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智库:“一带一路”与菲律宾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一带一路”与菲律宾

“一带一路”项目在菲律宾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格梅里诺·马丹巴·巴蒂斯塔教授

爱琳·巴维耶拉教授

  中评社香港2月28日电/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开盛研究员之前在达沃雅典耀大学宾馆访问了马尼拉雅典耀大学经济系荣休教授、达沃雅典耀大学棉兰老经济研究所所长格梅里诺·马丹巴·巴蒂斯塔(Germelino Madamba Bautista,Director for joint Ateneo Institute of Mindanao Economics. Ateneo de Davao University),在爱琳·巴维耶拉亚洲太平洋协进基金会(APPFI)办公室访问了菲律宾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前主任爱琳·巴维耶拉(Aileen Baviera)教授。经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薛力博士校对的访问内容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2月号以《“一带一路”与菲律宾——东亚国家与地区看“一带一路”系列之六》为题发表,文章内容如下:

  访问一:马尼拉雅典耀大学经济系荣休教授、达沃雅典耀大学棉兰老经济研究所所长格梅里诺·马丹巴·巴蒂斯塔  
  
  (本文翻译自经过受访者审阅的英文定稿)

  1、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原因是什么?

  巴蒂斯塔: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资本过剩是一个事实。中国必须找到其他投资目的地。这其实也是一种中国回报世界经济的方式。

  李:所以您认为这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建设倡议?

  这当然可以从经济角度进行解释。“一带一路”倡议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给予其他国家援助、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意愿。中国可以通过这个倡议的实施在世界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目前美国仍然主宰世界上大多数的战略决策。如果中国想发出不同的声音,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支持。
  李:您认为美国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重要因素吗?

  这有一定的影响。中国无法在经济被美国主导的地区开展“一带一路”,所以中国必须要在世界上发展自己的合作机制。

  2、您认为“一带一路”的优点是什么?不足又是什么?

  巴蒂斯塔:“一带一路”的优点之一是,需要资金发展经济的国家能够获得金融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换言之,中国像亚洲开发银行一样成为了这些国家的债权国。

  李:所以这对于其他国家是有好处的?

  是的。

  李:您认为“一带一路”对于中国有很多好处吗?

  寻求对外投资目的地是符合中国利益的。这对于中国及受惠国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李: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而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足在哪里?尤其是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比如菲律宾、越南、巴基斯坦等。

  获取资金用于发展本身就是有积极意义的。
  3、您怎样看待“一带一路”在菲律宾总体的发展情况?

  巴蒂斯塔:相比于其他国家,菲律宾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还没有扮演主要角色。在菲律宾的项目建设才刚开始。在某些地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也许是有战略意义的。棉兰佬或达沃如今可以成为菲律宾沿海道路建设的重要节点。

  李:您如何看待目前“一带一路”在贵国的实施情况?

  有一些桥梁项目,或是正在建的桥。

  李:帕西格河(Pasig River)上的桥梁建设?

  是的。但是棉兰佬的项目进展还非常有限。

  李:有一个规划是关于环棉兰佬岛铁路的建设。中国是项目的参与者吗?

  目前还不清楚。

  李:您认为未来“一带一路”倡议在菲律宾会有很好的发展吗?

  是的,前景是良好的。投资和贷款投入到项目建设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于棉兰佬铁路及其他项目都是如此。
  4、“一带一路”倡议自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已经过去六年了。您认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在过去六年里由于“一带一路”倡议发生了哪些变化?

  巴蒂斯塔:没有在习主席访问菲律宾后立即发生改变。菲律宾人在最近一年内才听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在菲律宾开展的消息。在此之前,“一带一路”倡议在菲律宾人看来还不是眼前的事情。

  5、菲律宾有一项关于其他国家形象的公众舆论调查。据我所知,菲律宾人对于美国的看法一直都是积极的。此前一段时期菲律宾人对于中国的看法是负面的,但现在正在变好。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此有什么影响?

  巴蒂斯塔:在2013年,菲律宾民调的确如此,因为对于“一带一路 ”倡议所知甚少。从去年开始,“一带一路”倡议开始进入公众视线。菲律宾人瞭解到中国在东南亚各国在进行什么样的项目建设与合作。因此,菲律宾人也在期待中国来到菲律宾进行基础建设。

  李:对于中国投资的批评声音仍然存在,例如针对两个跨帕西格河的桥梁项目。批评声音也许来源于菲律宾国内的反对党?

  批评的声音也许是基于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在其他国家遇到的困难。

  李:像关于斯里兰卡“债务陷阱”一类的看法吗?

  是的,菲律宾部分民众对于这点还是有忧虑的。菲律宾人目前对于中国“一带一路”项目规划的瞭解还不够多。

  6、您认为自2013年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中国的形象是变好还是变坏?

  巴蒂斯塔:中国的形象的确是变好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经济地位变得不那么稳固了。可靠的投资应该来自于崛起的经济体,例如中国。因此菲律宾人对于中国的潜在发展是有预期的。美国并不再对国际金融体系负责。与此相比,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及目前已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中国领导的体系前景很好。
  7、在菲律宾,大多数人对于南海问题的争端表示担心。您如何看待争端对于中菲双边关系的影响?两国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去解决问题,提升双边关系?

  巴蒂斯塔:有些人认为目前还没有提升双边关系的举措。换句话说,菲律宾人认为菲律宾无能为力。中国与菲律宾的实力差距很悬殊。菲律宾人想看到的是,在目前南海问题的背景下,一个强国可以表示出怎样的宽容和友善。快速建成的人造岛屿显示了中国先进的科技水平。拥有科技和决心可以做很多事,但与此同时,以权力或科技追求国家利益也许会损害另一个国家的利益。因此,人们也许将中菲双边关系看作零和游戏,双边关系取决于获胜的一方会做什么。

  李:您认为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不能做任何事吗?

  即便最后到了仲裁阶段,菲律宾能做什么呢?

  李:您认为领土争端严重影响了中菲双边关系?

  我想是的。一些菲律宾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这基于中国的人造岛屿已经建成的事实。

  李:但这祇是一种观点。您认为有多少菲律宾人接受这样的观点?

  这的确是其中之一。如果东南亚各国接受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存在,即便各国有不同的主张,这最后取决于中菲双边关系的实质是怎样的。如今双边对话在不断进行,中国也有意愿瞭解菲律宾人的想法。此前一段时间中国对此并不在意。

  李:南海问题的确很复杂。

  是的。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而且取决于大国的气度。
  8、任何国家安全问题也许都是零和游戏,但回到经济合作,却总是双赢局面。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百年工程,所以这一合作机制应该具有可持续性。有观点认为这个规划太过庞大,如何长期持续进行下去?您认为“一带一路”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巴蒂斯塔:祇要中国能够保持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是可持续的。

  李:中国的经济实力、政治意愿以及国际环境会有利于中国长期推行这项倡议?

  中国在推行倡议的过程中不断学习。随着项目开展到更多国家,各种问题会出现。但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项目就可以持续,毕竟现在没有其他国家有能力左右全球的发展方向。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大方向在哪里?在希腊哲学中,亚里斯多德会思考共和国、城邦和“大局”的最终目标。目前的“一带一路“倡议似乎更侧重于物质方面的目的,如项目建设、投资、利润等。当然这些都必须在考虑范围内,但倡议的大方向是什么?

  李: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我不清楚。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李:如今中国有许多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讨论,也有很多外国专家参与其中。中国也在听取外国学者的建议。

  美国在二战后奉行一种“天命论”。习主席在演讲中曾提到过“一带一路”倡议有一个“共同使命”。愿景已经存在,但具体内容是什么还不清楚。
  李:实际上习主席的思想以及十九大报告中都提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我看来,这是中国着眼未来的愿景。这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因此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度。

  是的,这个话题需要更多的讨论。

  李:讨论实现目标的方式还是目标本身?

  两者都应该有。共同命运作为一个共同体意味着什么呢?

  9、中国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如何改进?

  巴蒂斯塔:“一带一路”可以带来资金用于建设工业园和港口。物质基础可以建立起来。然而问题是中国与菲律宾的发展是否平等?“一带一路”的投资会带来怎样的发展?同借贷方一样,受惠国或地区也必须考虑收益。

  李:您认为中国及其他国家也许不一定能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吗?

  不是,这是目前唯一的选择。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来自日本、美国或是国际组织例如世界银行的贷款都还没有给菲律宾人的生活带来太多改变。

  10、菲律宾智库是如何影响政府决策的?在政府的决策过程中,菲律宾智库扮演怎样的角色?

  巴蒂斯塔:菲律宾央行、菲律宾国民经济和发展署(NEDA)、菲律宾发展研究所(PIDS)等机构会开展研究、编写具有影响力的政策文件。有时,技术专家和研究员会提出理性的、合理的建议。
  李:有没有用来收集智库建议的机制?

  菲律宾政治状况不同于中国。在菲律宾,智库虽然是独立机构,但政治利益相比于智库更容易影响政府决策。

  11、您认为智库建设方面,马尼拉和达沃有什么不同?达沃有一些大学和智库,但是马尼拉有更多。达沃的智库是否可以在杜特尔特总统政府内有更大的影响力?

  巴蒂斯塔:达沃的确有更大的影响力,因为达沃城市更小。也许相比较首都城市,舆论在小城市更加可控。这受多重因素影响。

  李:智库在中国和菲律宾都有很多积极的影响力?

  是的。智库可以思考更长远的事情,但政客大多祇考虑当下或两三年内的事情。

  李:的确如此。问题在于政府如何接受智库的思维。

  是的,这取决于国家领导层如何看待党派利益和长远规划。

  李:在美国,智库与政府有频繁的人员交换,智库学者可能会供职于政府。菲律宾有这样的现象吗?

  菲律宾没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智库和研究人员更多是孤立的状态。他们是学者而非政客。 
  访问二:菲律宾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前主任爱琳·巴维耶拉(Aileen Baviera)教授

  (本文翻译自经过受访者审阅的英文定稿)

  1、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原因是什么?“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经济发展因素还是兼具地缘政治因素?

  爱琳·巴维耶拉:两者都有且相互关联。“一带一路”首先是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所以经济方面的规划非常显着。然而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一带一路”也加强了国家间尤其是与项目受惠国精英团体的政治连结。因此经济是主导因素,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李:您认为“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政治影响?还是说除经济方面的推动力外,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

  是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有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双重因素。

  2、您认为“一带一路”的优点是什么?不足又是什么?

  爱琳·巴维耶拉:“一带一路”项目开展已经有五年多了。现在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过去五年多的进展。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可以使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方面,甚至是金融和科技方面开展更紧密的合作。一个主要的不足是,许多国家还没有准备好进行这样的合作模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考虑未来如何偿还巨额债务。这对于这些国家的子孙后代是一种负担,因此增加了这些国家对于与中国开展合作的担忧。菲律宾作为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受惠国,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任何“一带一路”重大项目。
  李:帕西格河( Pasig River)上的两座桥算是吗?

  这些是规模比较小的项目。

  李:河上的水坝呢?

  是的,目前有很多在建的项目,还有一些项目已经获得了批准。然而目前这些项目还没有建设完成,是否能惠及菲律宾民众还尚未可知。这也是为什么批评的声音指责中国项目“进展缓慢”或是“项目可有可无”。有些项目还被视为出于政治考量的安排,例如棉兰佬铁路。有些人认为铁路建设并无必要,因为铁路连接的很多地区没有多少经济效益。这些就是关于基础建设的争论。然而当你看到马尼拉的交通状况,你就会发现菲律宾基础设施有多么差。显而易见菲律宾很需要进行道路扩建。此外,城市供水系统也同样非常脆弱。

  李:我听说马尼拉有缺水的状况。

  是的,发电以及菲律宾岛屿的连通性也需要改进。受地理因素的限制,菲律宾国内市场想要实现互联互通以促进经济往来非常困难,所以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很严重的问题。中国在菲律宾基建方面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现在来看,项目进展虽然缓慢,但如果我们能克服当前的困难,前景还是很乐观。

  3、您提到“一带一路”项目在菲律宾推进缓慢,原因是什么?问题在于中国还是菲律宾?

  爱琳·巴维耶拉:在我看来是双方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此前访问菲律宾时,菲律宾财政部长曾表达了习主席的访问会有力推动中资项目在菲律宾开展。我不清楚内部沟通的细节。菲律宾这边有一些问题,例如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部门没有足够的专家去进行技术层面的研究。这拖慢了项目进行的速度。至于是否有政治因素,我并不清楚。
  李:有些人可能对所有与中国相关的事都持批评态度。

  这在菲律宾是常见的,但这些批评的声音并不会阻挠政府推进“一带一路”项目。政策如果关系到贷款,那批评的声音不是祇针对中国,因为菲律宾偿还贷款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菲律宾现在还在偿还40年前的贷款,所以菲律宾人对于向外国借贷是非常忌惮的。

  李:偿还给美国吗?

  有些贷款来自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菲律宾财政预算中有部分资金用于定期偿还贷款,所以我们现在仍然在偿还很久以前的贷款。因此菲律宾不是针对中国,而是对于所有形式的贷款都持有警惕态度。菲律宾人对此比较敏感。

  李:前段时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告诫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要高度警惕来自中国的贷款。

  是的,但马哈蒂尔传递的资讯并无必要,因为菲律宾已经有很多贷款的经历了。

  4、您怎样看待“一带一路”项目在菲律宾总体的实施情况?

  爱琳·巴维耶拉:菲律宾经济仍然在稳步增长,年轻一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菲律宾经济的前景是很乐观的。如果菲律宾吸引更多投资,那么更好的基础设施、更低成本的电力和互联网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是巨大的。所以,中国与菲律宾克服目前“一带一路”项目中面临的困难、在投资领域持续开展合作非常重要。然而,目前两国仍然有地缘政治和领土方面的分歧。对于菲律宾民众来说,除非两国在领土问题上取得进展,否则对于中国在菲投资的批评声音会一直存在。
  李:您认为领土纠纷的谈判取得进展是提升两国合作关系的前提吗?

  公众舆论仍然在对政府施加很大压力。中菲两国可以提升经济领域的合作关系,但总体来说负面声音主要是源于此前中国与菲律宾在领土和安全方面未解决的问题。

  5、关于“一带一路”的中菲合作,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项目的一大方面就是工业园建设,例如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您认为这适用于菲律宾吗?目前有一个小规模的工业园,大约有三十家企业,其中有箱包和药品制造工厂。您认为建设工业园(区)是推进中菲“一带一路”合作的好项目吗?

  爱琳·巴维耶拉:是的。正如我此前提到过的,工业园给当地社区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尤其是在菲律宾发展制造业。技术转让也是很好的方向,对社区发展能够有更大的积极作用。菲律宾制造业未来会持续发展,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

  李:您认为在菲律宾建设工业园面临很多阻碍吗?因为菲律宾的土地政策和中国有所不同。在中国,政府在土地使用许可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许菲律宾政府层面需要干预才可以获得工业园需要的土地,您认为这在菲律宾可以实现吗?

  在某些地区是这样的。菲律宾已经有特殊经济区,中国可以在菲律宾政府指定的区域进行投资。政府已经与中国投资者接触,已经有了相关政策。对于新建的工业园区,如何获得土地使用权是个问题。地方政府的土地分配权力有限。

  李:菲律宾的公有土地非常小吗?

  这取决于不同地区的情况。菲律宾某些省份非常贫穷。即便地方政府也许准备好建设新的工业园区,但当地人正在搬离这个省份。
  李:也许问题在于,这个地方很穷,基础设施也非常落后。工业园就是非常好的基础设施。没有基础设施,也就吸引不了企业来投资。

  是的,而且这些地方也许有更多的公有土地。

  6、工业园区可以带动公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您认为自2013年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中国在菲律宾的形象是变好还是变坏?

  爱琳·巴维耶拉:在菲律宾,相比于阿基诺三世时期,中国的形象变好。菲律宾与中国不再有频繁的政治摩擦。菲律宾媒体仍然对中国持怀疑态度,但他们还是要报道关于中国的正面消息。虽然菲律宾国内总有人企图歪曲“一带一路”合作的事实,但是中国在菲律宾的形象已经大有改观了。

  7、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是百年工程,所以这一合作机制是会持续很长时间的。您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爱琳·巴维耶拉:这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中国首先要能够负担“一带一路”的发展。对于某些治理良好的国家来说,他们可以受惠于与中国的基础建设合作。对于治理欠佳的国家来说,他们将担心如何偿还贷款。如果“一带一路”项目有经济可行性且贷款条件合理,这些项目是可以持续下去的。

  8、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爱琳·巴维耶拉: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需要应对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近期的技术竞争。(我想知道的是),技术竞争会影响中国的长期竞争力吗?
  9、中国在“一带一路”实施中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爱琳·巴维耶拉:首先,其他国家对于中国政治影响力持续增加的恐惧。其次,“一带一路”会被看作是利于富人而不惠及穷人的项目。中国认为“一带一路”是积极的、长期的项目,但有些国家并不认同,因此中国有必要注重与受惠国人民的交流,瞭解公众舆论,而不能仅局限于政府层面的沟通。

  李:您认为与民众打交道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吗?

  是的,要向民众证明这些项目是惠及大众而不祇是利于政客、精英阶层或菲律宾华人。

  10、薛力博士还想问您一个问题,关于菲律宾智库与政府的关系。菲律宾智库是如何影响政府决策的?

  爱琳·巴维耶拉:在菲律宾,研究外交政策的智库非常少。我现在所在的亚洲太平洋协进基金会会邀请政府官员来参加我们组织的活动,但并不准备立场文件。有些同事和研究员很有名,有很多出版的著作,但在这里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立场。我们会举办一些看起来“亲美”的活动,也会举办一些看起来“亲中”的活动。通过瞭解不同的看法,我们希望政府可以做出更多知情决策。

  李:您如何看待政府资助的智库,例如菲律宾外交研究所?这是一个智库还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

  这的确是政府资助的智库。他们做过很多研究。但是亚太协进会是一个非政府组织。外交研究所和亚太协进会都进行学术练习和研究。有时考虑到政府的官僚文化,官员们会更看重政府机构以外的专家意见。

  李:我没有更多问题了。非常感谢。
  注:

  爱琳·巴维耶拉教授(Aileen Baviera)在审阅录音整理稿的过程中,又提出了以下补充书面意见,其中1-5条已经在访谈原话中大致体现,第6条为新补充。

  1.“一带一路”项目在菲律宾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积极因素包括菲律宾经济稳中向好、菲律宾与中国关系升温以及菲律宾国内基础建设的需求空间巨大。

  2.然而,很多人对于中国与菲律宾开展合作的动机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中国仍然试图通过经济项目合作获取战略优势,例如提高政治影响力、巩固战略地位。

  3.由于领土纷争导致的菲律宾人民对中国的不信任和警惕可能成为“一带一路”在菲律宾推进的障碍。如果双方不在南海问题谈判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带一路”项目将面临诸多问题(而且考虑到还有中国工人在菲律宾参与项目建设)——改变负面的公众舆论将非常困难。

  4.中国与菲律宾的合作必须考虑到菲律宾普通民众的需求,而不是祇与精英阶层沟通。

  5.工业区(不仅仅是在沿海地区)建设是受欢迎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可以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技术转移的时候。

  6.考虑到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这一例子以及关于中国“珍珠链”战略的争论,港口建设对于菲律宾政府可能会非常敏感,尤其对于国防安全专家来说。

  (依据一些斯里兰卡与中国学者的研究,围绕汉班托塔港口与附近机场而引发争议,主要源于斯里兰卡国内的政治斗争,其次是欧美媒体在缺乏严格调查情况下的片面解读。

  2015年前任总统的马欣达·拉贾派克萨强烈要求中方建设这两个项目以便惠及其故乡,但在2015年大选中败给西里塞纳后,转而持反对态度。继任的西里塞纳政府为了避免这个项目完全瘫痪,在寻找印度等国家的公司接手未遂后,才与中国公司续签合同。至于所谓的“珍珠链”战略,主要是印度、欧美学者与媒体的推断,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2019年11月底出任新一届政府总统的戈塔巴雅·拉贾派克萨是马欣达·拉贾派克萨的弟弟,而马欣达则出任本届政府的总理。兄弟两人均明确表示会继续推动中斯合作,不会重新谈判汉班托塔港协议。

  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很难完全避免像菲律宾学者这样的看法与主观推断。中国祇能通过事实来证明,自己推进“一带一路”并非如外界所想像的那样是在编织“珍珠链”。但在对外沟通、减少疑虑上,中国政府确实也有改进的空间。——薛力,2019年12月30日补充)

  谈录音整理由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助理实习生张若晨担任。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8513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