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大华网路报:强力改革调整步伐 才有再起机会

热点搜索

大华网路报:强力改革调整步伐 才有再起机会

  中评社香港1月14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文章说,2020年的“总统”与“立委”选举可谓是破了多项历史纪录,其一是蔡英文第二任的得票数与得票率都比第一任的高,明显未受到执政包袱的影响。其二是打破“地方包围中央”的规律,前次县市长选举的大赢,未实质反映在“总统”大选的结果上。其三是在岛内外各种选举具关键作用的经济牌,并未在此次选举中发生预期的效果。这究竟是暂时现象,还是已然产生结构性改变?

  如果这样打破多项历史纪录的选举结果,代表是结构性的改变,就意味着此种现象将成为选举的常态,台湾各政党也将顺应新常态而发展,否则将就此退出政治市场。如果这是暂时现象,就代表钟摆终究会摆向另一方,在野党仍然有机会重新执政,不会出现一党长期执政的现象。回顾2008年当时国民党大胜的结果,并未出现长期执政的现象,说明此次选举仍应只是暂时现象。

  文章说,此种选举结果之暂时现象的最大影响因素,莫过于深深受到2019年初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谈话,以及2019年6月风起云涌之香港“逃犯条例”,所带起的“反送中”浪潮,使“一国两制”治理制度濒临破产的影响。这样前所未有的外部因素影响,使得选民在投票时只见可能的“今日香港、明日台湾”,而未见民进党政府的执政缺失。

  2018年底的县市长选举,被视为是民进党政府的期中考,选民给出不及格的成绩。县市长选后民进党政府并未进行大幅度的施政反省,反而让县市长选举中高票落选者出任“行政院”要职,以及不断透过网军带风向引发民怨,照理说“总统”与“立委”选举的成绩单亦不会太好看。不料“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及“反送中”浪潮,扭转了民进党政府执政不力的不利情势,使其在2020年的选举中得以胜选。

  然而在选举中被炒热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及“今日香港、明日台湾”议题,在选后就会逐渐淡去,即使下一次再成为选举议题,边际效应恐亦将递减,能否发挥如此次的海啸作用,仍有疑问。选举终究要回归政府治理及经济议题,“肚子扁扁也要投陈水扁”毕竟在台湾经济还可以的时代有用,若经济发展持续不振,选民终会将选票投给有助振兴经济的政党。
  实际上“护主权”或护民主本身就是假议题,选民即使把票投给国民党“总统”参选人韩国瑜,未来四年任内“一国两制”也不会发生,因为“总统”无权决定台湾是否要实施“一国两制”。更何况选前民进党利用“立院”多数优势修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增订“涉及政治议题之协议,“行政院”应于协商开始九十日前,向“立法院”提出协议……缔结计划经全体“立法委员”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员四分之三之同意,始得开启签署协议之协商”的高门槛,试问要如何实施“一国两制”?

  选民还必须思考的是,究竟是在三年半之内断了七个“邦交国”,无法以观察员身分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国际民航组织,有利于“护主权”?还是在八年内仅失去一个“邦交国”,台湾得以观察员身分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国际民航组织,比较有利于“护主权”?然而选民却认为前者的施政比较有利于“护主权”,其间的矛盾恐需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真正地被理解。

  此外,护民主则更是空话一句,任何经由合法程序选举出来的“国家元首”,都是在护民主,这跟谁胜出没有任何关系。若只有特定人士或政党被选出才是民主,反而是独裁而不是民主。民进党“立院”党团在选前一两个月时间,基于炒作选情的考量,利用多数优势以未经委员会审查即径付二读的方式,来处理极具争议的“反渗透法”,才是对民主最大的伤害。

  民主本身就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究竟何种政见、那位候选人及政党才能真正带领“国家”社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需要选民在一次一次的选择中认清。换言之,任何在一次选举中失败的政党,只要在败选后重新调整步伐,下次选举就会有胜选的机会。国民党尽管在2020年“总统”与“立委”选举中选得比预期差,但是不代表未来就失去再起的机会。

  施政成绩乏善可陈、本应被下架的民进党,靠着操作“亡国感”议题胜选,犹如前次靠操作两颗子弹议题连任类似,未来肯定会在施政上出现大麻烦。届时就是国民党再起的机会,国民党必须调整好脚步,以免让执政机会流失。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838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