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罩骗案六陷阱 2月呃2500万

热点搜索

罩骗案六陷阱 2月呃2500万

  中评社香港2月26日电/香港文汇报报道,虚假官网令买家放下戒心,警吁勿乱借银行户口予他人。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市民“无罩心慌”不减,近期在社交平台网购买口罩的热潮未有降温迹象,因大量预订口罩近日至交货期“货影都冇”,以致口罩骗案数量大爆发,截至昨日警方已接获近800宗,共有2,500万元落入骗徒袋中,且骗案数字仍在上升,至昨日仍有“卖家”在网上推广“3月中到货”的广告吸客,市民随时又中招。香港文汇报记者根据网上苦主和警方调查的个案,在层出不穷的“卖罩诈骗”手法中,整理出市民网购口罩遇到的六大陷阱,包括“预先付款”、“渔翁撒网”、“虚假网页”、“假货劣货”、“借艇割禾”及“百变期货”。警方呼吁受害市民尽量搜集骗徒证据及向警方举报,并提醒市民千万不要乱借银行户口给他人,因随时被用来收口罩骗款卷入洗黑钱官非。

  网上口罩骗案最常用的行骗手法是“预先付款”及“渔翁撒网”。骗徒在网上社交平台开设不同的账户售口罩,以不同的代购、直送、口罩达人名义吸客,部分骗徒为了增加“收获”,更扮“黄丝”扬言搜罗口罩替政府救港人,这些卖口罩平台多数要求先付货款再寄货,有买家在“买一两盒损失有限”的心态下预先付款。但当买家付款后,骗徒骗够钱就不理买家追货,索性删除网上户口,并失去联络。而骗徒用来联络买家及登记转数快的电话卡则全是无须实名登记的“太空卡”,受害人无从追索。其中一宗案件,上月底有市民为分散风险,分别向三个不同卖家合共订购五盒口罩;但至上周六(2月22日)三名卖家全失踪,事主损失近1,000元。警方建议市民网购时应选择评分较高的可靠网上平台,如运作得较长时间的或过往有成功购买经验的。

  买家发现盒内是一迭白纸 

  最近出现的口罩骗案则有“假货劣货”和“虚假网页”。因全球货源紧张及市民开始提高警惕,骗徒会如期发货,但会以假货次货充之。近日不少买家取货打开检查时发现“货不对办”,盒内是劣质货或发霉变质的货品,甚至有买家发现包装盒内竟是“纸口罩”或者是一迭白纸,当买家欲要求退款退货时,卖家便以寄运过程中遭人掉包为由拒赔偿。

  而“虚假网页”则是新出现的手法。有骗徒另辟捷径在网上伪冒外国专营口罩的公司的官方网页,扮厂家直售令买家放下戒心;但买家付款后迟迟不获发货,细看下始发现网页只有电邮,没有查询电话或办公室地址,始知中伏。本月有一名屯门市民在网上一间芬兰公司直接购入14万元的口罩,结果发现该公司网页被伪冒。警方建议市民应多方面查询求证,如查看网页有否联络电话及地址,尽量尝试致电核实。

  另外,骗徒利用“借艇割禾”的新招制造案中案,令不少市民卷入骗案。“借艇割禾”即是骗徒盗用他人facebook户口或借用友人银行账户犯案,目的是增加警方调查困难,让户口持有人成代罪羔羊。日前警方侦破一宗口罩骗案,被捕18岁中六男生涉藉口向朋友借钱应急,再以银行过数还款为名索取银行户口号码,然后透过网上广告声称有口罩出售,要求买家将款项存入朋友银行户口,事后向朋友称还款时“转多钱”要求将多出款项归还,最少167人中招合共损失约6万元。近日警方发现不少市民在不知情下,借出银行户口,讵料被用作收取口罩骗款,以致涉洗黑钱被调查。警方提醒市民,切勿将个人户口借给其他人使用,特别是当发现户口内有不明来历或不清楚的账项时,应尽快联络银行了解。

  “百变货期”最明显受骗警号 

  至于“百变货期”则是市民受骗的一个最明显警号。在近月的个案中,大部分买家都被骗徒以各种借口拖延交货期,因骗徒拖得愈久证明交货成数不大,骗徒多声称收款一至两周交货,其间不会即时回覆买家查询,因骗徒主要是将发货日期推迟,利用买家之间不相识,以便在到期交货日前仍可以“呃多钱”,到最后大批买家同在社交平台投诉时才“纸包唔住火”,在交货期限前逃之夭夭。

  警方呼吁受骗市民保留交易的社交平台、手机短讯截图及转账收据,方便警方搜证和缉拿骗徒,目前警方已拘捕22名骗徒,但相信只是冰山一角。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8489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