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关注:财政预算案千亿措施回应市民期望

热点搜索

中评关注:财政预算案千亿措施回应市民期望

陈茂波昨日在立法会发表二零二零/二一年度《财政预算案》(中评社 张心怡摄)

陈茂波发表二零二零/二一年度《财政预算案》(中评社 张心怡摄)

立法会现场(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2月27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在立法会发表二零二零/二一年度《财政预算案》,预算案主轴为“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陈茂波宣布,特区政府将推出涉及超过1200亿港元的大规模逆周期措施,以尽力回应市民期望,协助市民渡过难关。

  “过去这一年风高浪急、荆棘满途。”回顾2019年,陈茂波指出,香港经济收缩1.2%,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跌幅。去年基本通胀率为3%,比2018年高0.4个百分点。

  展望新一年,陈茂波预计,2020年香港经济将面临极大挑战,考虑到财政措施的提振作用,今年香港经济实质增长率将介于-1.5%至0.5%之间,整体通胀率将回落至1.7%。

  陈茂波说,因应严峻的经济环境,特区政府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姿态,善用财政储备,推出逆周期措施,以“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为目标,帮助香港渡过难关。

  在本年度《财政预算案》所推出的一系列纾困措施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项是向18岁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发放1万港元,预计可惠及约700万人,涉及约710亿元开支。陈茂波强调,虽然这项现金发放计划涉及大额公帑,但由于是针对目前特殊情况而推行的特殊措施,不会对财政造成长远负担。“我认为在经济下行而财政储备仍然充裕的时候,可以在公共开支方面加大力度,刺激经济,与市民共度时艰。”

  此外,纾缓民困的措施还包括宽减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宽免住宅物业全年差饷;向领取社会保障金额的人士发放多一个月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等。

  “控疫情、稳经济,是目前政府最迫切的工作。”在防控疫情方面,预算案中提出多项措施:政府会积极在全球采购防疫用品,提供资助促进本地生产以满足部分需求;加强医疗系统在防范及应对传染病的能力,如增建医疗及检疫隔离设施、增加医疗物资储备等。

  为应对目前企业所面临的压力,《财政预算案》亦出台多项“撑企业、保就业”措施,包括推出由政府作担保的特惠低息贷款;宽减利得税,宽免非住宅物业差饷、商业登记费;向政府物业、土地的合资格租户提供租金或费用宽免等。陈茂波表示,上述支持企业的措施涉及约183亿港元,希望这些措施不但可以支撑企业,也有助于保住300多万打工者的工作,他亦呼吁各雇主与员工共渡时艰。

  金融服务方面,陈茂波指出,特区政府一直优化金融市场基建和完善监管机制,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为维护金融安全,特区政府带领金融监管机构做了大量防震和市场监控工作,令市场平稳有序地运作,未来会继续做好促进者和监管者角色,在巩固优势及发展市场的同时,确保监管框架与时并进、有效管控系统性风险,保障投资者。

  创新科技方面,陈茂波表示,创科是推动未来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过去三年,特区政府推出多项发展创科的政策。如今,创科生态日趋蓬勃,学校和家长更重视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本地创科公司在国际赛事屡获奖项。“创科要成为成熟产业仍有一段路要走。但我坚信今天的投资,将为未来带来丰硕的成果。”

  谈及粤港澳大湾区,陈茂波表示,大湾区总人口七千多万,本地生产总值一万六千亿美元,为香港提供庞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他强调,科研力量、人才、国际经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是香港的优势。香港和其他大湾区城市相互协作,可提供完备产业链,既有利于香港创科发展,也将推动大湾区发展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陈茂波审慎评估了目前情况对特区政府政府来年收入的影响,预期税收和卖地收入将减少,加之预备推出的大规模逆周期财政措施和持续增加的经常开支,他预计明年的财赤预计为1391亿元,相等于本地生产总值4.8%。陈茂波指,赤字中超过1200亿元与现金发放计划及其他一次性纾缓措施有关,不会构成长远财政承担。

  国际政经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使香港备受影响。陈茂波在预算案结语中提到,香港仍是充满生机的土壤,但它会种出怎样的收成,在于我们每个人选择播下什么种子、如何耕耘、怎样灌溉。“或许香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仍是一个容许百花齐放、自由发展的家园。即使有过失望,我们仍可以选择对未来怀抱希望。”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84974.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