试验田”先行先试对台投资准入开放、货物贸易便利化与扩大服务业开放,稳步推进与金门、马祖地区的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工作,逐渐形成了以经济、社会和文化三大领域为主轴,产业合作、区域对接、民间交流、青年创业、基层治理“全面开花”的全方位对台融合发展格局。
  2019年5月22日,福建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简称“42条实施意见”),率先出台了42条具体措施,涵盖应通尽通、同等待遇、基层治理和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42条实施意见”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月2日和3月10日两次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加速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举措。“42条实施意见”既“着眼大局大势”又“注重落实落细”,政策创新性高、利益惠及面广,落地操作性强,必将推动闽台两地率先从单向融合走向双向融合、从个体融合走向群体融合、从行业融合走向领域融合、从经济融合走向经济社会文化融合、从基础设施联通走向公共服务融合,充分发挥对大陆各区域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示范效应。

  推进同等待遇落细落深,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民心工程,能够让台湾同胞切实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亲情,从而实现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形塑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

  “42条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打造宜居宜业生活环境、提供更加符合台胞需求的社会保障和满足台胞子女就学需求等9条同等待遇举措,这些举措切中了台胞在福建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的要害关节,有效撤除台胞在福建发展的限制性政策框架,缩小台湾同胞与福建居民在工作生活中的体验差异,为台胞在福建更好地发挥才智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舞台。

  为更好地将同等待遇举措落到实处,让台胞真正有获得感,提升政策效果,在具体执行中要以“两岸一家亲”理念一以贯之:一是宣传表述要从台胞熟悉的话语体系和逻辑思维出发,顾及台胞的心理感受,把政策讲到台胞的心里去,切忌过度宣传、浮夸做秀;二是实施方式要尽可能缩短申报流程、简化申报环节、明确时间节点,完善实施机制、数据支撑、技术改善、资金配套等保障措施,做到“小细节体现大关怀”;三是强化同等待遇举措的考核机制,增强同等待遇落实工作在相关执行职能部门工作考核中的比重,进而提高行政执行力和落地效率。

  游丽斌:感谢吴教授的发言。吴教授刚才讲出了同等待遇和融合发展新路的关系,还讲到了“42条”和“66条”之间的相通之处及其区别。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继续扎实推进“42条”抓紧落实。接下来请漳浦台丰山生态有限公司创办人蔡志阳。
  蔡志阳:同等待遇给台胞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

  今年3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这是在深刻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局、深入了解台湾岛内社情民意基础上提出的最新要求,令我们倍感振奋。习近平主席还说,“要在对台工作中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这是对台湾同胞说的知心话、暖心话,让我们倍感温暖。对于我来说,我登陆的第一家园就是福建漳州。

  2011年,我带着我家祖传的果苗,到达福建省漳浦县海峡花卉集散中心。我发现这里的气候、土壤,包括饮食、乡土人情都特别像嘉义,所以没感觉是新家园,更像是一种从故里到故里的感觉。我来福建漳州已经8年了,可是我总感觉自己是初来乍到。之所以用初来乍到形容,是因为我看到祖国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感觉每天都不重样,每天都有新的发展惊喜,让我感觉每一次都是新的相遇。8年来,我不断培育新品种为这里的果农服务。在接触中,他们的仁爱、善良、拼搏的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大陆广阔的空间让我更有责任和义务把更好的苗培育、改良得更好,让更多好的水果能够在这片插了扁担就可以发芽的漳州大地开花结果。

  去年大陆推出惠及台湾同胞的31条措施,福建省在此基础上出台了“66条实施意见”、漳州市也推出“58条实施意见”,这些措施让广大台湾同胞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祖国大陆的善意,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了解到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纷纷来大陆寻求发展机会。我本身就是政策红利的受益者,目前,我受聘担任漳浦青年创业导师;在今年2月,还被聘为漳浦县台籍科技特派员。漳州市提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以来,我和我的农民朋友们逐步开始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农业精致化来助力漳州产业升级,通过农业休闲化来提高农民的附加收入,让青年返乡再造富丽农村,实现乡村振兴。这些都是我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我不断学习、汲取新的养分,成就更好的自己。所以在我回到台湾嘉义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化作政策的宣传者,我跟他们说这边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施展机会,可以让我们的聪明、智慧和才干有更好的发挥。
  今年福建省新出台的《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详尽切实地对具体层面工作作出了部署,包括两岸要做到“新四通”,力争应通尽通;强调要加大以文化交流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和感情;要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以及要听取台胞呼声,把惠台措施落实到位等。这些措施将为台湾同胞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开拓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我对福建的发展更有信心,对两岸同胞交往交流更有盼望。

  今后,我将继续当好“使者”,为两岸青年深入交流贡献力量。我会更加努力地把福建省、漳州市的好政策、好伙伴、好山水记进脑子里,把这些美好向身边的台湾朋友说,让他们能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祖国大陆,了解福建,了解漳州,为台湾青年朋友来福建发展牵线搭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福建发展,让福建成为台湾同胞登陆的第一家园。同时,我也会认真听取广大台胞对各级惠台措施落实情况的反映和意见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落深落实落细惠台措施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漳浦县台丰山生态园负责人,我将继续做好企业,为两岸交流搭建更广阔舞台。自从落户漳州以来,我的公司不断收到政府释放的政策红利,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5年,我的生态园区成为漳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2016年,我荣获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之星项目评比第一名,2017年,我的公司与台湾农民创业园签订闽台交流高优果树科研基地。目前我的生态园区逐步形成现代休闲农业产业链,不仅可采摘、可观赏,还有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成为漳州市政府接待外宾考察农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未来,我也希望立足本职工作,着眼更长远的产业发展趋势,继续致力于新品种果树改良、新农业技术研发、新农场管理推广,把企业做大做强,为两岸交流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总之,从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到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的新要求,一以贯之的是总书记对台湾同胞利益福祉的浓浓关心和亲切关怀。两岸同胞同根相系、同命相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没有理由不融合发展、携手发展、共享发展。在相应惠台措施吸引下,台生愿意来大陆就读深造的越来越多,台青愿意来大陆就业创业的越来越多。他们到祖国大陆来追梦、筑梦、圆梦,正是两岸深度融合的最生动体现。台湾、福建两地的血脉、语言、文化、宗教、风俗习惯同根同源,在推动两岸同胞心灵相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的新征途上,福建通过创新实践推进台胞在闽的共同经济生活和文化交融,将有效拉近闽台和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推进闽台全面融合发展。“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将使台湾同胞的发展天地更广阔、内生动力更充沛!

  游丽斌:谢谢蔡先生。福建的对台农业合作在大陆各地中有很明显的优势,在这里创业就业大有可为的天地。有这么多大陆人民作为后盾,相信蔡先生的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

  第三个议题的讨论结束,下面进入第四个议题:“加大文化交流力度、增进台胞民族和国家认同”。闽台渊源十分深厚,民间的交往也很密切和热络。福建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台湾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直接根植于福建文化。两岸应该把文化交流的文章做好,尤其是闽台两地,福建在此方面更有基础、更有优势、更有潜力。围绕文化交流的主题,今天请来了三位专家学者分享观点。首先请福建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刘大可发言。
  刘大可:应实施五大工程 增进台胞民族认同

  福建和台湾具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特别是台湾先人多数是福建移民,从古至今都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福建要充分把握这种全国独一无二的优势,通过实施闽台亲情延续工程,强化对台交流综合平台支撑作用,进一步深化民间基层交流交往,厚植台湾同胞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

  一是乡音唤乡亲工程。其一是在东山岛建立“两岸闽南乡亲交流合作先行区”。闽南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体,闽南人的开拓进取精神主导着台湾社会的发展。东山岛与台湾岛隔海相望,自古就是大陆与台湾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具有独特的“陆桥缘”、“关帝缘”、“玉二妈缘”、“歌册缘”等,是台胞的重要祖居地和闽南文化资源的集中地。在东山岛建立“两岸闽南乡亲交流合作先行区”,可凸显浓厚的闽南乡音、乡情,让两岸民众在亲如一家的氛围中互动、互信。

  其二是在上杭县设立“闽台客家始祖园”。闽西有丰富的客家祖地文化资源:宁化石壁被称为“客家祖地”;武平县的均庆寺是台湾客家定光古佛信仰的祖庙;上杭县“瓦子街”被许多海内外客家人认为是他们上祖外迁前的“祖地”,“李氏大宗祠”、“丘氏总祠”则被东南亚客家人认为是李氏宗亲、丘氏宗亲的“大本营”,近20位“客家始祖”与上杭县有密切关系。建议设立以上杭县城为中心、稔田镇为龙头,包括临城、白砂、东一路乡镇和中都镇、下都乡为一体的“闽台客家始祖园”,将其打造为台湾客家人心中的圣地。与“瓦子街”衔接,在县城修建始祖宗祠、始祖文化博物馆、始祖塑像广场等。将闽台客家始祖崇拜景观集中,既便于观光旅游,更利于满足外迁台湾裔孙们寻根谒祖的愿望。

  二是共享宗族亲情工程。其一是建设闽台族谱大平台,延续闽台共修族谱传统。闽台历来有宗亲共修族谱风气,1987年后更加兴盛。台湾族人分担编务、承担费用,推出了“大成谱”、“合谱”一类新版族谱。2007年漳州市成立了漳台族谱对接展馆,展出两地民间族谱近700册。龙岩市举办了“闽台渊源关系族谱展”等活动。上杭客家族谱馆收藏了131个姓氏、1800多部2万余册的客家族谱,吸引了许多台湾客家乡亲前往参访、读谱、寻根。2009年上杭客家族谱馆承办的客家族谱赴台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可在加强藏馆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与福建师大闽台研究中心、福建省委党校闽台研究院合作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提升客家族谱馆的历史厚度和研究品位,将其打造为集资料建设、学术研究和寻根旅游为一体的闽台文化交流大平台,并牵头在更大范围推动两岸姓氏宗亲族谱的对接与编纂活动。
  其二是建立常态化机制,鼓励寻根谒祖活动。1987年台湾当局同意“凡大陆有三等内血亲、姻亲或配偶的民众”赴大陆探亲。由此,引发了台湾民众“返乡探亲”热潮,进而向共同修建祖祠与祖坟、共同祭祀祖先等“寻根谒祖”衍变,将两岸民众宗亲联谊推向热潮。近年到上杭祭祖的港台海外后裔中,丘氏同胞1500多人次、“张化孙后裔”7万多人次。有的台湾同胞先后数次率领宗亲组团回祖籍地恳亲祭祖。我们要顺应民心,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帮助两岸宗亲轮流以祭拜始祖等形式开展交流。

  三是姻亲延续工程。其一是鼓励闽台通婚,壮大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两岸通婚将“两岸一家人”和“两岸一家亲”融为一体,是两岸社会融合的象征与崭新境界,有利于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融合。其二是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为闽台婚姻家庭提供便利,为台胞在入学、就业、创业、就医方面提供优惠待遇;允许两岸婚生子女落户福建后再享受台胞待遇。

  四是信众亲近工程。其一是将民间信仰交往打造为增强两岸民众亲情的桥梁。民间信仰交往是改革开放后两岸除商业交往以外最为频繁的一种文化交往,也是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台湾民间信仰大都源自福建,从湄洲祖庙分灵到台湾的妈祖宫庙达500多座,信众1000多万人。台湾其他民间信仰的祖庙也多在福建。我们要将民间信仰的交往作为连接两岸民众的桥梁,将“神缘”牌打成“人缘”牌,增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其二是扩大闽台小众民间信仰交流。以往有关方面比较注重闽台大神大庙之间的交流。实际上,闽台小众民间信仰的交流也十分热络,如闽台客家惭愧祖师信仰、定光古佛信仰、民主公王信仰的两岸互动等。与大神大庙相比,小众民间信仰比较贴近特定基层民众,与特定区域族群相联系,更能够满足普通民众的精神慰藉。更重要的是,小众民间信仰往往与祖先入台相伴而行,入台后又成为移民同乡凝聚的纽带、祖籍原乡的象征、日常生活的守护神。鉴于此,应充分重视小众民间信仰的作用,在乡镇村成立涉台小众民间信仰理事会,适当因应台湾同胞到祖庙进香朝拜的需求,修复相关宫庙等活动场所;出台举措推进闽台庙际互访、轮流举办庙会等交流活动。

  五是根亲文化建设工程。闽台民众的族谱记载与口头传说大多声称其先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这是闽台民众称羡中原先进文化的一种心理反映。这种文化心理使得闽台地区的民俗文化到处展现出中原文化的风彩,也为中原文化在闽台地区落地生根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改革开放后,台湾同胞回到福建寻根谒祖,在与祖地同胞共修祖祠、祖墓、族谱活动中,更加深了对根、祖、脉的认同。进而追寻祖先远源,得到的结论往往是“台湾之根500年前在福建,1000年前在河南,台、闽、豫1000年前是一家”。固始传说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符号,关乎众多台湾同胞的寻根情、故乡梦。因此,河南省固始县从2008年起每年举办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福州市在2008年后两岸王氏宗亲多次同祭闽王王审知,2009年闽王金身首次入台湾本岛巡安。因此,有必要从“固始寻根”的概念出发,一方面在福建省福州市、漳州市分别建立豫闽台寻根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另一方面在河南固始县整合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进一步推动两岸民众的寻根活动,密切两岸民众的同胞亲情。

  游丽斌:感谢刘校长的精彩发言。刘校长提出的“五大工程”体现了闽台在文化上的同根同缘,体现了闽台独特的亲情纽带。心灵的力量是任何人都无法阻隔的。我们要扩大闽台文化和民间基层交流,让两岸各界心手相牵。下面有请福建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刘传标发言。
  刘传标:保护涉台文化遗存意义重大

  台湾2300多万人口中80%祖籍地是福建。福建与台湾同宗共祖,根脉相连。福建涉台历史文化遗存众多,无论文物、历史建筑,还是“非遗”项目都是闽台乡亲的共同记忆和身份标识,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就是保护两岸融合的根脉。

  第一,保护祖地历史文化遗存,增强“闽台根脉相连”的文化话语。两岸融合发展,首先闽台要先融合。八闽大地上所拥有的历史文化遗存都是回击“台独史观”最有力的武器,保护福建历史文化遗存,就是保护台湾同胞的根文化,就是保护闽台区域文化共同体意识。福建的文物古迹和“非遗”都是两岸一家亲的历史见证。如,福建歌仔戏、高甲戏、闽剧、打城戏、平讲戏、木偶戏、傀儡戏、竹马戏、铁枝戏等地方戏剧既是“非遗”,也是闽台乡亲喜闻乐见的,是共同文化遗存。我们要鼓励与支持各方言剧种及草根演艺团体到台湾乡村,参与“社戏”、“草台戏”表演。通过直接参与台湾乡村民俗活动,发挥祖籍地柔性文化作用,强化祖籍地文化在台湾乡村和基层的影响力。

  闽台民间信俗,同根同源。目前台湾岛内众多的宫庙所祀的神多数源自福建,相伴其祖先渡海赴台,是其家(族)人或同乡的精神纽带和象征,也是福建对台交流合作乃至融合的重要介质。具有区域草根性和独特的信众。近三十年来,闽台民间信俗交流活跃。两岸融合发展要进一步将民间信俗文化交流推向基层,从简单的信俗交流推向深入,化“神缘”为“人缘”交流。在深化“妈祖”、“关帝”、“清水祖师”、“保生大帝”、“陈靖姑”、“广泽尊王”等信俗交流的同时,拓展更多草根性强、基层小众信俗交流,如“王爷”、“杨公八使”、“白马三郎”、“玄帝”、“齐天大圣”、“田公元帅”等信仰在台湾特定区域,有特定的信众。在抓大的同时,也要重视小众信俗文化交流。
  第二,加速建构对台历史话语体系,提高史学领域“守土”能力。史学工作者要有历史担当,要旗帜鲜明地回击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台独史观”,提高守土能力。同时要借助历史文化遗存,批判与驳斥“台独史观”及其历史论述的荒谬,打好“史观”和“台湾历史论述”的理论战,要积极推动闽台共修台湾史,讲好台湾开发和发展的历史,目前应着手编纂《闽人赴台家系及开发台湾的代表人物》、《日据台湾史》、《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史》、《二二八历史真相》等,充分展示闽人渡海与开发台湾的历史贡献,用事实批驳日本的“殖民有功论”,扼制亲日媚日的台独历史戏说,以重新唤醒已被日益淡漠的祖地、祖先和中华国族的认同,重新接继业已被人为割断的与祖地的根脉文化。重新建构台湾史论述,建构“两岸一家亲”史学话语体系,扼制“台独史观”和“台独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借助现代通讯技术,建立与青少年无缝连接网络话语体系。青少年是“社会温度计”和“政治水晶球”。目前台湾网民约1000多万,主体是青少年,他们的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青少年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社会动员能力越来越强”,网络媒体的“话语即权力”特征愈发突出。网络成为“无记者的笔或麦克风”的话语平台,其影响力超过现有平面媒体,已成为“社会运动”的一种新模式,网络、独立网站、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微信(wechat)、微博(microblog)、社区论坛和个人主页博客(Weblog)等成为政治串联的重要管道。必须切合青少年的时代特征,借助青少年所熟练、推崇的网络和微博等,力求与新生代、新型受众接受资讯方式无缝连接,增强网络话语权。

  第四,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消除“妖魔化”遗毒,破除“恐共”和“反共”的魔障。上世纪50—80年代,国民党当局为保持偏安岛内政局和统治地位,采取欺骗性反共宣传;90年代以来,以民进党为首的台湾分离主义者,出于分离与“台独”的政治阴谋,也不断抹黑与“妖魔化”大陆和中国共产党。因受“妖魔化”影响,许多不明真相的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乃至中国共产党误解甚深,“恐共”进而陷入“反共”泥淖,两岸融合,首先要打破、消除这种“魔咒”。

  众所周知,无参与就不会产生认同。只有参与,情感投入了,才能产生团队认同;只有了解矛盾,才能实现化解矛盾。

  游丽斌:谢谢刘所长的精彩发言。刘所长提出的四条关于文化交流的建议,对于推进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很强借鉴意义。特别是关于重在参与、重在投入、重在情感、重在化解的论述,具有针对性。下面有请福建师范大学台籍教授陈昭志发言。
  陈昭志:以主体身份认同探索融合发展新路

  福建和台湾在地理位置上一衣带水,以台湾海峡为界分属海峡西岸和海峡东岸,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福建省一直是全国各省市对台工作的第一梯队,2019年5月中共福建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省委书记于伟国同志就再三强调,要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上作为全国示范标杆。随后出台的《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更展示了福建省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积极作为,通过对台工作各种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既“着眼大局大势”又“注重落实落细”,着力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上以排头兵身份和领头羊角色勇闯新路。

  “融合发展”的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中正式提出,代表大陆新时代对台政策的创新思维,有别于“十二五”规划和更为早期的两岸交流发展方向。“十二五”规划期间(2011-2015年),大陆对台工作强调三个重点方向,一是建立健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二是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是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前两项着力探索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两岸交往的机制化,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稳定基础,但最终由于台湾岛内2014年“太阳花学运”的爆发导致工作成效未如预期。

  在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方面,则是取得了较高的工作成效,2014年经国务院批覆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海峡西岸核心区的福建即以福州、厦门和平潭三个片区发挥在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合作的独特优势。2016-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期间,大陆提出对台工作的两个重点,第一是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第二是加强两岸人文社会交流。前者要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上的合作,通过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进一步拓展两岸合作空间和闽台共同利益。后者是要为在大陆工作、学习、生活和创业的台湾同胞提供更多便利,让更多台湾民众从中受益。

  通过上述历程分析可以看出,大陆对台工作思维从“十二五”期间的推动两岸交往机制化朝向“十三五”期间的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而转变。融合发展强调的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不分彼此,共同发展,因此,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也就是说要消除两岸同胞主客体模糊关系,一方面多渠道多层次推进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另一方面,为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同胞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使台湾同胞能逐步从过去的“融入大陆”思维跨越到新时代的“两岸融合”思维。
  要以“主体身份认同”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朱磊教授指出︰“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下来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研究者建议摸索重构台湾同胞的“主体身份认同”,强调以祖国大陆为主体的心理依附与文化归属,通过适度的红色教育推进台湾同胞对大陆的四个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对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在这四个认同中,对国家的认同是重中之重,国家认同是指人们对自己归属某一国家的辨识、选择和身份认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心上的归属感,即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具有这个国家成员的身份并且乐于成为自己所在国家的成员。任何一种统治如果不能使人民产生归属感,就会失去对民族、对国家的凝聚力而导致分裂或解体的危险。共同文化是形成国家认同感的重要渠道,国家认同感的形成需要成员之间有共同文化延续性的再认知,通过这个再认知过程,个体能体认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进而产生对民族、对国家的归属感与使命感。

  十九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分别经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价值熏陶,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台湾同胞来到大陆回到福建后,虽然彼此有着闽南文化的地缘依附,但一时半刻仍难以适应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如前所述,通过给予在闽台胞针对性的红色教育推进他们的“主体身份认同”,就能有效缩短台胞来闽发展磨合期,落实福建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建设,与此同时,还能让在闽台胞更快适应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扎根海峡两岸的融合发展。

  要以红色教育增进台胞的“主体身份认同”。红色教育是将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确的政治思想进行传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根植于每位中国人的内心,形成凝聚海内外中华民族同胞的共同信仰理念。红色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传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力量,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红色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精神,这三种精神一脉相承,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统称为红色精神。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不仅承载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景,也是炎黄子孙的共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下的红色教育在新时代持续发挥正向影响效用,要增进台湾同胞的“主体身份认同”,我们可以从有选择性的红色教育入手,红色教育所强调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信念对两岸同胞具有一体适用性,因此,不仅要在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高校思想政治课上传播,更要扩大延伸到对“一国两制”下的台湾同胞进行传播,积极扎根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游丽斌:感谢陈昭志老师的发言。虽然是最后一位,时间有限也很紧,但是陈老师的发言非常有见地,是“压轴之曲”。台湾同胞是祖国大陆建设和发展进步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也是共享者,这是让台胞成为“主体”的一个重要方式。
  结语

  游丽斌:今天上午我们召开了“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研讨会,分为四个议题,邀请十三位专家进行了发言,大家的发言非常具有建设性和针对性。今天的研讨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评论员简介

  刘大可: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福建行政学院副院长,福建省重点学科社会学专业学科带头人。2002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2004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罗海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闽台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博士。

  罗祥喜:中国评论通讯社总编辑,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高级研究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

  王英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刘传标: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福建省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999年迄今当选为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方志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林则徐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张文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兼任国台办海研中心特约研究员。

  陈昭志(台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台湾籍专任教师,台湾台中人。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台湾中兴大学教育学硕士,高级数据分析师,劳动经济学学会会员,台湾统计方法学学会会员。

  陈丽丽: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执行院长、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台商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

  吴凤娇: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2016年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海峡两岸法学会理事,兼任厦门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汕头大学粤台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马彦彬: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实践能力发展处处长、校务谘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福建省高校创新创业投资和孵化器服务联盟创业导师,以及福州市台湾人才专家库成员、福州市台协会人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陈奕廷:福州台协会第十一届会长,福华纺织印染公司总经理,中华海外联谊会台胞理事。

  蔡少雄:台湾金门同乡会总会副总会长、台中市金门同乡会理事长。

  蔡志阳(台青):台湾嘉义县人,漳浦台丰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办人,漳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漳浦县台籍科技特派员、台湾籍青年创业导师。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283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