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4月23日电/据新华社报道,读书明理,读书益智,读书还能解馋!清朝文人、美食评论家袁枚,曾根据自己40年美食经验写下一本《随园食单》,记录...
中评社北京4月26日电/据新华社报道,64岁的杨利群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室。已经过了退休年纪的他没有选择在家享清福,而是继续陪...
中评社北京4月29日电/据大公报报道, “修彝文书,我们是很有信心的。”64岁的“古书良医”杨利群是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修复导师,常年领着一帮徒弟在这里...
中评社北京7月15日电/据新华社报导,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牵头组织的纳格拉洞藏文古籍保护项目13日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正式挂牌,...
中评社北京8月6日电/据新华社报导,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的“妙手传天禄 丹心鉴古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
中评社北京8月24日电/据央广网报道,原标题:文化和旅游部: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 24日,中共中央宣传...
中评社北京10月9日电/据新华网报道,记者8日从西藏自治区召开的“西藏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自2018年底启...
中评社北京11月11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中华文化数千年延绵不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进行古籍整理而薪火相传的 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
中评社北京11月12日电/网评:更好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贺 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中评社北京11月11日电/网评:更好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贺 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中评社北京1月7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古籍具有特殊性,作为文物必须保护,作为文献必须为读者所用,二者存在矛盾。”——解决“藏”与“用”之间的矛盾一直是...
中评社北京1月16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浏览“江苏省珍贵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如同漫步在历史长卷中。《投笔集一卷》《憺园文集三十六卷》等文集有序排...
中评社北京1月30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为查阅古籍文献,要出差到各地,探访各家图书馆——这是许多古籍研究者的共同记忆。在数字时代,这种情况正...