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发展的机制与政策

热点搜索

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发展的机制与政策

  中评社北京4月30日电/碳生产率为一定时期内的GDP与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值,它将碳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可与传统的劳动、资本生产率相比较。提高碳生产率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核心,对减少碳排放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碳生产率的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发展问题。

  一、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障碍

  粤港澳大湾区的碳生产率指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其中,中国澳门的碳生产率最高,其次是中国香港,再次是深圳市、广州市,最低的是肇庆市。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发展的障碍包括对传统高投入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困难、政策制定上很难统一、行政壁垒突出、低碳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都存在许多亟待改革与改进的问题、绿色发展合作存在体制障碍等。

  二、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发展的机制

  从提升碳生产率的角度而言,笔者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发展的三个机制。

  (1)绿色经济增长机制。粤港澳大湾区要构建绿色经济增长机制,发挥区内各市的比较优势,抓住国内消费升级的机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区内绿色产业价值链”,以产业发展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凝聚力。粤港澳大湾区要优先发展碳生产率比较高的绿色低碳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服务、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物联网、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区内绿色产业价值链”,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粤港澳大湾区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凝聚了我国最先进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其经济发展需要迈上提质增效的新台阶,区内大型的高科技公司很难在世界上找到对标公司,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从1到无穷”的规模扩张之路,转而走“从0到1”的创新之路,以此带动下游环节中小企业的发展。

  (2)利益协调机制。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的绿色发展为宗旨建立高层次的协调机制,既要深入融合,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又要兼顾各方不同效益,发挥各自独特作用。根据“微笑曲线”,参与相同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和地区获得的利益是有差异的,从事研发、市场营销环节可以获得较高的利益,而从事组装环节则获得较少的利益,如果缺乏利益协调机制就会使得这条产业价值链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笔者提出建立动态的利益协调机制,让隶属于不同市的不同的企业都具有获取更大利益的可能性,愿意继续参与区域内产业价值链分工,发挥区内不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

  (3)生态补偿机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粤东西北地区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如果发展得当,未来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强有力后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要惠及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市,还应该惠及广东省经济相对落后的粤东西北地区。广东省经济发展不平衡,21个地级市中只有珠三角地区的9个市经济实力较强,这9个市的经济差距也较大,如肇庆、江门的人均GDP还比较低,制造业的比重比较高,对于提升碳生产率带来了挑战。要同时实现绿色发展与协调发展,除了根据各地区的主体功能设计出差异化的低碳转型路径以外,还应有配套的生态补偿机制作为制度支撑。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建立一套多元化、常态化,以纵向补偿为主、横向补偿为辅,货币补偿为主、实物及项目补偿为辅,财政转移为主、市场机制为辅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将粤东西北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新常态下的经济优势,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三、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从提升碳生产率的角度出发,绿色发展包括提升GDP和降低碳排放两个方面。就提升GDP而言,粤港澳大湾区要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增长;就降低碳排放而言,粤港澳大湾区要走“技术节能减碳→结构节能减碳→管理节能减碳→社会节能减碳”的低碳发展路线。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1)运用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碳税等市场化手段实现低碳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区内各市协同发展是实现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根据产业结构演变一般经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现不断上升态势,也就是说只要经济发展了,第三产业比重提升通常是可以预见的。粤港澳大湾区各市之间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与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这种不平衡发展态势如果得不到扭转而是持续发展下去,会削弱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经济增长潜力,行政手段在推动低碳转型和区域协调的作用逐渐削弱,因此,有必要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

  ①发展碳汇交易等区域生态产品交易平台,通过市场机制和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实现生态资产的价值增值,促使生态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粤东西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宜林荒山较多,发展森林碳汇潜力巨大。发展林业碳汇不仅可以增加森林蓄积量,固碳释氧,而且能为发展山区生态产业助一臂之力,有利于多渠道开辟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提高民间资本投资于生态环保产业的积极性,促进粤东西北地区的绿色崛起。

  ②择机开展碳税试点,为生态补偿开辟稳定的资金来源。目前的节能减排政策过度依赖行政手段,覆盖的对象主要是大型工业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的参与者也是高排放产业的大企业,广大的中小企业不受排放配额限制,没有参与交易的动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变得日益分散,逐渐由工业向服务业扩散、由生产部门向生活部门转移。因此,总量减排需要使用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的政策工具。碳税,又称能源消费税、应对气候变化税等,是一种覆盖面广的环境税种,其开征可以使中小企业和分散的排放源承担一定的减排成本,不仅可以提高减排效果,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而且可以为生态补偿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③创造促进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环境。要出台促进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比如发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证明,精简过关时间,突破税制差异,鼓励在中国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或融资等。

  ④各市要注重发展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避免重复建设,实现错位发展。我国产业体系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产品价值链上的多个环节或工序都可以由其他省市协助完成,自身不需要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各个市更是如此。

  (2)通过改革逐步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市场体系,让市场机制在低碳转型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进一步改革能源价格形成与调节机制。一方面,重点推进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市场化改革,形成有效竞争的能源价格体系;另一方面,继续对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上网电价实行财政补贴,并通过碳交易机制鼓励电网优先收购低碳电力和非化石能源电力,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

  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统一的用能权、碳排放权、用水权和排污权等生态服务的初始分配和交易制度,在生态环境系统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统一的大生态环境交易市场。由于能源消费、水资源消费与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关联,如果能够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一个全区统一、内外联动的资源环境确权与交易系统(包括节能量交易、碳排放权交易、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必将极大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和协同效应,对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转型起到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3)完善政策规制体系,强化碳排放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有关要求,做好市场准入管理。

  进一步扩大碳排放报告与控排企业或单位的覆盖范围,争取到“十三五”末期,控排企业或单位的排放量占到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对控排企业或单位的配额发放应参照实现峰值目标的排放总量科学测算,配额实行适度从紧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行业排放标准和对标制度,增强限排管理的执行力。

  (4)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联盟,通过先试点再推广的做法建设更加自由、开放、绿色的粤港澳大湾区。

  一般而言,除了交通运输业之外的大部分服务业属于绿色低碳产业,中国港澳地区在服务业方面有比较优势。建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联盟,让广东省的3个自贸试验区和中国香港、澳门在医疗、教育方面先行先试,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切入点,加快大湾区的融合和流通。

  (5)相互学习并引进彼此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市场化做法。

  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中国港澳地区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节能减碳、社会节能减碳等方面的市场化做法值得学习。

  作者:赵秀娟(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9510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