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智库:台湾流行文化在大陆传播和演变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台湾流行文化在大陆传播和演变

图2:接触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途径

图3:近三年受欢迎的华语流行文化网路

图4: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发展现状

图5: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中评社香港10月25日电/四川省社科院政治学所硕士研究生唐梓涵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0月号发表专文《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影响的变迁》,作者认为:在不同地区交往的过程中,文化的交流能够提高互相之间的瞭解和好感,为相互之间的对话建立积极友好的环境氛围,在改善相互关系中具有突出的作用。随着时代变迁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范围亦不同往日,关注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传播和演变,有效推动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促进两岸的社会融合中的作用,值得从业人士的深思。文章内容如下:

  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对台工作指出了发展方向,在两岸交流的过程中,社会融合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文化能够形成人们的生活交融、精神认同甚至身份认同,因此讨论两岸社会融合,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为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台办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惠台31条”,方便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学习、就业、生活,放宽台湾影视、图书等市场准入限制①。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台湾文化在大陆有着扎实的语言和情感基础,发展阻碍远比在其他地区小得多;特别自大陆改革开放和与台湾实现“三通”以来,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发展更加畅通,传播较为广泛且影响颇深。台湾地区通过流行文化的传播,使祖国大陆更加瞭解这个亲近又疏远的地方,并在多代大陆青年的青春记忆中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台湾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拓展,特别是经济的日渐崛起,世界各地的流行文化大量进入中国大陆,大陆民众接触的流行文化更加丰富和多元。在此背景下,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传播和影响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在大陆民众中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对此现状的认识和思考,引导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正常传播,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关系,有利于为两岸社会融合开拓更加丰富的文化路径。

  一、流行文化的含义和作用

  1、流行文化的定义

  流行文化是社会上大多数成员参与、并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表现出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状况与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通常藉助于当代先进的媒介工具传播与消亡,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流行文化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流行趣味为引导,包括电视剧、电影、流行歌曲、文学作品、饮食文化、流行服装等②。本文主要以影、视、听、读为观察对象,因为这些领域在当前两岸文化交流传播途径最多、内容最丰富、影响最广,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较为客观和真实地展现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影响及其变迁。
  2、流行文化对两岸关系的特殊价值

  在传播学层面,拉斯韦尔的5W模式③从政治传播学角度阐释了文化传播的基本过程,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格伯纳等人的教养理论④,认为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是缓和矛盾冲突的“熔炉”,传播内容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报道事实或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麦库姆斯和肖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⑤,认为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在政治学层面,美国政治学学者约瑟夫·奈提出文化软实力⑥,相对于以军事力量展现国力,软实力更依赖国家文化本身的思想魅力。文化软实力主要运用文化特有的吸引力形塑无形的集体认同感,进而创造对该国文化的需求,扩大国家的影响力,甚或操纵政治议程的能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概念,主张文以化人、文以载道,让文化自身说话,重视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民族繁荣的作用。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在习近平的两岸关系论述大框架下,加强两岸文化交流能够为促进两岸融合、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支持。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⑦。流行文化能够以温和的内容和强烈的传播方式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乃至政治生活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巨大影响。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从传入大陆至今,一直在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下进行,在两岸关系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流行文化因而发挥着特殊的文化功能,甚至被赋予了促进两岸统一的特殊政治使命。从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在文化方面,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能够使大陆受众较为直观地瞭解台湾风土人情,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共识,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在经济方面,随着大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能够藉助广阔的大陆市场,带动台湾地区文化产业甚至经济实力的整体发展,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从而对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积极影响;在政治方面,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传播过程中通过形成共同的语言、审美和情感,有利于两岸的相互理解与包容,以至于对两岸的思想甚至地域融合产生积极影响。

  二、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发展情况

  1、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预热时期(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的大陆与台湾没有开启正式交流,这一时期大陆民众接触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电台广播,在八十年代开始通过录音带录影带等方式传入。音乐也因此成为大陆最先接触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内容,而此时正值台湾地区本土文化的成长阶段。为了从欧美文化、日本文化、大陆民国文化的交织中走出自己的路,台湾音乐人以“唱自己的歌”为口号,发起了被称为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启蒙运动的“民歌运动”,继而催生出台湾校园歌曲的迅速成长。作为这一阶段台湾流行音乐的代表,邓丽君的歌曲通过台湾开设的广播节目,带领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走入大陆民众视野。活泼新颖的音乐风格为改革开放之初的大陆社会带来新鲜的音乐类型,成为一代人对流行文化初次而又深刻的体验。此时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十分局限,影响也十分有限。
  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大陆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为两岸关系走向和祖国和平统一带来了新的契机。1984年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发展环境得到显着改善,更多类型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流向祖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大陆逐渐开始从“合法”渠道容许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彩色电视在大陆普及,为台湾流行影视作品的传播开阔了途径;此时,大陆的杂志报刊开始连载台湾通俗文学作品;大陆官方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开始公开播放台湾流行音乐。文学方面有琼瑶代表的言情小说、高阳代表的历史小说、古龙代表的武侠小说、三毛和白先勇代表的现代主义小说,1982年《海峡》杂志刊登了琼瑶的《我是一片云》。音乐方面,罗大佑、李宗盛、齐秦等人代表的台湾校园歌曲符合大陆鼓励的积极健康文化要求,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官方媒体播放,齐秦的《狼》是大陆首次引进的台湾专辑,也是日后内地校园歌曲创作的启蒙。影视方面,一大批电影和电视剧开始在大陆公开放映,《在水一方》、《欢颜》、《汪洋中的一条船》等作品的热映同时带动了一批作为影视插曲的台湾流行音乐传播,1984年大陆福建地区放映《搭错车》和1988年中央电视台播送的《一剪梅》分别是第一部在大陆公映的电影和电视剧,其插曲至今仍在大陆地区广泛传唱。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国民综艺节目,央视春晚一直为台湾流行音乐留有一席之地,1983年开播之时就解禁了被视为“靡靡之音”的台湾流行歌曲《乡恋》,并在1984年回应大陆的两岸政策,邀请香港歌手演唱了7首流行歌曲,其中4首都来自台湾地区。

  在这一阶段,台湾地区流行文化首先以音乐为切入点进入大陆,为后期在大陆的全面流行打下基础;其传播方式经历了官方禁止、默许地下传播、选择性引进的过程;藉助春晚、电视歌会、广播电台等平台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媒技术的进步、大陆改革开放形成社会文化氛围的宽松,打开了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进入大陆的大门,体现着文化本身魅力的价值和两岸文化内在的血脉相融。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缓解两岸关系的紧张局势、促进大陆流行文化的成长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1988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次年大陆正式引进台湾流行音乐,为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政策和制度性支持。

  2、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黄金时代(20世纪90年代——2010年)

  1989年国家审批管理制度大规模调整,大陆引进政策的开放开启了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黄金时代。90年代,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展,磁带录影、歌舞厅、卡拉OK等具有自主选择性的娱乐方式大规模兴起,为人们接触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一方面承接上一年代的文化风格并更加兴盛,另一方面又吸收日本流行文化元素推陈出新,生命力更加旺盛。影视方面有《妈妈再爱我一次》和《青青河边草》等电视剧产业崛起,在大陆的公映受到广泛热议;音乐方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词曲创作者和音乐制作人,推出了大量的高品质流行歌手和歌曲,从情爱描述到社会批判甚至“中国风”的萌芽,流行音乐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文学与电影电视剧相结合,琼瑶、古龙等作家的作品通过改编搬上大萤幕,受众范围更广;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高速发展催生出新兴产业——偶像的孵化,林志颖、小虎队等在大陆青少年市场掀起追星热潮。其中《还珠格格》和《新白娘子传奇》开启内地、台湾合拍的新潮流,并且成为当时大陆的现象级电视剧,不仅持续播放数十年,经历多次翻拍,收视率至今排名大陆前十,成为影响几代人的共同记忆。20世纪末,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传播进入高潮,其特点不仅体现在文化内容的创新,更体现在文化影响的扩大;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从产品的传播走向人员的传播,从单方面输出走向两岸共同创作,两岸文化融合从这一时期开始集中显现。
  进入千禧年,台湾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岛内经济持续低迷,但流行文化产业在内地市场仍然得到全面拓展;与此同时大陆经济快速增长促进流行文化商业化,文化产业开始发挥巨大的经济效应;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流行文化能够藉助网络平台更加迅速和广泛传播。这一时期进入大陆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音乐和影视方面呈现井喷式增长,21世纪初,大陆的城市网尚未完善,唱片市场受盗录卡带和网络资源影响,很多数据都难以统计,但综合历届网传各大榜单分析,周杰伦、张韶涵、SHE、陈乔恩、大S等青年流行歌手和演员在大陆造成巨大的明星效应,影视方面孵化出台湾偶像剧等独树一帜的流行文化标杆,专辑、演唱会、音乐节、MP3、电脑软体等新型大众传播媒介扩散,都助长了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繁荣。但是,同时期除了与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一起进入大陆的香港文化,欧美文化和日韩文化随着中国加入WTO也开始席卷内地社会,加之大陆流行文化抬头,大陆民众的选择更加多样;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虽然实现了数量上的突飞猛进,但发展开始呈现一种不平衡的征兆,根据电影票房网统计,⑧2000—2010年大陆电影票房排行前十以大陆和电影为主,香港电影也占有一席之地,但台湾电影无一上榜;文学方面大陆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台湾文学作品的发展断层;台湾优秀的流行文化产品更多集中在情爱类型,文化风格多样性和思想深度在市场经济的选择下受到挤压,这些因素都导致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影响深度难以与上世纪媲美。

  除此之外,2001年火爆台湾的《流星花园》因涉及校园暴力和拜金主义在大陆遭到禁播,歌手张惠妹因在陈水扁就职仪式上领唱台湾“国歌”而被大陆封杀,歌视双栖的杨丞琳因对抗日战争发表不当言论被内地雪藏。这一时期的台湾当局煽动岛内“态度情绪”,导致众多台湾艺人都曾经历大陆网友的“扒皮”,一旦被贴上“台独标签”,其在内地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损害。可以看到大陆坚持两岸和平统一的一个中国原则下,在大陆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从业者和文化内容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必须遵守祖国大陆的法律法规,不得鼓吹“台独”,不能做出有伤中华民族情感的行为,否则会对大陆同胞的台湾印象发挥的正面效应阈值低于负面效应。

  3、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发展新时期(2010年至今)

  2010年至今,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发展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起伏。2015年之前,台湾流行音乐持续发力,新兴的选秀节目也能不断提供新鲜血液,台湾流行歌手依然在大陆有较大市场;台湾偶像剧在内地逐渐没落,《康熙来了》等在大陆知名度较高的热门综艺停播,台湾电影则崭露头角,《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时代》等青春校园电影重新打开大陆青少年市场。2013年生效的《两岸电影合作管理的现行办法》规定了台湾影片进入大陆不受进口配额限制。然而随着大陆文化市场逐渐向台湾开放,2015年之后,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呈现“断崖式”下跌。音乐方面老牌流行歌手专辑数量急剧下降,新兴歌手的歌曲传唱度大不如前,更多歌手作品不符合新一代大陆青年审美意趣;大陆娱乐圈更新速度加快,影视方面同样因为不符合大众口味很难吸引民众关注;社交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流行文化的“流量时代”,但台湾的网络红人和优秀的网络游戏很少传入大陆,新的隔阂正在显现;文学方面也只有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等个别较为深刻思考社会问题的作品引起内地关注。这一阶段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发展路线开始改变,台湾艺人受大陆市场吸引,更多以个人身份加入内地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和电视网络综艺节目,此类文化产品的“台湾味道”淡化许多;大陆进一步加强版权保护规范,作为以前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传播重要途径之一的盗版音像制品和免费网络资源受到严厉打击,民众接触到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数量和种类也降低不少;出于两岸融合的期望,特别在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影响下,大陆同胞对台湾艺人的政治态度要求逐渐强硬,为获得大陆民众的喜爱和认同,不少台湾艺人公开申明“非台独”,两岸文化交流的意识形态立场更加明确。
  三、当代大陆青年对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态度

  梳理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发展概况,其影响的主要人群集中在大陆的70到00后这四代人。青年代表着两岸关系的未来,习近平强调加强两岸交流必须加强青年交流⑨,加强两岸青年的交流必然对很长一段时期内的两岸融合产生积极影响。通过社会科学定量研究的文件调查和文本分析,本部分试图解读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对当代大陆青年的影响程度。为在有效条件下尽可能地增加数据的代表性,此次课题调查在大陆17个省级行政区域展开,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多级地区,调查时间为2019年5月15日至31日,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和“滚雪球”的抽样方法,线上线下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127份,问卷结果以SPSS统计软体计算为主、以文本归类为辅的方式进行分析。调查对象分布具体如下。

  (表1)

  总体形态

  在是否关注流行文化方面,只有2.7%的调查对象从不关注华语流行文化,一直关注者达到了15.5%;但在97.3%的华语流行文化关注对象中,有18.9%从不关注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一直关注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者只有3.7%。这一差别同样体现在“有时关注”和“偶尔关注”两类人群的对比中。
  (图1)

  在接触渠道方面,使用网络的比例有94.0%,而报刊只有10.7%,体现出网络媒体的发达和传统纸媒的落寞;电视和与他人交流也是大陆青年接触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主要方式。由于大陆网络的特殊性,问题“是否使用VPN浏览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试图瞭解能够第一时间主动直接地接触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人群比例,在关注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群体中,数据显示只有19.5%使用过VPN,说明大陆青年接触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行为大多具有延时性、间接性和局部性。

  (图2:接触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途径)

  认知比较

  按照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形态分类,调查选取了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明星艺人、网红四类时下最热门的流行文化表现种类,将华语流行文化依据主要来源地区分为大陆、台湾和香港,调查近三年在大陆青年中最受欢迎的流行文化风格。可以看到,当下大陆方面在大陆地区华语流行文化中具有绝对优势,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虽然落差较大,但总体表现好于香港流行文化。港台流行文化是大陆流行文化的启蒙,但如今发展势头大不如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很多人在数量方面选择了大陆,但在自由回答部分,最喜欢的影视作品、综艺节目、艺人中,给出的答案却多是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产品,个别是香港流行文化产品;分析发现,这些台湾影视的大陆首播时间、艺人的出道时期,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0)、《王子变青蛙》(2005)、《恶作剧之吻》(2005)、《康熙来了》(2004)、周杰伦(2000)、苏打绿(2004)集中在21世纪初和2010年左右,侧面反映出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黄金时期基本与前文分析一致;其中周杰伦以18.5%成为调查中提名比例最高的华语男艺人。
  (图3:近三年受欢迎的华语流行文化网路)

  在总体认知部分,问卷设计程度选项:十分喜欢、比较喜欢、不太喜欢、不喜欢,针对关注过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大陆青年,调查了大陆青年对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整体态度。对比受访者五年前后对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态度,28.4%对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好感度呈下降趋势,只有2.3%对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好感度呈上升趋势,两种趋势基本为积极态度(十分喜欢、比较喜欢)到消极态度(不太喜欢、不喜欢)的转变;在69.3%的五年内对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态度没有明确转变的群体中,73.8%对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持有积极态度,28.1%持消极态度;表示“不喜欢”的对象认为,“捞金”和“无聊”是主要原因。

  针对当前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发展情况,数量方面,29.6%认为现在接触到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比以前多,38.6%认为比以前少,31.8%认为没有显着变化;品质方面,39.8%认为当下流行的台湾文化比以前发展好;40.9%认为不好,19.3%认为没有变化。关于不同类型的文化形式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陆的青年群体只同意台湾的音乐和文学在进步,其中认为音乐进步的比例最高,有55.7%;但更多人认为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影视、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其他领域发展退步,其中认为影视退步的比例最高,有52.3%。至于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发展的主要竞争对手,投票显示的竞争力由强到弱依次是日韩文化、大陆文化、欧美文化和香港文化,曾经与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一起打开大陆流行文化市场、并称“港台流行文化”的香港流行文化在大陆的影响力同样消退许多。
  (图4: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发展现状)

  (图5: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展望未来,46.6%的调查对象认为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整体竞争力较弱,日渐衰微;40.9%的调查对象表示看好,认为其整体仍有上升空间;13.5%的调查对象只看好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个别领域,集中在音乐和影视方面。

  问卷的最后一个问题试图瞭解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对于两岸融合产生的认同作用,39.4%的大陆青年认为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对认识台湾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只有7.9%的大陆青年认为有消极影响,但仍有52.8%表示没有影响。通过SPSS的卡方检验,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对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塑造的台湾印象态度不同,随着年龄减小,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对大陆青年的台湾印象影响越小。认为产生积极影响的青年群体年龄偏大,特别是在25-29岁年龄段中占比56%超过半数;认为没有产生影响的青年群体年龄则偏小,在14-18岁未成年组中占比达到83%,印证了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对大陆民众的影响程度在削弱的这一结论。
  四、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影响力变化及启示

  从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传播发展过程和当下大陆青年对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认知情况中可以发现,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经历了影响群体较为固定、影响领域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影响力从强到弱的变化趋势。

  具体而言,从影响群体看,受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影响最大的是1990年至2010年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向大陆输入力度增大的20年内成长的大陆青年,其喜爱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产品也集中在这一时期形成;而00后、10后在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下能够接触到种类更加丰富、风格更加多元的流行文化,大陆流行文化崛起、选择更加多样、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衰落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新一代大陆青少年不再追捧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从影响领域看,台湾流行音乐在大陆的地位难以撼动,其不仅是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进入大陆民众视野的敲门砖,更是大陆流行文化市场的常青树,邓丽君、齐秦、周杰伦……一代又一代的台湾流行音乐人是大陆民众的华语音乐世界的主要建构者和引领者,为两岸社会文化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其他领域,台湾影视和文学曾经在大陆造成现象级轰动和大范围流行,如今能被提及的作品和影响力都减少许多,时代催生出的网络流行文化在大陆的传播途径受阻,从而造成大陆受众难以增加;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进入大陆之初主要流行在音乐领域,2000年前后在音乐、影视、文学等领域全面发展,如今又萎缩至音乐领域。从影响力看,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打开了大陆民众最初认识台湾的窗口,对于大陆同胞认识台湾地区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在两岸尚未频繁往来之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其中的台湾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元素增添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与大陆相同的语言文字拉近了两岸居民的亲近感,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与大陆流行文化一起传承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对促进两岸融合的不断加深、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然而随着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产品在大陆市场的比重减少,其影响力也在逐渐减弱;结合受众群体分析,这些影响主要作用在青中年人群,并呈现淡化的趋势,对如今的大陆青少年难以产生积极有效的社会和心理作用。

  五、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发展的启示

  作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的影响力能够对两岸融合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的角度看,推动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促进两岸社会文化融合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正确认识大陆的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在大陆“反独促统”的对台政策基调下进行文化活动,遵守大陆《反分裂国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重视文化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并充分发挥其功效。两岸的文化交流一直伴随着政治因素影响,这是时代赋予的特征,也是两岸难以回避的话题,如果不能正视其存在价值,只能为两岸交流增添阻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不仅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更是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台湾业界必须高度重视“九二共识”在两岸交往中的前提价值,重视大陆民众对“台独艺人”和“台独作品”的敏感度,竭力阻止并打击不利于祖国统一的文化行为在两岸的滋生和传播,不能利用大陆的善意做出伤害大陆同胞感情的行为,否则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对两岸融合不仅不会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会对两岸关系局势产生消极影响。根据中国慈善名人榜2013——2018年的资料显示,⑩整个榜单30到40个席位中,台湾艺人比例只占有10%,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空缺,但仍有吴奇隆、林志玲等台湾公众人物多次上榜,为中国慈善事业做出贡献,每年都会在大陆民间成为热点话题,也有利于塑造台湾地区在大陆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大陆同胞对于热爱祖国、为祖国建设事业奉献力量的台湾艺人来陆发展热烈欢迎,对他们的友好行为铭记在心。
  二是开阔发展眼界,瞭解大陆的流行文化需求,主动与大陆官方媒体和主流媒体合作。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传播历程鲜明地反映出传播途径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当今的两岸文化交流环境来说,随着大陆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和严厉打击非法售卖传播侵权盗版文化作品资源,文化传播渠道在逐渐乾净的同时也在逐渐收缩;另一方面大陆为促进台湾同胞在陆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应该得到台湾方面的充分利用。面临大陆文化市场的不断规范,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传播必须遵守大陆规则。台湾业界可以借鉴两岸合拍影视剧的经验,从作品合作上升到平台合作,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大陆上星电视台(央视、省级卫视)、视频媒体巨头(腾讯、爱奇艺)、音乐流媒体巨头(腾讯、网易云)、电子书合法购买商城(当当、淘宝)等受众广泛的平台进行合作,重视新媒体(抖音、微博)行销,一边向大陆购买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版权给予优惠条款,使用市场经济手段鼓励大陆方面引进更多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产品,一边支持与大陆的各类平台共同制作流行文化产品,全面覆盖影视、音乐、文学、网游等多个领域。这样不仅能够扩大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传播的数量和范围,也能增强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传播的合法性和影响力。除此之外,大陆于2019年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依旧对台湾艺人和商人给予政策倾斜;《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在两岸影视剧的主创人员比例、大陆元素、投资比例的限制第一次完全放开,对台湾图书的出版限制也达到了空前开放,为台湾业内人士在大陆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和有益的生存环境,其中12条措施涉及加快给予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台湾文化公司、媒体应该充分利用大陆的优惠待遇,藉助有利政策在大陆设立分公司或与大陆企业联手,实现共同发展;台湾方面也应该放宽心胸,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在台发展的大陆流行文化,本着“双向交流、以诚相待,相互切磋,共同繁荣”的精神,一起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流行文化做出贡献。

  三是加快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文化自身的品质和吸引力。著名词作者方文山曾经这样形容过台湾流行音乐市场:50岁的人做决策,40 岁做规划执行,30 岁创作写歌,20 岁人唱,卖给十几岁的人听。这一现象甚至可以代表目前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整体市场结构的不健康现状。面对大陆民众认为当下的在大陆接触到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没有趣、不时尚、不深刻等问题,改善文化产业结构是当务之急。首先既要精准定位受众,即治疗方文山口中的市场病态,面对日新月异的大陆流行文化大环境,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必须改变用不适配的思维运营产品的习惯,针对大陆市场的流行文化又必须以瞭解大陆民众的文化喜好和发展趋势为前提;又要扩大受众范围,即改变流行文化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群体的思维习惯,不同年龄段的民众都有自己的流行文化偏好,例如针对儿童发展动画片和益智产业、针对青少年发展青春文化产业、针对中年人输出社会现实主题产品、针对老年人唤起时代共同记忆,让大陆民众从少到老都能接触并喜爱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第二要推动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内容更新升级,观察大陆的文化市场,正能量化和主旋律化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环保、扶贫、科普、反腐等主题的融入使流行文化真正发挥了引导受众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也应该深刻思考本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追求,努力发挥文化对人思想的充实和引导作用,提高文化内容的创新力度与价值深度,而非制造“速食”文化,曾经的“校园歌曲”和“中国风”都是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标杆,并对大陆民众产生了积极又深远的影响,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应该继承并发扬这一优秀品质,承担起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共同使命,才能够有效提升其在大陆甚至世界的文化竞争力。第三要注重IP可持续化,根据问卷调查和网络资料,目前深受大陆民众喜爱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集中在其传入大陆的早期和中期,说明当今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著名度、影响深远度远远不如过去,真正有价值的文化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这也应该是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创作未来努力的方向。第四是注重提升文化产品的技术性,5G、AI等高科技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大趋势,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产业应该牢牢把握时代机遇,促进高新技术与文化的结合,例如提升VR、 AR在影视剧特效和网络游戏中的运用水平,增加作品卖点。

  当前大陆方面十分关注台湾地区市场的动态和需求,关注两岸的交流领域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的变化和走向,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深两岸融合的程度;而台湾方面的眼界和视角发展似乎落后了许多。大陆民众对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新鲜感已经飞速消失,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下一步发展不能继续吃“老本”,否则也将没有“老本”可吃,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必须重视创新,坚持创新,才能在两岸融合的大趋势下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和义务,为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做出伟大贡献。
  注释:

  ①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http://www.gwytb.gov.cn/wyly/201802/t20180228_11928139.htm

  ②卢海泉,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9)

  ③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④郭镇之,北美传播研究[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年 

  ⑤M.E.麦库姆斯、唐纳德·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J].舆论季刊,1972年

  ⑥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东方出版社,2005年

  ⑦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http://www.gwytb.gov.cn/wyly/201901/t20190102_12128140.htm

  ⑧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http://58921.com/alltime/2010

  ⑨习总书记战略新思维与两岸青少年使命担当,http://www.taiwan.cn/plzhx/zhjzhl/zhjlw/201405/t20140513_6148125.htm

  ⑩中国慈善名人榜,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6%85%88%E5%96%84%E5%90%8D%E4%BA%BA%E6%A6%9C/4451476#4

  (作者简介:唐梓涵,四川省社科院政治学所硕士研究生)

图2:接触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途径
图3:近三年受欢迎的华语流行文化网路
图4: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发展现状
图5: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502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