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智库:蔡政府南海政策风险研判与应对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蔡政府南海政策风险研判与应对

中国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构建两岸南海“第二轨”协商机制。

  中评社香港1月2日电/福建省委党校闽台研究院研究人员陈本铿博士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月号发表专文《蔡英文当局南海政策风险研判及应对》。作者认为: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出现“冷和平”,并已呈现相互对抗的趋势。在南海问题上,民进党当局一味凸显台湾主体性,南海政策具有消极继承性、操弄政策性、一昧反陆性和危害严重性等特点。未来蔡英文当局的南海政策将加大倚美力度,增加两岸中国人在南海共同维权难度;面临复杂化与多边化趋势;重点将移至太平岛开发建设;与国民党南海政策一定程度上将呈现趋同化;南海政策与“新南向政策”角色将易位。对此,中国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构建两岸南海“第二轨”协商机制,同时要克服抵消蔡英文极力推行“新南向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并加强中华民族共同身份认同,建构休戚与共的两岸南海命运共同体。文章内容如下:

  随着岛内政治情势继续发生对民进党不利的变化,以及美国继续打“台湾牌”,蔡英文当局有可能寻求在南海问题立场的倒退,换取美国和东盟对其“台独”主张和行动的实际支持。未来观察蔡英文当局对于两岸关系发展持有的态度立场,其南海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蔡英文当局南海政策主张的概述梳理

  真正理解并弄清蔡英文当局南海政策,有必要从陈水扁执政时期,民进党推行的南海政策进行追根溯源,开展深入剖析,而对蔡英文南海政策概述主要分为2008—2016年民进党南海政策〔1〕以及2016年以来蔡英文执政后所推行的南海政策主张。

  第一、陈水扁时期南海政策扼要梳理。2000年12月,刚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不到7个月的陈水扁,就视察南海中的东沙岛,试图通过在东沙岛与南海其他声索国之间建立“南海资源共同开发、和平成果共同维护”的和平共享联系机制,但目的是要实现台湾“海洋立国”春秋大梦。2003年1月,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吕秀莲视察东沙群岛时,发表了“海洋立国·海洋战略”宣言,提出“台湾必须以海权思想为核心,海洋战略为指导,规划我们的海洋政策,落实‘海洋立国’的目标”。〔2〕突出台湾是一个“海洋国家”,“海洋立国”是台湾发展的新蓝图,海洋战略发展目标应该是以台湾为中心。2004年民进党当局出台《国家海洋政策纲领》,2006年和2007年先后发表《海洋政策白皮书》和《海洋教育政策白皮书》。2007年1月,陈水扁宣布在东沙群岛,成立台湾第一座“国家级”海洋公园——“东沙环礁国家公园”。2008年2月,陈水扁在时任“国防部长”李天羽的陪同下,首次登上南沙群岛中的太平岛,进行所谓“主权”宣示,并趁势提出“南沙倡议”,声称要实现“参与南海协商对话、防止他国争夺南海海洋资源以及保护海洋环境免遭破坏”等三大目标,并呼吁其他南海声索国要以“环境保护取代主权争议,以生态存续替代资源掠夺”。陈水扁时期台湾的南海政策主张,大打环境生态牌,试图以“环境外交”让台湾与世界接轨,其实质目的还是为了凸显“海洋立国”,鼓吹“主权”意识,立足“有限主权”。
  第二、2008—2016年民进党“在野”时期南海政策。早在2011年7月,民进党中央提出台湾要在国际法及多边架构下,在南海问题上实现“主权、和平、合作、发展”目标。同年8月,蔡英文首次宣布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发布“十年政纲”中,提出“南海周边海域纷争与冲突,应本‘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精神,在国际法下,共同就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污染防治、海上安全等海洋合作事宜,建立多边协商机制,解决纷争”〔3〕。2014年5月,曾任民进党中国事务部研究员包淳亮,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文,称认为太平岛与台湾百姓并无多少利害关系,每年还要支付数亿元维持费用在这个“鸡肋”,应该把太平岛这个“不良资产”卖给中国大陆〔4〕。台前“国防副部长”柯承亨建议民进党要放弃以现有“U型线”〔5〕的南海政策主张,蔡英文并未否认,还伺机大谈加强美日战略伙伴关系。蔡英文决定第二次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岛内民众纷纷质疑其是否真正会放弃南海“主权”,对此蔡英文诡辩“绝不放弃对太平岛‘主权’,主张用和平手段处理南海‘主权’问题,坚持公海上的航行自由权”。〔6〕12月,民进党新境界文教基金会发表《“国防”政策蓝皮书》,提出要将太平岛变为国际“人道救援”和“灾害防救”的重要基地和国际合作计划专案。2015年5月,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声称,美国提出南海各方“不再争夺岛礁与设立前哨战,不改变南海地形地貌,不采取针对他国单边行动”的“三不建议”,符合南海现状,呼吁蔡英文将其纳入竞选纲要。此外,针对媒体相关人士询及“绿营对美释弃南海‘主权’论”一事,该党发言人郑运鹏表示,“如果各国对南海主权有争议的,都应建立在国际法前提下,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作为基础,在国际机制下获得和平的解决与理性的讨论”。〔7〕

  第三、2016年蔡英文执政后南海政策主张。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上,蔡英文对南海政策含糊其辞、三缄其口、避重就轻,表示有责任捍卫“中华民国主权领土”,提出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7月12日,在美国主导下,由菲律宾和日本炮制的国际仲裁法庭将太平岛由“岛”性质判为“礁”。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表示“不接受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 、“反对太平岛由岛变礁”、“对台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台湾无法接受”的立场。7月13日,蔡英文登上康定级迪化舰,表示台湾“将不排除一切捍卫南海‘主权’行动”,后经媒体报道,台当局已着手准备让蔡英文登上太平岛伸张“主权”,但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负责人黄重彦在随后记者会上却反驳,表示“这是一项没有经过查证的错误讯息”。不出意外的是,当仲裁案过后,蔡当局对南海问题又呈现消极态度。7月19日,当台“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组团前往太平岛,进行“主权”宣示,并邀请时任台防务部门负责人冯世宽一起同行,却遭到后者婉拒。而当民间团体前往太平岛进行护渔行动,展示护权决心,民进党当局却横加阻扰,扬言严惩渔民,甚至台行政机构发言人竟威胁,“渔民到太平岛,将使得‘国家主权’荡然无存”。7月23日,蔡英文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提出,鉴于台湾并未受邀参与仲裁,仲裁庭将台湾矮化为中国台湾当局,太平岛岛屿地位被人为降低等三个缘由,拒不接受仲裁庭判决。同时,她提出解决南海问题要“坚持和平处理,遵守国际法以及维护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等三个原则,但没有提及台湾在南海问题上与大陆之间联系,祇是笼统地将南海“主权”设定在目前台湾仅能控制的太平岛及周边海域,忽视中华民族南海历史性权利。2017年8月,蔡英文在参加“亚太安全对话”论坛时,表示“台湾并没有把太平岛,拿来当作扩张与侵略的筹码,而是持续从事研究及人道救援等作为。海巡署在南海举行人道救援演习,目的在于强化台湾的紧急医疗后送机制以及海事研究的能力。虽然台湾被南海区域对话排除在外,但绝对不会停止捍卫区域航行和飞航的自由”。〔8〕2018年4月,台湾当局成立“海洋委员会”,提出健全海洋法制,做好生态保育工作;配合政策,推动海洋产业以及强化海洋研究能量,培育海洋人才等三个努力目标。 2019年6月,在参加“海事安全对话”会见专家学者时,蔡英文表达“台湾愿意持续跟相关国家对话合作,一起促进南海和平、保护南海资源”的意愿。〔9〕
  二、蔡英文南海政策的特点剖析

  蔡英文的南海政策继承民进党一贯的消极性,操弄南海议题,实现骗取选票目的,对两岸南海合作一味采取排斥及反对。蔡当局推行的南海政策所产生的后果可谓相当严重。因此,可以将蔡英文南海政策特点归纳为具有消极继承性、操弄政策性、一味反陆性和危害严重性等特点。

  第一、消极继承,淡化南海权益。无论是首次还是第二次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前后,蔡英文始终都没有谈及中华民族在南海历史性水域或历史性权利,对“十一段线”完全持消极态度,祇强调维护太平岛及其周围岛屿的权益,对中华民族南海“祖产”竟只字不提,更甭说两岸可在南海实现合作的可能性。2014年9月,台湾“国安会”前副秘书长张旭成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候,提出“民进党若执政,将考虑放弃南海主权”,“国民党在二战战后提出的‘九段线’与台湾没有关系,台湾的立场与中国强调历史、强调中国的主权是不一样的”。〔10〕蔡英文并未就此进行否认。2015年6月,民进党发言人阮昭雄表示“蔡英文主席在南海问题上表态已经不止一次重申,该主张的‘主权’,我们都会主张,至于(南海)争议部分,我们将会遵照国际法相关规定处理”。〔11〕2018年5月,蔡英文在会见海事安全对话外国专家学者时,第一次明瞭表示“在南海海域,我们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12〕,直接放弃马英九时期的“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和平互惠、共同开发”基本原则。同年6月,根据台湾《壹周刊》报道“民进党当局目前正研议是否将太平岛租借给美军的可能性”,蔡英文后来虽立马出面否认,但无风不起浪,这实际表明民进党当局对此政策已行之有年。蔡英文虽言称不会放弃太平岛,但对于整个南海“主权”与海洋权益,是否真正要放弃,采取模糊不定的态度,不禁让人怀疑其南海政策具有某种程度的消极性。

  第二、操弄政策,愚弄台湾选民。早在2000—2008年期间,陈水扁、吕秀莲故作姿态,拉高声势,前往南海顿岛进行“主权”宣示,寻求增加媒体曝光率,达到实现骗取选票目的。台湾是个选举密度非常高的社会,而政党将取得选票奉为赢得政权的圭臬。“利用义正辞严的语言和华丽的辞藻,民进党尽量包装南海政策,包装不能说的秘密,防止岛内民众民意反弹”。〔13〕蔡英文对于南海问题的各种表态,例如声称不会放弃太平岛,按照国际法相关规定处理南海争端,对部分“浅蓝”和中间选民有一定吸引力。但为了满足大多数“泛绿”选民,要模糊“中华民国”对南海“主权”要求,表明海峡两岸不会在南海产生任何形式的交集。蔡英文当局在南海问题上极力拉拢“泛绿”选民,积极争取部分“浅蓝”选民和中间选民,力求做到“蓝绿”选票通吃,实现了既不开罪选民,又可以实现骗取选票目的。

  第三、一味反对中国大陆。为凸显台湾主体性,实现“台独”目的,即便在南海问题上祇涉及经贸文化、能源合作、人道救援等低阶政治议题,蔡英文当局都断然拒绝,完全排斥两岸合作。南海仲裁案后,据台湾新党所作民调显示,有39.8%的台湾民众可考虑与大陆联手维护主权,仅7.5%的人认为“应该听美国的”。此外,高达75%的民众认为渔民遭到威胁,而政府又没有能力时,可接受大陆援手。 〔14〕岛内部分学者建议,两岸可适时在南海问题上展开合作,藉此时机改善两岸关系,民进党籍民意代表萧美琴却利用职权之便,以将会造成“国安威胁”为由,加以批伐。两岸合作“不但无法有效解决南海争端,更会使国际社会产生混淆,错认台湾在南海议题上承认中国的“宗主权”,成为破坏南海区域和平稳定的麻烦制造者”。〔15〕2017年12月,台湾地区副领导人陈建仁出席“第七届台美日三边安全对话研讨会”,完全忽视南海仲裁案对两岸共同危害的影响,却大肆批判中国大陆“继续在南海‘挑衅’,无视南海仲裁法庭对它与菲律宾争端之间的裁决”。2018年9月,在参加“亚太智库领袖峰会”开幕式时,蔡英文竟大言不惭,“亚太各国仍须努力因应与日俱增的中国军事威胁,特别是在南海等区域,在区域安全及战略问题上的合作,台湾将创造更多合作可能性”。〔16〕2019年6月,在参加“海事安全对话”会见国外专家学者时,污蔑中国大陆“不断在台海、东海及南海扩张海权,不仅影响两岸现状,也威胁区域的和平稳定”。〔17〕与此同时,民进党当局认为,中国大陆提倡双边机制解决南海问题,会被陷入大陆采取“切香肠”式的“构陷”,很容易对其他南海声索国进行“各个击破”,主张引入美国因素,配合美方南海“航行自由计划”,保持对大陆高压态势,牵制甚至制衡。
  第四、后果具有严重危害性。民进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对南海“十一段线”持模糊消极态度,认为“十一段线”是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产生连接的纽带,为实现“台独”目的,必须在“十一段线”上与中国大陆作完全切割。在短期内,蔡英文不至于直接宣布放弃“十一段线”,长期若受到美国及岛内深绿力量的强大压力甚至蛊惑下,不排除宣布放弃“十一段线”主张,但岛内民众普遍认为“十一段线”是台湾在南海问题上与各国进行谈判协商的前提与基础,不能轻言放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民进党南海政策主张是与岛内民众民意背道而驰,但“在民主体制下,利益集团、政治选民以及政治精英内部的温和派与强硬派的政策竞争都会极大影响和改变政策的走向”。〔18〕蔡英文上台后,为显示其具备“南海议题设定”能力,并为南海政策量身定做,凸显台湾主体性,将南海与太平岛割裂,公开放弃南海权益,重构所谓“台湾民族论”的独特历史论述,实现所谓“种族终极”认同再造目的。正如大陆学者张华教授认为,“民进党实际上是自废武功,变相放弃对南海的‘主权’”,〔19〕与中国大陆积极维护南海主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蔡英文的南海政策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

  三、民进党南海政策未来的风险研判

  民进党虽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惨遭溃败,地方执政县市数目从14席将至6席,祇占不到全台22个县市总数的三分之一,但仍全面掌握台湾行政和“立法”权,坐实坐稳台湾第一大政党的交椅。迫于内外因素,与两岸关系联结在一起,未来民进党的台湾南海主张、政策风险会发生变化,但难以出现“断崖式”的调整。

  第一、加大倚美力度,增加两岸南海共同维权难度。蔡英文在南海问题上又一味迎合美国,以美国马首是瞻,“在台湾对大陆没有产生足够信任感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将自身的安全托付给中国大陆,冒着损害美国安全保护的风险和积极推进两岸合作”。〔20〕美方多次要求台湾澄清“十一段线”性质、内容以及法理地位,其实质就是要求放弃海峡两岸共同维权的历史基础。早在2014年美国学者葛莱仪(Bonnie Glaser)曾建议“马英九当局审查当时划定‘断续线’的初衷,继而确定哪些南海地物是岛屿,哪些是岩礁,而后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主张台湾的海域范围,这样就不必涉及需要修订‘中华民国宪法’有关‘国界’条款或改变‘主权’主张的问题”。〔21〕蔡英文“倚美、亲日、反中”的整体对外布局考量,在南海问题上明显加大投靠美国力度。2016年7月,蔡英文提出南海四项原则中,明确提出“相关国家有义务维护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与美国南海政策极为吻合,积极配合美国南海政策的目的竟不打自招。同时,根据美方通过《2018年国防授权法》中“评估美台军舰互访的可能性”涉台条款,允许美舰停靠太平岛,进行各种军事刺探行动,并与美国在南海实现结盟,赤裸裸出卖中华民族利益。

  蔡英文上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呈现“冷和平”并呈现相互对抗的趋势,在南海问题上海峡两岸未能携手实现合作,关键缘由在于双方缺乏共同政治基础。截至目前为止,蔡英文拒不接受和承认“九二共识”,试图单方面改变两岸现状,纵容“台独”势力日趋嚣张,并挟洋自重,增加两岸统一的干扰与风险。南海仲裁案后,蔡英文非但没有着手与大陆进行联手合作计划,反而肆意将双方在南海问题分歧扩大化、公开化,党籍民意代表王定宇、叶宜津、郭正亮等主流人物都明确反对两岸在南海问题合作。同时,民进党当局又人为故意设置技术障碍,禁止大陆研究人员前往查阅台湾“国史馆”原始档案资料,不利于两岸南海维权的学术交流,两岸南海共同维权难度将进一步加大。由此可见,蔡英文当局在南海问题上将会继续保持模糊与更加保守策略,但“倚美”会排在蔡英文的优先位置,“反中”将成为常态,台湾在南海问题上扮演的角色祇能进一步被边缘化。
  第二、南海局势面临更加复杂化趋势。南海仲裁案裁决后,蔡英文提出南海争议应“透过多边协商,共谋争端和平解决”。〔22〕“台湾向来主张透过多边协商来和平解决相关海域争端,也希望各国能够重视台湾是一个利害关系‘国’,应该以平等地位被纳入相关多边争端事务解决的机制”,〔23〕“将透过各项相关对话机制,通过多边协商向国际社会表达台湾‘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政策主张”〔24〕。“我们向来主张透过多边协商来和平解决争端,让台湾以平等地位,加入多边争端事务的解决机制”〔25〕。民进党当局通过建立多边协商机制,凸显台湾的南海协商主体身份,试图提升国际参与度和能见度,拓宽所谓国际生存空间。同时,美国因素也是造成民进党南海政策,面临复杂化和多边化重要原因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从原有的“幕后”走向“台前”,从“不介入”到“积极介入”,从“不选边站”到“拉偏架”转变。尤其是特朗普总统上台以来,极力推行“印太”战略,强势主导南海议题,试图浑水摸鱼,一定程度上诱使南海局势的国际化和复杂化,而蔡英文对于南海引入美国因素,也始终乐此不疲。为化解南海身份困境,防止被彻底边缘化,近年来民进党更是积极配合域外势力,引入多边协商机制,搅浑南海局势,从而火中取栗。民进党当局更倾向将多边协商机制引入南海,其南海政策将面临复杂化趋势。

  第三、焦点将移至太平岛开发建设与防卫。2016年7月,当南海仲裁案发生后,台当局明确表示反对仲裁结果,要求加大太平岛开发建设以及防卫力度,而国民党也要求民进党当局加大太平岛的“国防”建设力度。在看待太平岛对于台湾在南海战略定位问题上,国、民两党立场似乎一致。台湾提出“南海和平倡议”、“南海和平倡议路线图”等解决南海问题的思路,无论提法富有新颖,还是内容独特,但由于其并不具有国家实体的地位,且南海周边国家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因此很难在这些国家中形成共鸣。但南海“主权”又关乎“中华民国”在南海“主权”完整性,民进党始终不敢轻言放弃,恐陷于自身舆论漩涡,南海政策焦点唯有转移到对太平岛维护、建设以及防卫上来。蔡英文曾表示“中华民国”对南海诸岛及其相关海域享有国际法及海洋法上之权利,这里南海诸岛暗指就是太平岛,将南海“主权”设定在太平岛及周围海域,实质是在南海问题上推行“弃海就岛”战略,放弃中华民族南海历史性权益,祇需强化太平岛地位就可。未来仍不排除民进党当局将太平岛租借给美国军队使用,将太平岛建设成为人道救援与国际科研基地,开辟为南海区域和平稳定的“示范区域”,也不排除台当局利用太平岛特殊的地理位置,采取渐进式、切香肠式开发策略,以新兴科技方式提升太平岛上的硬体能力。同时,蔡英文极力推行“新南向政策”,太平岛经济海域主张与渔权谈判是台湾非常重要的非经贸性筹码,“台湾必须在太平岛周围划定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符专属经济区,并建立足点,与南海相关国家才有关联发生与互相连结,而因为南海诸国离台湾的地理位置远,台湾才更需要太平岛作为新南向策略利基。”〔26〕蔡英文当局为更好推动“新南向政策”,将积极发挥太平岛战略地位,通过太平岛在南海站住脚跟,试图与南海周边国家发展积极关系。

  第四、与国民党南海政策将呈现趋同化。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两党都宣称按照《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相关国际法,利用和平手段解决南海纠纷,实现南海资源分享。二是都从经贸政策视角重视南海政策。都将南海政策从战略视角与经贸政策连接加以考量,国民党主张维护“经济主权”与“海洋渔权”,民进党主张要强力推行“新南向政策”。三是都认为太平岛是台湾南海政策重要据点,都要积极主张对太平岛的防卫以及开发力度,蔡英文在南海仲裁案后表示台湾“绝不放弃太平岛主权”,时任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也表示“国民党绝不放弃太平岛的‘主权’权益”,两者观点不谋而合。四是对于“十一段线”主张都趋向模糊化。民进党对于“十一段线”主张采取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模糊立场,但近年来,随着国民党本土化有着不断上升的趋势,政策主张“独台”与民进党“台独”将呈现出某种交叉性,而南海“十一段线”更多的是体现过去“中华民国”这个大中国概念在南海问题上的“主权”宣示,与现在台湾似乎没有多大关联。基于国民党不断“本土化”的趋势,国民党未来在南海问题,不排除对南海“十一段线”也持相对模糊立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未来台湾蓝绿政党在南海政策的差异,将呈现不断窄化趋势。
  第五、南海政策与“新南向政策”角色扮演将易位。1993年,李登辉派时任台“经济部长”江丙坤前往东南亚考察时,提出以“国家为主”的“南向政策”。2002年,陈水扁当局再次推动“新南向政策”,专门应对与大陆日益密切经贸对台湾社会形成“挑战”。李、扁推行 “南向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驱使东南亚国家在处理南海岛屿主权争端问题上,基于重视台湾经贸关系持续成长的政策考虑,对台湾作出某种程度的让步或者妥协,一是不敢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太过刺激台湾的举动,其次是改变采取排斥台湾参与有关南海问题对话的政策立场”。〔27〕因此,该时期台湾“南向政策”可谓南海政策的工具之一。2016年以来,民进党当局在政治上推行“亲美日反大陆”,在文化上极力推动“去中国化”,在经贸上试图切断与大陆紧密关系。“新南向政策”又是蔡英文上台以来强力推行的,其有可能为推行“新南向政策”,在南海问题上与其他南海声索国寻求妥协,南海政策可能成为“牺牲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新南向政策”将会与台湾南海政策的角色进行互换,由先前“新南向政策”是台湾当局推行南海政策的工具之一,转换为南海政策是台当局推行“新南向政策”工具之一,两者角色互换的根本原因在于台湾整体实力不断下降,又受限于自身尴尬地位,在南海问题上未能有效发挥实质作用,几乎毫无发言权与话语权,使得未来台湾当局在南海政策上,不得不向其他南海声索国寻求妥协。

  四、多层谋划:中国大陆应对民进党南海策略思考

  2019年2月27日,蔡英文透过美国CNN专访,正式对外宣布竞选连任。随着蔡英文在岛内的民意支持率不断下降,为能够顺利实现连任目的,未来不排除蔡英文将拥抱岛内“深绿”势力,在南海问题上作出与中国大陆完全相反的主张,甚至公开放弃南海“十一段线”。同时,未来不能排除民进党当局会破例允许美舰停靠太平岛,危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对此,中国大陆必须未雨绸缪、多层谋划、有的放矢,切实维护南海主权和国家利益。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不能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3月已预先划设中国大陆对台政策底线,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时至今日,蔡英文当局仍十分顽固,拒不接受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的“九二共识”,两岸制度化协商出现停摆,官方协商机制出现停顿。但台当局却反咬“中国大陆切勿误判情势、切勿采取单方决断作为,台湾人民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尊严的主张与决心绝不改变”。〔28〕“坚定‘四个必须’原则、积极落实‘三道防护网’的民主防卫机制,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与民众权益福祉”〔29〕,凸显其拒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中”事实。民进党的南海政策祇是为了凸显台湾主体性,大陆更要坚持底线、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要持续对“台独”势力保持高度威慑和高压态势。一是要灵活处理台湾在南海问题上角色扮演,充分认识到台湾也是南海“六国七方”中的关键一方,任何忽略台湾在南海问题上角色扮演和发挥作用的做法实非明智。但由于台湾的特殊政治地位,在南海问题上地位也最为尴尬,中国大陆如要协调台湾在南海问题上角色扮演,又涉及到台湾国际空间的问题,需要我们站在全局角度,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在主张两岸南海合作、共同捍卫南海主权时,应该在“一个中国”框架下对台湾参与协商诉求给予积极回应。〔30〕二是要坚持“台湾提出、大陆把关、两岸互信、共捍主权”的原则,以弹性、灵活、开放的姿态,也让台湾参与南海争端的处理,组建休戚与共的南海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海峡两岸在南海的“祖权”。
  第二、努力构建两岸南海“第二轨”协商机制。海峡两岸有关南海合作议题可先交由民间团体、学术组织以及专家智库机构等主导,依据“先易后难,先低后高、循序渐进”要求,减少误判、提高默契,采取相对务实和弹性的方式,探讨两岸南海合作机制与途径,创造出一种不约而同又高度默契的两岸海洋合作的新机制。两岸可以在规划允许范围内,由两岸共同出资成立油气资源开发公司、南海渔业协会、渔业公司,协调开发南海的矿产和渔业资源,协调两岸海事执法,推动两岸海事部门开展南海紧急救援合作,提供人道主义救援和救助。同时,两岸可以借鉴大陆“中海油”与台湾“中石油”以“企业对企业”初步合作的经验,虽然两方都是官企,背后都有政府出资,但仍带有“企业”的性质,并非百分之百代表官方立场,因此能以“企业”形式避开敏感的两岸议题展开南海合作,并经由合作产生的经验积累,增加相互之间默契互信,达到两岸职能部门协调政策的目的。

  第三、多方谋划,克服并抵消民进党当局推行“新南向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为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往来,民进党当局强力推行“新南向政策”。民进党南海政策是其推行“新南向政策”的工具之一,不排除牺牲南海权益以换取这些国家的支持。中国大陆要以“海上丝绸”战略作为视角,立足海洋贸易联通、海洋设施联通建设,加强两岸渔业公司、油气矿产公司工作对接,加大两岸油矿开发、渔业资源等合作力度,实现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设置两岸园区的合作模式,选择两岸产业生产优势落实两岸产业供应链合作,在两岸园区合作中避免重复投资恶性竞争”。〔31〕要透过合作计划,强化与东盟国家在经济、数位、人工智慧、纳米技术等方面合作,连接21世纪的数位“丝绸之路”〔32〕,排除“新南向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发挥福建血缘相亲、地缘相近、商缘相连、文缘相承、法缘相继等“五缘优势”,与台湾民众分享共同的文化、宗教与历史记忆,通过创新两岸产业链合作方式,扩大“红色供应链”,实现两岸产业链的无缝隙对接。再次,加大对支持“台独”又在岛内支持“新南向政策”的“绿色”台商制裁力度,并将其列入“丝绸之路”黑名单中,采取行政手段拒绝大陆任何企业与之开展合作。最后,两岸可以成立“丝绸之路与两岸和平发展策略共同智库”,共同研究在推行“海上丝路”战略计划中的政策参考、决策谘询、企业战略以及各种存在的问题,多方克服并抵消民进党当局推行“新南向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的身份认同,建构休戚与共的南海命运共同体。首先,要强化两岸对南海主权的认知,树立海峡两岸都有义务、都有责任共同维护南海“祖权”的思想认知,为两岸南海共同维权创造必要的条件。在舆论引导方面,即便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宣示有所区隔,也要加强政策引导协调认知,加强两岸彼此间的正面回馈效应。其次,当前两岸需强化对南海“断续线”(“U型线”)历史和法理论述,成立“断续线(“U型线”)研究工作小组”,台当局可将南海“断续线”相关历史资料交该专家小组进行研究,清楚向国际社会阐明南海“断续线”的历史定位、内涵性质以及中国所持有的法理基础,抵消国际社会对“断续线”(“U型线”)的质疑。最后,强化海峡两岸民众对南海维权的历史沧桑感和现实紧迫感。通过召开两岸南海维权历史展、两岸南海问题研讨会、南海资料展、南海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大对南海历史的宣传力度,宣扬中华民族海洋历史文化,提高南海问题历史认知,唤起两岸民众对维护中华民族南海“祖权”和“祖产”的历史共鸣和心灵碰撞,构筑休戚与共的海峡两岸南海命运共同体。
  注释:

  〔1〕2008-2016年期间,蔡英文担任民进党主席时间为两个时间段:⑴2008年5月20日至2012年2月29日。⑵2014年5月25日至今。2012年2月29日至2014年5月25日期间由苏贞昌担任民进党主席。

  〔2〕《“副总统”访视东沙岛并宣示“海洋立国·海洋战略”》,台湾当局新闻稿,2003年1月1日,网址: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668

  〔3〕《“十年政纲”“国家”安全战略》,民进党中央党部网站,2011年8月23日,网址:http://www.dpp.org.tw/news/newscendetail.php?pd_id=330

  〔4〕包淳亮:《台湾何不卖掉太平岛》,《联合早报》,2014年5月27日。

  〔5〕台湾称“U型线”为“十一段线”,大陆称“九段线”或“断续线”,近年来中国大陆官方称作为“断续线”。

  〔6〕林明华:《绿:民进党不放弃太平岛主权》,(台)《自立晚报》,2015年5月26日。

  〔7〕《郑运鹏:南海主权主张及争端解决应以国际法为基础》,民进党中央党部网站,2015年5月27日,网址http://www.dpp.org.tw/news_content.php?kw=%E5%8D%97%E6%B5%2&start_p

  〔8〕《“总统”出席“2017亚太安全对话”论坛,强调将持续深化与亚太区域国家及全世界的关系,为亚太地区安全、稳定与繁荣努力》,台湾当局新闻稿网站,2017年8月8日,网址: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3722

  〔9〕《接见福尔摩沙论坛专家学者,“总统”:推动国际合作,促进海洋永续发展》,台湾当局新闻稿网站,2019年6月21日,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4495

  〔10〕《台湾民进党:一旦上台放弃南海》,《美国之音》,2014年9月13日。

  〔11〕《国民党智库学者投书造谣 民进党:勿要意识形态吞噬学术良心》,民进党中央党部网站,2015年6月26日http://www.dpp.org.tw/news_content.php?kw=%E5%8D%97%E6%B5%B7&m1

  〔12〕《接见海事安全对话外国专家学者 “总统”重申台湾会尽全力为区域和平、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台湾当局新闻稿网站,2018年5月31日,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3391

  〔13〕陈本铿: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研究,中央党校2018年博士论文,第129页。

  〔14〕《新党民调:两岸应联手维护南海主权,吁蔡英文正视民意》,(台)三立新闻网,2016年7月26日,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67551

  〔15〕《南海议题,民进党:确保主权、和平稳定、多边合作、永续发展》,民进党中央党部网站,2011年7月21日。https://www.dpp.org.tw/media/contents/4049

  〔16〕《出席“2018亚太智库领袖峰会”,“总统”盼透过探讨印度太平洋战略,成为推动印太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台湾当局新闻稿网站,2018年9月29日,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3722

  〔17〕《接见福尔摩沙论坛专家学者,“总统”:推动国际合作,促进海洋永续发展》,台湾当局新闻稿网站,2019年6月21日,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4495

  〔18〕锺飞腾:《国内政治与南海问题的制度化—以中越、中菲双边南海政策协调为例》,《当代亚太》,2012年第3期,第100页。

  〔19〕 张华、黄日涵:《台湾民进党的南海政策及其影响》,《太平洋学报》,2016年第4期,第51页。

  〔20〕卢芳华:《试析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东南亚研究》,2009年第4期,第8页。

  〔21〕王鹏:《民进党执政后南海政策趋向》,(台)《观察》,2016年第33期,第60页。

  〔22〕“‘中华民国’‘外交部’公共外交协调会”编:《“‘外交部’声明及公报汇编”(2016)》,台北:震大打字印刷有限公司,2016年,第56页。

  〔23〕《“总统”接受日本专访》,台湾陆委会网站,2016年10月6日,https://www.ma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6241E966C563C0&sms=949FB8518BAC220E&s=0E7B91A8FBEC4A94

  〔24〕《纪念收复南海诸岛七十周年 “总统”重申坚定捍卫领土主权》,台湾当局新闻稿网站,2016年12月9日,http://www.president.gov.tw/NEWS/20949

  〔25〕《接见海事安全对话外国专家学者 “总统”重申台湾会尽全力为区域和平、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台湾当局新闻稿网站,2018年5月31日,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3391

  〔26〕《南海仲裁损害台湾“国家”利益》,(台)《苹果日报》,2016年7月15日。

  〔27〕林正义:《南海情势与‘我国’应有的“外交国防”战略》,(台)“‘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1996年,第158页。

  〔28〕《陆委会:台湾人民绝不接受“一国两制”,及消灭“中华民国主权”的统一协商》,台湾陆委会网站,2019年1月2日,网址:https://www.mac.gov.tw/News_Content.aspx?n=05B73310C5C3A632&sms=1A40B00E4C745211&s=0E501A4BAC4D1733

  〔29〕《陆委会:专制及一国两制不是历史潮流,台湾人民不会接受》,台湾陆委会网站,2019年3月5日,https://www.mac.gov.tw/News_Content.aspx?n=05B73310C5C3A632&sms=1A40B00E4C745211&s=AF184967D3EF8F09

  〔30〕王英津:《台湾参与南海争端协商的利弊审视》,(香港)《中国评论》,2017年6月刊,第45页。

   〔31〕陈本铿:《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研究》,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第179页。

  〔32〕虞义辉:《蔡政府“新南向政策”面临的挑战》,(台)《中华战略学刊》,2017年春季刊,第49页。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8068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