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全国两会2020 > 两会专访廖海鹰:对两岸关系依然乐观

热点搜索

两会专访廖海鹰:对两岸关系依然乐观

廖海鹰(中评社图片)

廖海鹰(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5月28日电(记者 海涵)“我对两岸交流和两岸关系的前景非常乐观,”全国人大台湾代表团代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理事廖海鹰在日前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他说,尽管民进党当局对两岸的交流交往设置了很多的障碍,但两岸血浓于水,有着割舍不掉的亲情乡情。

  廖海鹰说,大陆有活跃的市场、广阔的前景,可以给许多台湾乡亲带来希望,有希望就有期待。这也会激发很多台湾年轻人来大陆求学、择业、创业,并且实际地参与到大陆的整个经济建设当中去。

  谈到两岸交流,廖海鹰直指,民间交往很重要。“因为只有让两岸民众真正看到了、感受到了,才能让他们了解真实的对岸是什么样子。民间的交往能够体现真正的民心,这样的交流也才是整个社会真实的体现。”

  此外,作为一名自身的外科医生,廖海鹰告诉记者,两岸在医学上一直保持着常态化的交流。尤其是,大陆此次在抗击疫情上的先进经验,也给未来两岸之间医学交流提供了更多合作的空间。

  以下为专访全文:

  中评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台资企业也遇到了一定的经营困难。可否介绍一下河北省台联是如帮扶在冀台企的?在冀台企目前复工情况如何?

  廖海鹰: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全球性的灾难,对全世界的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都造成了巨大打击。河北省也不例外,不单单是台企,基本上所有的实体经济都遭受了很大的困扰。这些困扰首先表现在疫情暴发初期防疫物资的短缺问题;其次是中后期复产用工的问题;再次是疫情全球蔓延之后原材料物流及国内外市场方面的困难局面。

  台企作为河北省的一个特殊群体,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特别的关注。对于台企面临的困难,河北省委省政府、河北省台办、河北省台联,多次协调开会调研,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共渡难关、尽快复产。河北省在疫情期间也出台了一系列帮扶台企的措施,积极协调商务、交通等部门,为企业在防疫期间的复工复产提供帮助。此外,还及时向各市台办下发《关于积极做好台胞台商台企工作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20年度“温暖台企”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全省台办系统深入台企走访调研,科学指导疫情防控,助力台企转型升级。

  当前,河北台企的用工、物流和资金问题基本上都已经解决了。然而,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一些台企尚未完全恢复到以往的水平,但是也已经达到了过去的80%。

  中评社: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可否介绍一下河北省台联为在冀台胞们提供了哪些帮助?

  廖海鹰:两岸是一家。疫情期间,所有大陆居民遇到的问题,在陆台胞也会遇到。疫情暴发以后,防疫当头,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一直在关注河北台胞的健康状态。

  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台办系统通过电话、或微信、短信等方式与每一位在冀台胞或返台台胞取得联系,确保不漏一人、不落一企,确保台胞能联系上、信息能传到位、有问题能找到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冀台资讯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等新媒体的作用,面向台胞台商精准推送防控疫情相关资讯,帮助台胞台商掌握最新防控措施,同时迅速建立疫情期间台胞统计信息报送机制,各市台办每周上报台企开工复产情况、台胞返冀情况及被隔离台胞情况,动态掌握台胞台企有关情况,协调解决台企复工复产的困难问题。各市台办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被隔离台胞表达问候,送去慰问品,化解焦虑,疏导情绪,送去政府的关心关怀。

  疫情发生以来,在冀台胞台商发挥自身力量,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携手共度艰难时刻,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的骨肉亲情,河北省台胞台商台企基本情况稳定,他们也对河北省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措施给予了肯定评价和积极配合。

  中评社: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民进党当局不断将疫情政治化,煽动两岸对立,社会舆论对两岸关系普遍充满悲观担忧情绪,您是否也会有这种担忧?您如何看待日后的两岸关系?
 
  廖海鹰:我倒没有这样的担忧。我本人去过很多次台湾,也曾深入很多台湾的少数民族部落。作为一个医者,我到那里为他们提供医疗咨询,给少数民族部落的原住民看病查体。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知到了他们的淳朴和善良。无论一些政客如何表演,这些生活在岛上的普通民众依然质朴至真。同样地,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担忧。

  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就好比我自己。我生活在河北,但是我的很多亲戚都在台湾,这种情分是割舍不掉的。因为我了解两岸的,所以我对台湾和大陆都充满了信心。

  多年以来,到大陆来的台商亲眼目睹了大陆的变化,他们也一样对大陆充满着信心。现在,到大陆求学、经商、创业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我曾去沿海省份的台湾青年创业园做过调研,那里有很多台青在从事文创产业。台湾的文创产品很有名,其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知非常深厚,极富民族的特色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这也是两岸一家亲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图层中的一个佐证。   
  虽然民进党当局对两岸的交流交往设置了很多的障碍,但两岸血浓于水,有着割舍不掉的亲情乡情。随着大陆和台湾民间交往的继续,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来大陆走走看看。在大陆,他们不仅能看到高楼大厦、高铁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深入看看大陆的科技创新、军事崛起、国力提升、影响扩大。

  中国的这些变化在此次疫情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这就是一个大国的担当。中国在抗击疫情的第一时间就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在三个月之后,我们国家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在世界上是第一个。反观国际上一些国家抗疫的状态,中国的制度优势和全民抗疫的巨大力量可见一斑。

  此外,中国大陆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倡议实际上是要和全世界各国人民一起走向世界发展之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帮互助,这就是为全球人类做贡献的普世价值。

  鉴于上述种种,我对两岸交流和两岸关系的前景非常乐观。

  中评社:继“31条”惠台措施之后,去年国台办联合多部门又出台了“惠台26条”措施。在当前两岸关系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河北省台联是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系列惠台措施的?您认为,两岸要如何确保和平发展?

  廖海鹰:事实上,无论中央出台了什么惠台政策,其宗旨只有一个,就是为台胞到大陆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提供更多便利。我们台联常被称为“台胞之家”,因此,这么多年来,台联做的事情也是为在大陆居住的台胞谋福祉。

  此外,两会中也有很多的台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代又一代的涉台代表和委员们在两会中都通过自己的呼吁和建议,甚至是很多建设性的书面材料,聚焦台生、台胞就业、创业、求学的方方面面。

  因此,可以准确地说,台胞到大陆的体验越来越好,离不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台胞联谊会的不懈的努力。比如,台胞购买高铁票的问题,台胞住酒店的问题,台胞网络注册的问题,都是由于一届又一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不懈努力而加以解决的。中华全国台胞联谊会成立了将近40年了,也是一直在重复一个宗旨,就是让台胞到大陆有更好的体验。

  中评社: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更加凸显了人类医学交流和合作的紧迫性,两岸一衣带水,更是命运与共。您如何看待两岸之间的医学交流?此次疫情为未来两岸在医学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哪些思考?

  廖海鹰:实际上在没有疫情之前,两岸之间在医学上的交流就不断。台湾的学者会到大陆来讲课,大陆的访问学者也会到台湾学习进修,两岸的医疗资源互补是个常态。
受疫情的影响,线下交流的机会就变少了,交流改为线上进行。但是线上交流和线下交流只是方式不同,但我们交流的内容和频次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改变。因为我们知道,彼此的交流互信才能够使这个行业进步。

  不管民进党当局如何设置障碍,医学是没有隔阂的。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大陆走到了世界前列,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在流行病学方面,大陆首开封城的先河,这一举措为阻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被世界同行认可,是十分科学的。中国走在了抗疫的最前线,并积极援助其他国家,派去了专业的医疗专家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展现了大国担当。

  中评社:受疫情影响,两岸民间的交流参访等活动悉数停摆。您认为,疫情结束之后,应当如何重启两岸民间交流交往活动?

  廖海鹰:两岸民间的交流首先需要有民间的意愿。交流就要走动,走动就要有动机。现在很多台湾年轻人要来大陆求学、择业、创业,那他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到大陆来走一走、看一看,并且实际地参与到大陆的整个经济建设当中去。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大陆有活跃的市场、广阔的前景,可以给许多台湾乡亲带来希望,有希望就有期待。

  民间的往来是两岸交流的一大重点。因为只有让两岸民众真正看到了、感受到了,才能让他们了解真实的对岸是什么样子。民间的交往能够体现真正的民心,这样的交流也才是整个社会真实的体现。因此,加强民间交往,加强基层往来,加强大众、台商、台商彼此之间的深度融合,或许可以作为今后的方向。

  中评社:作为一名台籍全国人大代表,可否谈一下过去一年您的履职情况?

  廖海鹰:首先作为一个医生,我的本行就是治病救人。但是我还有更多的身份,都是义工。我最大的义工就是河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也就是为河北省台胞服务,用自己的精力、时间和热情去无私地奉献。除此之外,我还担当了一些社会职务,比方说到全国各地去讲授医学的知识,推广一些理念和规范。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是既是河北省政协常委,又是全国人大代表。我这个身份没有什么荣耀,就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和使命。去年一年我们走访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广东、深圳、珠海看到了今后祖国发展的新方向。我非常开心地看到了珠海的变化,深圳的变化,以及粤港澳大桥的建设全貌和通车情况。所有这些政策的落地,基建的落地,为更加活跃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就是在广东、深圳、香港建立起的一个经济特区圈,但是这个圈里缺一位参与者,就是台湾的各位乡亲。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如果台胞能够走入、融入这个经济圈的话,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进。有了台胞的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才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画的一个圆。

  我们去粤港澳大湾区参观、走访和调研,也都是为当地经济去把脉、提建议。此外,还要把当地情况介绍给台湾的乡亲,让他们了解大陆、了解大陆的规划、了解大陆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建设宏图,使台胞更好、更快、更直接地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变化和发展的重点,为他们提供一个希望和机会。这也是我们台胞之家的核心价值。

  中评社:往年“两会”上,您一直关注的是“医改”议题,今年上会带来的建议是否还是与此有关?

  廖海鹰:我是一位资深的外科医生,所以说每年我都会提到一个关于医疗改革的问题,而这次我又增加了公共卫生服务当中的另一个篇章,叫做疾控中心篇章。疾病预防中心,也叫疾控中心,是防病的,也就是对流行病学的报警。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整个防控体系,不只是对大陆,对整个世界人类,都极为重要,它是个社会当中的重要的角色。

  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国家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在疾病面前,我们还有很多的漏洞和短板。遇到这次大疫,对我们来说就是大考。大疫之后,我们只有不断总结、完善、提高,我们可能才会圆满,而人类就是这样进步的。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9929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