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编译:后疫情时代的美国“对华综合症”

热点搜索

中评编译:后疫情时代的美国“对华综合症”

  中评社香港4月3日电(记者 郭至君综合编译)新冠疫情之下,中美在各个方面的角力仍未放松,坊间也有一些声音说这次疫情之后,美中实力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此消彼长,从而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影响。美国传统基金会副主席James Jay Carafano日前在《国家利益》网站上刊文表示,在新冠病毒病例在美国激增之前,美国国会议员就在起草“惩罚”中国的法案,这场大流行病很可能不会像一些人预期的那样成为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点,不要指望华盛顿会减轻对北京的压力。只要美国认为中国在破坏全球秩序的稳定并不断企图挑战美国的利益,这种情况就会持续下去。

  文章指出,毫无疑问,最先在武汉的爆发病毒让美国的“熊猫怀疑论者”产生了最坏的结果。华盛顿对共产主义政权的愤怒表达从象征性的外交上的指手画脚和谩骂到要求赔偿,已经有议员在提出的议案中表明有一项要切断美国药品供应链与中国的联系。

  然而,我们最需要的是,根据我们所拥有的、并将从当前这一可怕的经历中吸取的教训,用来对美国如何减轻未来全球大流行的风险做出清醒、彻底的国会评估。不过,不要指望这些努力会很快奏效,国会可能会缺席一段时间。议员们将会有一个非常忙碌的夏天,在这段待在家里的日子里,他们要赶着完成所有竞选活动,以及考虑更多刺激经济的立法,至于如何处理对华事务则要靠后。

  但当国会能够稳定下来,考虑如何最好地限制我们未来的弱点时,可能会发现,为了确保供应,明智的做法是确保治疗不会比疾病更糟糕。例如,任何有关药品的解决方案都必须保护美国的病人和消费者。答案就是美国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开放市场,刺激竞争和补充美国国家医疗储备——而不仅仅是阻止市场准入和对联邦机构制定“购买美国货”的条款。

  此外,我们还要看看白宫会给这些努力提供什么样的支持。一方面,经济安全已经成为政府更有力的口头禅——没有比中国更大的威胁了。另一方面,总统花费了大量的注意力和精力来重新平衡我们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他更愿意在椭圆形办公室管理这项工作,而不是让国会带头。我们不应该期望美国的战略会有戏剧性的转变。对中国的遏制已经被纳入了政府的国家安全议程。它不太可能因为这次的疫情重新审视其核心假设。美国政府认为这是一场美国能够应付的竞争。它不把中国视为存在的威胁,它不会选择激进的政策,比如与北京方面“硬核”脱钩,这将使世界分裂为中美两大阵营。特朗普政府更有可能继续坚持下去,在中国对美国有影响的地方进行反击,预计美国将在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这四个具体竞争领域加大投入。

  文章作者还建议美国加大与欧洲盟友、亚洲盟友的“工作力度”,他说,华盛顿务必确保美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关键伙伴关系,也期待与欧洲盟友和欧盟在对非洲方面进行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合作。他说,当然,如果特朗普在11月被赶下台,目前美国对华政策的轨迹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是一个问题,尚未有人能确定。但他认为,无论谁将在2021年入主白宫,许多人都会惊讶地发现,未来美国对华政策的持续性将大于变化性。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90328.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