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智库:两岸教育如何推动融合发展?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两岸教育如何推动融合发展?

在两岸融合发展中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帮助台湾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附表一

附表二

  中评社香港3月5日电/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董玲瑜、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赵俊达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2月号发表专文《对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思考》,作者认为:近年来,岛内局势发展趋向复杂、台海形势日趋严峻,民进党当局不断推动“去中国化”进程,这种进程在教育领域表现得愈加明显。2019年9月台湾历史教材新课纲投入使用,新教科书扭曲事实、篡改历史,其根本目的是构建“台独史观”。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工作在祖国统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两岸融合发展中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帮助台湾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逐渐形成拥护祖国统一的价值观。2018年2月28日国台办发布“31条措施”,提出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居民同等待遇。“31条措施”将促进两岸教育融合,为两岸青年提供平台,为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发展契机。“31条措施”施行以来,两岸教育交流逐渐开创了新的局面,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两岸互动频繁。相关措施的出台彰显了党中央对两岸教育交流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台湾青年一代来大陆追梦、圆梦提供政策保障,将有力地促进两岸教育交流,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文章内容如下:

  一、两岸高等教育交流情势逆转

  1.台生来陆人数显着增长

  2019年具备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大陆院校有336所,含16所预科招生院校。较2017年的306所,增加了30所高校,其中有不少是大陆“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有支撑区域发展的特色优质学校,可以满足台湾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台生来陆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台湾媒体统计,2018年至少有10所台湾知名高中申请赴陆毕业生数量由2017年的个位数大幅增加到30人以上。2017年,时任教育部港澳台办常务副主任赵灵山在厦门举行的“第二届高校涉台研究机构协同工作会”上表示,2017年在大陆学习的台生达10800余名①。据台湾媒体报道,2018年,台湾学生申请到大陆高校读书的人数是2017年的5倍。②
  2017年教育部进一步减少对台生申请大陆学校的限制,“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17年10月1日起,具有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参加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简称学测)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的高中毕业生可直接向大陆普通高等学校申请就读。”③2019年2月27日,在国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安峰山介绍说,“为了满足台生踊跃报考大陆高校的实际需求,并根据岛内学测考试的变化,自2019年起,凡持有相关证件并参加当年学测考试,语文、数学、英文三门科目任何一门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都可直接向大陆高校申请就读。”这一措施为台湾青年到大陆求学创造了更有力的条件。

  根据教育部的资料,2018年申请来大陆入学的台湾学生中,厦门大学500多名、上海交通大学600多名、四川大学200多名、华东科技大学500多名④。除学位生外,台生短期来陆交流人数也相当可观,每年教育部委托70余所高校举办100多项对台教育交流项目,邀请6000余人来大陆参观访问,其中占比很大的一部分项目就是结合地方文化特点、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⑤(见附表一)

  “1·2”讲话后,2019年是两岸青年交流的新契机,2019年暑期来陆交流的台湾青年学子人数更胜以往。例如,全国台联主办的“第十六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组织了约1500多名台湾青年分赴20多个省、市参加活动;“第十四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暨第七届海峡青年节”于8月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包括2000名台湾青年在内的近5000名两岸青年共同参与,“首来族”为900名。⑦

  目前大陆政策对于台湾学生毕业后留在大陆工作呈开放态度,各方保障将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放在同等地位,更加增强了台湾学生与大陆的融合。而在台湾的大陆学生受台湾当局政策的影响,毕业后不能留在台湾工作,甚至在台湾读书时也受到“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规定的限制。两岸政策对比之下,青年人自然更加倾向于到大陆接受高等教育。人才的流动,增加了两岸教育的结构性变化,也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变化,使大陆在两岸关系发展之中更加占据主导地位。
  2.陆生赴台人数骤减

  在2008年至2016年马英九执政时期,是陆生赴台交流增长的高峰期,自2016年民进党上台以来,陆生赴台人数基本上每年减少5000余人。2018年大陆赴台湾学习学生总数为29960人。其中,短期交流生20597人、攻读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学位生9006人、大专附设华语文中心学生357人。相比于2017年,2018年赴台湾学习的学生总数减少了5344人,其中短期交流学生人数减少5227人、学位生人数减少了456人、大专附设华语文中心学生人数增加了339人。⑧而2017年至2018年台湾地区境外学生总数增加了9027人。在台湾地区境外学生总数呈现上涨趋势的情况下,陆生赴台的人数反而负增长。自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当选地区领导人之后,一方面受台湾地区“新南向政策”影响,台湾主管部门限缩大陆赴台学生交流,转而向“新南向”国家和地区学生施行优惠政策,试图吸引“新南向”国家学子,以实现“去中国化”企图;另一方面,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交流缺乏政治基础,直接影响到了两岸之间的教育交流。根据最新资料,2019年台湾高校共招收陆生732人。台湾地区陆生联招会指出,2019年报考陆生有2131人,比起2018年的1578人增加了553人,涨幅达35%,但录取人数为732人,较2018年减少1人。(见附表二)

  在台湾高校招收境外学生人数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大陆学生的减少既体现了台湾在两岸教育交流上的趋紧,更多的采取交换生、夏令营等形式来进行两岸教育交流,对大陆学生进入台湾高校就读有所防备,也反映出台湾高校对于大陆学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这也与两岸高等教育品质发生转变有着密切关系。台湾高校近年来受制于台湾政治、经济等因素,发展不如预期,在国际排名上并未有明显的改善,而大陆由于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不断重视,发展进入快车道,国际排名不断上升,更多的大陆学生倾向于就读大陆高校,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的台湾学生。
  3.台籍教师来陆形成潮流

  国台办“31条措施”明确表示:“鼓励台湾教师来大陆高校任教,其在台湾取得的学术成果可纳入工作评价体系。”随着政策上对台籍教师和大陆教师待遇的同等化,台籍教师进入大陆高校从事高校教育事业的情况显着增加。此外各省对于台籍教师实现“荣誉平等”,如2019年3月,广西师范大学的台籍教师王孟筠被广西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她是第一位在广西获此殊荣的台湾同胞。

  目前大陆政策明确表示“台湾专业人才可申请国家‘千人计划’,在大陆工作的台湾专业人才,可申请参与国家‘万人计划’”。在此政策之下,一批台湾专家学者相继进入大陆高校任教。如台湾科学家李湘盈凭藉在干细胞方面的科研成就,入选第十三批“千人计划”;台湾太空遥感专家陈锟山入选第十批“千人计划”,这彰显了大陆对台籍专业人才的重视。大陆对台籍教师的优越政策使得台湾青年教师来大陆任教意愿不断增强,切实提升了两岸高等专业人才的流动,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良好助力。

  二、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稳步推进

  1.两岸基础教育交流合作机制初显

  现阶段,大陆十余个省(市)基于自身情况制定了有关基础教育交流机制化的相关政策。2019年7月24日,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活动在贵州开幕。由民进中央和叶圣陶研究会共同主办的2019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活动,24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开幕。活动以“中小学实践教育课程与评价”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40余位教育人士参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刘新成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民进和叶圣陶研究会致力于推动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教育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界的交流交往,大家在研讨中相互借鉴成功的经验,在交流中获得了启发,也收获了宝贵的友谊。

  2.台籍教师可来陆从事基础教育工作

  湖北省相关规定指出,“在台湾地区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台湾教师,可以通过特聘、购买服务、短期双向交流等方式,在本省幼稚园和中小学从事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学工作。”⑩河北省出台规定,“在台湾地区获得教师资格的台湾教师可通过特聘、购买服务、短期双向交流等方式,在我省幼稚园和中小学从事音乐、体育、美术、外语学科教学工作。”⑪福建省相关惠台规定,基础教育岗位开放范围更大,“在台湾地区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台湾教师可通过特聘、购买服务、短期交流等方式来闽从事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数学、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美术、外语、生物等学科教学。”⑫
  3.允许台资进入大陆基础教育领域

  国台办“31条措施”发布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福建、四川、河南等省份出台了相关政策。从目前发布的政策来看,已经允许台资进入大陆学前教育领域。例如,福建出台“惠台66条”其中第43条规定,在该省注册的台资机构和企业经批准可兴办学前教育。“川台70条”第56条规定“在川注册的台资机构和企业经批准可兴办学前教育”。河南也出台相关规定“在河南省注册的台资机构和企业经批准可兴办学前教育机构”。由此可见,在两岸基础教育交流领域,各省市仍在探索合作方式,尝试多种选择,逐渐开放部分教育领域对台资的限制。

  4.义务教育阶段台生来陆学习更加便利

  在国台办“31条措施”发布之前,两岸教育交流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台生来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交流仍有一定限制因素。现阶段,各地纷纷出台规定,便利台湾义务教育阶段学子进入大陆中小学学习。

  例如,福建省规定,台湾同胞子女在闽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居住地设区市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就学。鼓励和支持在闽高校招收台湾学生,每年增加招生数量。在闽就读的台湾学生与福建学生可同等申报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扩大专项奖学金规模,资助台湾学生到在闽高校就读。⑬

  三、对深化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思考

  1.多元交流形式促进心灵契合

  随着两岸教育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各地不断创新交流形式,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元交流格局。除传统的校际交流之外,各高校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冬令营、夏令营等活动,让两岸学子增加感情、开阔视野,潜移默化地拉近两岸年轻学子之间的距离。如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所承办的首届“两岸情·珠海行”台湾学生暑期营活动,来自台湾“中央大学”、静宜大学、义守大学和台南应用科技大学的64名师生参加活动,与北师大珠海分校的28名学生开展为期6天的交流学习。⑭促进了珠台两地高校学子的双向交流,增进两岸学子相互理解,建立友谊,共同进步。又如华中师范大学立足办学特色,与台湾师范大学等18所台湾高校合作,开展2019年度“阳光支教,孔子行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生支教活动,为偏远地区中小学生传递知识和温暖,让台湾青年深入湖北省的县城和乡镇,体验荆楚大地历史文化、深入瞭解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现状。这些活动参与人数多,覆盖范围广,交流形式更加为青年学子所喜爱。一方面在活动中让两岸学子更加瞭解祖国大陆;另一方面,在交流中理解差异,不断增进彼此感情,最终实现对彼此的认同与心灵契合。
  2.引领议题塑造正确历史认知

  自2016年民进党上台以来,在岛内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在教育领域修改课纲,试图用错误的历史认知塑造台湾学子的历史观,最终实现人为割裂两岸历史文化连接的企图。

  因此,两岸开展交流活动过程中,大陆主动引领活动议题、塑造正确历史认知的作用不断彰显。大陆在举办两岸教育交流活动时,更加注重活动的历史文化内涵,针对性地通过议题引领塑造台湾学子正确的历史认知。例如,在浙江、陕西、广东等地举办“情系钱塘——两岸文化联谊行”、“台湾历史教师中华文化研习营”等品牌活动;在云南、湖南、北京、上海、贵州等地举办“两岸大学生茶马古道摄影纪行”、“两岸青年文学营”、“两岸青少年民乐交流演出”、“情系青春——两岸青年中华行”、“黔台非遗传统工艺工作坊”等文化活动,促进两岸同胞共同携手传承中华文化。⑮厦门大学举办的“两岸学生乡土文化研习营”,弘扬了福建的乡土文化,增强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推动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⑯。以两岸青年学子所关心和热议的话题入手,结合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举办的活动,一方面能更加准确地抓住两岸学子的兴趣点,让学子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使这些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子对两岸同文同种的历史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识。

  3.汇聚两岸智慧促进融合发展

  随着中央对台工作逐渐向主动促进统一转变,两岸之间的教育交流也在不断深化。两岸高校和研究机构近年一直在探讨建立两岸民间智库。2016年“海峡两岸三地民间智库论坛”在台北启动,旨在促进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产业智库的交流与合作,深化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民间智库思想的创造平台。⑰至2018年,以高校为依托建立两岸民间智库的呼声愈发强烈。2018年11月4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主办的“台海新观察”第一次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专家学者对于建立两岸民间智库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形成一个完整具体的倡议,具有开创性意义。2019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大壮在会中提案“设立两岸民间共同智库”,设立一个非营利性的民间研究机构,并邀请海峡两岸和港澳的有识之士共同参与,一起对两岸共同关心的各种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与研究。⑱这说明,两岸之间已经开始主动思考如何汇聚两岸智慧,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这本身就意味着两岸融合发展已经在进行之中。

  四、结语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基在基层、希望在青年。两岸教育交流是两岸青少年增进相互瞭解、融合彼此情感、实现心灵契合的重要措施。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提出5点主张,“第一,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和平统一目标;第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第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和平统一前景;第四,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第五,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⑲在两岸教育交流层面,大陆应掌握主动,同时汇聚两岸智慧,通过创新交流形式、开辟多元交流途径等方式,塑造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增强两岸青少年对祖国统一的正确价值观。这是未来通过两岸教育交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
  注释:

  ①“万名台生大陆就读,研究机构协同力推两岸青年交流”,福建省台办http://www.fj.taiwan.cn/tqzm/qx/201708/t20170814_11830254.htm

  ②心仪大陆名校纷纷用脚投票台湾学生“登陆”求学蔚然成风,中国台湾网,http://www.taiwan.cn/31t/qx31/201903/t20190321_12149953.htm

  ③“教育部印发通知放宽台湾高中毕业生凭学测成绩申请大陆高校标准”,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707/t20170704_308514.html

  ④“台生赴陆求学大增,陆委会呼吁评估风险”,联合网,https://udn.com/news/story/6925/3157041

  ⑤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037号(统战政协类001号)提案答覆的函(摘要)”,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gjs/201902/t20190220_370445.html

  ⑥台湾陆委会,“台生赴境外(包括中国大陆)就学人数年度统计表”,https://www.mac.gov.tw/cp.aspx?n=F85CABCA09695756&s=61C7EB9E166A8F14

  ⑦“共青团中央:第十四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暨第七届海峡青年节举办”,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2025492227318858&wfr=spider&for=pc

  ⑧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统计简讯《第105号》”,http://stats.moe.gov.tw/files/brief/107%E5%B9%B4%E5%A4%A7%E5%B0%88%E6%A0%A1%E9%99%A2%E5%A2%83%E5%A4%96%E5%AD%B8%E7%94%9F%E6%A6%82%E6%B3%81.pdf

  ⑨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处,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

  ⑩《省台办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湖北与台湾,http://www.huaxia.com/hb-tw/index.html.

  ⑪《关于进一步深化冀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全文),中国台湾网,http://www.taiwan.cn/local/dfkx/201812/t20181207_12120412.htm.

  ⑫华夏经纬网,《福建省发布惠台66条措施》,2018年6月6日,http://www.huaxia.com/thpl/tbch/kla/12/5970418.html

  ⑬华夏经纬网,《福建省发布惠台66条措施》,2018年6月6日,http://www.huaxia.com/thpl/tbch/kla/12/5970418.html

  ⑭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首届“两岸情·珠海行”台湾学生暑期营活动开营》(2018-7-16)

  ⑮“国台办:暑期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两岸交流活动”,http://www.gwytb.gov.cn/wyly/201806/t20180627_11969491.htm

  ⑯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2018两岸学生乡土文化研习营在厦门举行》(2018-8-3)http://www.gwytb.gov.cn/lajlwl/lawhjl/201808/t20180803_12043371.htm

  ⑰“高端人才聚合海峡两岸三地民间智库论坛启动”,https://www.chinatimes.com/cn/realtimenews/20160907002512-260410?chdtv

  ⑱“政协台联委员建议:设立两岸民间共同智库”,http://www.crntt.com/doc/1053/5/7/0/105357018.html

  ⑲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103/c64094-30500560.html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8590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