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肺炎冲击迪化商圈 徐庆棋:人潮来不来两难

热点搜索

肺炎冲击迪化商圈 徐庆棋:人潮来不来两难

徐庆棋。(中评社 郑羿菲摄)

迪化街古早建筑特色是卖点。(中评社 郑羿菲摄)

迪化街古早建筑特色是卖点。(中评社 郑羿菲摄)

马英九任台北市长时发给联通汉芳的营利事业登记证。(中评社 郑羿菲摄)

联通汉芳一边陈设年轻人喜爱的花草茶、一边则是中药行。(中评社 郑羿菲摄)

台北迪化商圈发展促进会成立于2007年。(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2月21日电(记者 郑羿菲)新冠肺炎冲击台湾观光产业,台北迪化商圈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徐庆棋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2018年办徒步区后,迪化街人潮成长了2倍,但现在疫情影响人潮衰退回没有办徒步区的时期,也就是衰退了三分之二以上,平常日店员甚至比客人还多,人潮要不要进来真的是两难,大多数商家还是怕疫情扩大,大于对商机的追求。

  徐庆棋说,迪化街主要以国际观光客为主,日客占了所有观光客一半以上,陆客则较少,以往日客每天最多会破千人,而现在每天最多也就百多人,不过迪化街的优势在于文化特色,现在店家都先撑着,以后还有很多方法宣传。

  台北迪化商圈发展促进会成立于2007年,现任理事长徐庆棋是第五届理事长,他从高中毕业后就到迪化街亲戚的中药行做学徒,在1980年左右到哥哥开的中药材进出口公司工作,开始到大陆各省跑中药产地采买,1991年自创了“联通兴业”中药材进出口事业,2016年与北市府合作改为“联通汉芳”。

  不少人对迪化街的第一印象是“年货大街”,但迪化街平常也是不少民众购买南北货、中药材的地方,且迪化街商圈的建筑特色从1860年到1959年代都有,跨越了“闽南式”传统街区、两层的“巴洛克式”牌楼厝,与三层加强砖造建筑。近年更是带进文创产业,让迪化街的文化元素吸引许多观光客。

  从事中药材进出口30多年的台北迪化商圈发展促进会理事长、联通汉芳老板徐庆棋受访时说明迪化街历史,在清朝、日据时期大稻埕就是很活络的地区,可说是台湾的经济命脉,整个大稻埕的产业以布、南北货、中药为主,不少台湾的企业家也都是从迪化街起家。

  徐庆棋说,一开始迪化街没有所谓的年货大街活动,只是各个店家在春节时期自己摆摊叫卖,直到北市府开始推都更,也鼓励举办年货大街,促进会的成立也是协助办理年货大街活动,2011年开始则有文创产业进来迪化街,那时候文创产业为了吸引人潮有在办活动,当时他还没担任理事长,是以个人身份与文创产业的年轻人合作搭配,但促进会当时并没有太多着墨。

  徐庆棋指出,在2016年文创风气上来后,发现文创与老产业比较没办法扣在一起的问题,他担任理事长后开始促成新创产业与老产业共同合作,也把著名的霞海城隍庙圈进来一起合作办活动,把人潮吸引来迪化街商圈。

  徐庆棋说,2018年他促成从南京西路到归绥街的路段周日封街试办成徒步区,成效还不错,不过现在每周日的徒步区只有南京西路到民生西路段而已,就他的观察,迪化街假日的人潮就比还没办徒步区的假日人潮多了一倍以上,而到去年人潮足足成长了2倍之多,以他的店面业绩来说,就成长了2成以上。

  徐庆棋分析,迪化街主要以国际观光客为主,包括日本、马来西亚、香港的旅客,其中日客的人潮就占了所有观光客的一半以上,日客多是来看迪化街的文化特色,比起其他商圈来说,迪化街的底蕴就是文化,而日客多是个人自由行,因为霞海城隍庙在日本宣传很成功,甚至月老还到还飞到日本东京宣传,不少日客都是慕名而来。

  徐庆棋指出,日客来迪化街除了来逛文化、参拜霞海城隍庙外,也可以买小零嘴、伴手礼,中药的话比较偏向保养类的,大概每天上午的8点到10点是最多的。

  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观光产业,徐庆棋说,“现在迪化街的人潮衰退回没有举办徒步区的时期,也就是衰退了三分之二以上”,平常日都是店员比客人还要多,春节前日客每天会破千,现在每天最多也就百多人。

  徐庆棋说,现在迪化街商圈强调把防疫动作先做好,人潮要不要进来真的是两难,人潮多的话防疫工作不好做、危险多,没有人潮则生意不好,不晓得要高兴还是烦恼,现在就是先撑着等这一波疫情过后,迪化街还是有文化特色的优势可以表现、宣传,现在商圈大多数的商家还是怕疫情扩大,大于对于商机的追求。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8399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